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能型社會背景下職業教育社會認同提升研究

2024-03-01 06:32張衡宇
教育與職業(上) 2024年2期
關鍵詞:社會認同路徑選擇職業教育

[摘要]基于推進技能型社會建設,研究辦好新時代職業教育,發展更高質量的職業教育,提升職業教育社會認可度,助力推動經濟社會快速有序發展是亟待解決的癥結。通過系統梳理技能型社會和職業教育社會認同邏輯的價值意蘊,分析技能型社會產業需求特征與職業教育困境,以問題為導向,提出職業教育社會認同的路徑選擇,踐行職業教育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大量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初心和使命。

[關鍵詞]職業教育;社會認同;技能型社會;路徑選擇

[作者簡介]張衡宇(1975- ),男,江蘇贛榆人,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研究員,碩士。(江蘇? 徐州? 221116)

2021年4月,全國職業教育大會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對職業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提高技術技能人才社會地位,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撐”。2021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到2035年,我國職業教育整體水平進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技能型社會”。2022年5月,新修訂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提出要“著力提升職業教育社會認可度,完善職業教育保障制度和措施,更好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這一系列政策法規表明,增強和提升職業教育的社會認可度已上升為國家意志,建設技能型社會必須加快推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提高和增強職業教育的社會認同。

一、技能型社會與職業教育社會認同的內涵邏輯

(一)技能型社會

新時代背景下,“技能”被烙印上了鮮明的時代特點,體現時代所寄予的內涵特征?!凹寄堋辈粌H需要為產業服務,更需要融入大眾的生活與文化。技能型社會是我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提出的一項教育和社會革新理念[1],旨在加快建設國家重視技能、社會崇尚技能、人人學習技能、人人擁有技能的技能型社會教育體系和政策體系,堅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營造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社會環境,讓更多青年憑借一技之長實現人生價值[2]?!笆奈濉睍r期,構建技能型社會教育體系將為我國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變革注入新的活力,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的人才保障和技能支撐[3]。

(二)職業教育社會認同

職業教育社會認同是指國家或地區的適齡學生以及其他人員選擇接受職業教育培養或提升其職業素質和能力的積極性、自主性和主體性,是職業教育的社會地位、社會聲望、社會經濟處境及社會評價的集中體現。其主要表現為職業教育作為一種教育類型在運行和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功能優勢力量,以及由此引發學生和家長、社會公眾、行業企業乃至其他類型教育等對職業教育的認可、青睞程度和推動力[4]。職業教育社會認同主要體現在:一是學生或其他受教育人員對職業教育的認可程度和選擇意愿明顯提升;二是適齡學生的家長在子女選擇職業教育時的支持程度普遍增加;三是政府等相關部門對職業教育的關注度、社會的接受度、行企的積極參與程度顯著提高。

(三)技能型社會與職業教育社會認同的邏輯關系

一是技能型社會建設對提升職業教育社會認同提出時代要求。長期以來,我國將職業教育作為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的主要渠道,并積極推動構建符合我國國情和特色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目前已經形成世界最大規模的職業教育體系。但是,當前社會對人才的定位和評價仍然偏向追求知識型、研究型的培養教育,對“技能”二字存在一定的輕視。因此,如何扭轉輕視技能型人才、技能型工作的負面社會觀感,引導新一代青年重視技能學習與運用,仍然是一項繁重而艱巨的任務。二是技能型社會建設為提升職業教育社會認同提供強大動力。推動技能型社會建設涉及教育和文化兩個層面的價值再定位、再評估、再考量和再審視。一方面,從文化的角度考量其在個體和社會兩個層面上的影響。對于個體來說,取決于如何通過技術技能的學習和培訓促進個人生活水平的提升和社會地位的提高;從社會層面來說,體現在能否形成人人尊重技術技能型人才、人人向往成為技術技能型人才的社會格局和文化氛圍。另一方面,從教育的功能和要求來看,技能型社會的建設離不開職業教育的改革創新。這就必須直面職業教育發展過程中的痛點、難點問題,如深入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實現利益相關者對于職業教育的共同治理和多元參與,提升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適應性[5]。三是技能型社會建設為提升職業教育社會認同提供方向指引。長期以來,職業教育在我國教育體系中面臨吸引力不足和社會認同度不高的問題。盡管我國已構建形成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但作為一種教育類型,職業教育仍需要加強理論體系和鞏固實踐結構。建設技能型社會的提出為新時代職業教育發展指明了方向。深入研究技能型社會的價值內涵和實施路徑等,將對提高職業教育社會認同產生深遠的影響。因此,針對增強職業教育社會認同的政策制度問題和實施路徑進行研究、形成成果并付諸實踐,對于建設和實現技能型社會具有同向推進作用。

二、職業教育社會認同面臨的現實困境

近年來,職業教育在擴大辦學規模、提升內涵和人才培養質量,以及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等方面,通過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是,職業教育吸引力不足、社會認同度不高等問題仍制約著技能型社會的構建和產業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隊伍的建設。

(一)職業教育硬實力尚顯不足

我國現有職業學校1.13萬所,在校生超過3000萬人[6]。但職業院校發展起步較晚,對職業教育的重視及投入程度不夠,導致職業教育硬實力不強。一是各地對職業院校的財政投入不一,導致不同地區的辦學條件參差不齊,這直接影響了職業教育的整體發展。二是教學質量有待提高。職業院校師資水平的不一致直接影響了教學質量,高水平的教學質量與師資水平息息相關,對于學生學習熱情和積極性的激發至關重要。三是專業設置有待優化。雖然教育主管部門對高等教育、職業教育的專業設置有明確的界定,但從橫向對比來看,高等教育與職業教育部分專業還存在交叉,在職業教育中,高職與中職部分專業也存在一定的重復。部分職業院校盲目擴大辦學規模,對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的科學性、適應性及前瞻性的考量需要進一步深化和優化。

(二)職業教育軟實力不夠

目前,職業教育整體的影響力和輻射力不夠突出,主要是軟實力不足。部分職業教育學校的人才培養與社會、行業和企業的需求不相適應,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能力有待提升,吸引企業參與的積極性與熱情有待強化。一是人才培養質量有待加強。職業教育需要精準對接行企需求,補足人才培養方面的短板,真正為企業提供招之即來、來之即用、用能用好的對口人才。二是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有待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的特色,但現實情況是企業對與職業院校開展校企深度合作的熱度不高,很大原因是職業院校自身的辦學理念、專業建設、實訓設備、科技服務和人才培養等跟不上企業和市場的步伐。三是專業劃分與地方需求融合度不高。職業教育院校的專業劃分和地方區域經濟發展、產業需求不適配,使得職業院校在服務和推動地方經濟發展方面難以發揮應有的作用。四是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規格與技術技能新崗位新需求對接不緊密。從產業需求和企業要求來看,相較于培養學生“一技之長”,更受重視的是“一專多能”,即在加強以專業為核心素養的前提下,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引導學生向多維度、多層次、多方面發展。

(三)職業教育認可度不足

在推動技能型社會建設的背景下,職業教育難以獲得社會認可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是社會對職業教育的評價有失偏頗。當前社會對人才的評價仍偏向追求知識型、研究型的培養模式,對“技能”存在一定的輕視,導致學生對職業教育的選擇仍帶有無奈情緒,從而影響職業教育的生源質量。一些家長和學生更傾向于選擇享有社會名聲和品牌的普通高等教育學府,而非職業教育院校。二是職業教育培養高層次人才的通道和目標不明晰。職業教育根據辦學層次的不同可分為職業中專、職業大專、職業本科和職業研究生,在國家已經明確要進一步發展職業本科教育的政策支持下,如何使職業教育由低層次向高層次發展,為職業教育學生指明發展路徑方面仍需要進一步研究和明確。高層次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與發展方向需要區別于普通本科教育的培養模式,確保培養出高素質應用型技能人才。職業教育不同階段的目標與實現路徑一直比較模糊,難以形成巨大的合力,成為職業教育推動產業發展、建成技能型社會的瓶頸[7]。三是地方政府支持職業教育發展的力度不足。一方面,財政資金的投入相對不足。與普通高等教育相比,職業教育的各項投入均低于普通院校。另一方面,綜合規劃與專項指導力度不夠,對中高職之間的貫通銜接,如專業銜接、人才培養貫通、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的政策引導缺乏力度,對地區產業布局、地方企業良性發展和學校高質量發展之間的橋梁紐帶作用發揮不足。

三、技能型社會背景下提升職業教育社會認同的路徑選擇

全國職教大會開創性地提出了構建技能型社會的戰略理念,其核心目標在于打造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建設重點在于提高職業教育的社會認同度。鑒于國家推進實施技能型社會的時代背景以及現代職業教育的任務使命,本文從建構技能成才社會觀念、完善技能人才培養體系、夯實技能供給能力水平、健全技能人才激勵機制方面提出相關發展路徑。

(一)關鍵點:建構技能成才社會觀念

思想觀念是實現目標的基礎,建設技能型社會需要樹立崇尚技能的價值導向,以價值引領建構技能型社會的觀念。

第一,重構職業教育的功能定位。長期以來,社會將職業教育理解為層次教育,是比普通教育低一個層次的教育。2019年,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2022年,新修訂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在法律層面明確了“職業教育是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類型”。隨著國家層面相關法律和政策的出臺,將有力改變社會對職業教育的認識誤區和偏見。

第二,營造崇尚技能的社會氛圍。要倡導“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價值觀念,從根源上改變“重知識輕技能”的觀念,弘揚全社會崇尚技能的新思潮。職業教育要面向社會開放,讓社會和人民群眾深入了解、體驗、參與、共享職業教育。通過培養大量具有工匠精神、掌握高超技術技藝、能實際解決各類生產過程中的重大技術難題的技術技能型人才,以榜樣示范作用吸引更多的人熱愛技能、崇尚技能、錘煉技能,助力我國由制造大國向智造強國轉變。

第三,改善技能成才的外部環境。借助推進建設技能型社會的政策支持,消除所有制約、阻滯技術技能人才成長的綜合因素。建立健全技能成才、技能報國的體制機制,搭建成長平臺,完善文化素養與技術成長融合發展的雙向通道,吸引更多青少年學生主動學習技能,立志投身技能成才、技能報國的發展道路。

(二)立足點:完善技能人才培養體系

長期以來,構建適合我國國情、體現我國特色、相對自成體系的職業技能人才培養體系是我國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目標。如何構建完善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打通技能人才培養成長通道,成為當前我國職業教育的關鍵。

第一,規范、明晰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政策框架。職業學校教育分為中等職業學校教育、高等職業學校教育,其中高等職業學校教育涵蓋了???、本科及以上層次的教育。構建技能人才培養的“立交橋”,打通中職、大專、職本與應用碩士培養通道,推動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既自成體系又相互融通,以促進兩者協調發展。

第二,積極實施一體化的職業教育體系。一要鞏固中等職業教育的基礎地位。中等職業教育位置較為特殊,涵蓋了基礎性、中等定位和職業特性三個特點。準確把握中等職業教育的辦學特征和方向,既要保障學生的學業水平、提升技能技藝,也要推動中等職業教育由原來的單一就業向升學與就業并重轉變。二要創新發展??茖哟温殬I教育。??茖哟温殬I教育要在國家“雙高計劃”的引領下,著力提質培優、增值賦能,要以創新思維堅定不移地推行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等辦學經驗和教學模式,打造品牌,提升國際影響力。三要積極發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本科層次職業教育不僅是國家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發展的要求,也是職業教育由低到高教育層級發展的必然。相關部門應加強指導,加快研究制定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的相關政策,并支持一批優質??聘呗殞W校升格為本科層次職業學?;蜷_設職業本科專業。

第三,加快推行職業教育高考制度。職業教育高考制度自提出之際就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國家對職業教育進行了專門的高考制度設計,為職業教育發展提供了激勵與肯定。積極推進“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把握好政策的延伸性、科學性和連貫性,使中等職業教育、高等職業教育、職業教育本科和研究生層次的職業教育在縱向貫通和橫向過渡上實現合理有序的銜接,從而為職業教育的加速發展產生積極推動作用。

(三)著力點:夯實技能供給能力水平

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和產業結構的調整,行業企業迫切需要大量的技術技能人才,而如何提高和保障技術技能人才的能力水平以適應行業企業的實際需要,事關國家產業結構調整和變革的成敗。

第一,提高技能人才培養質量。職業教育向社會、行業、企業輸送的畢業生質量是社會系統對職業教育認可的基礎。為此,一是要深入推進教師、教材、教法改革創新。積極探索中國特色現代學徒制,如在一些需求較大的領域,適度提速,努力培養適應時代需求的現場工程師。借助科技手段,重新塑造教學模態,使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有更多層次、維度,重新設計教學內容,推動學生自主精準學習。二是要加強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構建符合職業教育校本特色的“三全育人”“五育并舉”縱貫立體式的人才培養體系,促進文化、知識、專業、技能多方位的人才培養,使其更符合社會需求。三是要構建適應社會需求的專業課程體系。職業院校專業設置要向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等高端產業和傳統產業高端轉移。在課程體系構建方面,要積極適應智能時代技能技術工作方式與生產一體化等技術特征,構建以能力為導向的“公共技術平臺+應用能力模塊+專業方向”等具有職業教育特色的課程體系架構。

第二,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新修訂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以“產教融合”替換“產教結合”,并對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和多元辦學等如何深化、怎樣搭建、何以形成提出了明確的規定。政府層面需要破解院校積極而企業冷淡的現實境遇,思考如何更好地將校企、產教結合,積極推動企業參與職業教育。支持企業設置實施職業教育的專職或者兼職崗位,深度融入職業學校人才培養方案修訂、教學質量評價、實驗實訓平臺搭建、專業調整和課程開發等方面,實現專業鏈、產業鏈、人才鏈、創新鏈的有效對接。

第三,服務支撐經濟社會發展。技術技能服務能力水平直接影響著國家的生產力、生產要素和生產方式的變革,技能型社會建設的核心也是通過不斷提升技術技能水平,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經濟轉型高質量發展。職業教育作為與經濟社會發展直接關聯的類型教育,需要重點關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政策,深刻理解國家政策,與國家發展方向保持一致,助力產業升級改造,促進經濟秩序和產業格局變革,為攻克關鍵核心技術做出貢獻。各類職業教育學校應根據地方需求,與地方企業形成共同體,不斷優化和完善服務地方的能力,以支持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

(四)突破點:健全技能人才激勵機制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制度的不斷改革以及行業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社會對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長。如何保障、激勵技術技能人才快速成長,事關經濟產業變革的成效。盡管國家持續推動地方政府改革用人制度,穩步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待遇,但與時代發展、技能人才的期待相比,改革力度仍存在較大差距。建設技能型社會需要國家和地方政府進一步創新機制、精準發力,為技術技能人才成長發展構筑堅固的激勵保障政策體系。

第一,制度先行。各級政府應制定并貫徹技能型人才的選拔、教育、使用、考核、反饋和激勵等政策制度,著力破除制約技能人才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形成有利于技能人才成長成才的政策環境。要創新青年技能人才培育選拔機制,鼓勵他們追求卓越,培養青年技能人才的工匠精神,促使青年人努力成為“工匠”。破除各類制約技能人才發展的束縛,如學歷要求、工作時間、學歷水平等,穩健實施有利于職業教育學生在創業、就業、異地安家、公務員和事業單位錄用、職業等級評定以及技術等級認證等方面的優越政策。

第二,暢通發展。職業發展、實現自身價值是技能人才關注的首要問題,針對技能人才個人發展渠道狹窄、社會地位不高等問題,需要發揮政校行企等多元主體作用,共同營造有利于技能人才成長、發展的制度環境,促進技能人才實現人生價值。一是改進技能人才評價機制。以工作實績為導向,完善職業資格等級認定、職業技能等級評價和職業實操評級等政策。鼓勵并支持行業企業暢通技術技能人才的成長發展渠道,有效解決技能人才在考核、使用、激勵等方面的瓶頸問題,發揮人才評價的“指揮棒”作用,努力營造有利于技能人才充分發揮創新力量的環境。二是拓展技能人才業務發展渠道。對于有創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鼓勵其積極參與各類技能科研、創新創業等項目,支持其開展科技攻關活動,挖掘和激發其技術創新潛力。在國家重大人才支持計劃中增加高技能人才類別,給予特殊獎勵支持,進一步激發技術技能人才的工作熱情。三是打通技能人才職業晉升通道。為技能人才提供多元化的職業發展渠道,形成“多階梯”晉升機制。探索高技能人才參加工程系列專業技術人才職稱評審,對貢獻重大、業績突出的高技能人才,建立職稱評審申報“綠色通道”。鼓勵企業設立“首席技師”“技能專家”“工匠人才”等技能人才專屬崗位,拓寬技能人才晉升通道。對有行政領導能力技能人才,可提拔到行政管理職位,以崗位晉升激勵干事熱情。

第三,提升待遇。好的待遇可以激發技術研究人才的積極性、優化社會環境、提升技能人才待遇水平和社會地位,增加職業榮譽感,營造崇尚技能的氛圍。一方面,要著力提高技能人才的經濟待遇,通過制定完善技能技術要素參與企業收益分配制度,使高技能人才能夠得到由其技能帶來的經濟收益。鼓勵、支持技術技能人才鉆研技藝,將其技術技能與工資、績效獎金掛鉤。對于在技能大賽中獲獎和技術技能有較大突破的人員,要積極推行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并重,進一步激發技術技能人才的工作熱忱。另一方面,提高技能人才經濟之外的待遇,包括政治待遇、社會待遇等,引導社會尊重技術技能人才。

技能型社會是技能形成體系的社會化,技能形成體系的社會化演進是技能人才個體角色融入社會與促進社會發展的雙向過程[8]。建設技能型社會需要一支規模龐大、結構合理、素質較高的技能人才隊伍作支撐,各級政府必須準確把握技能型社會特征,準確理解職業教育在新發展階段服務技能型社會的目標任務,推動職業教育與科技發展趨勢、行業產業需求無縫對接,加強職業教育的辦學機制體制改革實踐,深入推進校企合作和產教融合,切實提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著力提升職業教育現代化水平,以提供源源不斷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支撐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參考文獻]

[1]李玉珠,弓秀云,張秋月.技能社會的核心、載體與共同體邏輯[J].職教論壇,2022,38(1):42-50.

[2]陳子季.深入貫徹落實《職業教育法》 依法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2(16):5-12.

[3]陳子季.優化類型定位 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1(12):5-11.

[4]韓毅.增強現代職業教育吸引力的制度及政策研究[D/OL].天津:天津大學,2017.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056-1019894568.htm.

[5](美)埃里克·布倫喬爾森,安德魯·邁克菲.與機器賽跑[M].閭佳,譯.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4:131-148.

[6][7]宋福順.信號集中監測系統實訓項目開發與實施[J].中國新通信,2021,23(16):31-32.

[8]劉立新,周鳳華.新職業教育培養面向未來的人才[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9:45-66.

猜你喜歡
社會認同路徑選擇職業教育
中西傳統節日的文化差異與社會認同探究
經濟新常態下社會認同的變化及其影響
民族傳統體育儀式的文化解讀
《彩虹艷盡半邊天》對黑人女性的社會認同
民辦高校持續發展的路徑選擇
“動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養路徑研究
論七年一貫制體系下本科學科建設中職業教育的重要性
社會治理面臨的現實困境與路徑選擇
芻議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PLC應用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