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圖像識讀能力培養

2023-09-01 02:46方佳璐
啟迪與智慧·上旬刊 2023年8期
關鍵詞:小學美術意義

方佳璐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教育改革的步伐隨之加快。美術作為小學階段的基礎學科,關注學生的圖像識讀能力、想象能力、創新意識、圖像感知能力和藝術鑒賞能力,能夠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所以,文章以培養學生的圖像識讀能力為研究內容,分析了培養圖像識讀能力的意義,提出了培養策略,以期為小學美術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美術;圖像識讀;意義

隨著新課改逐步推進,教育部門對美術教育的重視度有所提高。一方面,要求教師向學生傳授基礎構圖知識,讓學生掌握繪畫技巧;另一方面,要提升學生的圖像識讀能力,進而激發學生的創造力與想象力。圖像識讀能力作為美術審美能力的元素,是一項綜合能力。教師在教學中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引導學生提升圖像識讀能力,從而為學生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1 ? 圖像識讀能力概述

圖像識讀是指以客觀世界、實物為載體,通過可視化表達方法呈現在二維平面中,是社會生活中傳播信息的媒介?!皥D”是經物理發射、透射光形成的分布形態,“像”是指個體視覺系統中接收圖像信息后形成的想象、思維和認知。它能傳播事物能量并體現事物狀態,是個體獲取并解讀外界信息的關鍵途徑。

圖像識讀能力是指學生接收圖像信息后,通過學習、聯想及記憶思維活動,分析圖像信息而形成的綜合能力。根據不完全數據統計,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通過視覺獲取的圖像信息不足,但提升圖像識讀能力后,信息獲取將更全面。因此,圖像識讀能力是提升學生理解能力、藝術鑒賞能力和學科素養的重中之重。學生的圖像識讀能力提升后,將更能領悟作品的思想情感,進而從根源上提升學生的美術文化素養,促進學生綜合學習,發揮美術學科的育人價值。

2 ? 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圖像識讀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2.1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美術作為小學階段的藝術類學科,是重要的文化課程。對于小學美術教學來說,教師主動滲透有關圖像識讀能力培養的內容,對學生各項美術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例如,審美能力是圖像識讀能力的基礎,審美能力強調對于美的感知和認知。當學生能精準識讀圖像內容后,圖像感知能力會得以提升,能感知美術學科魅力。另外,感受美是學習美術知識的重點,學生感知美后能獲得感受美的條件,從而在無形中促進學生追求美,以便提升學生的個人素養。

2.2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

要想讓學生創作出美術圖像精品,教師要引導學生鑒賞美術作品,提升學生的圖像識讀能力,從而為培養鑒賞能力奠定基礎。當學生對圖像產生記憶和聯想后,能在作品分析中領悟圖畫魅力,了解作者的創作背景、意圖和情感,這也是提升學生藝術鑒賞能力的必要途徑。學生創作能力的提升離不開其鑒賞能力,讓學生在借鑒和持續學習的條件下創作,能賦予美術作品靈魂與藝術韻味。

2.3提升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

美術課程對學生的繪畫技巧要求較高,要想讓學生學習到更多的美術知識,要重視學生的繪畫能力,利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掌握繪畫技巧。構圖作為培養學生繪畫能力的基礎,是美術核心素養的關鍵內容。學生繪畫能力得以提升后,感知美、鑒賞美和再次創造的能力也會得到提升。將圖像識讀能力滲透到美術教學中,能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鑒賞能力和再次創造能力,讓圖像識讀能力成為美術學習的必備技能,對美術課堂的提質增效具有一定的作用,也能實現學生全面發展的目標。

3 ? 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圖像識讀能力培養對策

3.1聯系生活,提升學生的圖像感知能力

美術學科知識相對寬泛,教師要突破課堂局限并回歸生活,挖掘美術教育素材。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美術素材,如觀察生活中的圖畫、事物和客觀物質形態,然后與課本內容、作品對比,探索異同點。類似的教學方法,能讓學生吸收美術知識,并使其意識到美術和生活的密切聯系,進而提升學生的作品鑒賞能力。同時,教師指導學生創作美術作品期間,要重視學生的生活體驗,讓學生圍繞生活體驗進行創作。

3.2根據圖像提出問題,培養學生的欣賞思維

圖像識讀能力作為學生學習美術的基礎,是培養學生圖像欣賞能力和分析能力的關鍵??v觀傳統美術課堂可知,教師可向學生介紹美術創作背景、流程和意圖,讓學生掌握美術構圖方法及情感。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現代教育思想應運而生。教師應更新教育理念,創新教學策略,關注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通過問題驅動策略促進學生思考,以循序漸進為原則助力學生探索圖畫知識,提升學生的藝術欣賞能力。

3.3創設美術情境,幫助學生鑒賞美術作品

為了提升學生的圖像識讀能力,教師要意識到美術鑒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傳統教學中,教師是美術鑒賞教學的主導者,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還有一定的提升空間。為了突破傳統教學的限制,教師可以將多媒體技術應用于藝術鑒賞教學中,利用多媒體創設美術學習情境,讓學生感知美術創作氛圍,了解美術創作背景。營造良好的美術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讓學生分析美術作品,從而提升其感知美和認知美的綜合能力。

綜上所述,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圖像識讀能力,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圖像感知能力、認知能力、鑒賞能力和創作能力,還能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為了促進學生學習,讓學生的圖像識讀能力得以提升,教師要意識到更新美術教學內容的必要性,采取創意教學的方法,分析學生的生活經驗,拉近學生與美術的距離。根據圖像提煉關鍵問題,借助問題驅動方法促進學生學習美術,讓學生形成欣賞圖像的能力。另外,創設良好的美術情境,激發學生鑒賞美術作品的興趣,也是提升學生綜合創作能力必不可少的步驟。以促進學生感知圖像美為基礎,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學生吸收美術知識,為學生的發展奠定基礎,從而發揮美術學科的教育功能。

參考文獻:

[1]覃金歐.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圖像識讀能力培養策略分析[J].美術教育研究,2023(3):152-154.

[2]宋建秀.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圖像識讀能力的培養策略[J].天津教育,2022(28):123-125.

[3]謝曉文.小學美術欣賞教學中學生圖像識讀素養的培養[J].天津教育,2022(17):126-128.

[4]李富軍.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的圖像感受能力培養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1(27):155-156.

[5]于紅.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的圖像感受能力培養方法[J].求知導刊,2019(43):87-88.

猜你喜歡
小學美術意義
一件有意義的事
有意義的一天
生之意義
“k”的幾何意義及其應用
有意義和無意義
關于提升美術教學有效性的思考
農村小學美術教育存在的問題和改進辦法
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情境教學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
關于小學美術勞技課程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