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術與語文跨學科融合構建立美課堂

2023-09-01 02:46王莉秋
啟迪與智慧·上旬刊 2023年8期
關鍵詞:小學美術新課改課堂教學

王莉秋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小學美術教育不僅承載教授學生豐富的專業知識的任務,而且擔負著引導學生思維探索、情感表達以及特殊感知的使命。為了構建立美課堂,教師需要突破傳統教育模式的局限并致力于將語文與美術合理、有序地融合起來。尋找美術教學與語文教學的共性,使小學生逐漸從美學的角度關注自身的心靈、語言、行為和儀表美。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立美課堂

作為美育教育的一部分,教師在構建立美課堂時,既要深入了解美術的學科特點,又要從各學科間的聯系出發,將美術與其他學科結合起來。由于小學美術和語文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有相似之處,所以,教師應積極挖掘兩者的共同點,并致力于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1 ? 以學生為主體,營造課堂氛圍

1.1引入兒歌,構建生活情境

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小學生正處于成長的關鍵期。受年齡的限制,小學生的理解能力低且容易在課堂教學中產生“困惑感”,他們獲取知識的主觀意愿主要來自其自身的興趣及情感,因此以單向灌輸為主的教學方式難以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以機械記憶及背誦為主的學習方式也極容易讓他們產生抵觸情緒,導致學習效率比較低。鑒于此,教師可以依據生活化教育理念,選取更加貼合學生現實生活的情境,結合學生以往經驗和最近發展區組織課堂教學活動,引起他們情感的共鳴,使其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一般來說,兒歌是學生在幼兒時期就開始接觸的一種歌謠,它不僅承載了學生的童年記憶,而且是他們獲取社會經驗的主要方式。對于課堂教學而言,兒歌便是架起課堂與生活的橋梁之一。兒歌是小學生非常喜愛的藝術形式。教師將兒歌引入課堂教學,有利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其對課堂教學產生濃厚興趣,進而愿意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調動其學習熱情與積極性。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仔細回想兒歌里的歌詞,從而更好地完成具體的學習任務。以人教版小學美術《美麗的花》為例,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需要觀察各種花卉的脈絡,繪制花卉在形狀、顏色上的自然美。學生往往能夠說出花卉的名稱,卻不能詳細說出它的特點。針對上述情況,教師可以引入兒歌并構建生活情境,引導他們回想有沒有描述該花卉的兒歌。在此過程中,學生充分發揮了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并嘗試著描述花卉的特點。

合理利用兒歌能夠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讓學生更有動力參與后續的作品創作。值得一提的是,當部分學生無法找到相應的兒歌時,教師可以鼓勵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創作出自己喜歡的兒歌,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提升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寫作能力。

1.2引入古詩詞,優化教學內容

將小學美術與語文融合,旨在利用文學化的描述提升學生的想象力以及構建場景美的能力。一般來說,古詩詞講求“詩情畫意”,所以,教師可以從古詩詞與繪畫的關系入手優化教學內容。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學生憑借具體的詩詞內容構建相應的情境并感受詩人的創作背景以及心理狀態。此外,古詩詞不僅蘊含了大量的意象,而且包含很多傳統文化。如何開展國畫學習一直困擾著學生和教師。一方面,小學生的年齡小,無法理解國畫精髓;另一方面,國畫學習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難度。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及時引入古詩詞并引導學生感受其魅力。

教師在課堂中融入古詩詞教學,可以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與綜合能力,尤其是能夠提高課堂教學導入環節的質量,為課堂教學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使學生能夠快速融入課堂,并對所學新知識產生興趣。以人教版小學美術《水墨游戲》為例,在課程導入階段,教師可以用PPT展示《望天門山》古詩的內容,并用問題“如果讓你用水和墨展示這首古詩的內容,你想怎樣表達?”來引導學生在腦海中構思《望天門山》的場景并分享自己的觀點。同時,為了降低實踐難度,使古詩詞的引入更加符合小學階段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教師可依托互聯網技術以及多媒體技術展示動態化的水墨畫《望天門山》,使學生能夠直觀地感受古詩詞。經過前期的實踐,學生逐漸感受到水墨畫的魅力。隨后,教師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素養,向學生講解水墨畫的“近處寫實,遠處抽象,色彩微妙,意境豐富”。

從立美課堂的搭建來看,如何讓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成為教師應考慮的主要問題。在此過程中,教師除了要引入兒歌、古詩詞等新穎的教學形式,還要不斷提升自己的美學修養。一般來說,教師的審美觀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對具體事物的看法。

2 ? 融入立美元素,提升綜合能力

2.1引入歷史故事,提升美術修養

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建立自我認知的關鍵時期。在這一年齡段,學生雖然好奇心強且具有較高的求知欲,但是也存在甄別能力不足的問題。作為立美教育的引路人,教師必須堅持“五育”并舉,以培育學生美術修養、美術核心素養為主,從更高層次的角度培養小學生美的意識。一直以來,教師憑借自己的教學經驗擬定教學內容,劃定重點、難點。然而,學生的自身興趣點與教師不同,教師如果僅圍繞教材內容設計教學,就會降低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可以從具體的歷史故事以及文學作品出發,選取以歷史故事為題材的繪畫作品、文學作品,挖掘其中的榜樣思想以及先進品質。

2.2拓展教學內容,體會人文要素

美術作品中蘊含著豐富的立美材料,而任何一件美術作品呈現出來的效果無不經過了創作者與欣賞者的雙重加工,是他們主觀能動性作用下的產物。因此,教師在分析、講解一部作品時,不僅要圍繞具體的技法、構圖等專業知識點,而且要分析其背后的歷史背景,使學生能夠在習得教學內容的同時,提升自身的人文素養。這也是立美課堂區別于傳統意義課堂教學的顯著特征,其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其一邊接受美的熏陶,一邊了解歷史文化。

立美課堂講求學生的內省式感悟,因此,教師不僅要做好教材內容的總結與歸納,而且要通過合理、有序的問題,引導鼓勵小學生感悟藝術作品背后隱藏的人文要素。任何感悟都需要感悟者擁有一定的學識與修養,因此,教師需要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夠有話可談。

3 ? 依托“立美”理念,觀察社會現象

3.1延伸美術教學,獲取“立美”啟示

為了構建立美課堂,教師可以將生活現象引入課程講解中,使教學內容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在此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從多元的生活、人文現象中感受生活現象以及社會發展趨勢,而且能獲取立美啟示。此外,美術作為一門兼具理論性與實踐性的學科,其最終的教學目的就是讓學生懂得用藝術作品表達自己、記錄生活,并提升藝術鑒賞能力、審美能力。一般來說,小學生以具象邏輯思維為主,所以,教師可以將美術與語文教學相結合,通過將文字版的日記轉化為繪畫版的日記提升學生表達能力,鼓勵他們以喜聞樂見的形式反思自己的言行舉止,從而不斷提升審美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課堂教學是學生習得知識的重要渠道,它能夠幫助學生學習探索未知知識,并讓其用課堂上學習的知識與方法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因此,教師應該通過課后作業、實踐等方式,拓展課堂教學內容,提高學生認知。

3.2加強課堂互動,提升文化修養

隨著素質教育的實施與推進,美術教育迎來廣闊的發展前景,而美術教育離不開文化教育,它可以促進學生用更加“美”的語言來描繪生活,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與文化修養。同時,立美課堂的構建也離不開基本的課堂互動。在傳統的教學活動中,教師經常將自己作為教學主體,忽視了學生才是教育的主體,他們作為獨立個體,有著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與個體差異性。然而,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學生不再是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而是課堂教學的參與者。因此,教師可以在美術教育中穿插文化教育,讓學生利用充滿詩意且深刻的語言對作品進行評價,提升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進而提升他們的文化修養。從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可以發現,受應試教育模式的影響,學生往往只會用美麗、美好、漂亮等詞語進行觀點的表達以及對作品的評價。因此,教師可以布置多元的主題任務,并讓學生積極翻閱相關的古詩詞與文章,從不同的角度,運用更加美麗的辭藻來評價作品,使學生的藝術欣賞能力及文化修養在此過程中得到了雙重提升,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此過程中,學生的審美能力以及表達能力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一般來說,小學生在欣賞、評價圖畫時往往要調動自己的專業知識以及文學素養。然而,受年齡限制,學生往往無法針對某一名家畫作展開長篇大論的評價。因此,教師需要引入多元教學策略并堅持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合理且多元的學習任務,學生能夠提高自己的藝術作品欣賞水平,并提升自己的理解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綜上所述,立美課堂的構建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教師除了要打破傳統的授課方式,還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這一理念。受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都容易將審美教育和立美教育相混淆。為了提高學生對美的感知,重視自己的語言美、心靈美和行為美,教師可以合理、有效地將語文教育與美術教育相融合。通過美術作品與兒歌、古詩詞、日記、文學作品等文字的融合,學生能夠快速地掌握教材內容并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完成作品的輸出。值得一提的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圖像化、視頻化的內容逐漸充斥著人們的生活。面對這一趨勢,教師可以積極引入互聯網技術并憑借豐富的互聯網資源填補教學空白,以優化教學內容。

參考文獻:

[1]王慧慧,程嶺.審美素養視域下語文與美術協同教學策略研究[J].中小學班主任,2021(24):50-53.

[2]杜成潭.淺談美術與各學科融合的可能性與有效策略:以美術學科與語文學科融合為例[J].試題與研究,2021(10):70-71.

[3]彭燕.此時無聲勝有聲:淺談語文教學中美術元素的妙用[J].第二課堂(D),2021(10):22-23.

[4]王淑玲.小學美術教學與語文教學的融合策略[J].新課程,2021(51):126.

[5]張珊.小學階段美術學科無邊界教學的設計與探索:以美術和語文學科為例[D].洛陽:洛陽師范學院,2021(8):40.

猜你喜歡
小學美術新課改課堂教學
新課改下關于學生減負的幾點思考
新課改下的幼兒教育策略初探
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情境教學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
關于小學美術勞技課程的思考
談談如何提高小學生美術欣賞能力
且行且思,讓批注式閱讀融入課堂教學
對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導入法
把“三個倡導”融入課堂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