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大學英語四六級翻譯題中的中國文化與思政教育融入

2024-01-20 06:32林易聞?夏文欣?王安琪?蔡瑞慧?賈敏
校園英語·月末 2023年8期
關鍵詞:中國文化思政教育

林易聞?夏文欣?王安琪?蔡瑞慧?賈敏

摘 要:在當今各種思想文化交流越來越頻繁的大環境下,改革后的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翻譯題板塊越來越注重考查學生掌握的中國文化與思政教育方面的知識。本文從近幾年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翻譯題的命題方向出發,對其中包含的中國文化內容與時政熱點進行深入剖析,并提出解決方案,幫助學生擺脫“文化失語”困境,堅定文化自信,讓思政教育融入英語課堂。

關鍵詞:四六級翻譯題;中國文化;思政教育

作者簡介:林易聞,夏文欣,王安琪,蔡瑞慧,賈敏,中國計量大學。

翻譯題在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中占比15%,分值較高,同時也是許多學生比較頭疼的題型。近年來,中國文化與思政教育主題越來越受到出卷者的青睞,逐漸成為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翻譯題的重要題材。隨著中國式現代化進程的加快,中國文化與思政教育將在日常英語學習中占據重要地位,這也促使四六級翻譯題的形式和內容有所變化,更加突出中國文化與思政教育的內涵與表達。鼓勵學生了解、學習中國文化,加強思政教育,不僅可以使學生在應對四六級翻譯題時做到精確翻譯,避免出現“中式英語”,而且可以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使思政教育真正發揮實效。

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于2013年12月起實施改革,翻譯題型方面,從原來的句子和短語翻譯改為段落翻譯,考查形式也從重語法結構改為對中國文化的準確翻譯。翻譯題型改動較大,對學生的要求也更高,學生除了要掌握語言基本技能,還要努力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以及聽、說、讀、寫、譯等綜合運用能力。當今世界各種思想文化交流更加頻繁,國家對有家國情懷、有全球視野,能夠講好中國故事、參與全球競爭的高素質國際化外語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長。所以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將思政教育融入課堂教學中。

一、改革后的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翻譯板塊精析

通過翻閱近10年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翻譯板塊真題及譯文,不難發現,其選題多涉及中國文化和思政教育,如中國的飲食、地理、文學以及時政熱點等。以2022年下半年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的翻譯題為例,四級考了二十四節氣(屬于中國傳統文化范疇),六級考了三大高原(屬于中國地理范疇)。文字符號和句法皆是表象,翻譯的本質是探尋文字背后隱藏的含義,并打破文化壁壘,完成含義的“近似等值”轉換。

(一)四級翻譯題分析

此次四級考試中對立春篇和立秋篇的翻譯,令大多數學生犯難的應該是對諺語和成語的翻譯,很多學生對于“一年之計在于春”和“一葉知秋”的翻譯感到無從下手。其實四級翻譯題對于高級詞匯的運用要求并不高,重要的是將原文意思完整、準確地表述出來?!耙荒曛嬙谟诖骸钡囊馑计鋵嵑芎唵?,就是指在一年開始的春天便要做好全年的安排和打算,之后能否有大收成依靠的是春天能否有個好開頭,所以可以將其譯成“The whole year's work depends on a good start in spring.”。不難發現,這句譯文中沒有任何一個詞是超綱的,甚至連初中生也可以完全掌握,但為什么許多大學生在考場上會感到困難重重呢?除了緊張等心理因素,主要原因還是平常積累不夠以及缺乏相應的翻譯技巧,這是大多數大學生的通病。再來看“一葉知秋”“秋老虎”該如何翻譯。對于“一葉知秋”的解釋,其實原文已提及,就是人們看到樹葉開始變黃飄落時,知道秋天已經來臨??吹竭@里,答案已經很明顯了,可逐字翻譯,“一葉知秋”的譯文就是“falling of one leaf indicates the autumn”。

(二)六級翻譯題分析

對比四級翻譯題,不難發現,六級翻譯題無論是詞匯量、題量還是翻譯技巧,對學生的要求都比四級要高。以2022年下半年大學英語六級考試翻譯題中的“青藏高原”篇為例,中文原文多用短句,結構靈活,對學生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其中較難翻譯的詞組有“世界屋脊”“風景秀麗”“淡水供應源”“草地覆蓋率”等,“世界屋脊”“草地覆蓋率”為固定搭配,即“the roof of the world”和“grassland coverage”,若想在考場上將其精確翻譯出來,學生在課余時間就必須注重積累。而像“風景秀麗”“淡水供應源”的譯文相對來說就比較靈活,可以有多種譯法?!帮L景秀麗”乍一看難度較高,讓人摸不著頭腦,可以采用同義替換,變成“美的風景”。這樣一來,其英文譯文便手到擒來了。而“美的”這一形容詞就有多種選擇了,簡單一點可以直接翻譯成“beautiful”,若想讓譯文提升一個層次,可以采用更高級的詞匯,像splendid就是極佳的選擇?!暗痹谟⑽闹杏泄潭ㄐg語,即“fresh water”,需要平常積累。而“供應源”的翻譯則有多種選擇,可以以“源”為中心而不翻譯“供應”,“source”一個單詞即可表達原文的準確意思;亦可以“供應”為中心,輔之以“源”的含義,用“provider”來表達再合適不過。詞組的翻譯只是翻譯題中很小的一部分,更重要的還是譯文的整體框架。在六級考試中解答翻譯題時,學生需多多運用過去分詞作狀語、with狀語結構、現在分詞引導狀語從句等方法,讓英文譯文的結構多變,使其既具備句法上的可讀性,還具備語法上的嚴謹性。

(三)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翻譯題總結分析

總體上,近10年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翻譯板塊的選材來源較廣,但總體考查方向并非學生的語言基本技能,只要學生熟知原文中涉及的中國文化,能夠翻譯出相關的英語詞匯,利用簡單的句式能夠寫出基本無語法錯誤的句子即可。相反,若學生并不熟悉題目中出現的中國文化,腦海中無法蹦出對應詞匯,要想翻譯出準確譯文便很困難了。這也給教師敲響了警鐘。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傳統觀念,除了給學生教授語言技能外,還要提高學生的文化輸出能力,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學習中國文化,樹立文化自信。

二、“中國文化失語”現象普遍存在于各大高校

許多大學生在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中無法正確翻譯與中國文化、社會現象以及當前的時政熱點相關的語句。這反映出大學英語教學中的“中國文化失語”現象很是嚴重。許多學者就大學生是否存在“中國文化失語”現象展開一系列的調查研究。如關敏、蘇雪梅以山西大同大學非英語專業的學生為研究對象,采用問卷調查和測試相結合的方式考查學生對中國文化的認知程度用英語表達中國文化的水平。研究表明,非英語專業學生存在嚴重的“中國文化失語”現象,欠缺用英語表達中國文化的能力?!爸袊幕дZ”現象在各個高校都存在,必須想辦法盡快擺脫這一困局。

三、大學生文化自信的培養及思政教育融入英語課堂

面對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翻譯題中的中國文化和思政教育內容及日益嚴重的“中國文化失語”現象,必須要加強對學生文化自信的培養,并將思政教育融入英語課堂。中國文化歷史悠久,底蘊深厚,其中的國學文化經典、傳統民俗文化以及哲學理念都是培養當代大學生文化翻譯能力的寶貴資源。

(一)積極開拓課堂教學新模式,培養學生的文化傳播能力

教師要有創新思維,不拘泥于傳統教學模式,要嘗試不同教學方法,如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翻轉課堂教學。課前,教師可以給學生錄制或上網查找相關背景知識的短視頻,以學生的平均水平為基準,選擇符合其特點的中國文化資料來拓展教學內容,并上傳到線上教學平臺,鼓勵學生利用課前時間預習相關內容。還可為非英語專業學生開設“跨文化交際”“理解當代中國:漢英翻譯教程”等選修課,有意識地幫助他們了解中外文化差異,加強其對中國文化的感知力和欣賞水平,進而逐步培養他們的文化傳播和跨文化交際能力。課后為學生提供與中國文化、社會發展相關的閱讀資料或學習軟件、學習網站,幫助學生積累相關的詞匯和句型。教師還可利用新媒體、新技術和各種教學資源平臺,如釘釘、超星學習通、騰訊會議等,在課堂上設置有關中國文化、時政熱點等素材的搶答題、有獎競猜等,鼓勵學生主動用英語表達自己的觀點,活躍課堂氛圍。還可以邀請校內留學生,讓他們以presentation的形式表達自己對中國文化的看法,中國學生可以就此展開辯論,教師在一旁進行輔佐,讓雙方都能體會到文化差異、文化沖突。同時在語言交流過程中,雙方的表達能力和相關詞匯儲備量也有所提高,學生因此對中國文化更加了解,樹立了文化自信。

(二)加強學生的信息檢索能力,培養其文化翻譯能力,注重實踐

當今我們已步入信息化時代,各種各樣的英語學習資源如雨后春筍般出現,我們需要從中挑選,精讀、精聽,才能更好地應對四六級考試中的翻譯難題,培養學生的文化翻譯能力。英語、翻譯專業的學生可以創建英語學習公眾號,將網絡上的信息進行篩選、編輯,配上精美的圖片和解釋,最后由教師審核,再發布于公眾號,供廣大學生閱讀了解。如此,經過一層層加工處理,學生最后得到的信息非常有針對性,用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傳達翻譯理念、傳播中國文化,在保證閱讀效率的同時還能激發起他們的閱讀興趣。除此之外,一些網站的內容與中國文化與時政熱點緊密結合,而尋找這些干貨滿滿的網站則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信息檢索能力。不僅如此,了解漢英兩種語言不同的句法結構對于提高翻譯水平和能力也有一定幫助。漢語表達常用無主句、短句,言辭犀利,行文對仗工整;而英語的行文簡潔明快、邏輯嚴謹,并且常用從屬結構,多種從句。了解二者的不同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翻譯。

將理論學習運用到實踐中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大學生應充分利用課外時間自覺進行漢英翻譯練習來鞏固基礎知識,可以練習CATTI三級筆譯考試的真題來進一步提高翻譯能力,在練習過程中查漏補缺。教師可以指導學生積極開展英語社、英語角等活動,如中國計量大學人文與外語學院的格致英語社,定期提供與中國文化相關主題讓學生們參與討論。通過這種方式,學生不僅可以學以致用,還能進一步提升中英文切換能力,將理論運用到翻譯實踐當中。

(三)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助力學生堅定文化自信

良好的閱讀習慣有助于學生學習中國文化知識,可通過閱讀打卡的形式,幫助學生改掉懶惰的毛病,讓他們愛上閱讀、自覺閱讀。首先是閱讀教材的選擇。像《理解當代中國:漢英翻譯教程》中涉及的中國時政文獻翻譯理論與實踐,緊跟熱點,編排合理,并從漢語和英語雙角度分析文本,無論是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還是提高學生的翻譯實踐能力,均大有裨益。以中國時政文獻翻譯策略板塊下的語義聚焦為例,該書先對語義聚焦進行了簡短的介紹,然后分為六小板塊,如“語義對應”“語義解釋”等,在對應的翻譯策略下進行翻譯,準確傳達了原文詞匯語義內容。再如《英語暢談中國文化》,該書涉及傳統儒家、道家的智慧,漢字,中國傳統節日、美食等內容,涉及領域廣泛,難度適中,非常適合水平在四六級左右的大學生閱讀。其次是閱讀方式的選擇。大學階段的學習不同于高中的應試教育,大學生要擺脫傳統應試教學的影響,提升自學能力。百詞斬、不背單詞等App都是廣泛應用的英語學習軟件,而學習強國App中包含每日重點新聞、時政熱點、新時期思想等內容,大部分內容有對應的英文版本,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水平進行選讀。如此一來,不僅能提高自己的英漢翻譯水平,還有大量的中國文化知識輸入,對于提高自身的中國文化對外推介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四、結語

基于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翻譯題型的改革,教師科學合理地將中國文化與思政教育、翻譯技巧理論等融入英語課堂,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文化翻譯能力,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使學生堅定文化自信。

參考文獻:

[1]孫有中,張威,程維.理解當代中國:漢英翻譯教程[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22.

[2]唐潔.對中國文化“走出去”背景下非英語專業學生文化翻譯能力培養的思考[J].海外英語,2022(14):144-145.

[3]王志茹,陸小麗.英語暢談中國文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7.

[4]張珊珊,張元元.文化自信背景下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J].普洱學院學報,2022(4):124-126.

猜你喜歡
中國文化思政教育
好萊塢電影中的“中國風”
新媒體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
以《最藍的眼睛》為例看異域文化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淺析當代形式下中國文化在德國的影響及滲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