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營企業財務管理中業財融合的必要性及改進策略探討

2023-12-22 11:00韓銀萍
時代金融 2023年12期
關鍵詞:財務數據業務部門業財

韓銀萍

民營企業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促進經濟增長、創造就業機會、推動企業創新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1]。然而,在當前經濟環境中,民營企業面臨著諸多挑戰,其中之一就是如何在日益復雜的市場條件下實現良好的財務管理。傳統財務管理模式已不再適應當前的市場環境,需要更加靈活、創新的管理策略來應對,其中,業務與財務的融合成為一個關鍵問題。業務和財務之間的融合,旨在將企業的經營活動與財務活動緊密結合起來,實現經濟效益和財務效益的有機統一,這不僅有助于提高企業的運營效率,還能更好地支持企業的戰略目標。本文旨在探討民營企業財務管理中業財融合的必要性,并提出改進策略,以期為民營企業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一、民營企業財務管理中業財融合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高效整合和利用資源

業務與財務融合是提高財務管理效率、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路徑之一。首先,通過業務與財務融合,民營企業能夠更高效地整合資源。在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下,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往往存在信息孤島,導致資源分散、重復使用以及不協調等問題。而業務與財務融合強調信息共享與流通,使得企業內部各部門能夠實時獲取所需信息,有助于業務部門更準確地預測市場需求,優化生產和銷售計劃。其次,業務與財務融合有助于民營企業更充分地利用資源。在實踐中,業務與財務融合能夠促使企業更好地理解和識別資源的價值,通過深入分析業務數據和財務數據,企業可以發現潛在的資源浪費或利用不足的情況,例如:在產品研發階段,通過對研發成本、市場前景等進行綜合分析,企業可更有針對性地投入資源,避免過多投入低潛力項目。最后,業務與財務融合還可以加強企業的決策制定能力。通過將業務和財務數據緊密結合,企業管理層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市場趨勢、盈利模式以及風險因素,避免因信息不足而導致錯誤判斷。

(二)提升財務精益化管理水平的需要

首先,業務與財務融合有助于降低成本,提升財務效益。以往,業務和財務在企業內部運作時多存在信息孤島,導致資源浪費和低效的情況。通過業務與財務融合,企業能夠更好地協調生產、銷售、采購等業務活動與財務核算之間的關系,避免重復工作和不必要的支出,例如:通過將采購、庫存和銷售數據與財務數據整合,企業可以更精確地預測需求,減少庫存積壓,降低庫存成本[2]。其次,業務與財務融合能夠提高財務決策的準確性。通過業務與財務融合,財務部門能夠更及時地獲取業務數據,實現更精準的成本核算和財務分析,更準確地評估項目的盈利潛力和風險。最后,業務與財務融合還有助于提升資源的優化配置。財務精益化管理要求企業高效利用有限資源,最大程度地實現資源價值,通過整合業務數據和財務數據,企業可以更好地了解業務增長潛力和財務風險,從而優化資源配置。

(三)促進企業管理經營目標落地的需要

在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下,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之間存在信息壁壘,導致戰略目標無法得到有效地傳達和執行。通過業務與財務融合,企業能夠實現信息共享與流通,使管理層能夠更好地了解業務部門的需求、挑戰和機會。通過將業務數據與財務數據整合,企業能夠更準確地評估項目的投資回報率、潛在風險以及市場前景,企業能夠做出更合理的財務決策,從而確保資源的優化配置和投資的高效利用。通過整合業務和財務數據,企業能夠建立綜合性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將財務指標與業務關鍵績效指標相結合,企業能夠更全面地評估業務活動的績效,及時發現問題,進行調整和改進。

(四)防范風險以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

傳統經營管理中,業務和財務部門相對獨立,導致風險信息的滯后傳遞。通過整合業務數據和財務數據,企業能夠更及時了解市場風險、財務風險以及供應鏈風險等,迅速識別潛在風險因素,采取針對性措施,降低風險。通過將業務運營數據與財務數據融合,企業可更全面地評估業務活動風險和影響,制定更準確、有效的風險管理策略,避免過度保守或冒進,實現風險與回報平衡,例如:在擴張業務時,通過綜合考慮市場風險、資金風險以及競爭風險,企業可以更明智地選擇市場、產品和區域,降低經營風險。通過整合業務和財務數據,企業能夠建立全面的風險指標體系,實現對關鍵風險指標的實時監控,快速發現風險異常,及時采取措施進行干預,降低風險發展的可能性[3]。

二、民營企業財務管理業財融合中的常見問題

(一)缺乏配套的管理機制

民營企業財務管理中,業務與財務融合缺乏配套管理機制的原因復雜多樣。一方面源于傳統的組織結構和文化,企業長期以來將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視為相對獨立的功能單元,這種傳統分工模式導致信息孤島的存在,使得業務和財務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和協作渠道;另一方面對業務與財務融合的認識不足,企業管理層可能未能充分意識到業務與財務融合對于提升管理效能和支持戰略目標的重要性。

(二)預算管理與業務實際脫節

首先,傳統的預算編制往往基于歷史財務數據和指標,忽視了業務部門的實際需求和市場變化,導致預算在制定時難以與業務目標和實際情況相匹配,出現預算與實際業務活動脫節。其次,預算編制和執行過程中缺乏業務與財務的密切協同,在一些企業中,預算編制由財務部門主導,業務部門的參與較少,導致業務部門對于預算的制定過程和內容感到陌生,難以充分理解和支持預算目標,且在預算執行階段,業務部門可能會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和變動,出現預算與實際業務之間的脫節。最后,企業內部缺乏信息共享和合作氛圍,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之間的溝通不暢,在預算編制和執行過程中難以形成共同的理解和目標,導致預算與業務實際分離。

(三)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程度有待提高

在民營企業財務管理中,業務與財務融合在管理方面受到企業信息化建設不足的制約。首先,一些民營企業對于信息化建設認識不足,因信息化建設需要投入資金、人力和時間,而企業支出困難,導致信息化建設的優先級降低。其次,部分民營企業缺乏清晰的信息化戰略和規劃,在信息化建設中出現片段化、零散化的現象,使預算管理與業務實際融合的需求難以得到全面和系統的支持。最后,技術認知和資源短缺也限制了信息化建設的推進,一些企業可能對新技術和信息系統的應用不夠了解,不清楚如何選擇適合的系統支持預算管理與業務融合[4]。

(四)復合型管理人才匱乏

首先,企業需要的管理人才,不僅需要具備傳統的財務和會計知識,還需要了解市場趨勢、技術創新、營銷策略等多個領域。然而,這些領域的知識更新迅速,使人才可以在多領域保持競爭力變得更加困難。其次,傳統的教育體系和人才培養模式注重專業領域的深度,而較少強調跨領域的綜合能力,導致人才在專業技能上具備優勢,但在多領域的協調和溝通能力方面相對薄弱。最后,一些企業過于注重短期績效和專業技能,缺乏為復合型管理人才提供培訓和發展的機會,忽視了跨領域的培養和發展,導致員工在其他領域的知識和技能沒有得到提升,難以適應復合型管理的要求。

(五)內部控制建設滯后

第一,一些民營企業在發展初期更加關注業務增長和市場份額的擴大,忽視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傾向于將資源用于營銷、生產等方面,在內部控制體系的建設上投入不足,導致業財融合的需要未能得到充分滿足。第二,企業內部缺乏對內部控制的充分認知。一些企業主和管理層可能對內部控制的概念、價值和實施策略存在誤解,沒有意識到內部控制在促進業務與財務融合、防范風險方面的重要作用。第三,資源分配和投入不足。建立和維護內部控制體系需要投入人力、財力和時間,但一些民營企業資源有限,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更加注重短期績效和業務發展,而忽視了長期內部控制的建設。

三、民營企業財務管理業財融合的優化及改進策略

(一)完善配套的管理機制

為了促進民營企業財務管理中業務與財務融合的順利實施,需制定一系列策略以完善配套的管理機制。首先,企業應明確業務與財務融合的戰略目標,并將其融入企業整體戰略,明確業財融合的方向和重要性,引導各部門朝著共同目標努力。其次,建立跨部門的協同機制,設立專門的業務與財務協同工作小組或跨部門團隊,定期召開聯席會議,促進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溝通協作,以確保業財融合的順利推進。最后,整合信息系統,企業需要投入資源,建立能夠支持業務與財務數據共享和集成的信息系統,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實時性和安全性,消除信息孤島,提高業務與財務數據的流動效率。

(二)進一步提高預算管理水平

第一,預算編制不僅依賴于歷史財務數據務指標,還要充分考慮業務部門的實際需求和市場變化,企業應該建立以業務為導向的預算編制流程,通過與業務部門的密切合作,確保預算與實際業務活動緊密匹配。第二,強化業務與財務部門之間的協同合作,設立跨部門的預算編制團隊,將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的代表召集在一起,共同參與預算編制過程,加強信息共享、溝通協作,確保預算目標能夠全面反映業務發展和財務需求。第三,引入先進的技術和工具支持預算管理提升,采用現代的預算管理軟件和數據分析工具,實現預算數據的集中管理、分析和監控,幫助企業快速、準確地制定預算,對預算執行進行實時監控和分析。第四,建立靈活的預算調整機制,由于市場環境和業務需求變化頻繁,企業應該允許預算在執行過程中進行靈活調整,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需要建立快速響應機制,以便及時進行預算調整,確保預算與實際業務活動保持一致[5]。

(三)加強企業的信息化建設

企業應明確信息化建設的戰略目標,并將業務與財務融合戰略相結合,確定信息化建設的方向和重點,確保其與企業整體發展目標保持一致。首先,引入先進的數據分析技術和工具,借助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技術,對業務和財務數據進行深度分析,發現潛在的關聯和趨勢,為決策提供更有價值的信息支持。其次,加強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制定嚴格的數據安全政策和措施,確保敏感數據不被泄露,保護客戶隱私和商業機密。最后,加強人才培養和引進,培養或引進具備信息技術和數據分析背景的人才,推動信息化建設的順利進行,為員工提供相關培訓,幫助他們更好地掌握和應用新的信息技術。另外,企業應建立信息化管理體系,明確責任分工和決策流程,確保信息化建設的規劃、實施和維護得到有效地管理和監督。

(四)培養復合型管理人才

為實現民營企業財務管理中業務與財務融合,培養復合型管理人才是至關重要的策略之一。首先,企業應該明確業務與財務融合所需的多領域知識和能力,并將其納入人才培養規劃,不僅要關注專業領域的技能,還要注重跨領域的綜合能力,如市場洞察力、技術理解、團隊協作等。其次,制定跨領域輪崗和培訓計劃,鼓勵員工在不同部門之間進行輪崗,并深入了解不同領域的運作和需求,培養跨部門合作的能力,提供針對性的培訓課程,幫助員工了解其他領域的基本知識和操作技能。最后,引進具備多領域背景的外部人才,尋找具有跨領域經驗和技能的人才,為其提供適當的培訓和融入計劃,使其能夠快速適應企業文化和運營方式。

(五)優化內部控制體系

為實現民營企業財務管理中業務與財務融合,優化內部控制體系是關鍵策略之一。首先,企業應全面評估現有內部控制體系的有效性和覆蓋范圍,通過識別現有體系中的弱點和缺陷并有針對性地進行改進,確保內部控制在業務與財務融合中的有效支持。其次,制定適應業務與財務融合需求的內部控制政策和流程,根據業財融合的戰略目標,調整內部控制政策和流程,確保其能滿足新的業務需求和風險挑戰,包括審批流程、風險評估方法、數據監控等方面的調整。最后,加強內部控制的監督和審計也是優化策略的重要環節。企業應建立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或委員會,定期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合規性進行評估審查。這有助于發現問題和不足,及時采取糾正措施。

四、結語

通過本文的論述可以看出,業務與財務融合不僅是一種趨勢,更是民營企業在競爭中求生存、謀發展的必然選擇。在當前市場環境日益復雜多變的背景下,財務管理和業務運營之間的緊密聯系已經成為實現企業戰略目標的關鍵,業務與財務融合能夠促進資源的高效整合和利用,提升財務精益化管理水平,推動企業管理經營目標落地,防范風險,實現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余應敏,黃陽.“雙碳”目標下煤化工企業產業轉型中的業財融合問題初探[J].財務與會計,2022(15):74-75.

[2]胡曉明,秦偉平,劉小峰.全程協同賦能,雙元融合共生:財經類專業學位碩士生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22(12):13-19.

[3]張斌,林舒儀.CFO行業背景、業財融合與企業創新[J].現代經濟探討,2022(10):105-114.

[4]蔣盛煌.基于財務共享的業財深度融合探究[J].會計之友,2022(1):2-9.

[5]劉銳軍,羅德慧.基于“業財融合”視角的高校財務一體化信息平臺構建探究[J].教育財會研究,2022,33(2):49-54.

作者單位:杭州第六空間大都會家居發展有限公司

猜你喜歡
財務數據業務部門業財
基于云ERP系統實現業財一體化戰略研究
企業財務共享下怎樣推進業財融合
勘察設計企業業財融合存在的問題及應對
基層發電企業業財融合預算管理模式探討
2018上市公司中報主要財務數據(8)
2017上市公司年報主要財務數據(6)
2017年上市公司年報主要財務數據(1)
2018上市公司中報主要財務數據(3)
電力企業構建紀檢監察與業務部門協同工作機制的研究
在當前形勢下“業財融合”的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