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疫情時代高等教育數字化轉型發展研究

2024-01-27 13:41李寧龔旭霞
現代商貿工業 2024年1期
關鍵詞:后疫情時代數字化轉型高等教育

李寧 龔旭霞

摘?要:后疫情時代,全球教育面臨重大挑戰,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新時期促進高等教育現代化、激發教育適應未來發展的中堅力量。本文從高等教育數字化轉型的內涵出發,探究后疫情時代高等教育數字化轉型在機制、技術、師資3個方面面臨的困境,并由此總結數字化轉型的有效路徑,提出制定多主體參與的戰略規劃、打造極具共享性的數字化平臺、建設富有數字素養的教師團隊等建議,以期為我國高等教育數字化轉型的發展和實踐提供借鑒。

關鍵詞:后疫情時代;高等教育;數字化轉型

中圖分類號:F2?????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01.012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競爭的加劇,數字化教育應用呈現出井噴式增長,高等教育數字化轉型成為全球范圍內的研究熱點。國內學者們圍繞教育數字化的概念、動因以及模型框架進行了一系列的探討,但對后疫情時代高等教育數字化轉型的困境和路徑選擇問題還缺乏深層次的系統梳理。為此,本文試圖從高等教育的數字化轉型的內涵出發,發現后疫情時代高等教育數字化轉型面臨的困境,進而提出合理有效的轉型路徑。

1?高等教育的數字化轉型的內涵

1.1?高等教育數字化轉型的概念

高等教育數字化轉型的概念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理解,包括數字技術驅動下的高等教育轉型以及面向高等教育轉型的數字創新。一方面,數字技術深度滲透教學過程,通過對教育方式、人才培養模式以及課程設計的改造升級來實現教育的變革,例如,虛擬空間、人工智能、大數據和元宇宙等數字技術的出現和應用,使得教學活動更加地豐富多彩,人才培養理念突破原有認知向培養復合型數字人才轉變,現代化、智慧化的課程體系逐步建成,未來的高等教育將朝著智能化、開放化、國際化方向不斷發展。另一方面,數字技術在促進高等教育的參與主體之間高效協同和共生的同時,還為高等教育的轉型升級提供了新的技術環境,提高了教育生態的創新能力與創新效能。例如,數字化管理平臺、資源平臺、應用平臺的搭建和完善,使得教育資源的收集、歸納、分享更加科學高效,教學、財務、就業、后勤管理更加地智能化和透明化,學習者、教育者以及研究者的溝通渠道更加多元通暢,數字技術助力提供公平、開放、創新的優質教育和人人可享的學習機會。

1.2?高等教育數字化的發展階段

高等教育的數字化會經過3個階段,包括數字化轉換、數字化升級和數字化轉型。其中,數字化轉換是將紙質版的書籍期刊等物理信息和數據電子化并對數據信息進行組織、上傳到網絡系統的過程,實現教育信息的數字化;數字化升級是在前一個階段的基礎上,改造和重組機構運作過程,升級教育系統的內生動力結構,建立集成化信息系統幫助學校處理各項事務,實現流程的數字化;數字化轉型是指借助文化、勞動力和技術三者協調一致的轉變,創新機構運營模式,調整機構戰略方向和價值主張的過程,要求高校培養學習者和教育者的數字技能和終身學習的意識,戰略性實施更加精準高效的教育服務體系,實現業務數字化。后疫情時代高等教育將沿著這樣的技術路徑不斷變革,構建出擁有全要素、全流程、全業務的教育新生態。

1.3?高等教育的數字化轉型的目標

寧連舉等教授結合高等教育理念的內涵,總結出以高質、共享、協同、普惠為教育數字化轉型的重要目標。其中,高質意味著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更要重視教學質量、就業質量以及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用長遠的眼光看待教育事業,實現教育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共享要求教育資源、數字技術、師資力量等能在不同主體間流動,發揮共享經濟的優勢,構建自由、包容、充滿活力的教育體系;協同作為高等教育的數字化轉型的有效手段,致力于在技術、業務、數據等多個方面實現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以及高校內部的部門合作,通過協作提高教育的運作效率;普惠是社會責任的體現,高等教育本身就被要求惠及普通大眾,服務于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建設,在數字化背景下,教育模式和價值觀念雖然發生了一定的變化,但教育的普惠性應該一以貫之。

2?后疫情時代高等教育數字化轉型的困境

疫情給高等教育的數字化轉型帶來很多的風險和阻力。線上教育的開展使得實踐類課程、操作性實驗等無法開展,學生就業變得更加困難;疫情下經濟持續放緩使得學校財政壓力巨大,教育轉型受到財政限制和現實制約;部分偏遠地區技術設施奇缺也使得教育資源的差距越來越大。除了疫情沖擊,我國高等教育還面臨著技術革命、國際化競爭以及多元文化融合等多重挑戰,由此暴露出的機制、技術、人才等方面的問題都亟須得到解決。

2.1?機制設計不夠完善

宏觀上,中國還缺乏有關教育數字化轉型的頂層設計和模型框架,用來評估轉型程度的教育數字化成熟度模型還尚未建立,以及應對重大風險的應急管理系統不夠完善,數字化轉型無法落實、轉型風險較大。中觀上,地方政府、高校與區域產業之間的互動運行機制并沒有完全建立,缺乏支持地方產業與數字化高校融合發展的政策,高等教育的轉型與當地經濟發展不能實現相輔相成。微觀上,在數字化轉型最初階段,各大高校的職能部門構建的技術系統架構相互獨立,形成孤島現象,導致各部門之間缺乏整體性與協同性,疫情期間更是極大地增加了高校管理的難度。因此,我國高等教育數字化轉型需要在宏觀、中觀和微觀3個層面上進行全面考慮與規劃。

2.2?技術設施不夠健全

高等教育數字化轉化需要依托先進的技術設施支撐,但新冠疫情的突然到來暴露出不同高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參差不齊,部分高校還存在基礎設施不足、技術管理不規范等問題,尤其是貧困地區,數字化設施的不健全還會導致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容易造成社會的不穩定。數字化轉型還需要依賴于統一的信息技術標準,但是目前高校各種數字技術產品標準不統一、多平臺系統不兼容和缺乏統一規劃,這些問題會使高校之間產生信息孤島現象,難以實現教學資源的共享和互動,增加數字化轉型的難度。此外,高等教育數字化轉型還需要加強安全保障,尤其在如今的信息共享時代,知識產權和版權保護成為一個重要問題。但目前高校信息安全技術和設施并不完善,數據泄露、網絡攻擊等問題時有發生,如不能攻克信息泄露技術難題,將使得社會秩序紊亂,教育安全受到威脅,學生和教育工作者的創新積極性降低。

2.3?教師數字化轉型不到位

首先,高等教育數字化轉型需要依賴具備信息技術能力的教師隊伍,由于新冠疫情前我國數字教育理念還處于探索階段,高校教師隊伍中信息化人才儲備匱乏,教育行業對數字化人才的吸引力不足,不能滿足數字化轉型的需要。

其次,新冠疫情后高校對教師數字素養的培養也不到位,沒有制定相應的培訓計劃和課程,現有的教學資源無法幫助教師及時更新知識和技能儲備以適應疫情的到來,使得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和數字化管理能力不足,教學過程出現技術問題和教學質量下降等問題,進一步導致高校的信息化水平低下、教學效果欠佳。

最后,部分高校教師短期內無法轉變傳統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對數字化教育還持有保守態度,難以主動運用新的教學手段和管理方法,無法滿足學生多元化的學習需求。

3?后疫情時代高等教育數字化轉型路徑

為應對后疫情時代高等教育的深刻變革,我國不斷提升戰略認知,加強頂層設計,制定嚴密的法律法規和保障機制來推進高等教育數字化的戰略行動。大力利用新興技術手段進行平臺搭建和數據治理,大力培養富有數字素養的教師團隊,是破除后疫情時代高等教育發展困境,實現教育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3.1?頂層設計:制定多主體參與的戰略規劃

高等教育數字化轉型是后疫情我國的重要任務,也是未來教育發展的趨勢,需要從戰略層面進行合理布局,加強頂層設計。在宏觀層面上,政府應借鑒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高等教育創新中心的戰略規劃,制定專項政策來積極引導高等教育數字化轉型,建立高效牢固的風險防范系統,打造良好的數字化教育生態環境。在中觀層面上,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需要加強產學合作,致力于驅動產教融合和科教融通,完善地方產業數字化轉型與高校數字化發展的協調機制,借助數字化的契機實現教育與當地經濟的同頻共振,保障和支持高等教育數字化變革。在微觀層面上,高校是教育數字化轉型的主力軍和實踐者,應建立數字化教育的規劃、實施、監督體系,打造更加兼容完備的教學系統,創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制定跨學科、跨國際的交流合作計劃。結合自身情況,擬定出有特色、可執行的轉型方案,確保數字化教育改革循序推進。

3.2?技術開發:打造極具共享性的數字化平臺

技術開發和平臺搭建是實現后疫情時代高等教育數字化轉型的有力手段。在技術開發上,數字化轉型需要關注學生的實際操作和真實體驗,確定技術系統的整體構架,搭建基礎設施和網絡系統,推進人工智能、擴展現實、增強現實、虛擬現實以及其他新興技術的應用,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習效率,打造更具創新性和吸引力的教學模式。此外,技術只有被安全使用,高等教育的數字化轉型才能順利進行,這就需要開發數字化風險防范技術,構建完善的數字化風險管理體系,提升對數字技術風險的識別、評估和解決能力,利用新興技術手段保障數字教育產品的安全問題,消除教育者、被教育者以及社會對數據安全的擔憂。在平臺建設上,數字化平臺是開展數字化轉型工作的有力工具,應積極開發和利用像Moodle、Edmodo和Coursera等教育數字化平臺,協調人與數據的關系,實現教育資源的共享,為教育決策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還可以利用數字技術打造國際化的在線教學平臺,通過靈活的培訓項目和信息化管理手段以實現后疫情時代跨國家聯合培養、線上線下教學相結合的教育新模式。

3.3?人才培養:建設富有數字素養的教師團隊

首先,教師是教育和數字技術的橋梁,與數字化轉型相關的工具和項目的開發是培養教師數字素養的媒介,要積極利用在線課堂、虛擬實驗室等工具,積極開展智慧校園、數字化圖書館等活動。

其次,資源連通的生態系統是強化教師數字素養的保障,包括產學合作和教育系統建設兩個方面。在產學合作上,高校通過數字科技發達的企業和組織可以獲得有用的技術支持和資金支持,同時這些企業和組織還可以將數字產業的發展狀況和現實的生產經營經驗反饋給高校,便于教師開展科研工作和掌握最新技術。在教育系統建設上,國家應制定相應的激勵政策鼓勵教師學習數字化技術,搭建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信息共享平臺,高校自身也應設立相應的培訓機制,保障教師能接觸到最先進的技術和數字理念。

最后,面向未來的教育理念是持續建設教師數字素養的前提。教師需要培養關注教育科技領域動態的習慣、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和強化提升自身的意識,學會接納和使用數字產品,并利用這些數字產品提升教學質量,改造教學模式,進行國際交流,走向世界舞臺。

4?結論

新冠疫情沖擊、數字革命以及對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使得高等教育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必然趨勢,在轉型的過程中,仍然面臨著保障數字化轉型的政策制度不夠完善、技術設施建設跟不上時代發展以及高校教師隊伍中數字化人才匱乏等諸多問題。后疫情時代,國家、教育部門、企業以及高校需要共同努力,政府要加強高等教育數字化轉型的頂層設計和戰略規劃,制定可執行的實施方案和高效的質量評估工具,推進新興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和國際化平臺的搭建,提升數字技術對風險的識別和處理能力。企業要積極和教育機構合作,幫助培養在人工智能、數字經濟等領域的高技能教育人才,資助高??蒲许椖?,為高校數字化提供技術支持,實現校企共贏。教師完備的數字素養是高等教育數字化轉型成功的關鍵,高校要培養教師及時掌握教育的前沿技術和擁有面向未來的教育理念,要幫助教師隊伍提升積極應對各類風險挑戰的能力和樹立走向國際的遠大理想,實現高等教育向高質量、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寧連舉,劉經濤,蘇福根.高等教育數字化轉型:內涵、困境及路徑[J].中國教育信息化,2022,28(10):310.

[2]李敏輝,李銘,曾冰然等.后疫情時代發展中國家高等教育數字化轉型:內涵、困境與路徑[J].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22(01):3546.

[3]祝智庭,胡姣.教育數字化轉型的實踐邏輯與發展機遇[J].電化教育研究,2022,43(01):515.

[4]王興宇.數字化轉型與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耦合邏輯與實現路徑[J].社會科學戰線,2023,No.331(01):236244.

[5]祝智庭,胡姣.技術賦能后疫情教育創變: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新樣態[J].開放教育研究,2021,27(01):1323.

[6]蘭國帥,魏家財,黃春雨等.國際高等教育數字化轉型和中國實施路徑[J].開放教育研究,2022,28(03):2538.

[7]閆廣芬,劉麗.教師數字素養及其培育路徑研究——基于歐盟七個教師數字素養框架的比較分析[J].比較教育研究,2022,44(03):1018.

猜你喜歡
后疫情時代數字化轉型高等教育
基于Flash+XML技術的護理技能虛擬教學平臺設計與實現
中國高等教育供給側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內涵、路徑
高等教育教學中的重與輕分析
傳統雜志的數字化轉型與融合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