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語文課前三分鐘演講實施策略

2024-01-07 10:50李惠敏
文理導航 2024年1期
關鍵詞:課程育人

李惠敏

【摘? 要】高中語文課程不僅在學生語文學科素養培養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且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形成。高中語文課前三分鐘演講實踐活動是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達成課程育人目的的語文學科實踐活動。它是基于真實社會情境的、以語文實踐為主線、任務驅動的語文學科實踐活動。依據新課標要求,多年來宜興市第二高級中學(以下簡稱我校)探索出一套課前三分鐘演講的實踐模式,對其實施目標、主題選擇與確定、實施模式與評價等進行了相應的研究與總結。

【關鍵詞】語文實踐活動;課程育人;課前三分鐘演講

普高教育對人才培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不但是義務教育階段的延伸發展,又能為高等教育奠定扎實的基礎。同時,高中階段是學生人生觀與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對學生個人發展有著重要影響作用。因此,2019年,國務院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推進新時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兑庖姟分赋?,“堅持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因此,如何在學科教育中立德樹人,達成課程育人是每位教育工作者應持續研究并探索的。

一、課前三分鐘演講活動對課程育人的重要性

課程育人是什么?當前沒有較為明確的關于課程育人的概念界定。育人既是課程創立的目的,也是課程存在的意義與價值。培育什么樣的人才,如何育人這是教育亙古不變的研究內容。長期以來,在“唯分數論”的思想指引下,我國教育界普遍存在著重智育輕德育、重分數輕素養的現象。這與當前我國倡導的素養導向的新課標理念和立德樹人理念相背。新時代,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提到的,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因此,新時代育人應該德育與智育并駕齊驅。

漢語是學生的母語,作為學習漢語的語文課程在育人方面有著不可忽視的優勢,它更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發展。高中語文教學應追求始于教材又不止于教材,最終目標落在培養學生更廣更深層面的核心素養上。宜興市第二高級中學(以下簡稱我校)語文教研組實際出發,摸索出一套課前三分鐘演講的實踐模式,形成學校語文教學特色。課前三分鐘演講是基于真實社會情境的語文學科實踐活動,是符合高中語文課程標準要求的以語文實踐為主線、任務驅動的語文學習實踐活動。它不但能發展學生語文寫作、表達與交流能力,它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使學生在教師引導中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從而實現課程育人。

二、課前三分鐘演講的實施目標

2020年發布的《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版2020年修訂)》(以下簡稱新課標)是教育部組織有關專家根據中國學生實際發布的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教學的指導性文件。它的基本理念是要堅持立德樹人,增強文化自信,充分發揮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因此,在我校語文課前三分鐘演講中,將遵循新課標的要求,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從興趣的培養開始,逐步發展學生理性思維。

對于高一學生,新課標指出學生在必修階段目標:“學會演講,做到觀點鮮明,材料充實、生動,有說服力和感染力,力求有個性和風度。在討論或辯論中積極主動地發言,恰當地應對和辯駁?!边@說明學生不僅要將自己的觀點清晰、有邏輯性地表達出來,還要在表達自己觀點時注意有豐富的素材支撐自己的觀點。學生不應是“完成”演講,而應生動形象地形成具有個人特色風格的演講,能吸引并使聽眾信服你的觀點。

高二、高三學生應在高一的基礎上加大難度。新課標指出,學生在選擇性必修和選修階段應“在實踐活動中增強口頭應用的能力,能根據交際的需要,選擇恰當的時機和場合,提出話題,敏捷應對,注意表達效果。參加演講與辯論,學習主持集會、演出等活動?!币虼?,此時學生不但應在高一的基礎上有深入,能夠靈活地進行演講、辯論與主持,而且能夠脫離稿件,敏捷應對演講與辯論。高二學生演講應體現思辨性強的特點,完全脫稿演講,并完成基礎的辯論與主持。高三學生不宜局限于脫稿演講,還要靈活應對辯論和主持。

三、課前三分鐘演講活動主題選擇與確定

總的來說,根據新課標的要求以及語文課程本身的性質,課前三分鐘演講主題可以選擇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新聞時事評價、美文創作與賞析、古詩詞創作與賞析、生活經驗分享、愛好交流、二人辯論、主持詞、教材內容、讀書和影視心得交流、推薦書目的緣由。讓學生不能局限于簡單的分享與賞析,還要注意學生對原材料的分析與思考,能表達自己鮮明的觀點。

根據學生實際,高一學生第一次語文課前三分鐘演講主題由教師確定。第一次演講內容是“我的自畫像”,這是為了讓他人認識并記住你是誰。在演講前,教師可以講明演講稿寫作規范,并且提出演講要求:一要讓人知曉你的姓名;二要選取自己最易被人記住的1~2個方面演講;三要口齒清楚,掌握好語速、語調,盡可能形成個人演講風格。第一次演講需提前寫好演講稿后經教師審閱后再進行演講。演講結束后師生對演講同學進行點評,以便學生根據反饋做出改進措施。

學生在掌握演講格式后,需要培養演講的規范性了。演講主題主要來源于每學期的教學內容、學生感興趣的時事等。教師剛開始可從書本出發,結合大單元進行課堂教學,如高一上學期可將家鄉的人與物、勞動相關時事作為演講主題,高一下期可將《紅樓夢》評析、思辨性表達等作為演講主題,高二可將演繹推理、正義與真理等作為演講主題。在高三階段,教師應當要求學生關注生活,關注身邊的小事與社會的大事,從中發掘演講主題,讓學生積累豐富的語文素材,同時發展思辨性思維,應對高考的需要。

四、課前三分鐘演講實施模式

如何高效地開展課前三分鐘演講活動是我校語文教師長期以來不斷實踐與探索的內容。經長期實踐與總結,我校課題研究組遵循教學規律與學生實際情況摸索了一套適合我校學生的課前三分鐘演講實施模式。這套演講模式分別從教師和學生兩方面闡釋了各自在課前三分鐘演講中的狀態。在實際操作中,教師提前制訂演講規則,學生根據每次演講的大主題利用網絡資源收集相應資料、確定演講主題,再根據收集的資料確定演講題目并創作演講稿,寫好演講稿后給教師進行個別指導,再根據指導意見進行修改;演講結束后學生之間互評,教師再進行評價總結。這不僅可以使學生通過自主選題與創作發展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與創作能力,還能發展學生思辨性閱讀能力。

五、課前三分鐘演講活動的評價

一個優秀而高效的教學活動中,一定是遵循“學生為主體,教師為指導”的原則的。課前三分鐘演講中,教師應是學生教學的指引者,學習活動主要依靠學生自身學習內驅力驅使學生完成學習活動,讓學生快樂地學習,讓學生自己學會學習。

(一)評價主體多元化

在實際教學實踐中,有的教師或許會因為時間和教學進度而草草結束評價,或僅讓其他學生簡單評價演講。這時,學生已精心準備演講,期待自己的成果能得到同學與教師給予恰當的評價。若此時教師只是草草總結評價,沒有給予有建設意見的評價,那么學生學習積極性將會減弱,進而失去學習內驅力。因此,此時評價的重點應該放在給予學生幫助與反饋上,讓學生能夠不斷改進和完善自己的演講。對于前兩次演講,教師應多給予學生鼓勵與贊賞,多些包容,可以稍微降低一些要求。隨著演講次數的增多,學生逐漸熟練演講技巧,他們在演講時越來越自信,也漸漸發現自己演講有不足,期待自己的演講能夠更好。此時,教師應該多給學生鼓勵,肯定學生的成績,更要給予學生提出建議的機會,讓學生能在付出的同時有所得。在實際評價中,雖然教師點評會相對客觀,也會較為精準地找出學生的優缺點,但是每個人的評價都存在個人主觀因素的影響,因此教師在評價時應該注意讓部分學生進行評價后再進行總結和凝練,并作補充。

外部評價固然重要,但內部評價也很重要。當前,學校中以獨生子女居多,多數學生存在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特征,他們較少反思自己的問題。通過內部評價可以讓學生學會反思、學會總結,進而改善自己的演講,促進學生成長。由于課堂時間有限,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每次演講結束后當天提交一篇小作文或小日記反思總結自己的演講。

(二)評價內容量化反饋

除了在演講中要注意評價對象多元化,教師對學生演講內容的評價應該量化,形成量化表格。在每一輪的演講中,每名學生都會充分準備,學生與教師都會對演講進行評價。怎樣能夠將這一輪學生的演講進行總體評價,讓學生除了清楚了解自己演講的優缺點,還能清楚自己的演講在整個班級中處于什么水平,學習他人演講的優點。根據學校實際,我校語文教研組制訂了相應的評價量表,在每一位學生演講后負責記錄的學生在相應量表上將師生的評價填入演講評價量表中。

師生演講后的評價量表主要有如下安排。在語言表達上,評價主要從口語表達和肢體語言兩個方面進行評價。其中,口語表達主要從聲音是否洪亮、語速是否恰當、演講是否流暢、節奏張弛是否符合情感變化、演講是否具有感染力幾個方面進行評價;肢體語言主要是對演講時舉止是否自然得體、是否能用肢體語言表達對演講內容的理解進行評價。在邏輯結構上,主要對演講稿格式、演講的論點及論據是否具有邏輯性、構思是否巧妙幾方面進行評價。在主題方面主要對演講是否觀點正確且鮮明,是否有深刻的主旨,是否有個人獨特的見解等進行評價。演講結束后,教師根據師生共同的評價為學生相應的評價等次A+、A、A-、B+、B、B-、C+、C、C-加減9個等次。在一輪主題演講結束后,學生可以清晰看到自己等次及演講優缺點,有利于學生根據自己實際進行改進,也可以讓教師對一輪演講有清晰認識,及時調整演講教學要求。

【參考文獻】

[1]張新民.立德樹人融入高中語文教學的研究初探[J].甘肅教育研究,2022(3):57-60.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版2020年修訂)[Z].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0.

猜你喜歡
課程育人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育人”的思考與實踐
“課程思政”融入《組織學與胚胎學》教學的探索與實踐
淺談南京理工大學“課程思政”建設工作
小學語文實施課程育人的“四維”策略
大學生網絡素養提升策略探究
開發校本德育課程扎實推進課程育人研究
課程思政:大學通識教育改革新視角
五項教育,推進中職?!队嬎銠C基礎》課程育人
生態育人之初探
基于“達賢教育”的育人路徑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