?

《相和歌》中的漢代世界

2023-08-16 04:23朱沛佳
中國民族博覽 2023年9期
關鍵詞:優秀傳統文化

【摘 要】《相和歌》是中國民族舞劇經典作品《銅雀伎》中的舞蹈片段,編導孫穎老師在作品中復現了漢代時期盛行的女樂舞蹈——《盤鼓舞》?!侗P鼓舞》因舞者敏捷踏盤踏鼓而舞的形式得名,既具有如飛似行的高超舞技又展現出獨特的柔婉韻律,代表著漢代舞蹈的最高水平。本文通過對舞蹈作品《相和歌》的舞蹈語言、舞蹈構圖等要素進行深入分析,進一步探索漢代藝術文化的審美取向與美學意蘊,以漢代舞蹈的形象與意象展望漢代社會的文化面貌。

【關鍵詞】漢唐古典舞;古代舞蹈;優秀傳統文化

【中圖分類號】J723.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3)09—158—03

《相和歌》為漢唐古典舞學派創始人孫穎老師編排的漢唐女子群舞作品,該舞蹈出自80年代的大型漢唐民族舞劇《銅雀伎》,《銅雀伎》的首演也標志著漢唐古典舞體系的正式建立。漢唐古典舞學派是孫穎老師通讀《史記》與《二十四史》,依據史書古籍與漢畫像磚石中漢代舞蹈的遺風,融合中華優秀傳統藝術文化精髓孕育而成的中國古典舞派系之一?!断嗪透琛纷鳛闈h唐古典舞的經典作品,不僅將漢畫像磚石上傾曲折腰、騰踏跳躍的動作形態復現得栩栩如生,更是跳出了漢代舞蹈輕疾而厚重的生命氣息,舞出了大漢人民的天地觀和宇宙觀,堪稱彰顯與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藝術典范。

一、傾曲騰跳間展漢代風韻

(一)袖間游動的龍飛鳳舞

舞蹈中以窄袖為服飾道具,使用搭袖、甩袖、繞袖等技法,營造出豐富變幻的視覺效果。巾袖舞是漢代常見的舞蹈形式,它承于楚舞“翹袖折腰,長袖善舞”的基本舞蹈形態。作品中無處不見漢唐古典舞“斜塔式”“旁點并翅式”“托月式”等基本舞姿,這些舞姿直接提煉于漢代畫像磚石,帶著濃厚漢代審美的烙印,舞姿中尤為顯著的共同形態特征是“三道彎”:通過對肋部、胯部、膝部的反向推移,完成“坐懈胯”體態而形成不同的“S形”多道彎曲線?!叭缽潯弊鳛榛倔w態貫穿于漢唐古典舞的造型動作中,作為我國古代舞蹈“翹袖折腰”的基本審美形態的體現,它將女性輕盈曼妙、婉曲柔媚的身姿展現得淋漓盡致。此外,在舞姿造型的形成中,袖給予了舞蹈動作更廣闊的伸展空間、更活躍靈巧的動勢,打破了靜態的造型曲線美而代之以舞蹈流動過程中的游動之美。袖的使用,讓“S形”的基本形態和漢唐舞蹈的律動顯現出游龍飛鳳的神韻,在有限空間的束縛中傳達出無限超越的審美意蘊。龍與鳳是中國傳統的文化圖騰,他們在舞蹈中也留下了這種“婉若游龍”的審美取向,展現出中華民族“有力沖破固有空間”的思維想象和文化氣度。

(二)飛騰跳躍的古拙厚重

《相和歌》中舞者以腳擊鼓,或輕跳于鼓上,或回旋于鼓面?!皳艄摹钡膭幼魇峭ㄟ^舞者腿部的控制來完成的:舞者的步伐輕快,鼓點便清悅昂揚,舞者步伐頓挫,鼓點遂急切如雨?!皳艄陌l聲”的現實要求也決定了舞者腳步動作的干凈利落,頗具勁健的質感。東漢傅毅所作《舞賦》中曾描述《盤鼓舞》呈現“擊不致策、蹈不頓趾”的極速飛舞,而在《相和歌》中“一人舞三鼓”的片段正是極速踏鼓場景的展現:舞者左右腳反復在鼓上踏跳,其配合速度讓人目不暇接;還有左腳擊鼓、右腳跳躍,旋轉劃鼓再跳躍的動作組合,彼時舞者的裙角飛揚空中,動作行云流水、一氣呵成。踏鼓的節奏配之以騰踏的動作形態,給我們展現了一種更加立體和富有層次感的舞蹈韻律,而在飛騰跳躍中瞬間靜止的舞蹈造型如“斜塔式”等,更是凝聚了泱泱大漢的古拙浩蕩。在舞者“氣在身先,身隨氣動”的舞蹈演繹中,我們真切感受到了“氣若浮云,志若秋霜”的漢代氣息。

二、鼓樂相和間顯宇宙大觀

在科學信息較為閉塞的古代,身處“靠天吃飯”的小農經濟下的時代環境,日月輪回、四季交替主導著人民的農耕生活,導致先民對浩瀚無垠的天空產生了敬畏之心與向往之情。他們認為雷是上天的聲音,而擊鼓之聲與雷聲相似,便出現了擊鼓而舞樂的藝術形式?!断嗪透琛分袕同F的《盤鼓舞》也源自這種觀念:漢代人將盤與鼓當作日月星辰,踏鼓踏盤就宛若腳踩日月星辰,飛舞而作歌。在舞蹈的末尾的唱詞“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重復循環時,每一句唱詞中都安排“滿天星”的隊形中一對如“北斗七星形”的舞者來完成鼓上“長虹式”的舞蹈造型,宛如置身浩瀚星河中,其編排之巧妙令人驚嘆。

宗白華先生曾指出:“在漢代,不但音樂、舞蹈等技藝十分發達,繪畫與雕刻也呈現出一種向上飛舞的狀態,充分反映了漢民族的潛勁與活力?!边@種向上飛騰的舞蹈審美特征,也是漢代人民積極樂觀、坦然豁達的性格展現,在理想主義的愿望中,展露著他們“欲與天公試比高”的精神追求。而歸其根本,“飛升成仙”的最終目的還是對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的希冀,這也是大漢人民質樸務實的現實情懷。故而,我們在《相和歌》的擊鼓作樂而舞中能夠窺見漢代人民豐富的精神世界,《盤鼓舞》既是他們執著現實的產物,也代表著他們積極向外擴展、追尋理想世界的宇宙觀。由此,古代舞蹈復現創作不僅需要生動的“形”,更需要體現時代氣韻和時代氣象的“神”,這樣才能從根源上喚醒傳統藝術文化,繼而喚醒人民群眾的文化認同感。自然,一個“形神兼備”的舞蹈作品背后是對編導文化底蘊和思想深度的高度要求,也是對演員的技術能力和感悟能力的挑戰,在新時代的新視角下,舞蹈工作者都應修煉打磨作品的“工匠精神”,其藝術成果才能有效彰顯中華異族化博大精深的魅力。

三、動而合度中流美學意蘊

“中庸”是中國傳統的哲學觀念,而“中庸之美”即是中國古典文化藝術所追求的美學境界?!爸杏埂敝v求以“和”為美,指的是各種對立因素平衡協調,達到融洽統一的程度。這種“對立統一”的中國傳統審美特質也在中國古典舞的“擰、傾、圓、曲”的身體姿態與和諧運動中呈現出來,《相和歌》作為對漢代女樂精品《盤鼓舞》的復現作品,其動作形態、風格韻律,無一不體現著中國古典藝術的中庸敦和之美。

(一)形態之和:圓的軌跡與動作風格

在《相和歌》的舞蹈語言中常見流轉飛揚的旋轉與兩端制衡的擰傾。舞蹈的編排中從造型一至造型二的路線即為動作的運動軌跡,《相和歌》中的運動軌跡幾乎都緊貼平圓、立圓與8字圓,圓潤的運動路線使有棱有角的漢唐舞姿造型相連成舞時多了一分流暢與敦和,使舞蹈畫面更加飽滿生動。另外,我們在《相和歌》的舞蹈動態中,既可見翹袖折腰之女性柔婉,又可見騰踏跳躍與瞬間靜止的動作中那種沉勁的力量,這便是漢代舞蹈古樸與新巧、厚重與輕柔的高度融一所帶來的中和美感,而這種剛柔并濟、圓融和諧的關系,正是中國古典舞美學的根本命脈。

(二)韻律之和:柔婉唱詞與頓挫鼓點

《相和歌》邊舞邊唱,其唱詞來自《詩經·鄭風》:“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表現少女情思。如此柔婉的唱詞將妙齡少女焦急等候心愛之人的畫面娓娓道來,配之以腳步踏鼓而成的頓挫鼓點,給觀者以視聽結合的別致韻律感,古代“詩、樂、舞”三位一體的藝術形式在這種別致的韻律感中自然地展現出來。再將舞蹈《相和歌》置之舞劇《銅雀伎》的故事背景之下,舞者們作為社會底層的樂舞奴隸無法控制自己的命運、沒有人身自由甚至要為君主陪葬,但她們卻在如此凄苦的悲慘生活中創造出了燦爛卓絕的樂舞精品,其堅韌的女性氣質在高超的舞蹈技藝中展現出來,她們的一生也恰如《相和歌》之韻律:柔婉而頓挫,凌冽而璀璨。

四、結語

錢穆先生在《國史大綱》中有言:“我們對歷史要懷有溫情與敬意”。中國的舞蹈是中華文化母體中重要的一部分,作為最古老的藝術之一,舞蹈的生命力絕不僅僅流淌在擺動的肢體上,更是深深熔鑄在了我們的民族文化之中?!断嗪透琛纷鳛楣糯璧笍同F之精品,形神兼備藝術作品之典范,我們從中可見漢代古樸而新巧的舞蹈風韻,可思漢民族豐富多彩的精神世界,可嘆中華民族燦爛輝煌的樂舞文化。作為新時代的文藝工作者,我們應該在時代潮流中不斷追尋古代藝術文化在當今時代的價值,延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血脈。探古拙技藝之美,頌優秀傳統文化之歌,做中華民族文化的傳承人,讓優秀傳統藝術文化在時代的新起點上綻放光彩。

參考文獻:

[1]馮靜涵.從《舞賦》到《相和歌》[J].當代音樂,2022(4).

[2]宗白華.美學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3]呂藝生.中國古典舞美學原理求索[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8.

作者簡介:朱沛佳(2002—),女,漢族,廣西南寧人,本科在讀,四川師范大學舞蹈學院,研究方向為中國古典舞表演、中國舞蹈史論等。

猜你喜歡
優秀傳統文化
優秀傳統文化對青少年人文素質教育的促進作用淺析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友善”核心價值觀
優秀傳統文化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創新
思想品德教學滲透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探究與實踐
國際化背景下大學生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研究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探析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對高學歷人才思想政治的啟發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研究
優秀傳統文化在高校人才培養中的意義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