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背景下栽培與耕作學教學改革與探索

2024-01-26 02:26張其芳鄧家彬鄭延麗阮英慧
智慧農業導刊 2024年3期
關鍵詞:學科融合鄉村振興課程思政

張其芳 鄧家彬 鄭延麗 阮英慧

基金項目:2022年度貴州省高等學校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項目(無編號);貴州師范學院校級“金課”項目(貴師院黨政辦發〔2023〕21號);2023年度貴州師范學院校級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項目(無編號);貴州師范學院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建設虛擬教研室(貴師院黨政辦發(2023)9號)

第一作者簡介:張其芳(1983-),女,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高校農學教學及科學。

DOI:10.20028/j.zhnydk.2024.03.036

摘? 要:栽培與耕作學是涉農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在鄉村振興背景下,其對農業人才的培養具有重要作用。該文以貴州師范學院為例,對栽培與耕作學課程的歷史沿革進行介紹,對課程教學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分析,從課程思政、課程內容、教學評價和教學方法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議,以期為高質量課程的建設提供參考。

關鍵詞:栽培與耕作學;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學科融合;鄉村振興

中圖分類號:G642?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9902(2024)03-0145-04

Abstract: Crop Cultivation and Farming is one of the core courses of agriculture-related majors. In the context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aining of agricultural talents. Taking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Crop Cultivation and Farming courses, discusses and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course teaching,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rom the aspect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all courses, course contents,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teaching method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quality courses.

Keywords: Crop Cultivation and Farm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all courses; teaching reform; discipline integration; rural revitalization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鄉村的振興,關鍵是人才的振興。2018年,教育部、農業農村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聯合發布的《關于加強農科教結合實施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2.0的意見》指出“深化農科教結合”,培養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一流農林人才,為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習近平總書記也在全國涉農高校代表的回信中表示“中國現代化離不開農業農村現代化,農業農村現代化關鍵在科技、在人才?!睂崿F中國現代化必須先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而農業人才的質量和科技水平的高低決定著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實現[1-2]。栽培與耕作學作為涉農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對農業人才的培養具有重要作用。作為傳統的農業學科,目前栽培學或耕作學相關的教學研究比較全面,主要集中在教學方式方法、課程思政、課程建設和實驗教學改革等方面[3-6],但由于不同學校不同專業其定位、人才培養目標、生源、師資和設施等方面存在差異,在課程改革上所面臨的困境和存在的問題也不太一樣。因此,本文以貴州師范學院為例,針對栽培與耕作學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積極探索,以期培養知農、愛農應用型復合人才,為鄉村振興提供有生力量。

1? 課程歷史沿革與教學現狀

栽培與耕作學主要以作物生長發育為主線,以作物與環境關系為途徑,以栽培及耕作技術措施為手段,探索實現“作物—環境—技術”間的高度協調和統一,以達到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生產目標的一門學科[7]。以期通過系統的教學,幫助學生掌握栽培與耕作學的基本理論和一般規律,嘗試分析并解決農業生產中的實際問題,并具有從事一定的教學科研和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能力。近年來,隨著“新農科建設”理念的不斷深入、“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及實施,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發生變化[8-9],人才培養方案也緊跟時代步伐進行調整優化,故課程自2013年開課以來,相關設置也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在2016年以前,課程名稱為作物栽培學,學時結構為30學時理論+18學時實驗;2017—2018年間,增開了32學時的耕作學課程,作物栽培學學時結構調整為40學時理論+8學時實驗;2019年以后,課程更名為栽培與耕作學,學時開始為40學時理論+8學時實驗,后期調整為目前的32學時理論。

本課程主要針對貴州師范學院(以下簡稱“我?!保┺r業資源與環境專業開設,我校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是2010年經教育部批準設置,2011年開始招生普通本科專業。結合我校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辦學定位和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課程選用的教材為曹衛星主編的《作物栽培學總論(第三版)》,教材組織結構嚴密,系統性強,同時注重加強基本理論和關鍵技術的一般規律性和普遍適用性。課程成績由期末考核和過程性成績構成,兩者各占50%,其中過程性成績包括課堂參與、作業、測試。

2? 栽培與耕作學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1? 課程思政教育不足,學生的專業忠誠度偏低

我校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所授學位為農學學士學位,專業致力于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敬業精神、扎實專業素養和較強的執業能力,具有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愿意為地方(行業)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既懂技術又懂管理的農業資源和農業環境方向的應用型人才。從近些年的招生情況可以看出,涉農專業的招生并不理想,本專業多為調劑學生,這也導致許多學生專業認同感不強,專業知識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差;同時受傳統“輕農、貶農、跳出農門”等思想的影響,畢業后不從事農業領域工作的現象很普遍[3,10]。栽培與耕作學作為涉農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對農業的發展、農民收入的提高、學生“三農”情懷的培養,以及讓學生“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彼?,栽培與耕作學課程的改革需要用好課程思政這個利器,實現課程與思政的有機融合,既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也塑造學生的學農、愛農、從農的價值觀,從而為農業留住更多的人才,更好地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

2.2? 理論與實踐應用銜接不暢

當前,為積極響應國家“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的方針,隨著各高等院校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及人才培養方案的不斷調整和優化,專業課學時減少已成為普遍現象[11]。由前述課程歷史沿革可知,目前本門課程為32學時理論,選用曹衛星主編的《作物栽培學總論(第三版)》作為教材,主要對作物生產中普適性技術的應用原理與應用方法進行介紹。但栽培與耕作學課程是一門應用性較強的學科,學習過程中需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促進能力素質的養成[12]。如果只在有限的課堂中學習,學生學習主動性差,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低,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也難以滿足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需求。

2.3? 學科融合教學不足,課程之間脫節,難以適應新時代人才培養的需求

栽培與耕作學是一門為國民經濟發展和農業現代化服務的綜合性應用學科,與許多學科關系密切,如土壤學、農業氣象學、微生物學、植物生理學、植物營養學和作物病蟲害防治等。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往往存在不同學科課程的脫節、割裂甚至對立的現象和問題。隨著社會發展對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人才培養需求的不斷升級,打破現有課程教學的學科界限,實現學科的交叉融合,培養學生完整的問題解決能力和綜合的實踐創新素養已成為教育的時代所需[13-15]。

2.4? 成績評定方式不科學,教學效果難以有效衡量

本課程傳統的成績構成為平時成績占30%,期末考試占70%,此種成績評定以終結性評價方式為主,重結果輕過程,多數學生通過考前突擊復習的方式,死記硬背知識點也能取得高分,而對學生創新能力、問題求解能力、決策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等高階能力的養成難以有效評價,教學效果難以全面衡量。故傳統評價方式的科學性存在問題,需要進行必要的改革和完善。

3? 栽培與耕作學課程的改革的探索與建議

3.1? 思政育人,提升學生的專業忠誠度,助力鄉村振興

栽培與耕作學是一門具有悠久歷史的科學,春秋戰國時期的《呂氏春秋》、西漢的《氾勝之書》、北魏的《齊民要術》、南宋的《陳旉農書》、元代的《農桑輯要》和清代的《授時通考》等對我國古代的農事種植、精耕細作、用地養地、抗逆栽培、因地制宜和因時制宜等經驗做了總結,相關經驗至今依然具有相當大的指導價值[4,16]?;诖?,本課程嘗試將傳統農耕文化融入理論教學中,如在土壤耕作與培肥章節內有機融入《呂氏春秋》中“農事耕作的原則、方法”、《陳旉農書》中“地力常壯新”等,提升文化自信。

在栽培與耕作學發展歷史上,涌現出了一批具有重要貢獻的科學家們,他們是農業發展中的重要榜樣人物,用好榜樣的力量將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這也是本課程思政元素的融入點之一。

學農、愛農、從農也需要對當前的農業相關政策有一定的理解,農業政策導向性文件對農業發展的重點、發展的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也影響到人才的需求。向涉農專業學生宣傳農業相關政策,也是提升學生思想站位的重要手段。如向學生介紹中央1號文件、國發〔2022〕2號文件、貴州省發展的十二個特色農業產業及相關政策等,以了解國情和省情,不斷轉變學生對傳統農業的認識和看法,尋找將農業相關產業納入就業規劃,提升學生的專業認同感和使命感。本課程思政元素豐富,但如何于細節處實現課程思政,潛移默化地對學生的思想意識、職業素養進行浸潤,樹立責任感、使命感,是需要進一步深入思考并解決的問題。

3.2? 結合專業實踐拓展教學時空,提升綜合能力

由前所述可知,目前栽培與耕作學課程的安排為32學時理論,但栽培與耕作學課程具有較強的應用性和實踐性,為了使理論和實踐能夠更好銜接,本課程嘗試尋找與專業綜合實踐的交叉點,拓展教學時空,讓理論能夠落到實處。故課程教學在立足培養學生專業素養的基礎上,以教學理論支撐綜合實踐、專業技能實踐教學,不斷提升學生理論向應用轉化的能力,解決生產實際問題的能力。

3.3? 重構教學內容,打造教師團隊,尋找學科融合點

課程由于不同階段的調整,重構教學內容勢在必行。搭建新的課程知識體系,在教材重難點、學生興趣點、社會關注點和學科前沿點之上找到契合點,實現學科交叉融合,拓展教學內容的寬度和深度,激發活躍學生的思維,為學生的創新思維的培養提供內驅力。課程內容設計遵循“思政+理論+實踐”原則,設計出相應教學環節,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敬業精神、扎實專業素養和較強的執業能力,愿意為地方發展服務的應用型人才。而學科的融合教學,也需要教師團隊的良性建設,后續課程建設應整合現有教師資源,搭建合理的教師團隊,群策群力。另外,長期來看還需推進產、學、教、研一體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分析和創造性解決生產實際問題的高階能力。

3.4? 豐富過程性評價體系,有效衡量教學效果

課程成績評定應由“重結果”轉變為“重過程”,考核方式應多樣化。目前成績構成為過程性評價占50%,期末考核占50%。過程性評價包含課堂表現(考勤、提問和討論)、測試、作業等環節,期末考核為閉卷測試,題型主要為單選、多選、判斷題、問答題、分析題和論述題等,期末考核也注重關注學生分析及應用能力的達成情況。目前的過程性評價也還存在不完善的地方,評價的科學性仍需加強,后續可以嘗試構建融匯研究型、項目式、探究式等在內的作業體系和可測量的評價方式,切實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課程目標的達成度[17]。

3.5? 創新教學方式方法

創新設計教學方式,結合大學生思想實際,在教學中不斷創新應用信息化教學形式,推動傳統教學方式與現代信息技術有機融合。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組織課堂教學,多渠道獲取教育教學資源,積極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通過翻轉課堂、視頻教學、課堂討論和組織辯論等多種教學方式,以學生為主體,引發學生思辨,提升學生綜合素養。

4? 課程教學改革以來取得的初步效果

雖然學生的評教結果并不是教師教學質量的唯一指標,但其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學生對教師教學的認可情況,2020 — 2022年間學生期末網上評教得分均在96.8分以上,學院平均為89.1分,可見學生對本課程的認可程度相對較高。另外教學效果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過課程目前達成情況來反饋,近年,本課程的3個課程目標平均達成度在0.8左右,較好地達成了相關教學目標,但仍有進步空間。

通過融合式教學,學生能夠拓寬思維,多學科交叉融合,激發了學生科研創新動力。在培養應用型和創新型特色的專業人才方面,栽培與耕作學課程也發揮了積極的作用。近年來,本專業學生積極參與大學生科研和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訓練項目,2018—2022年獲批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40余項,其中國家級8項,并在“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等競賽中也取得了一定成績。通過本課程以及相關課程的思政教育,增強了學生對農業的認同感,為農業和鄉村振興儲備了的人才,如2022屆和2023屆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考研錄取率均在45%以上,絕大多數同學選擇農學相關專業繼續深造,為農業發展儲備人才力量;也有部分同學積極參與西部計劃,深入基層就業,助力鄉村振興。

5? 結束語

栽培與耕作學課程是涉農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是涉農人才培養的重要陣地。在栽培與耕作學課程教學中,授課教師應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式方法,實現課程與思政的有機融合,不斷豐富過程性評價體系,拓展教學時空,組建教師團隊,以培養符合市場需求的農業人才。雖然目前課程改革取得了一些效果,但后續仍需持續改進,并進一步開展課程思政建設研究,完善課程資源,不斷更新教學內容,課程團隊持續學習,產、教、研相長。

參考文獻:

[1] 楊芩,劉立波,彭舒,等.鄉村振興背景下涉農學科專業平臺團隊課程一體化建設的探索與實踐——以凱里學院園藝專業為例[J].安徽農業科學,2023,51(16):269-272.

[2] 張楠,楊思澎,余京洋.強化西部中國式農業現代化建設的人才支撐路徑[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23(6):41-49.

[3] 莫俊杰,楊善,周鴻凱.多元化時代背景下作物栽培學教學改革探索[J].現代農業研究,2022,28(12):54-58.

[4] 蔣桂英.西部高?!白魑镌耘鄬W”課程思政教學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22,581(30):169-172.

[5] 李廣浩,陸大雷,陸衛平.混合教學模式在“作物栽培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南方農業,2021,15(34):169-172.

[6] 陳云飛,強繼業,李孫洋,等.應用型人才培養背景下的作物栽培學教學方法改革創新[J].安徽農學通報,2020,26(6):156-158.

[7] 曹衛星.作物栽培學總論(第三版)[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7.

[8] 韓雨哲,于旭蓉,王偉.地方高校新農科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創新研究[J].高等農業教育,2022(4):9-16.

[9] 吳軍輝,劉江龍,沈崢.新農科背景下現代農業發展對農業交叉學科人才培養的啟示——以設施農業為例[J].南方農機,2023,54(5):26-29.

[10] 申曉慧,姜成,陳云風,等.新農科背景下地方應用型高校農學專業《作物栽培學》課程教學改革初探[J].現代農業研究,2022,28(12):68-72.

[11] 王曉紅.高校林學類專業《3S原理與應用》課程減少學時下的教學方法初探[J].林區教學,2013(3):1-2.

[12] 翟俊杰,蔣倩倩,張妍.基于綜合實踐能力培養的中藥栽培學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智慧農業導刊,2023,3(11):125-128.

[13] 宋姍姍,李鵬.應用型高校課堂教學“立德樹人”目標解構與學科融合研究[J].文教資料,2021(22):81-84.

[14] 趙小敏,胡永升,陳美球.新農科視域下交叉學科建設的實踐與思考——以江西農業大學為例[J].中國農業教育,2022,23(2):9-15.

[15] 徐家鵬,顏曉彬,朱玉春.學科交叉融合涉農人才培養研究的現狀、熱點和演進——基于CiteSpace的文獻計量分析[J].中國農業教育,2023,24(1):52-63.

[16] 李鴻萍,周蘇玫,趙亞麗,等.“作物栽培學總論”的引導教學與課程思政[J].教育教學論壇,2022(7):133-136.

[17] 梁熠,代曉華,康建宏,等.基于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的作物栽培學課程改革探索與實踐[J].大學教育,2020,120(6):142-144.

猜你喜歡
學科融合鄉村振興課程思政
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破題尋路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湘繡專業實施課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項目的中學學科知識融合路徑探析
網絡空間安全學科人才培養模式與途徑探索
信息技術與數學學科的融合
讓德育之花在課堂中盡情綻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