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背景下初中數學作業設計

2023-11-08 13:10李興東
數學教學通訊·初中版 2023年8期
關鍵詞:作業設計雙減背景

[摘? 要] 作業就是學生數學學習的“優質初乳”. 作業不僅能檢測學生的學習情況,更能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目標、興趣、素養和問題為導向,設計基礎性作業、選擇性作業、整合性作業和拓展性作業. 作業不僅是評價手段,更是促進學生數學學習、數學素養生成、數學生命生長的載體.

[關鍵詞] 初中數學;“雙減”背景;作業研發;作業設計

在“雙減”背景下,減輕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已經成為教育界乃至全社會的共識. “雙減”不僅要“減負”,更要“提質”“增效”. 在“雙減”背景下,教師要精心設計作業,有效管理作業,遏止傳統的機械性作業、無效性作業,杜絕重復性作業、懲罰性作業. 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優化的作業克服“作業排斥癥”“作業恐懼癥”. 作業應當充分彰顯其促進和發展的功能,淡化其甄別、選拔的功能. 通過優化作業設計,讓作業充分地發揮育人的作用,彰顯育人的價值.

以目標為導向,設計基礎性

作業

在“雙減”背景下設計作業,要以目標作為根本性的導向,要將“教學評”融為一體. 當下的作業,往往存在著評價與目標的“兩層皮”現象. 有些教師更喜歡在基礎目標上人為地拔高要求,有些教師則無視教學目標,等等. 這樣的脫離目標、游離目標的作業設計與評價,讓作業變成了一種隨意化、零散化、低效化的選拔工具.

以目標為導向,就是要讓作業緊緊圍繞目標而展開,就是要讓學生的數學學習有基礎、有參照. 圍繞目標設計作業,就能讓作業走向科學、走向規范、走向合理,就能讓作業不偏航、不偏道,就能讓作業有效切入學生的最近發展區[1]. 當然,基礎性作業,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還要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以及探究能力的提升. 比如教學“平方差公式”后,筆者先設計了一些基礎性作業,然后在此基礎上設計了變式性、應用性作業,不僅讓學生掌握一般的平方差方法,還讓學生能靈活進行因式分解,比如“25x2-64”“-16x2+64”等. 這樣的一些基礎性作業,就是圍繞基礎性課程目標設計的,不僅富有針對性,而且富有實效性,能讓學生有效通過作業實踐,實現學習目標. 在學生完成基礎性作業的基礎上,筆者把這些作業進行簡單的“變臉”“變形”,如“讓系數變一變”“讓符號變一變”“讓指數變一變”“讓因式變一變”“讓底數變一變”等. 通過“變”,引導和助推學生靈活變通地分解因式. 在熟悉因式分解結構、改變因式分解形式、檢查因式分解結果的過程中,筆者不斷發展學生分解因式的能力,不斷提升學生分解因式的質量,不斷優化學生分解因式的品質,讓學生有效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熟悉因式分解的策略.

以目標為導向設計基礎性作業,能讓學生的學習具備效能.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圍繞目標設計作業,學生圍繞目標完成作業,師生圍繞目標共同檢測作業、評價作業. 如此,作業能真正成為一種“教學評一體化”的活動. 教師要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始終激發學生對作業的興趣,始終調動學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賦予學生完成作業的方法. 通過作業幫助學生積累相關的基礎性活動經驗.

以興趣為導向,設計選擇性

作業

興趣是學生作業的先導,是學生作業的動力引擎. 對于同一個知識點,每一位學生的興趣是可能不同的、有差異的[2]. 在“雙減”背景下,教師要關照學生的興趣,設計相關的基于學生興趣的分層作業,讓學生有選擇作業的空間. 作業分層,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引導學生的數學思維不斷進階,將學生數學思考、數學探究不斷地引向深處. 以興趣為導向的作業能真正有效促進學生的數學素養發展.

以興趣為載體,能讓學生有效克服傳統作業的機械化、盲目化等弊病,能讓學生走出“題海戰術”的誤區. 傳統作業,往往是一味地刷題,這樣的作業樣態會讓學生生笨、生厭,也就是常說的“熟能生笨”“熟能生厭”. 以興趣為載體的作業,能讓學生走出傳統的“刷題”誤區,讓學生作業自主化、智能化,促進學生的數學學習真正發生、深度發生. 以興趣為載體的作業,能讓學生數學學習走進一種新的“思維時代”. 思維是學生作業的靈魂,探究是學生作業的內核. 以興趣為導向的作業,不僅面向全體學生,更面向“具體個人”;以興趣為導向的作業,旨在促進全體學生數學素養的發展. 教師要積極主動地去了解學生的興趣,把握學生認知、思維的差異,有針對性地設計不同層面的興趣性作業,讓作業能調動每一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比如教學“一元一次方程”這一部分內容后,筆者根據學生的具體學情,設計了三個層次的作業,以“作業超市”的形式向學生呈現:一是基礎性作業,旨在有效鞏固學生對數學基礎知識的掌握;二是能力提升性作業,即在基礎性作業的基礎上,增加一些系數為分數或分數中的分子、分母含有小數的一元一次方程;三是思維提升性作業,即在一元一次方程中增加一些絕對值. 設計的作業具有選擇性,不同學生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作業來完成. 同時作業也具有進階性,完成“低階作業”后,學生可以積極主動地選擇“高階作業”. 基于興趣設計作業,應關注學生作業的心理需求. 如果學生在完成基礎性作業的基礎上,還有積極探究與思考的興趣,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完成能力提升性作業和思維提升性作業,從而讓學生在作業過程中,不斷地去“跳”,不斷地去“摘桃子”. 對于做基礎性作業都感到困難的學生,教師應適當降低要求,讓學生緊緊圍繞課程基礎目標來完成作業,量力而行.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感受、體驗到,基于興趣的作業,不是對學生的歧視,更不是對學生的偏見.

在“雙減”背景下,設計基于興趣的作業,目的是讓學生選擇比自己現實水平高一些的作業,從而充分發掘自身的潛能,促進數學學習能力不斷進階. 基于興趣的作業不是傳統作業的“一刀切”“齊步走”,也不是“標準化”“無差別化”,而是讓作業因材施教、對癥下藥. 基于興趣的作業能讓每一位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有積極的、良好的體驗,能讓每一位學生產生獲得感、成就感.

以素養為導向,設計整合性

作業

發展數學核心素養是學生數學學習的重要目的.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以學生的素養生成為內核,設計整合性作業. 相較于傳統作業,以素養為內核的整合性作業能讓學生在具體的、變化的、復雜的情境下應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問題. 可以這樣說,整合性作業是衡量學生數學素養的重要標尺. 作業的質量、效能是作業設計的生命線,關乎學生的數學學習成效. 一般而言,學生的數學素養的發展、學習能力的提升只有在綜合性的、變化生成性的情境中才能得到有效檢驗. 從這個意義上說,整合性作業是學生數學素養發展的“試金石”.

整合性作業要求教師減少作業的量,增強作業的質、提升作業的能. 整合性作業往往是結構性作業,為此,教師要豐富作業的內容、創新作業的形式,讓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敢于做作業、善于做作業、樂于做作業. 比如教學“銳角三角函數”這一部分內容后,筆者就設計了一些測量建筑物、旗桿、大樹等物體高度的作業. 這些作業,不僅能幫助學生鞏固相關知識,還能提升學生的實踐技能. 例如學生在實踐過程中要準備各種測量工具、實驗工具等,要依據所學的三角函數知識進行實驗探究. 這樣的整合性作業,超越了傳統的紙筆作業,能幫助學生著力解決生活實踐問題. 在整合性作業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小組合作,積極探究相關的實踐方法. 實踐證明,基于學生主體的整合性作業,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如有學生構造相似線段比解決問題,有學生構造相似三角形解決問題,還有學生嘗試構建直角三角形用勾股定理解決問題,等等. 整合性作業往往能將諸多的學科知識整合在一起,因而能充分喚醒、激活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經驗,讓學生展開自主性、自能性的探究.

整合性作業,不偏于數學知識之一隅,而是將相關的數學知識整合起來. 整合性作業,可以通過一題多解、一題多思、一題多變等,培育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讓學生的認知變得深刻起來. 整合性作業,應當凸顯相關的思想方法,應當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發展、數學認知水平的深化.

以問題為導向,設計拓展性

作業

“雙減”不是對學生的數學學習降低要求,相反,“雙減”是要在有限的時空下,不斷優化學生的數學學習,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效能.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學生的問題為導向,設計拓展性作業、延伸性作業,從而深化學生的認知水平,助推學生通過作業有效解決相關問題. 問題是學生作業的驅動器,是學生有效學習的引擎. 以問題為導向,就能讓作業從傳統的“刷題”時代步入“思維”時代. 在初中數學作業設計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相關問題啟發學生數學思考、數學想象和數學探究.

比如教學“函數”這一部分內容后,筆者就設計了以問題為導向的拓展性作業、延伸性作業,即讓學生結合實際生活以及已經掌握的相關數學知識,列舉兩個有關函數的例子,并著力思考、探究以下問題:一是說出例子中的變量和常量,說出變量中的自變量以及由此形成的函數,探究出自變量的取值范圍,通過自變量的一個值說出相應的函數值;二是說一說對函數的理解;三是說一說對函數的一些認識困惑;四是說一說還想怎樣研究函數. 通過這些問題,將學生數學學習從課堂引向課外. 問題構建了一個開放性的作業時空,它不僅能幫助學生有效鞏固相關知識,還能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能力.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通過以問題為導向的拓展性作業,找準學生的數學認知現實起點,把握學生的數學認知現實樣態,幫助學生厘清數學學科知識內在的邏輯關系;要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辨析數學知識,積極主動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以問題為導向的數學拓展性作業,是一種有意義的作業,能促進學生有意義地學習.

以問題為導向的作業設計,能促進學生深度思考,讓學生數學學習向數學學科本質、關聯等縱深處拓展、延伸. 在“雙減”時代,教師要將學生所學的知識問題化. 問題化的作業,是一種能引發學生思考、探究的作業,是一種有效能的作業. 利用精簡化的問題、精致化的問題、精當化的問題,建構拓展性作業,有效促進學生認知的發展、思維的發展.

沈子興教授說:“作業猶如蛋白質,必須有,但不能過量. ”在“雙減”背景下的初中數學作業,不僅不能“過量”,而且必須“優質”. 作業就是學生數學學習的“優質初乳”. 作業不僅能檢測學生的學習,更能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作業不僅是評價手段,還是促進學生數學學習、數學素養生成的載體.

參考文獻:

[1]張學梅.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J]. 遼寧教育,2021(17):92-93.

[2]王映學,孫穎美. 試論知識之功能:生態心理學的視角[J]. 教育理論與實踐,2020(04):3-8.

作者簡介:李興東(1978—),本科學歷,中學一級教師,從事初中數學教學工作.

猜你喜歡
作業設計雙減背景
“新四化”背景下汽車NVH的發展趨勢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論持久戰》的寫作背景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晚清外語翻譯人才培養的背景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探討
關于優化小學語文作業的教學探討
初中數學教學中作業設計策略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