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言文字訓練多元化實踐

2023-09-01 02:46李蓮
啟迪與智慧·上旬刊 2023年8期
關鍵詞:多元訓練語言文字

李蓮

摘要:語文教學的重點在于提升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即提升學生的語言文字掌握能力。語文學科具有鮮明的工具性特性,語言文字訓練課恰恰能反映這一特征。部編版語文教材凝聚了諸多專家學者的智慧,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優秀范例,讓其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適時引導學生體會其中的文字之美、音律之美,并歸納語言文字表達情意的規律,以此幫助學生提升語言鑒賞及表達能力。

關鍵詞:語言文字;訓練;多元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時不可無規律地進行,這樣不僅無法達到常規的訓練目的,而且會弄巧成拙,使學生誤解文意,以致誤導學生的認知,加重學生的學業負擔。教師應當多方面考慮,找到最適合的訓練角度制定練習項目,從而最大限度地幫助學生提升語言文字能力,如部編版語文教材四年級上冊《爬山虎的腳》一課中,就有大量的語句值得品味。文章以此篇文章為例,探討如何從多角度進行語言文字訓練。

1 ? 分析學情,確定訓練點

學情分析是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基礎,分析學生的學情、掌握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才能有效地確定語言文字的訓練點,幫助學生提升掌握語言知識的能力。因此,在語文教學正式開始之前,教師應當先全面分析學情。

四年級的學生掌握的詞匯量有限,語文教師應當著重加強對學生識字、寫字能力的提升,但是在這一階段,大部分學生已經有了自學的意識和能力,教師在教學時可以適當增加難度,減少逐字逐詞講解的時間,比起面面俱到的教學,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往往效率更高、效果更好。因此,教師可以在正式上課之前,讓學生預習生字、詞,搜集學生的反饋之后,總結出易錯字及詞義難懂的詞語,再進行實際教學。

以《爬山虎的腳》為例,這篇課文要求學生認識1個多音字、4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16個詞語。以教授生字“柄”為例,教師可以采取隨文識字的方式引導學生掌握這個字,先帶領學生朗讀“柄”字,然后通過形象的簡筆畫,引導學生理解“柄”的詞義,即“柄”就是將植物的花朵、葉片相連接的那根長條;接下來,可以讓學生自己在文章的插圖中找到爬山虎的柄,這樣就使學生鞏固了對“柄”字的印象。在教學多音字“曲”的時候,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找出課文中出現“曲”字的句子,然后向他們分別解釋“曲”的兩個讀音表示的意思,接下來讓學生猜測每個句子中“曲”的讀音是哪一個并解釋選擇其讀音的原因。學生說出自己的答案后,教師要及時反饋,否則學生容易混淆。在教寫生字時,教師要重點教授一些字形復雜的字的寫法,如“瞧”是左右結構不是上下結構,“嫩”字要注意將左中右三部分寫緊湊以維持跟其他簡單字一樣的大小,“隙”字要注意右半邊的上半部分不是“小”,而“固”字的字形雖簡單,但是在寫的時候要注意筆畫的順序,即先把里面的“古”字寫完,最后寫封口的橫。在進行詞語教學的時候,要注意發揮學生的想象力,通過生動活潑的畫面輔助學生理解詞義,如下雨過后汽車駛過留下的那串水漬就是“痕跡”,晃動桌子時桌子腿不動就是“牢固”,這些具有畫面感的形容可以幫助學生快速理解詞義。

教師根據學情確立訓練點的這一教學方法,不僅能夠提高教學內容的針對性,而且符合學生學習的要求和期望,同時能夠不斷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有能力發現自己的缺點與不足,并及時彌補和完善,促進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同時提高學生課堂上的學習效率,以不斷提升學生的語言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和發展。

2 ? 依據單元語文要素確定訓練點

語文要素是指語文素養發展的目標要素,每個單元都有相應的具體要求,一般會出現在開啟新單元的導語中。而統編語文教材的一大亮點便是設立了語文要素這一內容,可以幫助教師和學生提前了解每個單元的學習目標,確定語言文字的訓練點。

部編版語文教材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語文要素是“體會文章中生動而準確的表達,感受作者連續細致的觀察”,該單元中的第二篇文章《爬山虎的腳》正能體現這一語文要素的要求。這篇課文的作者在描繪爬山虎葉子的外形與“腳”的變化時使用了許多生動形象的語句,并且細致描寫了爬山虎向上爬的過程。根據第三單元的語文要素,教師應當將語言文字訓練點確定為“找出文章中描寫生動、準確的句子”,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的語言魅力。

教師先讓學生通讀全文,邊讀邊思考作者是如何觀察爬山虎的。學生通過文章中描寫的“葉子”“腳”可以知道作者是近距離觀察爬山虎的,又通過“占了一大片”“滿是”這樣的字眼揣測到作者還在遠處觀察了爬山虎,由此引導學生得出作者運用了遠近結合的觀察法來觀察爬山虎。接著,教師可以讓學生找出自己最喜歡的語句并說出理由。有的學生認為“葉尖一順兒朝下,在墻上鋪得那么均勻”寫得最好,因為由此能想象到爬山虎像瀑布一樣獨特的長勢;有的學生最喜歡描寫爬山虎葉子由嫩紅到嫩綠的變化過程的句子,因為作者把顏色變化描寫得很具體。教師要在日常的課程教學中不斷鼓勵學生進行自我想法的表達和分享,在學生的分享過程中,教師要集中注意力發現學生的優點與長處,同時要注意學生在回答問題中存在的缺點和不足。針對學生優秀的一面,教師要在課堂上加以肯定和表揚,使其能夠感受到教師的認可,進而促進學生的發展。

無論學生表現出來的是優點還是不足,教師在聽取學生的想法之后,都要及時地歸納和總結,以增進教師對學生學習狀態的了解和掌握,同時能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明白生動形象的語言可以使讀者獲得良好的閱讀體驗,從而明白生動性語言文字的重要性。

3 ? 根據課后習題要求,確定訓練點

課后習題可以從側面反映單元教學的學習目標,一般是針對單元課文所提出的問題,能夠幫助學生深層次理解課文、積累詞句的表達方法,提升語言文字能力。因此,根據課后練習題確定訓練點是教學中常用的方法。

《爬山虎的腳》這篇課文的第二道課后練習題的要求是讓學生說一說爬山虎是怎樣往上爬的。根據此要求,教師可以將訓練點確定為“感受爬山虎的攀爬過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先以小組討論的形式交流自己的觀點,然后再與教師一起探討。在作者的描述中,爬山虎的腳(爬山虎莖上的細絲,這些細絲頂端的吸盤可以保證爬山虎“黏”在墻上)就像小動物的腳,會做出“伸、觸、扒、拉”等動作。為了增添課堂的生動性,教師可以選擇一個小組的學生,讓他們分別展示爬山虎爬墻的這四個動作,并且讓學生找出這些動作的特點并思考是否能顛倒這些動作。學生可以得出,“伸”這個動作比較輕柔,“觸”這個動作比較迅速,“扒”這個動作是緊緊攀附在墻上,做“拉”這個動作時,踮腳的同時身體需要前傾。這四個動作之間有著很強的連貫性,不能隨意改變它們的順序。雖然爬山虎的腳能帶動枝葉向上攀爬,但是爬山虎并不能像動物一樣一步一步地走,而是要靠長出新的“腳”才能向上延伸一步。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爬山虎在墻上“爬行”的視頻,使學生能更直觀地了解爬山虎的爬墻過程。這樣,學生更能體會到“一腳一腳”這個形容的精妙之處,以及葉圣陶先生觀察之細致和精準的語言掌控能力。

4 ? 分析文本寫作特點,確定訓練點

文本寫作特點一般是指課文中的修辭手法、表達方法、語言結構等方面的特點。語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有值得學習的獨特之處,在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時,可以借助范文中體現的文本特點來確定訓練點。這就需要相關教師在備課階段進行充足的準備工作,對于所講授的文本內容有清晰的認知,對文本內容有自己的理解和見解,對于文本的寫作特點需要有整體上的把握,在教學方式的設計上要抓住學生學習的特點,在課堂中引導學生發現規律,共同分析和討論文本的寫作特點,提升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各項能力的提升和發展。

例如,教師在進行小學課文《爬山虎的腳》一文的課前講解準備時,可以清晰地看到這篇文章用樸實的語言,生動準確地描繪出平日生活中常見的植物,因此,教師便可以據此將訓練點確定為“學習文章的寫作方法”。植物生長過程的變化不僅緩慢,而且不易觀察到,因此作者需要耐心且細致地觀察才能準確描繪出它的生長狀況。通讀整篇課文,引導學生標注出表示時間的詞語,如“以前”“現在”“原先”“后來”“不幾天”“逐漸”,就可以發現作者是對爬山虎進行了長期連續的觀察。另外,課文中還有大量生動形象的比喻句值得學生學習,如“如果你仔細看那些細小的腳,你會想起圖畫上蛟龍的爪子”“這些細絲很像蝸牛的觸角”。這些比喻的修辭手法與聯想的寫作手法用得恰到好處,教師可以此為例子,引導學生體會比喻句的美感與作用,進而可以展開修辭手法的寫作練習,在不斷練習和賞析優秀例句的過程中提升學生的能力。

教師可以用生活中常見的大蒜,將其放入透明的盒子中,加入適量的水,讓學生觀察大蒜頭的形狀和顏色。為了讓學生觀察得更清楚,可以拿著裝大蒜的盒子在教室中轉一圈,學生觀察完之后寫下初次觀察日記。下課后把大蒜放到教室的窗臺上,給學生布置每天都去觀察一次的任務。根據學生的喜好,可以用表格或者圖畫的形式記錄大蒜的變化。大約經過兩周的觀察,學生便可收集到充足的觀察數據并據此寫成觀察日記。在這次觀察活動中,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而且可以使其積累生活常識,在提升學生文化素養的同時使其得到全面的發展。

綜上所述,部編版語文教材中的范文都有其獨特的文學價值,教師應當充分利用教材,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在確立語言文字訓練點時,教師要從多角度入手,如學情、單元語文要素、課后習題、朗讀訓練、寫作特點等,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使其養成良好的語文閱讀習慣以及語言文字鑒賞能力,從而不斷提升語文素養和語言使用及表達能力。

在實際的教學中,確立語言文字訓練點時可選擇的角度很多,教師應當綜合考慮之后再為學生確立恰當的訓練點,這樣才能在時間有限的課堂教學中更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使學生快速積累語文知識并提升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吳坤.對“癥”下藥尋良方“骨”“肉”相連寫好文[J].吉林教育,2021(12):89-91.

[2]楊秀梅.細節描寫的指導策略[J].小學語文教學,2017(2):80-81.

[3]趙麗,唐靜.聚焦觀察主題 感悟語言表達 達成語文要素:《爬山虎的腳》(第二課時)教學實錄及評析[J].小學語文教學,2022(21):27-29.

[4]馬秀蘭.基于讀寫結合的小學語文翻轉課堂實踐與思考:以部編版四年級(上冊)《爬山虎的腳》為例[J]. 名師在線,2022(20):58-60.

猜你喜歡
多元訓練語言文字
語言文字運用題的變與不變
小題精練(四) 語言文字運用
小題精練(三) 語言文字運用
當代語境下中國畫的創新與發展探尋
讓文言文教學迸發思維的火花
基于多元與開放的同課異構教研模式研究
日媒:日自衛隊將以“訓練”為名“出兵”南海
語言文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