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學優化路徑

2023-12-18 10:44江蘇省如皋市白蒲鎮陽光初級中學陸秀麗
天津教育 2023年32期
關鍵詞:平面鏡牛頓靜電

■江蘇省如皋市白蒲鎮陽光初級中學 陸秀麗

基礎教育積極響應“雙減”政策的號召,減輕學生學習壓力,需要教師采取學生喜聞樂見的方法,讓學生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自主學習,有更多的學習收獲和體驗。教師應優化初中物理預習和實驗等教學環節,打造開放性的學習環境,促進學生有效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本文主要闡述“雙減”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學優化策略,希望實現提質增效的教學目標。

初中物理知識復雜且煩瑣,學生理解難度大,甚至存在抵觸情緒,不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在“雙減”政策引導下,需要教師契合素質教育和新課改要求,優化物理教學方法、觀念及模式,讓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發展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充分發揮學科的育人價值。

一、課前預習階段,加強自學指導

教師采取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課前利用微課等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減少預習的盲目性,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

例如:在《平面鏡》教學中,通過實驗總結得出平面鏡的成像特點,“虛像”概念的建立是本課教學重難點。課前,教師圍繞教學重難點設計微課,幫助學生輕松理解本課內容。通過微課展示跟蹤訓練習題,檢驗學生的預習情況。學生線上交流預習情況,教師整理學生預習中的個性與共性問題,作為課上講解的重要內容,確保學生課上深度學習。微課具有短小精悍的特點,選取的知識內容有著模塊化的特點,可以是本課的重難點,也可以是平面鏡的定義,還可以是平面鏡成像規律、平面鏡成像的實驗設計、平面鏡成像的應用等。微課視頻借助線段或動圖等方式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輕松理解新課內容。學生也可以通過微課預習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關聯,帶動學生思維自然過渡,減少新課學習中的思維混亂問題。

教師可以設計導學案,要求學生課前圍繞“什么是平面鏡?平面鏡成像有什么特點?”“物距和像距有什么關系?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時成像會怎樣?”“平面鏡成像的應用有哪些?如何檢驗成像是否真實?”“什么是物距、像距、焦距?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什么是倒立、縮小的實像?如何應用這些像?”“什么是照相機?如何使用照相機進行平面鏡成像?”等問題進行有效預習和思考。

二、課堂教學階段,引導學生合作探究

(一)新課導入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其對新課內容學習的積極性,教師要合理采取新課導入方法,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一是利用生活中的物理現象。教師演示物體的浮沉、水的張力、摩擦生熱等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引導學生產生疑問,從而引出新課內容。二是利用實驗激發學生興趣。通過牛頓擺、電與磁等有趣的物理實驗,引導學生觀察、發現、探究物理規律,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三是利用故事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教師講述牛頓、愛因斯坦等物理學家有趣的故事,引導學生理解物理規律的本質,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熱情。四是利用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教師提出“為什么火車行駛得快”“為什么天空是藍色的”等富有挑戰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物理現象的本質,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五是利用圖像引導學生感知。教師展示相關物理現象的圖像,如物理實驗中的動畫等,引導學生從視覺角度了解物理規律,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六是利用案例引導學生理解。教師介紹物理學家的研究成果、案例分析等,引導學生理解物理在科技及工程等領域的應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合理提問

教師掌握提問技巧,從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提問,提出層次化的問題,讓全班學生受益。對于層次較低的學生,提出封閉性和難度較小的問題,保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使其鞏固概念知識;對于層次中等的學生,提出中等難度和半開放性的問題,旨在實現本課所學知識觸類旁通;對于層次較高的學生,提出高難度和開放性的問題,需要學生將新舊知識進行串聯,旨在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例如:在《水循環》教學中,教師對后進生提出基礎性的問題,如“什么是水循環”“水循環的組成是什么”;對中等生提出綜合性的問題,如“水循環中的蒸發和降水有什么特點”“水循環對環境的影響有哪些”;對優等生提出開放性的問題,如“如何保護水資源,促進水循環”“人類如何參與水循環,促進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鼓勵學生結合線上資料和教材等拓展學習思路。

教師合理布置問題鏈,拓展學生的學習思路,使其緊跟教學進度。例如:在《牛頓第一定律》教學中,本著循序漸進、深入淺出原則,教師提出問題鏈:“什么是牛頓第一定律?為什么牛頓第一定律被稱為‘慣性定律’?牛頓第一定律說明了什么?牛頓第一定律與物理學中的其他定律有什么不同?牛頓第一定律的應用有哪些?”幫助學生深入思考問題并找到解決方案。教師鼓勵學生質疑,引導學生多角度分析文本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為什么牛頓第一定律告訴我們物體會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如果物體處于靜止狀態,為什么牛頓第一定律告訴我們它會一直靜止下去?”“如果物體正在運動,為什么牛頓第一定律告訴我們它會一直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為什么牛頓第一定律只適用于物體的運動狀態,而不適用于其他物理量?”。教師應發揮班集體集思廣益的力量,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操作等途徑去解決問題,收獲更多學習體驗。

(三)合作學習任務

教師布置小組合作學習任務,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探究,在思維碰撞中拓展學習思路,得到完整的學習結論,建立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

例如:在《汽化與液化》教學中,教師合理布置小組合作探究任務,包括“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和過程”“探究汽化和液化對溫度和壓力的影響”“設計實驗來驗證汽化與液化的特性”“討論汽化與液化的實際應用”“總結汽化與液化的基本原理和規律”,強化學生自主學習的內驅力。教師引導學生有效完成學習任務,如“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和過程”的學習任務,教師強調汽化是指液體變為氣體的過程,液化是指氣體變為液體的過程。教師引導學生了解這兩個過程都需要溫度的升高,因為溫度是影響物態變化的關鍵因素;熱量越高,液體分子獲得的能量就越多,脫離液體表面的速度也就越快;需要壓縮氣體分子的能量,使其降低到足夠低的水平,以便其可以在液體中形成穩定的液態。教師引導學生展開觀察水的沸騰、觀察冰的融化、觀察壓縮空氣、觀察噴霧器等學習活動,可以了解汽化和液化的過程以及需要的溫度和能量。

(四)滲透物理史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適時適度地滲透物理史。首先,讓學生理解物理學發展過程,明確物理學與其他科學領域的關系。如介紹牛頓的生平與科學研究過程,消除學生對科學研究的神秘感,拉近學生與科學家之間的距離,學習科學家吃苦耐勞的精神品質。其次,讓學生認識物理學的重要性和實用性,激發其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和熱情?;貞浳锢韺W史,讓學生了解學科發展過程,懂得任何定律的發現和理論的成立都是科學家反復實驗的結果。如教學“電磁感應”相關內容時,教師圍繞奧斯特發現電流磁效應線索,介紹人類熟悉磁、電及磁關系的過程。講解安培和法拉第、麥克偉等人在電磁關系中的研究過程及成效,幫助學生把握教學重難點。最后,幫助學生理解物理學的基本概念和理論,提高其學習興趣,為學生的成長帶來積極影響。如講解“力的概念”相關內容時,講解古希臘的亞里士多德,伽利略與牛頓的偉大發現,讓學生沿著偉人的研究過程加深知識理解。除此之外,講解渾天儀等我國的早期發明,讓學生了解我國在物理學方面的卓越貢獻,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懷。

(五)實驗教學

首先,教師進行實驗演示和問題引導。實驗是初中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培養學生對物理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教師在實驗教學中不僅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態度,還需要求學生寫出實驗報告,實現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渡。為了提高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水平,教師要加強演示實驗教學與學生動手實驗的聯系。利用演示實驗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興趣,并根據教學進度提出問題,如“形狀不同的物體受到的浮力相同嗎?”“鐵皮放在水里一定會沉入水底嗎?”“同一物體分別放在水里和煤油里,露在液面上的體積相同嗎?”引導學生圍繞問題繼續進行實驗探究,以加深學生對物理實驗的認識。物理實驗教學也是素質教育的一個有效渠道。教師通過實驗教學進行知識講授和素質培育的過程中,需要加強實驗教學組織,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和科學素養。

其次,引導學生展開實驗創新。如利用虛擬現實技術進行物理實驗教學,學生在虛擬環境中進行物理實驗,體驗到真實的實驗效果,增加實驗的趣味性和互動性;利用物聯網技術進行物理實驗教學,將實驗器材與互聯網連接,實時收集和分析實驗數據,為學生提供更精準的實驗體驗;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進行物理實驗教學,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和預測,幫助學生理解物理規律;利用3D 打印技術親手制作實驗器材和模型,加深學生對物理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利用游戲化的方式增加學生的參與度,提高實驗教學效果,如利用空氣的力量將土豆扎穿,或者利用彈性橡皮筋和靜摩擦力讓鐵環上升。將物理知識融入生活中,讓學生通過游戲和實驗來學習,從而提高其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最后,引導學生改進實驗。教師引導學生發現教材中物理實驗方法的不足之處,包括實驗現象不明顯、實驗不安全等問題,通過實驗改進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幫助其加深理解和記憶。如改進“觀察水的沸騰”實驗,用大號試管取代以往實驗中的燒杯,改進后的實驗裝置優點突出,包括水的質量不會偏多、無需考慮水的初溫、直接對試管加熱,減少原裝置中的石棉網的吸熱和散熱過程,試管口小,散熱慢,演示液體沸點與氣壓的關系,效果理想;改進“光的直線傳播”實驗,教材原本的實驗方法是在清水中加入牛奶,使水呈現輕微的混濁狀態,再用激光等光源射向水中,可以從側面看到一條筆直的光路。改進實驗中,有的學生用點燃的蚊香和可樂瓶制成煙霧室,用激光等光源發出激光照射,也可以從側面看到一條筆直的光路。有的學生用激光筆射向大果凍,同樣可以清楚地看到一條筆直的光路。

三、課后復習鞏固環節,教師優化作業設計

(一)整理類作業

教師講解思維導圖的應用意義和繪制方法,幫助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例如:在《直線運動》教學中,教師布置整理知識點思維導圖作業。學生可以圍繞直線運動的定義和特點、直線運動的三種狀態、直線運動的受力分析和計算、直線運動的速度、加速度、力的合成分解等相關知識繪制思維導圖,以更好地理解直線運動的概念,為后續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多學科融合作業

教師布置多學科融合作業,激發學生對作業的興趣,發展學生的個性,實現所學知識的有效利用。例如:在《靜電現象》教學中,教師可以布置探究類作業:為什么靜電現象會在不同材料之間發生?要求學生利用紙張、塑料、金屬、絲綢等材料,通過觀察、實驗、記錄等方法,展開“不同材料之間的靜電現象是由于它們的電子結構不同而導致的”相關探究。教師可以布置美術類作業,如圍繞以靜電現象為主題的藝術創作,利用紙張、塑料、金屬、絲綢等創作材料,將顏料吸附在材料表面,創作出獨特的藝術作品,展現靜電現象的神秘與美麗。教師可以布置社會實踐類作業,圍繞靜電現象探究話題,包括靜電現象的定義和特點、靜電現象產生原因、靜電現象的應用和危害等展開多種社會實踐類作業設計,了解靜電現象對社會生產生活的影響、靜電現象在工業生產中的應用、靜電現象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靜電現象產生的危害以及如何減少靜電現象對環境和人體的危害。感興趣的學生還可以研究其他內容,如靜電現象的探究和社會實踐的意義、靜電現象在未來研究中的前景等。

四、結語

教師在預習階段加強自學指導,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和自學方向。課上教學階段,采用合作探究、實驗演示、游戲教學等方法,幫助學生加深對物理知識的理解,發展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課后復習鞏固階段,傳授思維導圖學習方法,幫助學生有效整理零散的知識點,布置多類型的作業,實現學以致用。

猜你喜歡
平面鏡牛頓靜電
噼里啪啦,鬧靜電啦
牛頓忘食
風中的牛頓
靜電魔力
奇妙的靜電
失信的牛頓
靜電致病不可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