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程標準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

2023-09-01 02:46謝國碧
啟迪與智慧·上旬刊 2023年8期
關鍵詞:新課程有效性小學數學

謝國碧

摘要:新課程理念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F階段,部分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存在內驅力不足、思維能力較低等問題,嚴重影響了新課程理念下各項改革內容的落實。為解決這一問題,文章從影響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的因素出發,對新課程理念進行分析,從設計教學目標、創設教學情境、開展趣味活動、進行小組合作、完善總結評價等角度出發,對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進行了總結,旨在為學生創建良好的學習環境,促使學生在高效的數學課堂中有所收獲與發展。

關鍵詞:新課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

《義務教學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程標準)對學科核心素養進行了細致分析,遵循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對小學數學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教師應及時轉變自身教育理念,提升學生核心素養,通過活動、合作等方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后續步入初中階段數學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1 ? 解讀新課程標準

促進新課程改革能夠推動小學數學教學的可持續性發展。為了更好地落實各項改革政策,筆者針對新課程圍繞核心素養理念進行了詳細解讀。核心素養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所提出的重點教學任務,課程目標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本,以核心素養為導向,意在引導學生通過學習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意識到數學在生活中的重要應用價值,設計體現結構化特征的課程內容。教師在進行實際教學時,要注重課程內容的選擇、組織以及呈現,在幫助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同時,引導學生通過學習關注數學學科的發展前沿與數學文化,從而更好地實現核心素養的提升,并組織促進學生發展的數學活動。在新課程標準背景下,教師要充分關注學生的主體作用,突破傳統機械化的講授形式,引導學生在真實情境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后續深入學習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并探索激勵學習和改進教學評價的方法。評價是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起到促進學生學習發展、推動教師優化教學手段的積極作用,在新課程標準下,教師要關注評價的重要價值,采取多元化評價手段實現教學評一體化發展,促進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相融合。通過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程的有效融合,促進教學方式的變革,在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同時,幫助學生借助信息技術的便捷優勢掌握更多豐富的學習資訊,拓寬自身文化視野,從而實現核心素養的提升與發展。

2 ? 影響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的因素

新課程標準倡導以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為主的教學形式,然而在具體實踐中,仍舊存在許多問題亟待解決。首先,部分教師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時,往往以理論知識的講授為課堂重點,弱化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機械化的講授形式不但無法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而且會導致學生學習壓力過大,出現教學質量持續走低的情況。其次,新課程標準中多次提及合作與情境,在現階段教學活動中,部分教師缺乏情境設計與合作學習的組織能力,忽視了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以及思維能力的提升,因而出現了情境與教學內容脫節、課堂合作學習徒有其表的問題,不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與提升。最后,在評價方面,部分教師采用單一化的評價手段,只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作出評價,然而卻忽視了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合作能力、課堂參與意識等多維度內容,片面化的評價形式與新課程標準所倡導的多元評價相悖。

由此可見,為落實新課程標準,推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可持續性發展,教師應從教學方法、教學策略、教學評價等方面出發,以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為最終目標,進行整體規劃,從而有效提升小學數學課堂的有效性。

3 ? 新課程標準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

在新課程標準背景下如何構建更加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已經成為廣大教師關心的焦點問題。筆者結合多年實踐教學經驗,總結新課程標準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并提出合理化建議,以供廣大教師借鑒參考,共同推動小學數學教育教學的可持續性發展。

3.1以核心素養為基礎,設計科學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教學活動的開展質量起到決定性作用。因此,教師要基于核心素養,設計科學的三維目標,借助目標內容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并通過清晰的目標指引學生明晰學習方向,提高整體課堂教學質量。

以蘇教版五年級上冊《多邊形的面積》一課的教學為例,結合本單元重點內容,教師基于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設計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掌握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并且能夠通過圖形組合的方式計算多邊形的面積。了解借助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方法,推導出其他圖形的面積計算的基本方法。過程與方法:通過割補法以及擺拼法掌握圖形之間所蘊含的內在聯系。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與同伴共同交流并參與實踐,完成教師所提供的測量校園綠地面積的任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掌握將組合圖形分解成已學過的平面圖形并計算其面積的方法,進一步加強空間觀念,為后續學習立體圖形知識奠定基礎。在與同伴的合作過程中,提升自身動手操作能力,增強合作意識,實現核心素養的有效提升。

上述教學目標涵蓋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均面向核心素養,與新課程標準相吻合。在后續教學中,圍繞整體教學目標,教師可以采用情境教學法、合作教學法、問題導向法等多種教學手段,幫助學生在探索多邊形面積的過程中感受多邊形圖形的內在聯系,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培養自身空間觀念。

如上,通過教學目標的設計,能夠為后續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能夠將新課程理念融合到教學目標中,為學生的學習指明方向。

3.2以激發興趣為核心,創設優質教學情境

促進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的融合是新課程標準中提及的重點內容。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為傳統教育教學帶來了全新的生機與活力。為切實提高課堂整體教學質量,在導入部分,教師可以充分發揮信息技術手段的優勢作用,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以生活現象、趣味視頻等形式調動學生學習知識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探究熱情,幫助其在良好的學習環境中獲得發展。

情境創設的方式能夠充分發揮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的融合優勢,在導入環節吸引學生的關注,從而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與此同時,在后續教學環節,教師同樣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手段的便捷優勢,為學生拓展豐富的學習資源,從而幫助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獲得發展。

3.3以趣味活動為載體,增強學生參與意識

新課程標準強調:學生的學習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動手實踐、自主探索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紤]到小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興趣愛好,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活動的形式,結合教學重點,為學生設計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趣味活動,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探索,通過自主學習深化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與掌握。通過此種方式,既能夠調動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同時有助于學生體會和運用數學的思想與方法獲得基本活動經驗,逐步提升核心素養。

通過活動的滲透,教師能夠突破傳統機械化的教學形式,使課堂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實現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目的,借助趣味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構建更為高效的小學數學學習課堂。

3.4以合作學習為契機,增強學生協作意識

合作學習是當前廣泛應用的一種教學模式,也是新課程標準所大力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學生通過與同伴之間的合作、溝通、探究共同完成學習任務。這樣能夠使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培養團隊合作精神,提升自身人際交往能力。因此,為了提升學生的合作能力,實現教育真正面向全體學生,教師應注重發揮合作的優勢價值,基于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科學分組,布置小組學習任務,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探究,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發散思維,感受合作的魅力。

合作學習的方式能夠幫助學生在觀察、實驗、分析的過程中解決問題,在提升自身學習能力的同時,也能夠提升協作能力。

3.5以總結評價為總攬,促進教學質量提高

評價是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課程標準中指出,要積極探索激勵學習和改進教學評價?,F階段,部分教師在進行評價時,仍舊采用常規手段,忽視了評價的重要價值。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從“教學評”一體化角度出發,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手段,通過學生自評、組內互評、教師點評的方式開展評價,進而有效提高評價的真實性,以評價促發展,使教師借助評價進一步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

以蘇教版三年級下冊《兩位數乘兩位數》一課教學為例,通過本章的學習,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兩位數乘法的相關法則。利用課程結束前的10分鐘,教師針對學生的課堂表現、任務完成情況、小組合作表現進行統一評價,以激勵為主,并適時提出在學習活動中學生需要注意的問題,督促學生及時進行改正與調整。完成階段性評價后,教師可以向學生提供自我評價表格以及小組活動評價表,指導學生進行填寫,引導學生在表格中填寫通過本課所學掌握的知識以及自我評價,提出自己對后續學習活動的設想以及在學習活動中尚未解決的問題,以評價的方式及時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同時要根據學生的評價及時調整教學手段,實現課堂效益最大化。

多元化的評價方式能夠使教師更加全面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并針對學生所提出的要求及問題,合理調整教學手段,使評價發揮對“教”與“學”的促進作用,實現教育目標,促進“教學評”一體化,改善現階段教學所存在的弊端。多元化的評價方式能夠有效提升課堂整體效益,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幫助其在良好的教學環境下實現全面發展,為后續參與初中階段數學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標準背景下,教師應深入解讀課程標準中的各項內容,找準著力點,及時轉變自身教育理念,重視開展以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為主的教學活動。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核心素養為核心,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以及價值觀。

參考文獻:

[1]謝麗麗.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數學有效性教學策略[J].家長,2022(35):58-60.

[2]劉琪.新教育理念下小學數學自主探究學習的探索[J].新智慧,2022(30):70-72.

[3]賈欠欠.小學數學發展性教學的實踐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2(43):103-106.

[4]支寶華.基于高效課堂構建的小學數學學習常規培養策略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2(30):134-136.

猜你喜歡
新課程有效性小學數學
2021聚焦新課程 專注新高考 歡迎訂閱全新《新高考》
如何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制造業內部控制有效性的實現
提高家庭作業有效性的理論思考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發揮自制教具在初中數學新課程實施中的作用
我區初中化學新課程實施中典型問題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