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度學習視角下的小學英語交互式閱讀教學

2023-09-06 07:06顧春雷
教育界·A 2023年22期
關鍵詞:深度學習小學英語

【摘要】在“雙減”背景下,教師應致力于優化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式,運用交互式教學法,來構建更加高效的課堂。交互式教學法需要師生基于多個具有教育意義的問題,展開平等且有效的交流互動。這樣,學生才能夠將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依托自己的知識和思維,實現深度學習。

【關鍵詞】小學英語;交互式閱讀教學;深度學習

作者簡介:顧春雷(1983—),女,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區能仁小學。

英語的學習是一個長期且循序漸進的過程。英語這門學科涉及大量的單詞、短語、句型以及語法的知識,需要進行理論學習和實踐活動,掌握相關的技能。如何將比較枯燥的理論知識以生動、有趣的方式進行講解,成為教師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當前,以學生為主體的諸多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被廣泛地應用在了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其中,交互式閱讀教學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能從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出發,提升課堂的互動性。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可以逐漸意識到自主學習的重要性,并敢于提出問題,與教師、同學實現有效溝通。下面筆者將從課堂實踐出發,進一步探討深度學習視角下的小學英語交互式閱讀教學。

一、以學生為主體,實現有效溝通

生本教育理念的提出,為教師開展教學活動指明了方向,這一理念要求教師將學生視作課堂上的主人公,與學生進行平等的交流。在傳統的教學中,部分教師只是單方面地向學生滲透英語知識,這使得學生只能被動地進行知識的探索。長此以往,學生將難以依靠自身的力量發現英語的魅力與精彩之處。對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有必要以學生為主體,重構教育理念,活躍課堂氣氛,貼合學生的生活實際,積極地與學生溝通,使學生在與教師進行交互的過程中提升學習英語知識的質量,不斷發展英語核心素養。

(一)活躍學習氣氛

在傳統的教學活動中,部分教師將自己視為課堂的主體,往往只會憑借自己的教學經驗進行備課、導學、課程講解、知識點復習、作業設計、作業點評、教學反思等,學生則常常處于被動地位,甚至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隨著新課改的推進,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理念逐漸被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取代。為了確保交互式閱讀教學的順利實施,構建自由且輕松的學習氛圍,教師應及時更新教學理念,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通過多元的教學語言,并加上適當的動作和表情,和學生進行平等的交流[1]。

以譯林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Unit 3“My friends”的教學為例,在課堂一開始,教師從Song time板塊出發來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結合音頻和教材內容,快速學習“Goodbye.”“See you next time.”等表述。隨后,教師讓學生思考以下問題:“How to introduce your friends to your parents and teachers?”。學生需要根據教師提的問題,閱讀Story time板塊的文本,找到介紹朋友的表述方式,如“He is... He is my friend.”“She is... She is my friend.”。在此過程中,教師并不急于公布正確答案,而將探索知識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如果學生回答正確,教師便說:“You are very observant. If you were to introduce a friend,? who would you introduce?”。如果學生回答的內容不完整,教師則說:“What youve found is only the part of it. Besides this sentence, are there any other similar expressions in the text?”?;诮處煹奶崾?,學生能夠自己完善答案。

教師的語言和態度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輕松且自由的學習氛圍中,學生可以積極發表自己的觀點并和教師展開交流,也可以自主糾錯。依托問答式的溝通,教師能夠全面了解學生的學情和情感需求,開展針對性的教學,更好地提升課堂教學成效。

(二)貼合生活實際

一般來說,不少小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自主學習能力較弱,不過他們基于現有的生活經驗,很容易就能喚醒與教師進行溝通的欲望。陶行知曾說過:“生活教育是給生活以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彼栽诂F階段的小學英語教育中,教師需要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將英語閱讀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

以譯林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下冊Unit 2“In the library”為例,因為本單元的內容和圖書館有關,所以在課程導入階段,教師從實際生活出發,讓學生回答下列問題:“What can you do in the library? What cant you do in the library?”。結合所見所聞,有的學生分享了自己的觀點:“People study and read in the library, but they are not allowed to talk loudly or eat in the library.”。之后,教師要求學生填寫Checkout time板塊中相應的內容,再快速瀏覽Story time板塊的文本,總結本節課的重點句型“Dont...”。為了幫助學生將知識點串聯起來,教師開展了一個簡單的小游戲。學生需要每兩人為一組,其中一人需要從shout、eat、run、talk、sleep、drink中任意挑選一個單詞并告訴另一人這個單詞,另一人需要思考這個單詞的意思,并基于圖書館這一情境,運用所學句型進行造句。

小學生的思維以具象思維為主,在面對抽象的知識點時,不少小學生難以做到靈活應用。針對這一情況,教師要緊密聯系生活實際,設計多元的教學活動。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學生會拉近自己與所學知識的距離,積極參與課堂互動,并快速掌握課堂知識點,將其及時地整合到原有的知識體系中。

二、引入多元方式,增強課堂互動性

在以往的英語課堂上,部分教師采取的師生互動方式相對單一,即教師與學生進行一問一答的互動,從而完成知識的傳遞。然而,采用過于單一的方式,會逐漸降低學生與教師進行互動的熱情。所以,教師有必要結合學生的特點,主動地采取多元化的互動方式,利用問題進行引導,與學生進行溝通,增強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感,使學生樂于與教師交流,更自覺地用英語對話。

(一)結合學生特點

一般來說,小學生好奇心強,比較喜歡新鮮有趣的事物,愿意依靠多種形式的實踐活動來獲取知識點和總結規律。受到成長背景、學習經驗的影響,他們也有屬于自己的喜好、興趣。所以,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盡量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了解他們的興趣點,通過游戲、表演、唱歌、猜謎等多種教學活動,讓他們實現對知識點的學習與應用。針對學生的興趣點呈現出的多元、分散、易變等特點,教師可以將大部分學生的學習需求融入閱讀教學中[2]。

以譯林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Unit 7“How much?”的教學為例,在課程導入階段,教師結合班上大部分學生的特點,在課件中分別展示雨傘、鋼筆、橡皮等與學生息息相關的物品,鼓勵學生猜測上述物品的價格。為了降低難度,教師還提供了每個物品的價格區間。在學生猜測完價格后,教師讓學生思考以下問題:“How to inquire about the price of goods?”。學生通過閱讀Story time板塊的內容,對相關的短語和句型進行了總結,也明白了如果想要詢問價格可以運用“How much...?”。在學生初步構建起文本的知識框架后,教師問道:“What dialogues would you have if you played the role of a shop assistant or a customer?”。在后續學習中,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扮演店員或顧客的角色,完成詞匯、句型的操練,從而鍛煉自己的語言應用能力。

交互式閱讀教學需要學生和學生、教師、文本、新舊知識進行交互。這就要求教師通過多元的實踐活動,引導他們進行知識的探索與思考。

(二)加強問題引導

在進行英語閱讀時,學生既要積累詞匯等知識,又要邊閱讀邊思考。但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部分教師為了加快授課節奏,經常將教學的重點放在講解詞匯的含義及用法上。為了實現深度交互,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需要明確閱讀教學的目的,為學生設計優質的問題,讓學生在問題的引領下進行思考,實現閱讀目標,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

以譯林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下冊Unit 2“After school”的教學為例,由于本單元講述的是有關學生的課余生活的內容,因此教師在引出單元主題后提出問題:“How do you spend your time after school?”。于是,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出回答。接下來,教師要求學生從Story time板塊的文本中找到Mike、Su Hai以及Su Yang在課后做的事情。通過教師的閱讀指導,學生逐漸掌握了周一至周日的英文單詞和has、have的用法。在課堂的最后,教師要求學生填寫Checkout time板塊中的主人公周一至周日的安排表。

可見,教師要深入理解交互式閱讀教學的內涵,并扮演好引導者和教學活動組織者的角色,制訂好閱讀教學的目標。此外,教師還要根據教材內容,提前擬訂相應的問題,為師生之間進行深度交互創造機會,同時避免學生的閱讀缺乏深度。

三、優化教學流程,提高教學質量

設計合理的教學流程,有利于進行英語知識的深度解讀,帶給學生良好的學習體驗。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時,教師不妨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鼓勵學生與文本進行交互,并且也要加強在知識點回顧環節與學生之間的交互,使學生將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英語課堂上,從而全面提升英語課堂的教學質量。

(一)運用信息技術

當前,信息技術及互聯網資源被廣泛地應用于小學英語課堂。視頻、音頻、圖像等多種形式的結合,能夠為學生構建生動的學習情境;對互聯網資源進行利用,則能夠為教師提供新的教學思路?;诖?,教師在備課時應深入了解學生的需求和教材的核心內容。在運用交互式閱讀教學法時,教師應把握好教學節奏,如在講解課程內容前,讓學生依托線上學習資源,與文本進行交互,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通過有效的師生互動,與學生共同探索課堂內容,以完成教學任務[3]。

以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1“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的教學為例,在備課階段,教師在互聯網上搜集與本單元有關的資源,通過對教材內容的瀏覽,快速地總結教學的重點并完成視頻剪輯。在課堂中,學生需要依托視頻了解故事的主要情節,并思考下列問題:“What is the story about? Can you sum it up in your own words?”。隨后,教師幫助學生逐步理解以Goldilocks的經歷為核心的文本內容,同時充分發揮多媒體的作用,以圖片的形式展示文本的框架。

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需要改變以往進行灌輸式講解的做法,因為這樣做難以發揮學生的能動性,也難以讓學生對所學知識留下深刻的印象。而運用交互式教學法,有助于實現學生對文本內容的多元表達。為此,教師要通過一系列的教學活動,與學生展開互動,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

(二)注重知識點回顧環節的交互

交互式閱讀教學具有系統性,通常包括課程導入、課程講解和知識點回顧環節。實踐表明,讓學生在讀后進行探討、交互有利于交互式閱讀教學的開展。在學生掌握了本節課的重點、難點后,教師要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開展多元且具有教育意義的活動,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4]。

以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Unit 2“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的學習為例,學生需要通過閱讀Story time板塊中的文本,掌握各種交通工具的英文單詞以及上學方式的英文表達。在教完本單元之后,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將他們劃分成6個學習小組,讓每個小組調動自己已經積累的知識,以作文的形式回答下列問題:“Do you know how people used to go to school? What convenience does the appearance of new transportation bring to peoples life?”。

在知識點回顧環節,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感等方面的需求合理進行分組。在合作過程中,小組成員可以互相分享學習心得以及思路,逐步達到深入理解相關知識的目的。

結語

綜上所述,采用交互式閱讀教學這種新穎的教學模式,既能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能確保教師的教學質量。但是目前,有的教師開展的英語教學中存在的某些問題阻礙了交互式教學法的應用,影響了學生與教師、文本之間的交互,以至于課堂教學效果達不到預期。所以,在以后的教學中,教師應該從深度學習這一視角出發,深入分析、理解交互式閱讀教學的特點、內涵,通過多元的教學策略,有效設計課堂教學活動,逐步引導學生形成自主閱讀的意識和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使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獲得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孟卓.指向深度學習的小學英語語法教學實踐與思考[J].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2021,44

(6):55-59.

[2]任莉敏.班級“軟文化”,涵養英語深度學習的沃土[J].小學教學研究,2021(31):13-14.

[3]陳健玲.聚焦思維品質 促進深度學習:小學英語教學有效性的研究[J].校園英語,2021(48):74-75.

[4]陳玲,丁培麗.聚焦真實情境,激發深度學習:以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Story time板塊教學為例[J].英語教師,2021,21(4):169-172.

猜你喜歡
深度學習小學英語
有體驗的學習才是有意義的學習
電子商務中基于深度學習的虛假交易識別研究
MOOC與翻轉課堂融合的深度學習場域建構
大數據技術在反恐怖主義中的應用展望
深度學習算法應用于巖石圖像處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積網絡的人臉年齡分析算法與實現
營造小學英語課堂氣氛的教學策略研究
游戲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趣學理念點亮英語教學課堂探微
英語情境教學中的問題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