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業教育對大學生微創業意愿的影響機制研究

2024-02-20 09:58段薇靜
科技創業月刊 2024年1期
關鍵詞:結構方程模型創業教育自主性

段薇靜

摘 要:鼓勵高校大學生進行自主創業已成為當前緩解畢業生就業壓力和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可行途徑。依托互聯網平臺興起的微創業模式,因其低成本和低風險的優勢,給大學生提供了一個可行的創業方向?;诮Y構方程模型,探究創業教育對大學生微創業意愿的影響,并通過對自我導向和他人導向的動機分析,識別了潛在影響機制。結果表明,創業教育對微創業過程具有顯著的積極影響,這種影響可以通過自主性和意義感來中介。這不僅進一步深化了對創業教育的影響機制的理解,并豐富了自我決定理論和動機理論,也可為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提供參考。

關鍵詞:創業教育;微創業意愿;自主性;意義感;結構方程模型

中圖分類號:C931.3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2272.202310104

How does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 Affect College Students Intention to Engage

in Micro-entrepreneurship

Duan Weijing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430074, China)

Abstract: Encouraging college students to start their own businesses has become a feasible way to alleviate the pressure of university employment and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emergence of micro-entrepreneurship model, which relies on the Internet platform, has provided college students with a feasible entrepreneurial direction due to its low-cost and low-risk advantages. The present study, based on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explores the impact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on college students intention to participate in micro-entrepreneurship. Through an analysis of self-oriented and other-oriented motivations, it identifies potential influencing mechanisms.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ignificantly enhances the intention to micro-entrepreneurship process, and this influence can be mediated through autonomy and a sense of meaning. This finding not only further deepens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mechanisms of impact i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but also enriches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motivation theory. This finding also offers some managerial insights for universities.

Key Words: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 Micro-entrepreneurial Willingness; Autonomy; Sense of Mean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0 引言

隨著大學畢業生數量不斷增長,大學生就業壓力日益增大,鼓勵大學生進行自主創業成為緩解高校就業壓力的可行途徑。近年來,國家出臺了很多政策來鼓勵大學生進行自主創業,并且為這些自主創業的學生提供資金和場地支持。從發展現狀來看,高校畢業生在創業方面處于相對劣勢地位,面臨著自主創業先天優勢缺乏、資金或經驗不足以及創業競爭激烈等實際挑戰[1]。傳統創業模式需要大量的資金、人力、物力投入,還需要復雜的組織和商業運作,這對于許多大學生來說是一個挑戰,特別是對于初創者而言。因此,依托互聯網發展興起的“微創業”模式成為更受大學生歡迎的創業選擇?!拔摌I”最早由2011年1月的“中國互聯網微創業計劃”提出。它是依托于互聯網的一種創業形式,投資風險較小,深受青年創業者的關注[2]。相比于傳統創業模式,“微創業”模式具有明顯的優勢。首先,相比傳統的創業模式,它需要的啟動資金相對較少,降低了創業門檻,使更多的大學生能夠參與其中;其次,它通常不需要復雜的組織架構和商業運作,可以依托互聯網平臺進行推廣和運營,簡化了創業流程,提高了效率。此外,微創業也更具靈活性,創業者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選擇合適的領域,從而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優勢。這種創業模式目前已廣泛存在,而學術界對其關注較少,因此本文基于微創業的視角,研究大學生微創業意愿的影響因素,從而為鼓勵大學生進行自主創業提供可行的管理方案。

創業意愿是指個體有意愿或愿望創立、經營或發展一個新的商業化行為的態度或傾向[3]。這種意愿通常包括了愿意承擔風險、投入資源面對可能的困難和挑戰。關于創業意愿的研究,有學者從個體和環境層面探索了其前因變量,從個體因素方面來看,個體特質和個人資源都會對創業意愿產生影響。例如,有高成就需要和高冒險精神的人,在面對可行的市場機會時更容易產生創業的傾向[4];此外,對網絡使用和網絡資源的整合能力也對創業意愿產生較大影響[5]。從環境因素來看,市場環境和社會環境對個體的創業傾向性均有顯著的影響。例如,國家經濟水平和商業機會可促進創業[6]。根據以往關于創業意愿的研究模型,創業教育已被識別為影響創業意愿的重要因素[7-10],創業教育通過提供有關創業的知識與實踐,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提升他們的創業技能、增強其綜合素養[11]。目前各高校已將創新創業教育納入教學體系,充分體現了高校對于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視。因此,本文將創業教育作為重要的影響因素,探索創業教育與微創業意愿的關系。已有創業教育與創業意愿的內在關系之間的研究并不多,已有文獻識別了自我效能感[8-9],情緒智力[7]、社會網絡[12]、風險感知[9]、創新能力[13]等方面的內在作用機制。但是,這些因素比較零散,并且沒有考慮到基于動機角度的潛在影響。因此,整合基于自我導向和基于他人導向的兩種動機的視角,構建理論模型,探索其他可能的中介路徑。Ryan & Deci[14]提出的自我決定理論強調個體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之間的區別,自我導向動機源于個體內部的興趣與需求,如成就感、自主性和認同感,而他人導向動機則與外部獎勵相關,即個體在追求成就的過程中,渴望得到他人的認可和獎勵,這成為驅動其行動的重要因素。自我決定理論為理解個體的行為提供了深刻的洞察,在教育、心理學、組織行為學和其他領域中得到廣泛應用,可以幫助大學生理解創業意愿的驅動力,從而更好地解釋和預測他們的行為和決策。因此,本文從自我導向動機和他人導向動機兩種視角,探索創業教育與微創業意愿關系間的內在機制。

自我導向視角研究識別了態度及自我效能等因素對意愿的影響[9],本文基于自我決定理論,提出自主感作為一種自我導向的動機,探究其對微創業意愿的影響。自主感代表了個體在自主決定、獨立思考、做出選擇并采取行動的意愿與能力。具有自主感的人通常能自主地做出決定,不容易受到外部壓力的影響?;谒藢虻囊暯?,研究表明主觀規范[15]、獎勵[16-17]等也會對行為意愿產生影響??紤]到微創業行為不僅對自身有價值,還對經濟和社會發展有重要意義,因此,本文將意義感作為他人導向的動機,來探究其對微創業意愿的影響。整合這兩個視角,提出了一個綜合的研究模型。

通過結構方程模型分析,實證檢驗了創業教育與微創業意愿之間的關系以及內在聯系。與已有研究相比,本文深化了對創業教育影響的相關研究,并擴展了動機相關理論在教育領域和創業方面相關研究中的應用,加深了對教育與創業行為之間關系的理解,可為創業教育的設計與實施提供理論依據。

1 理論基礎與研究假設

1.1 創業教育與微創業意愿

創業教育的核心在于培養與創業相關的意識、思維和技能等素質[18],它包括創造力以及計劃、組織和管理項目的能力等方面的培養[19]。創業并非只是簡單的構想,它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需要精心的準備與策劃。創業教育通過課程設計和實踐項目的開展,可以向大學生傳授包括市場調研、商業模式分析、財務管理等方面在內的知識與技能。這些知識和技能為大學生的創業活動提供理論基礎。與傳統創業相比,微創業更加注重于運用互聯網和新技術來發現市場機會,因此需要具備一些特定的互聯網平臺使用技能和知識。創業教育可以通過課程設置和項目,針對微創業所需的技能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為大學生在微創業領域進行創業活動打下堅實的基礎。此外,創業教育還能幫助大學生更好地理解微創業的商業模式和運營方式。微創業以小規模、靈活性強為特點,需要創業者具備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和靈活的商業思維。通過創業教育,大學生可以學習如何從市場中找到需求,如何通過互聯網平臺進行推廣,如何借助網絡獲取與整合資源,從而更好地適應微創業的模式。創業教育通常包括組織創業比賽等形式,通過參與比賽感受創業過程,可以鍛煉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他們更好地理解微創業的特點和挑戰,也提升了他們創業的信心和決策能力。通過這些創業教育,學生可以掌握相關的創業知識,提升創業意識,了解創業過程中可能的機會與風險,增強他們對于創業流程的認知,并消除對創業的恐懼感,激發他們對創業的潛在動力。研究表明,接受創業教育會顯著提高大學生的創業率[20]??紤]到微創業具有低成本特點,大學生又是互聯網主要使用者,因此創業教育將會增強大學生利用互聯網平臺進行微創業的意愿。同時,創業教育強調創新性和創造性思維,這對于大學生在互聯網平臺進行微創業十分重要。創業教育培養了大學生提出新穎創意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有助于他們在互聯網設計和開發創新產品或服務?;诖?,本文提出如下假設:

H1:創業教育會正向影響大學生的微創業意愿。

1.2 創業教育與自主性

自主性是指在完成某項任務時產生的一種意愿或意志[21]。創新性是創業成功的關鍵,它需要學生具備自主性,能提出新穎的創意和解決方案。創業教育可以通過提高學生創業知識、獨立思考與分析能力、適應性與創新性和自主決策,從而提高他們創業自主性和創業決策的有效性。首先,創業教育包括豐富的創業知識和技能。通過學習市場分析和商業計劃編制展等知識,學生能提升創業領域的能力,進而增強他們進行自主決策的信心;其次,創業教育會提升學生的獨立思考及分析能力。學生在課程和實踐中提出自己的想法、分析市場趨勢和競爭意識,這種鍛煉使他們可以進行自主決策,按照自己的方式進行創業活動;第三,創業教育培養了學生的適應性和創新性。在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中,創業者需要具備適應性,能快速調整策略以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通過創業教育獲取知識和技能,使學生能更好地理解市場、分析風險,從而作出更為明智的決策。這種決策過程依賴于他們所學到的知識,同時也受到創業教育中培養的自主性的影響。綜上所述,本文提出如下假設:

H2:創業教育會正向影響自主性。

1.3 創業教育與意義感

意義感是指一個人的生活具有超越當前自我的重要性、目的和聯系的感覺[22],創業教育培養大學生對于創業的意義感知。一方面,創業教育可以讓大學生理解創業對自身的意義。通過創業教育,大學生可以掌握從事新的商業活動的流程,了解創業者所需要具備的技能與素質,以及面對各種挑戰時的解決方法。此外,創業教育通過實踐課程和創新創業大賽活動,讓大學生將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從而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也可以讓他們了解到創業行為對經濟社會發展所作出的貢獻。因此,創業教育在知識傳授和實踐過程中會不斷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影響其價值觀和人生觀,塑造其對于創業意義的解讀。大學生在接受創業教育過程中會加深對自我能力的認可,以及了解創業對自我實現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設:

H3:創業教育會正向影響意義感。

1.4 自主性與微創業意愿

對自主性的追求是一種基于自我導向的動機,其關注的是自己對行為決策的自主程度。自主性高的人會更愿意將時間和精力投入到任務中[21]。創業教育使學生擁有獨特的視角去發現市場中的創業機會,能按照自己的興趣去追求創業目標,可以增強其創業的動力與決心。微創業依托于互聯網平臺,提供了很多可行的機會,大學生可以根據優勢自主選擇合適的項目,這種自主選擇機會越大,大學生會有更多的主動性與創造力。自主性高的個體往往更具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微創業過程中,創業者需要在眾多的選擇和機會中作出正確的決策。自主性高的個體更傾向于依據自己的判斷與理解,而不是盲從于他人的意見,這會使得他們在市場中保持競爭力,從而增強創業成功的可能性,這種可能性增大的感知會增強創業傾向。此外,自主性高的個體在尋求知識和獲取資源上也更具有積極性。創業活動開展需要創業者具備廣泛的知識和技能,并且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不斷更新和擴充自己的知識和技能,以應對市場的各種變化。由于互聯網更新變化很快,依托于互聯網平臺進行的創業活動需要創業者及時發現環境的變化,并及時作出改變。自主性高的個體更有可能進行主動學習與探索,從而擁有很好的市場應變能力,這種能力也會增強大學生的微創業信心。人們需要自主感來維持他們對一項活動的內在動機[23]。當學生對微創業的自主性增強時,他們會更容易產生微創業的動機,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設:

H4:自主感正向影響大學生的微創業意愿。

1.5 意義感與微創業意愿

意義的感知需要個人深入參與到對他人有幫助的社會活動中,明確目標和使命,并且加強與除了他人之外外部世界的聯系[22]。意義感的追尋是基于他人導向的動機。理解創業對自身和社會的意義可以幫助大學生明確個人的目標與使命。這種明確性增強其創業的動機與決心,更有信心迎接挑戰。通過對微創業意義的感知,可以使大學生提升這項行動對他人和社會的價值感知,從而增強其對于創業行為的理解和認同。這種價值感知的提升有助于塑造他們的價值觀,更加關注社會責任和可持續性。他們會把創業看作積極的方式來實現自身價值、推動社會發展,而不僅僅是追求經濟利益。具體來說,創業也是一種不斷學習和成長的過程,它讓創業者不斷地拓展自己的知識和技能,培養創業者的領導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有助于大學生實現自我價值。此外,創業活動使創業者擔當起解決問題的責任,為社會提供有價值的產品或服務,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實踐自己的使命和價值觀,為社會做出積極的貢獻。意義感的感知越高,對創業活動的認同感也就越高,這種認同可以激發他們積極投身創業活動的動力,從而增加其微創業的意愿?;诖?,本文提出如下假設:

H5:意義感正向影響大學生的微創業意愿。

根據以上假設,本文構建的研究模型如圖1所示。

2 研究設計

2.1 問卷設計

本文問卷共包含4個潛變量,創業教育(EE)、自主性(AU)、意義感(ME)、微創業意愿(MEI)。為了驗證研究假設,本文基于研究使用過的量表題項進行測量,并結合情境進行了適應性修改。創業教育的量表改編自周敏[10]的測量項,自主性量表改編自Hsu[21]的測量項,意義感改編自李超平等[24]漢化修訂的心理授權量表中的子量表,微創業意愿改編自潘朝陽等[25]的創業意愿量表。問卷設計結束后,請相關專家對量表的測量項敘述不合理的地方進行修訂,并在15名學生中進行了預測試,預測試結果顯示量表信效度良好。每個題項均采用7點李克特量表進行測量: 1分代表“非常不同意”,7分代表“非常同意”。各潛變量以及其測度項如表1所示。

2.2 樣本選擇與數據收集

調查選取某高校大學生為研究對象,共計發放問卷320份?;厥?20份,將回答答案全部為一致結果或有缺失值的問卷定義為無效問卷,刪除無效問卷后,共計獲得有效問卷277份,問卷填寫的有效率為86.6%。有效樣本的基本信息如表2所示。

根據表2可知,在性別特征方面,男性占46.2%,女性占53.8%,樣本中男女比例差別不大;在年級分布方面,大多數被試者為大三大四的學生,占比約75.5%,這部分學生即將面臨畢業后的職業選擇;在專業分布方面,經管類和藝術類學生較多,占比超過30%,文史類和理工類數量基本持平,都在12%左右。

3 數據分析

3.1 信效度分析

首先對量表進行信度分析。根據Nunally[26]的觀點,Cronbach α大于0.700時,則認為該量表的信度良好。本文利用SPSS 25.0軟件對有效數據進行分析,各潛變量的Cronbachα分別為0.950,0.850,0.865,0.916,均大于0.700。因此,本文所使用的量表具有較好的內部一致性。為了進一步驗證信度和效度,使用AMOS 24.0對有效數據進行驗證性因子分析出結果如表3所示。結果顯示,所有測量項的標準因子載荷均大于0.700,平均方差提取量(AVE)均大于0.500,復合信度(CR)均大于0.700,說明該量表有較好的效度。

為了驗證所使用的量表的區別效度,本文比較了各潛在變量的平均方差萃?。ˋVE)值的平方根與它們之間的相關系數。如表4所示,對角線上的數值代表AVE的平方根,可以看出所有變量的AVE值的平方根均高于它們與其他變量之間的相關系數,表明各變量之間具有較好的區別效度。

3.2 模型檢驗與結果

采用AMOS 24.0對模型的擬合優度進行檢驗,結果如表5所示,除了GFI的值略小于推薦值,其它指標的擬合指數符合推薦值,說明模型和數據之間的擬合較好。

從結果來看,創業教育微創業意愿有顯著的正向影響(β=0.404, p < 0.001),H1得到驗證。創業教育對自主性(β=0.617, p < 0.001)和意義感(β=0.483, p < 0.001)均有顯著的正向影響,說明接受創業教育會帶來自主性和意義感的提升,H2和H3得到驗證。自主性(β=0.305, p < 0.001)和意義感(β=0.209, p < 0.001)對微創業意愿也有顯著正向影響,說明自主性越高,感知的意義感越強,大學生的微創業意愿越高,H4和H5得到驗證。

3.3中介效應分析

本文使用SPSS的PROCESS插件來驗證模型的中介效應,并在95%的置信區間內進行5 000次重復抽樣。結果如表6所示。中介分析結果顯示,創業教育通過自主性對微創業意愿的間接效應的置信區間為[0.098, 0.204],區間不包含0,創業教育通過意義感對微創業意愿的間接效應的置信區間為[0.042, 0.138],區間也不包括0,說明自主性和意義感的中介效應顯著,創業教育對創業意愿的影響作用,可以通過自我導向的自主感和他人導向的意義感來介導。

4 結論與啟示

4.1 研究結論

創業教育對大學生的微創業意愿有顯著的積極影響,開展創業教育有助于提升大學生的創業傾向和意愿。

創業教育會激發大學生不同的目標動機,創業教育會提升大學生基于自我導向的自主性,開展創業教育也會增強其基于他人導向的對于創業行為意義感的感知。

自主性和意義感都對大學生的微創業意愿產生正向影響。大學生對于微創業的自主性和意義感的感知,都會提升他們的微創業意愿。

創業教育對大學生微創業意愿的正面影響是通過自主性和意義感來中介的。

4.2管理啟示

基于自我導向和基于他人導向的動機均能增強大學生對于微創業的意愿,這些發現進一步深化對創業教育的影響機制的理解,并豐富了自我決定理論和動機理論。自我導向的動機與自主性相關,它強調個體內部的動機,而他人導向的動機則與外部激勵和社會認可相關。這一發現證明,創業教育可以激發不同類型的動機,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大學生參與創業教育的內外部動機,從而擴展了自我決定理論和動機理論在創業教育領域的應用。

同時,本文在理論上支持了創業教育的有效性,強調了教育對個體創業意愿和能力的塑造作用。社會學習理論認為,個體通過觀察他人并參與社會活動來學習新知識和技能。研究發現這有助于深化對教育和創業之間關系的理解,并從社會學習的視角為創業教育的設計和實施提供了理論依據,也有助于拓展社會學習理論的應用領域。

參考文獻:

[1]廖藏宜,閆俊,許曉明.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意愿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J].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學報,2018,32(3):44-53.

[2]倪斯鈮.高校網絡“微創業”的現狀及路徑探究——基于436名廣東高校創業者的調查[J].領導科學論壇,2022(10):125-128.

[3]周冰玉. 虛擬社區治理對用戶創業意愿的影響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23.

[4]HAMDI-KIDAR L, VELLERA C. Triggers entrepreneurship among creative consumers[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18, 92: 465-473.

[5]YUN J J, PARK K. How user entrepreneurs succeed: The role of entrepreneurs caliber and networking ability in Korean user entrepreneurship[J].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2016, 21(3): 391-409.

[6]SCHIAVONE F, RIVIECCIO G, PAOLONE F, et al. The macro-level determinants of user entrepreneurship in healthcare: an explorative cross-country analysis[J]. Management Decision, 2021, 59(5): 1158-1178.

[7]張秀娥,徐芳菲.綠色創業教育對大學生綠色創業意愿影響研究[J].科技創業月刊,2023,36(6):1-8.

[8]趙珂. 湖北省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對大學生創業意向的影響研究[D].武漢:武漢工程大學,2023.

[9]仲采薇,單孟孟.創業教育與創業環境對大學生創業意愿的影響研究——以風險感知、創業態度與自我效能為中介[J].市場周刊,2023,36(9):187-190.

[10]周敏.創業教育對大學生返鄉創業意愿的影響研究[D].南昌:江西農業大學,2022.

[11]景惠毓. 感知社會支持對青年創業行為的影響路徑研究[D].南京:南京財經大學,2023.

[12]余嘉璐,詹安琪,李欠強.創業教育對大學生創業意愿的影響研究——創業自我效能與社會網絡鏈式的中介作用[J].科技創業月刊,2020,33(9):132-136.

[13]李曉烽,謝瓊.高等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對大學生創業意愿的影響機制研究——以創新能力作為中介變量[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22,38(2):89-93.

[14]RYAN R M, DECI E L.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the facilitation of intrinsic motivatio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well-being[J].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0, 55(1): 68.

[15]朱玉,何萍,李正標.高職院校創業教育對學生創業意愿的影響研究[J].岳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36(6):30-33.

[16]魯平俊,諶奇穎,王昌梅.平臺獎勵能促進消費者推薦意愿嗎?——基于自我調節的中介作用[J].預測,2021,40(6):23-30.

[17]劉燦輝,安立仁.經濟獎勵與個體知識共享意愿——認知風格和知識隱性程度的調節作用[J].華東經濟管理,2016,30(12):170-177.

[18]JONES C, ENGLISH J. A contemporary approach to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J]. Education and Training, 2004, 46(8/9): 416-423.

[19]黃善明.創業教育對大學生創業自我效能感、創業意向的影響研究[D].成都:電子科技大學,2018.

[20]KOLVEREID L, MOEN O. Entrepreneurship among business graduates: Does a major in entrepreneurship make a difference?[J].Journal of European Industrial Training, 1997,21(4), 154-160.

[21]HSU C L. Applying cognitive evaluation theory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gamification mechanics on user engagement in resource recycling[J]. Information & Management, 2022, 59(2): 103602.

[22]MEAD N L, WILLIAMS L E. The pursuit of meaning and the preference for less expensive options[J].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023, 49(5): 741-761.

[23]SUH A, WAGNER C, LIU L. Enhancing user engagement through gamification[J]. Journal of Computer Information Systems, 2018, 58(3): 204-213.

[24]李超平,李曉軒,時勘,等.授權的測量及其與員工工作態度的關系[J].心理學報,2006(1):99-106.

[25]潘朝陽,楊晶,翁灝.S-O-R框架下大學生創業意愿影響因素研究[J].科技創業月刊,2022,35(11):121-126.

[26]NUNALLY J C.Psychometric theory[M]. 2nd ed.New York: McGraw-Hill, 1978.

(責任編輯:要 毅)

猜你喜歡
結構方程模型創業教育自主性
我國信托業資本配置效率影響因素研究
基于結構方程模型改進ARMA模型參數估計
構建高校研究生創業實踐平臺的有效途徑分析
在經濟新常態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研究
基于“創業崗位”需求的新課程體系建設研究
消費者網絡購物行為決策影響因素實證分析
英語學習的自主性及其教學應用
實用英語教材與藝術生自主性培養
發揮主體作用,加強高中數學復習的自主性
維護科學的自主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