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背景下城鄉接合部小學英語教學優化策略

2024-01-12 05:13劉洪
校園英語·下旬 2023年8期
關鍵詞:家校溝通雙減小學英語

摘 要:城鄉接合部的小學生由于生活環境和語言學習環境的原因,在英語學習中面臨諸多困境。本文將分析城鄉接合區域小學生英語學習面臨困境的原因;結合“雙減”政策,闡述城鄉接合部小學英語教學的優化策略;針對該學生群體采取培優輔差的措施及家校溝通的方法,全面提高城鄉接合部小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

關鍵詞:城鄉接合部;小學英語;教學策略;培優輔差;家校溝通

作者簡介:劉洪,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鐘村謝村小學。

一、研究背景

筆者任教學校屬于廣州市番禺區西片,該轄區地處城鄉接合部,現有中小學 24 所,其中公辦小學 21 所,學生 13636余人,小學英語教師近 100 人。筆者任教學校為一所典型的城鄉接合部學校,全校學生 787 人,生源由近 58% 的本村村民子女和近 42% 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構成。學校在三年級開始正式開設英語課程,由于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差距日益增大,中高年級的英語學習呈現嚴重的兩極分化趨勢。我校在往年區級和片級期末英語質量檢測中多次處于下游水平,平均分、優秀率和及格率遠遠低于城區小學。為了提高本校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提升英語教學質量,筆者經過多年英語教學實踐和摸索,總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以期為城鄉接合部的小學英語教師提供借鑒和幫助。

二、城鄉接合部的小學生英語學習面臨困境的原因

首先,我們需要深入分析城鄉接合部的學生與城區學生英語水平差距的產生根源,以便教師從源頭著手幫助學生解決英語學習困難。

第一,城鄉接合部學生由于生活環境和語言學習環境的影響,缺乏運用英語的環境,本村居民在家庭交流中以本土方言為主;進城務工人員家庭則以家鄉方言交流居多,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發展,家長普遍不懂英語,缺乏與孩子用英語交流的條件,也缺乏與孩子運用英語進行交流的意識。城鄉接合部的大多數學生普遍對英語學習存有畏懼心理,對英語學習缺乏興趣,在進行英語表達時害怕因發音不準而被同伴嘲笑,缺乏自信,遇到學習上的困難時容易出現畏難情緒,也難以向同伴或家人尋求幫助。

第二,城鄉接合部的學生家長普遍學歷較低,教育觀念陳舊。以筆者任教的學校為例:學生家長近 65% 為初中學歷,近 15% 為小學學歷,大部分家長對孩子的英語學習缺乏重視,認識不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有的家長甚至認為孩子未來從事的工作很少用得上英語,認為英語是沒有利用價值的學科。尤其在早期英語啟蒙階段,低年級學生缺乏在家中“磨耳朵”的英語學習環境,拉大了與城區學生的英語水平差距。

第三,城鄉接合部學校的部分生源為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由于家庭經濟困難,家長忙于工作,疏于陪伴照料,學生在學習上面臨困境時,不能及時獲得家人幫助,疏解心理壓力;由于長期缺乏與家長溝通交流,缺乏安全感,他們在人際交往中容易產生自卑和焦慮情緒,在課堂中不能積極參與英語活動,進行英語口語表達時缺乏信心。

三、城鄉接合部小學英語教學優化策略

全面分析城鄉接合部學生英語學習面臨困難的原因后,教師需要深入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及其家庭教育環境進行針對性解決。當學生在英語學習中遇到困難時,教師要盡量幫助學生在學校解決問題,尤其在“雙減”背景下,教師要盡量在學校為學生解決問題,針對性地為不同層次的學生,為不同個性的學生解決英語學習上遇到的困難,盡量不讓學生積累太多問題,不讓學生把困難問題帶回家。這也需要教師花費大量的時間,在日常教學工作中不斷積累經驗,保持耐心和細心。以下為筆者經過長期教學實踐總結的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和解決方法。

(一)豐富教學內容,整合教學資源,打造立體化學習環境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 年版)》闡明,英語是當今世界經濟、政治、科技、文化等活動中廣泛使用的語言,是國際交流與合作的重要溝通工具,也是傳播人類文明成果的載體之一,對中國走向世界、世界了解中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具有重要作用。而如何讓城鄉接合部的學生明白學習英語的重要性,激發他們的英語學習熱情?每次接手新的班級時,筆者都會開設“開學第一課”,引導學生明確學習英語的原因及其重要性:教師通過展示世界各地的人文風貌,讓學生感知異國風情,體驗多元文化;帶領學生了解全球科技最新發展動態,感受多姿多彩的外部世界;讓學生欣賞優秀的英文演講,領略英語表達的風采魅力,感受榜樣的力量;幫助學生建立英語學習的儀式感,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同時,教師也向學生傳授英語學習方法,消除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畏難情緒。通過開設“開學第一課”,學生不僅明確了英語學習的重要性,更激發了英語學習熱情。

其次,通過整合教學資源,豐富教學內容,拓寬英語學習渠道,教師可以利用網絡平臺,將線上與線下教學活動進行融合。比如,在課堂教學中適時滲透繪本教學,及時在教授教材內容時,根據教材單元主題補充相應的英語繪本閱讀資源,提升學生的閱讀技能;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為學生豐富英語學習的資源,巧妙運用英文歌曲和繪本故事“磨耳朵”;欣賞經典英語電影和動畫片,拓展學生的視聽資源,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提升學生的英語聽讀能力。

(二)優化教學方法,構建趣味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優化課堂教學方法,構建趣味英語課堂。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生活和身心發展特征,在課堂中根據學情和教材內容合理選用教學方法和教學活動。比如,通過創設情境、TPR全身反應法、任務教學法、游戲教學法及小組合作學習等讓英語課堂活起來,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根據教材內容,通過模擬情景、角色扮演、復述故事等活用教材,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課后,教師通過創編小詩和口訣幫助學生記憶語法知識點;畫簡筆畫區分易混單詞。通過這些趣味性教學活動,發展學生運用英語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英語核心素養。

例如,筆者在教學一般現在時、一般現在進行時、一般過去時和一般將來時的用法時,通過創編小詩幫助學生區分四種時態的時間狀語標志詞和動詞變化規則。對于容易混淆的單詞,運用簡筆畫和發音規則幫助學生加深記憶。例如,考慮到學生經?;煜?skiing 和 skating,筆者利用簡筆畫方式講解單詞,把skiing 后面的兩個字母“ii”畫成兩根滑雪杖,直觀形象地幫助學生進行區分記憶。在教學身體部位的單詞時,利用卡通人物,幫助學生形象直觀地記憶單詞。在教學傳統節日的英語表達時,開展相應的節日主題活動。例如,筆者在教授“Mid-autumn Festival”一課時,組織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完成制作月餅的綜合實踐活動,引導學生逐步從基于教材的學習走向生活實踐,促進學生在活動中內化語言知識,達到培養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目標,實現語言學習與學科育人的有機融合。

(三)實施分層教學,布置分層作業,以發展性評價激發學生的學習內驅力

在英語課堂中,教師應合理實施分層教學和布置分層作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實施分層教學,在設計教學活動時兼顧各層次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同時,引導各層次學生學習時互相幫扶。在英語課堂中,筆者根據教學活動的難易程度,將難度較低的學習任務分配給基礎薄弱的學生,不斷增強他們的英語學習信心;將難度較大的學習任務分配給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鼓勵優秀學生敢于挑戰自我。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及時給予學生評價和反饋,以鼓勵性語言如實描述學生的課堂表現,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及時肯定和鼓勵學生每一次進步。在學生狀態不佳或回答錯誤時,站在學生的角度換位思考,幫助學生及時調整學習狀態。

布置課后分層作業,提高學生的作業完成效率。為了落實“雙減”政策,教師需要根據教學目標和重難點,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英語基礎,布置分層作業,設計基礎類作業和提升類作業。例如,筆者在布置作業時,對于學習能力較強,能快速掌握知識的學生,減少部分基礎類作業,免除抄寫和背誦課文方面的作業,增加英語閱讀類型的作業;針對基礎比較薄弱的同學,側重布置夯實基礎類型的作業,減少提升類作業量,并利用課后時間為其點撥難點,增強他們完成英語作業的信心,整體提升學生的作業完成效率。

(四)注重培優輔差工作,制定結對幫扶措施,消除兩極分化現象

背誦英語單詞對于城鄉接合部學生來說是一大難點。教師要重點關注記憶單詞有困難的學生,幫助其解決背誦單詞的難題,引導學生使用自然拼讀法科學記憶單詞,杜絕機械性死記硬背。根據不同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相應的指導。在講授不符合自然拼讀發音規則、有難度的單詞時要示范清晰,幫助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攻克重難點,幫助基礎知識薄弱的學生更好地學習新知。

在中高年級的英語學習中,教師要警惕班上出現兩極分化的現象。例如,從四年級下學期開始,英語教材中的詞匯量和復雜句式的增多,語法難度的提升,時態的綜合運用更加復雜,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教師要及時幫助他們攻克難點,并進行查漏補缺,甚至可以在合理的教學進度允許范圍內放慢教學進度,等待基礎薄弱的學生跟上班級大部隊的學習腳步。如果學習困難的學生在此時掉隊,將在后續的學習中更加困難。同時,這會導致他們以后的初中英語學習更加吃力,甚至個別學生會放棄英語學習。在中高年級,教師可以建立幫扶小組機制,引導學生結對幫扶。比如,筆者在任教五年級時,在開學初面向全班學生展開調查統計,按照學生意愿,將學習優秀的學生和基礎薄弱的學生結成幫扶對子,每周根據教學進度制定具體幫扶內容和幫扶措施,比如,單詞聽寫、課文背誦、語法解析、作文講練等。每兩個星期對幫扶小組的學習效果進行檢測,并適時進行調整,促進各層次學生共同進步,消除兩極分化現象。

(五)加強家校溝通,形成教育合力

城鄉接合部學校的多數學生的家長為進城務工人員,由于長期忙于生計奔波,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態和學習情況缺乏了解。良好的家校溝通能方便家長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心理狀態,也利于教師贏得家長的理解支持。

第一,在開學初期進行家訪工作,教師親自上門走訪,了解城鄉接合部學生的生活環境、家庭教育情況以及個別學生的隔代教育情況。在與家長談話過程中,了解家長的教育理念和學生的性格特點。對于家長不當的教育理念加以引導,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幫助他們轉變教育觀念,鼓勵家長多與學生進行溝通,關心學生的身心健康,為學生創造和諧的家庭環境。

第二,利用電話、微信、QQ等及時與家長交流學生學習情況,方便家長了解學生在校學習情況,感受教師對學生的幫助與關愛,也利于家校雙方彼此建立信任關系。例如,筆者在開學初期會添加每位家長的微信,尤其對于需要心理疏導和英語基礎比較薄弱的同學,每周利用電話或微信與家長溝通學生的學習情況,包括課堂表現、學習狀態、作業情況、參與英語活動的總體情況等,讓家長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對學生的學習產生信心。同時,筆者也會客觀向家長講述學生在英語學習中面臨的問題,幫助家長分析根本原因,說明教師采取的幫扶措施及懇請家長配合的方面。

第三,建立“英語學習記錄冊”,記錄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點滴進步。教師可以利用“英語學習記錄冊”,以文字和圖片記錄學生的感人瞬間,記載學生各階段的成長歷程。筆者會在每學期放假時,將“英語學習記錄冊”發還學生,引導學生邀請家長一起分享本學期的成長進步。通過以上家校溝通形式,獲得家長的支持,形成教育合力,雙管齊下,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

四、結語

為解決城鄉接合部學生的英語學習困境,需要教師長期不斷地反思和總結,優化英語教學策略,從英語課堂入手提高課堂效率;落實“雙減”政策,布置分層作業,提高學生的作業完成效率;課后,教師要及時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系統制定培優輔差計劃,并引導學生結對幫扶,共同進步,全面提高城鄉接合部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2]高凌飚.新課程的評價問題[J].全球教育展望,2002(6):52-56.

[3]皮連生.學與教的心理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4]程曉堂,叢琳.義務教育英語課程的育人目標及實施策略[J].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2022(6):1-7.

猜你喜歡
家校溝通雙減小學英語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如果可以,我愿做你的眼
趣學理念點亮英語教學課堂探微
英語情境教學中的問題探析
英語語篇教學的策略探討
尋求英語課堂對話真實性有效性研究
尋找家校溝通中的潤滑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