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學現狀及應對策略研究

2023-09-06 07:20何莉
西部學刊 2023年16期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學應對策略

摘要:隨著全球化一體化進程的加快,中國與世界的聯系愈加緊密,對人才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提出了新的標準要求。相應地,應用型本科院校應探索建立新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確立夯實語言課程的價值理性、凸顯語言課程的工具理性、面向行動的語言實踐能力和立足服務區域建設的教學目標。但實踐中,仍存在對教學目標理解不透徹不全面、不重視英語口語教學、線上課堂資源利用率低和學生學習動機不足、學習執行力不強等問題。相應對策:(一)更新人才培養目標;(二)調整課程設置;(三)創設真實的英語口語教學環境;(四)創建有趣的混合式教學課堂;(五)應用成熟的教學理論。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學;現狀;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H319.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916(2023)16-0105-04

Abstract: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globalization and integration, Chinas connection with the rest of the world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close, posing new standards for talents comprehensive English application ability. Correspondingly, applicat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expl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ew teaching mode of college English, and establish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of consolidating the value rationality of language courses, emphasizing the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of the language courses, action-oriented language practice ability, and focus on serving regional construction. However, in practice, there are still problems such as incomplete understanding of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a lack of emphasis on oral English teaching, low utilization of online classroom resources, and insufficient motivation and weak learning implementation.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re as follows: (1) updating the talent cultivation objectives; (2) adjusting the curriculum; (3) creating an authentic environment for teaching spoken English; (4) creating interesting blended teaching classrooms; and (5) applying mature teaching theories.

Keywords: applicat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pres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s

隨著全球一體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中國與外界的交往頻率越來越高,尤其是繼改革開放以后又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進一步加深了中國與世界的聯系。中國在世界范圍內進行廣泛的合作與交流,對英語專業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針對英語人才缺失的問題,我國教育部在2004年出臺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就明確規定:本科院校開設的大學英語課程要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尤其是聽說能力,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交往中能夠熟練地應用英語與外國人進行交流。但實踐中,傳統的大學英語教學管理方法已經無法滿足實際需求,所以許多應用型本科院校紛紛開始轉型,在傳統大學英語教學管理模式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和升級,以期探索出全新的大學英語教學管理新模式,以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需求。

一、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學目標

(一)夯實語言課程的價值理性

大學英語的教學要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進行思政建設,以為國家培養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為目標。

(二)凸顯語言課程的工具理性

大學英語教學要以學生的職業發展為出發點,大學生英語作為一種語言交流工具,要在工作領域發揮作用,這樣才能為學生今后的職業發展提供一定的幫助。

(三)面向行動的語言實踐能力

學習語言的目的在于與他人更好地溝通和交流。對于應用型本科院校來說,它們培養人才的目的是為社會經濟發展培養所需的人才,但人才的培養更關鍵的是實踐能力的培養。因此,大學英語教學管理要以學生職業發展為出發點,設計與之相匹配的實踐型語言課程,這樣學生才能在大學期間得到足夠多的語言實踐機會。

(四)立足區域,明確定位;成就學生,服務社會

對于應用型本科院校來說,它們的主要職能在于為當地社會經濟的發展提供高素質人才。地區區域發展的實際需求才是應用型大學的立足之本和生存根基。相應地,大學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在于為地方區域服務[1]。由此可見,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學要以學生的職業發展為出發點,提高學生社會實踐能力,引導學生為區域社會經濟的發展做出更多的貢獻。

二、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學現狀

(一)對教學目標的理解不夠透徹、不夠全面

通過與多名教師訪談后發現,大多數教師認為大學英語教學目標是幫助學生提高英語四級考試的通過率,而且大學教師認為本科院校學生的英語基礎很差,傳統的英語課堂教學目標是給學生傳授英語基礎專業知識,盡可能地幫助學生能夠在四級英語考試中過關。此外,還有一部分教師認為大學英語教學的目標要與新國標相契合,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為主要目標,如文化交際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等。還有少部分教師沒有思考過教學目標到底是什么,只是根據教學經驗去完成教學任務[2]。

(二)英語口語教學尚未得到英語教師的重視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許多初高中英語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只關注傳授語法和詞匯,并不重視學生口語訓練。學生進入大學以后,大學英語教師會誤以為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口語表達能力,所以不會在實際教學中增加口語訓練。但實際情況卻是許多大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前,并不具備口語表達能力,其口語基礎是非常薄弱的,甚至無法順暢地朗讀大學英語課文。

(三)線上課堂資源利用率低

基礎英語教學課時安排與實際教學內容安排之間存在一定的矛盾。在研究重慶外語外事學院的英語教學課時安排后發現,每周英語課時為6節,按一學期17周來計算,每學期可以完成7個單元的教學任務,剩下的無法完成的教學任務也無法通過線上教學來完成,僅有少部分教師會設計制作微課程指導學生自行完成剩余的學習任務。

(四)學生基礎英語學習動機不足,學習執行力不強

對于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學生來說,大多學習動機不明確,且他們在高中時期沒有養成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導致大學階段的英語學習不夠主動。經走訪調研后發現,只有少部分學生在進入大學以后給自己制訂了明確的學習計劃和目標。

現階段,應用型本科院校學生英語水平基礎存在很大的差距,部分學生在教師指導和幫助下,可通過入學后的一年時間不斷積累自己的詞匯量和語法知識,進一步提高自己閱讀賞析的能力和整體成績。但這部分學生畢竟只是少數,大部分學生在進入大學以后的英語學習進度沒有絲毫的進展,處于停滯不前的迷茫狀態。

四、改變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學現狀的相應對策

(一)更新人才培養目標

在新課改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學管理模式要進行全面深入的變革,要徹底改變人才培養的目標,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首先,對于教育管理者來說要充分意識到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認識到大學英語教學的主要目標是為國家社會經濟的發展培養高素質人才,此外還要了解大學生就業現狀。只有對這些內容有深刻地認知和理解,才能意識到本科院校的轉型是社會經濟轉型升級的產物,也是適應高等教育改革的實際需求。其次,對于本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學管理者來說,要具備創新精神和區域視角。區域視角指的是對當地社會經濟的發展和行業、企業的實際需求有一定全面深入地了解,根據實際需求制定人才培養計劃,建立科學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應以培養應用技術型人才為主要目標,對現有的教學管理體系進行改造和升級。

(二)調整課程設置

對于應用技術型高校來說,在對學生進行英語學科教學的過程中,要將培養的重點放在實踐、職業、思政以及區域四個方面。職業道德規范要求在職業人才培養過程中要全方位做好立德樹人工作,具體到英語教學中,應注重發揮課程思政的隱性育人作用,對學生進行思想價值引領。同時將專業應用型知識作為重要內容,納入到英語課程教育的結構中,以幫助大學生在后期工作中能夠更好地發揮英語的特長和優勢。在課程選擇的過程中,應遵循《大學英語教學指南》要求,將英語在必修課中的重要地位體現出來。大學英語課程教學主要分為三個方面,即通用英語、跨文化英語和專門用途英語。通用英語就是對一些基礎的英語知識進行學習,如英語的讀寫課、翻譯課等,其目的是為了對學生的讀、寫、翻譯能力等進行培養。在課程開展的過程中,所設計的課程類型包括電子信息工程、專業英語、國際貿易英語等,其目的是為了幫助大學生在后期專業發展方面的能力能夠得到提升,提高英語在實際應用與交際過程中的使用價值??缥幕⒄Z屬于交際擴展類課程,設置的課程類型包括演講課、視聽說課程等,這類課程具有較強的實踐性,需要學生對語言所包含的文化進行關注,以便于他們在未來的工作中能夠更好地與國際接軌。

當前,各大應用型本科院校在對學生進行英語課程教學的過程中,其所選用的教學模式依舊是以應試考試為主。大部分情況下的課堂教學,還是以教師自主傳授知識為主,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所表現出來的興趣和積極性較低,加之大學教師并不會對大學生做過多地管理,從而使得大學英語課堂所表現出來的時效性極低。學生所學習到的各種知識也僅停留在理論層面,無法運用到實際和行動上。針對這種情況,應用型本科院校需對當前的英語教育理念加以革新與改進,將思想政治教育作為英語教育課程開展的核心,借助信息技術以及智慧教育的方式,將問題作為教學的導向,將產出作為教學的目標,對學生在英語實踐方面的能力加以培養,提高其在職業發展方面的優勢,幫助其更好地適應區域性的市場就業需求。

(三)加強英語口語教學,提供真實的英語學習環境

課程的有效開展和推進需要學校給予大量的支持和幫助。對于應用型本科院校而言,在課程開展的過程中,對于一些專業課程在建設方面所投入的支持力度和關注較大,而對于一些公共性的課程卻很少得到學校的支持。隨著我國日益國際化,與世界融合度越來越深,高水平的英語口語交流能力是每一個大學生都要具備的能力。因此,筆者認為,在英語口語課程開展的過程中,應用型本科院校需要加大對該課程的關注度。例如,經常組織學生進行英語口語練習、邀請專業的教師對學生進行英語口語教學、對本校所開展的英語口語課程加以完善、通過多媒體口語教室的使用,讓學生們能夠獲得更好的英語口語學習環境和資源等。此外,高質量的英語學習環境也是應用型本科院校所應當關注的問題。對于應用型本科院校來說,在開展英語活動的過程中,應當豐富活動形式,如開展英語演講比賽、辯論賽、模仿秀等活動。這些活動的開展一方面能夠使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得到提升,另一方面也能夠使學生的校園學習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四)改變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創建有趣的混合式教學課堂

對于應用型本科來說,在開展英語口語教學的過程中,其所采用的教學方式還是以教師講解、學生傾聽為主。這種教學方式存在的弊端較多,無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在互聯網時代,以往的課堂教學模式顯然滿足不了學生當前英語知識學習的需求。早在2007年,教育部就針對大學英語教育課程的開展下發了《大學英語教學課堂要求》,明確表示“大學英語教學模式需借助聯網的使用做出調整更新”。此外,在《大學英語教學指南》中也對大學教師在英語教學中的教學方式提出了要求:“各大高校要借助信息技術的使用,為學生創造更加豐富多元的教學環境,借助微課等教學工具的使用,對網上所擁有的教學資源進行集合與整理。實現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的同步進行,引領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向著自由、自主、主動的方向發展?!比绱艘粊?,對于各大院校的英語教師來說,就必須對以往的教學方式加以調整,改變其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中的主導者。

筆者在教學中曾經將雨課堂雨課堂:是清華大學和學堂在線共同推出的新型智慧教學解決方案,是教育部在線教育研究中心的最新研究成果,致力于快捷免費的為所有教學過程提供數據化、智能化的信息支持。引入到班級課堂教學中。在這一模式下,學生的點名方式是以隨機的模式完成的。大多數學生對于這種新型的點名方式也十分感興趣。同時在邀請學生作答時,也通過知識搶答等活動的開展,提高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促使整個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在課外知識學習的過程中,筆者將課后所要完成的作業任務借助雨課堂平臺完成布置。在日常教學中,筆者也會將一些有趣的英語視頻和歌曲推薦給學生,同時也會在課堂開始之前,將一些有趣的英語游戲引入到課堂學習中,以活躍課堂的氛圍。例如,讓一位學生面對黑板,另一位學生面背黑板,通過肢體語言的方式將教師在黑板上所寫的詞語傳遞給背對著黑板的學生。此時,背對黑板的學生需將另一個學生所傳遞出來的信息,大聲說出來。分小組進行該游戲,獲勝的小組將會得到老師所給出的獎勵。與課題教學相應的教學背景也十分重要。例如,在《新世紀大學英語視聽說教程》教材中有一單元的知識點為airtravelling,在看到這個詞之后,筆者準備了與該詞相關的其他詞語和指示牌,然后邀請兩名學生分別扮演flightattendant和passenger,以便于學生能夠更好地代入到教學場景中,完成英語之間的溝通與交流[3]。

(五)應用成熟的教學理論,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明確的學習目標制訂能夠使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得到提升,如“想去國外旅游”“想結交國外朋友”等。但如何通過有效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的這一學習動機被調動起來,是教師在教學中需要關注和思考的問題。文秋芳(2015)在帶領課題組進行英語交流學習的過程中,將Swain輸出與Krashen輸入假說理論所得到的研究成果進行借鑒[4],在對我國當前所開展的外語教學實際狀況進行分析之后,結合我國的實際教育狀況,在英語教學中加入了中文特色,并提出了產出導向法,即POA。這一理論體系的提出,是將教學理念所用到的學說(如學用一體說)[5]、教學假設中的學說(如輸入促進說)和教師在教學中用到的教學流程做了綜合。目前,大多數的學者在使用POA教學流程的時候,從各個環節著手,對其整個教學活動做了全面的設計與規劃,如驅動環節(楊莉芳,2015)、促成環節(張文娟,2015[6];邱琳,2017)等,通過這些實證研究的得出,也充分說明了這一理論的使用,能夠使學生在英語聽、說方面的能力得到較好的提升。隨著該理論在高校的實踐與運用,教師的教學能力、教學設計等與之前相比也有了較好的提升[7]。

五、結論

完善的教學機制、科學的教學管理能夠為大學英語教學的有序運行提供保障。在大學英語教學管理上,需考慮該管理方式是否能夠與應用型本科院校的發展進行良好的結合,是否與其理論原則相悖,是否與當前學院的人才培養宗旨不符等。在帶領應用型本科院校在英語教學管理方面進行創新的過程中,首先要找到彼此之間的內在關聯;其次要確定彼此的定位是否明確,是否存在關聯;最后再借助課程設置、調整、教師水平提升、教學模式改革等多種方式,對其進行改變,以保證當前的大學英語教學能夠獲得更好的環境氛圍。

參考文獻:

[1]陳晨.應用型本科院校多元大學英語課堂教學評價體系建構:基于健康課堂生態系統理論視角[J].教育觀察,2022(34):20-23,28.

[2]寇向英,楊真洪,王余余.淺析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學團隊建設路徑[J].品位·經典,2022(20):140-142.

[3]張志剛.新文科背景下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金陵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2):79-84.

[4]羅紅霞.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有效教學研究[J].蘭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3):106-109.

[5]朱燕.基于“線上+線下”教學模式的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2(3):145-146.

[6]黃菜方.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口語教學現狀及對策研究[J].英語廣場,2021(7):89-93.

[7]李淑君.主題式教學模式在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22.

作者簡介:何莉(1984—),女,漢族,山西長治人,單位為太原學院,研究方向為英語教學、翻譯理論與實踐。

(責任編輯:張震)

基金項目:本文系山西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產教融合視閾下天龍山景區外宣路徑研究——基于LSCAT翻譯語料庫”(編號:2022YY196)、“應用型本科《大學英語》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研究”(編號:J2021781)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學應對策略
高職與應用型本科院校協同開展技術應用型本科教育課程銜接的探析
社會參與美國社區學院治理及對中國應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的啟示
筑牢洪災后的輿情“堤壩”
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學管理隊伍建設研究
翻轉課堂在民辦高校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多模態隱喻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認知構建
利率市場化改革對商業銀行的挑戰及應對策略研究
我國信用評級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
關于大學英語教學應用互動式教學方法的研究與思考
轉型時期的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特征和對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