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設問題鏈優化初中數學復習課教學策略研究

2024-01-12 09:09徐莉
數理天地(初中版) 2024年1期
關鍵詞:問題鏈復習課初中數學

徐莉

【摘? 要】? 新課標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強調對學生思維的引導,培養其探究意識,使其在掌握數學知識的同時,形成良好的數學素養.復習課是教學中的重點環節,有助于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數學結構,以達到全面性、整體性掌握知識的目的.對此,教師應在復習中有效結合問題鏈,對知識內容做出梳理和總結,發揮復習課教學的價值.本文對此做出詳細的分析.

【關鍵詞】? 問題鏈;初中數學;復習課

數學是初中階段的重點學科,是學生積累知識與技能的重要途徑,對學生未來的學習與發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在數學教學中,教師需積極開展復習教學,幫助學生及時將知識進行系統性的總結,有助于學生建立屬于自身的知識架構,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并可以將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當中,獨立解決數學問題.在此前的復習教學中,教師往往采取羅列知識點、習題訓練等是方式開啟教學,學生的思維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養,阻礙其數學素養的形成.對此,教師應結合問題鏈設置,以科學的方式,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與探究,提升復習教學的效率與質量,也提高數學的綜合能力.

1? 當前復習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若想在復習課當中融合問題鏈設計,首先應明確當前復習教學存在的問題,教師才能夠以此作為依據,對教學設計做出調整,并利用問題鏈有針對、有計劃地對復習課教學做出優化.通過對初中復習課教學進行觀察,并結合深入的研究,筆者認為當前的復習課教學中主要存在以下三個問題.

1.1? 復習目標不夠清晰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化發展,以及新課標的實施,初中階段教學強調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于數學教學而言,則是需幫助學生在積累基本知識與技能的基礎上,形成探究能力、推理能力、數學分析、知識應用等綜合能力.在此背景下,復習課教學的重要性得以凸顯,通過對知識內容進行歸納與總結,并對其進行重新的設計與構建,能夠有效地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引導,使其形成對知識的探索欲望,并構建完善的數學體系.但是,在實際的復習課教學當中,部分教師在設置教學目標時存在偏差,始終關注的是學生的“成績”,認為復習課只是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忽視了深層的教育價值,導致復習課的作用沒有得到較好的發揮.

1.2? 復習方式較為單一

深入走進初中課堂便能夠發現,由于教學目標尚不清晰,部分教師開展復習教學的方式也存在問題.在復習課當中,教師往往只是將階段性的知識點重新羅列起來,加深學生對這一時期當中的理論知識的印象,并為學生安排大量的習題訓練,即便有綜合類題型,也只是簡單地體現了階段性的知識內容,沒有過多的思維拓展[1].課堂上,教師主要以單方面地講解為主,進行“灌輸式”教育,很少與學生進行互動,而學生也只是被動地接受教師所傳遞的知識內容,其自身的主體地位并沒有得到體現.如果不能夠及時對這種現象做出調整,學生將成為刻板的“做題機器”,十分不利于初中學生的未來發展.

1.3? 學生復習動力不足

初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時期,思維十分跳躍,不喜歡受到束縛,同時又心思敏感,很容易出現逆反心理.在此前的復習課教學中,由于教師所設置的目標、復習的方式都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導致學生對復習課無法產生興趣,主要原因有兩點:其一,教師所采用的復習方式單一且刻板,只是將從前講解過的知識再次講授,學生會覺得課堂枯燥且乏味,從而無法產生學習的動力[2]:其二,教師與學生之間缺少互動,便會使得學生感受不到教師的關注,這對于青春時期的學生而言,難免會產生一些心理狀態上的變化,從而復習課失去興趣.

2? 巧設問題鏈優化復習課教學

新教育情勢下,問題鏈在數學復習課教學中具有十分顯著的應用價值,教師務必提升對該教育理念的重視,積極將其應用到復習課教學當中.以下將以問題鏈為主要教學手段,對初中復習課教學的開展策略做出分析.

2.1? 科學設計目標,開展復習活動

在開展復習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羅列知識點,還需要對知識進行全面性的梳理,掌握其中的重點與實際教學內容,排列、構建出完整的知識體系,在此基礎之上,設計出具有思維引導價值的問題鏈,幫助學生做到思維層層遞進,達到理想的復習效果.在此過程當中,教師要重點思考問題鏈的設計目標,要將能力與素質的培養作為第一要素.

例如? 在對“三角形”知識內容進行復習時,教師可以通過對知識內容的分析設立這樣的問題鏈:“同學們在生活當中最常見的三角形物體有哪些?”“三角形的物體是不是都具有一定的穩定性?”“我們能夠通過三角形的穩定性做出哪些對三角形的應用?”另外,教師還可以在課前準備好一些三角形的物體讓學生在課堂上測量并且說出三角形的特點.學生會跟隨教師的問題,作出充分的聯想,并會想到生活當中常見的三角形,意識到三角形是一種穩定性很強的形狀,能應用到房屋的屋頂、自行車的車架等位置[3].同時,教師還要準備一些在各行各業當中對三角形進行應用的圖片,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魅力.在講解之后,教師還要鼓勵學生自己設計關于三角形應用的設計方案,在課堂上表述出來,從而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到三角形的特點.同時,將知識內容與實際生活進行有效地連接,提升學生的應用能力與實踐能力.

2.2? 優化教學過程,提升復習效率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對問題鏈進行多元化的應用,其中最主要的方式便是要利用問題鏈來優化教學過程與復習課程設計.事實上,關于初中階段的問題鏈應用還處于摸索階段,教師需要對其進行持續的學習與研究,將這一教學方法與其他教學模式相結合,大膽地嘗試與創新,推動數學復習課程的高質量發展[4].合作學習是新課標中重點強調的內容,也是十分適用于初中階段教學的一種方式,高度迎合了學生的個性發展特征,是幫助學生實現知識內化的有效途徑,也是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培養的可行方法.對此,教師可將問題鏈設計與合作學習相結合,開啟靈活、新穎的復習課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提升復習效果.

例如? 在復習“頻率和概率”知識內容時,教師可設計這樣的問題鏈:“在實際生活當中,什么是概率?”“概率這一數學概念的具體體現是怎樣的?”“概率能夠應用到哪些事物當中?”若想清晰地做出解答,則需要在實踐當中尋找問題的答案,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開展“摸到紅球的概率”合作活動,讓學生在課堂上合作完成模球實驗和結果統計,最后評比出計算結果最為全面和準確的小組.由于有問題鏈作為先導,學生在合作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會一直嘗試尋找問題的答案,思維會不斷地運轉,當找到答案時,學生也就形成了完善的知識體系.通過這樣的復習教學過程設計,復習效率能夠極大程度地提高,學生也會在合作當中得到思維上的啟迪,并會養成在生活當中尋找數學的良好習慣,逐漸形成良好的數學素養.

2.3? 結合信息技術 拓展問題設計

針對學生對復習課內容興趣不足的情況,教師需在應用問題鏈設計的基礎上,豐富問題的表現形式.初中學生雖然已經具備獨立的行為能力,但畢竟年齡尚小,依舊是容易被豐富的色彩、靈動的畫面、生動的內容所吸引.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時,除需要鉆研課程內容,還應對學生的心理特征做出深入的分析,以迎合學生興趣點的方式開啟問題鏈設計.通過一段時間的實踐與觀察能夠發現,多媒體教學能夠在這一教學模式當中發揮有力的作用.

例如? 在對“相交線與平行線”進行復習時,教師可使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鐵路軌道的圖片,并播放列車運行的視頻,同時提出問題鏈:“大家仔細觀察,同一輛列車的軌道有什么特點?”“不同列車的軌道在較差時有什么特點?”“看過視頻之后大家能不能自己設計出兩條相交的列車軌道?”對于這樣的問題設計,學生會非常感興趣,并積極投入到對問題的思考當中,為開闊學生的思維空間,教師還可以允許學生之間進行討論,一起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在相互交流當中,學生能夠獲得新的靈感,同時,這一過程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使其能夠將知識與生活建立聯系,并且養成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5].通過與信息技術相結合的問題鏈設計,學生能夠擁有深入思考問題的切入點,并在腦海當中不斷重復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尋找問題、處理問題的過程,復習的效果得到根本上的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夠也得到有效的培養.

2.4? 設計情境問題,提升學習價值

事實上,無論是知識點教學還是復習課程,最終的目的都是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與素養,使其能夠深度地掌握知識,并將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這也是教育教學工作最根本的意義[6].因此,在復習課當中,教師要對問題鏈進行科學、合理的應用,以情境問題的方式,幫助學生得到綜合能力的培養,發揮數學教學的育人價值.

例如? 在對“一元二次方程”進行復習時,教師可設計由問題鏈組成的情境故事,引導學生一步一步解決數學問題.如,“老師有一個問題需要大家幫忙,去年老師將自己攢下的一萬元存入了銀行,首次定期一年,到期后連本帶利取出,拿出五千元買了家電,剩余部分繼續以一年定期的方式存進銀行,但是,此時銀行的利率比老師首次存款時下調9%,再次到期后,老師共取出5300元,那么,哪位同學能夠算出老師首次存款時的利率是多少?”看似簡單的問題情境,其中卻蘊含著層層推進的數學問題,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問題鏈,學生在“幫助”教師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會逐一處理其中包含的各個問題,思維也會不斷向更深的層級延伸,當學生順利地解決了這一情境問題時,不但完成了對階段性知識內容的復習,且能夠構建屬于自己的數學思維體系,最終形成良好的數學能力.

3? 結語

綜上所述,復習課教學在數學中具有重要的意義,不但能夠幫助學生深度掌握數學知識,還能夠對學習時效果進行升華,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實踐能力,為其未來的成長與發展奠定基礎.作為初中教師,應以長遠的眼光看待教學工作,對數學教學作出深刻的思考,設置清晰、明確的教學目標,靈活地運用問題鏈設計,為學生的思維提供延伸與發散的路徑,幫助學生多元化汲取數學知識,并形成良好的綜合能力與素質,發揮數學學科育人價值,助力學生未來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帥,張志申.巧設情境問題鏈妙“引”建模型——聽徐長青《重疊問題》一課有感[J].小學教學設計(數學),2019,(08):102-103.

[2]高紀喜,何明麗.指向深度學習的數學問題鏈教學——以七年級"專題復習:數形結合話數軸"教學片段為例[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22(05):59-61.

[3]何艷琳,范曉芳.問題串起思維鏈——談以問題優化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策略[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20(17):1065-1066.

[4]張耀明,杜建華.淺談如何提升中學生的數學科學思維和探究能力——"巧設問題鏈,構建概念圖"策略[J].新課程,2019(18):208-210.

[5]彭吉城,王樹坤."主題+問題鏈"教學模式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以《二元二次方程》一課為例[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文摘版)教育,2023(04):10.

[6]申鐵,徐家兵.數學"單元—課時"教學的實踐與思考——課例"對數的概念與運算性質"評析[J].中國數學教育(高中版),2019(14):3685.

猜你喜歡
問題鏈復習課初中數學
談談如何上好小學英語復習課
基于微視頻與問題鏈相融合的高三一輪復習教學設計
在趣味情境中構建知識體系
追求高效的數學復習課
“問題鏈”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例談數學教學中的“頓悟”
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創建策略
學案式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培養團精神,開展合作學習
巧設問題鏈預約精彩課堂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