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式現代化對馬克思現代化思想的守正創新

2024-03-04 18:03李永勝黃丹丹
理論探索 2024年1期
關鍵詞:中國式現代化

李永勝 黃丹丹

〔摘要〕中國式現代化是馬克思現代化思想在21世紀中國守正創新的重大成果。中國式現代化守“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之正,創“人的現代化”之新;守“尊重自然”之正,創“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新;守“人是社會關系總和”之正,創“人與社會和諧發展”之新,從而實現了對馬克思現代化內在實質的守正創新。中國式現代化守“生產力”之正,創“新質生產力”之新;守“人的利益”之正,創“人的美好生活需要”之新;守“無產階級政黨領導群眾觀”之正,創“人民江山論”之新,從而實現了對馬克思現代化發展動力的守正創新。中國式現代化守“世界歷史理論范式”之正,創“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理念”之新;守“東方社會發展道路”之正,創“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模式”之新;守“共產主義文明道路”之正,創“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實踐”之新,從而實現了對馬克思現代化發展道路的守正創新。

〔關鍵詞〕中國式現代化,馬克思現代化思想,現代化內在實質,現代化發展動力,現代化發展道路

〔中圖分類號〕A8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175(2024)01-0028-08

一部中國式現代化史就是中國共產黨堅持不懈對馬克思現代化思想守正創新的歷史。習近平強調:“概括提出并深入闡述中國式現代化理論,是黨的二十大的一個重大理論創新,是科學社會主義的最新重大成果?!薄?〕中國式現代化是馬克思現代化思想中國化時代化的理論結晶,它不僅彰顯了馬克思現代化思想的強大生命力,而且徹底摒棄了西方現代化思想的虛假光環與沒落景象。當前學術界主要從中國式現代化的出場、內容、特征、意義和話語體系等方面展開研究,而對中國式現代化與馬克思現代化思想的關系研究較少,代表性觀點有:顏曉峰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重大成果〔2〕。劉儒認為,中國式現代化擘劃出一種“大現代化觀”,構建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現代性”〔3〕。陳培永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馬克思主義現代化理論在新時代的創新發展〔4〕。這些成果對我們研究中國式現代化與馬克思現代化思想的關系提供了重要借鑒,但是都未能明確指出二者是“守正創新”的關系。事實上,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必須堅持守正創新”的方法論要求〔5〕20,黨中央已將守正創新上升到治國理政的高度,成為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重要時代邏輯。因此,本文立足守正創新的視角,通過探討中國式現代化對馬克思現代化內在實質、發展動力、發展道路等方面的守正創新,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內涵,從而推動科學社會主義進入新境界。

一、對馬克思現代化思想內在實質的守正創新

馬克思現代化思想是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和總結,其內在實質是促進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指向人的現代化。正如馬克思對現代化的描述:“工業較發達的國家向工業較不發達的國家所顯示的,只是后者未來的景象?!薄?〕8可見,現代化表現為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發展躍遷,實現了現代文明對傳統文明的變革,從而推動了人類社會文明的進步。究其本質,中國式現代化是馬克思現代化思想的重大創新,為人類實現現代化提供了新的選擇。這是因為,它“既切合中國實際,體現了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也體現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7〕368。也就是說,中國共產黨立足中國具體國情,將馬克思現代化思想同社會發展和人類發展相結合而創造性提出了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了對馬克思現代化內在實質的守正創新。

(一)守“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之正,創“人的現代化”之新

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是實現人的現代化,表現為對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價值追求。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是衡量現代化社會的基本準則,也是規避資本主義社會人的單向度發展的重要密鑰?!豆伯a黨宣言》中提到:“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薄?〕53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是馬克思現代化思想的價值旨歸,也是彰顯現代化社會的重要原則。進而言之,人是推動現代化進程最具能動性的主體,現代化的實質是人的本質的充分發展。具體表現為,每個人都能自由地發展自己的本性,能夠全面地參與社會生活,充分展現自己的個性和能力。

中國式現代化堅守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將主體的合理性需求放在現代化建設的首位。在現代化理論建構階段,充分考慮我國14億多人口的現狀,提出了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在理論上豐富了馬克思人的現代化思想。在現代化實踐探索階段,“堅持人民主體地位,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9〕438,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自覺維護人民的尊嚴和利益。由此可見,中國式現代化在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全體人民共同富裕、走和平發展道路等方面堅守馬克思現代化內在實質,從發展成就的分配公平、物質文化的全面享有以及國際交往新格局構建等方面保障每個人的自由全面發展。

進一步說,中國式現代化在堅守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基礎上,創新了人的現代化思想。習近平指出,“現代化的本質是人的現代化”〔10〕68。人的現代化是社會現代化的重要表征,是影響中國式現代化順利實現的關鍵因素。在關注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中,馬克思認為共產主義社會為實現人的現代化提供了制度保障。原因在于,未來社會實現了人類生產方式、消費方式、文化方式、社會交往方式等的變革,有力推動了人的思想觀念、道德素質、思維方式的發展,最終促進了人的現代化實現。從本質上看,促進人的現代化就是要擺脫對人的依賴、超越對物的依賴,從而形成具有獨立精神品格、富有創造性的人。在此基礎上,人的現代化態度、價值觀和行為方式才得以確立。具體而言,堅持以人為本的現代化執政理念引領中國式現代化前行,進而建構一個嶄新的現代化圖景。事實上,中國式現代化的方方面面,都與人的現代化發展相關。在物質富足和精神富有協調發展中提高人的生活品質,破解西方經濟人的價值觀陷阱。以和平共處的國際交往增進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減少不同民族國家間的現代化隔閡。因而,人的現代化實際上是人的本性的自由展現,是在滿足人對物質財富、精神寄托、生態和諧、和平安全等美好生活需要的過程中逐步實現的。

(二)守“尊重自然”之正,創“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新

中國式現代化不僅關注人與人關系的全面發展,而且也關注人與自然關系的和諧共生。這是因為,人與自然是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的兩個重要元素。在科學處理人與自然關系時,恩格斯指出:“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薄?1〕559-560這就啟示我們,要充分把握人與自然的辯證統一關系,倘若人類無限征服自然,就會在很大程度上延緩現代化發展進程。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建立在尊重自然的基礎上,人、自然與社會是一個有機發展的整體。馬克思認為:“人靠自然界生活。這就是說,自然界是人為了不致死亡而必須與之處于持續不斷的交互作用過程的、人的身體?!薄?2〕161人是自然存在物,離開自然界人將無法生存,更無法推動現代化發展。同時,中國式現代化激活了自然發展的活力,從而也拓展了人生存的自然空間。除此之外,中國式現代化在秉承馬克思現代化思想精神內核的基礎上,不斷變革人與自然的關系,真正做到了社會發展與生態保護的辯證統一。尤其是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我們黨注重合理借助科技手段優化人與自然的關系?;诖?,自然力與人的智力、自然規律與人的需要達到了有機統一,進而改善了人的自然生存條件和發展條件。馬克思指出:“現代自然科學和現代工業一起對整個自然界進行了革命改造,結束了人們對自然界的幼稚態度以及其他幼稚行為?!薄?3〕254正是基于中國式現代化正確對待科技的價值追求,才保持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狀態,從而推進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對馬克思人與自然關系的守正創新,也是21世紀馬克思主義生態現代化理論的最新成果。從歷史維度看,我們黨始終堅持科學對待人與自然的關系。毛澤東曾發出號召:“要使我們祖國的河山全部綠化起來,要達到園林化,到處都很美麗”〔14〕51,這為生態現代化建設指明了發展方向。鄧小平作為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提出“植樹造林,綠化祖國,造福后代”〔15〕21的新使命。習近平傳承和發展這一理念,提出“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5〕49-50。無論時代如何變遷,中國共產黨一直秉持保護自然的理念,用自然賦能社會現代化。從現實維度看,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了人與自然關系從和諧相處到和諧共生的變革。這一變革體現在從根本上調整了人與自然的關系,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人與自然是生死與共的關系。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薄?〕23這就將現代化主體——人,從征服者轉變為共存者、從索取者轉變為互惠者,進而重塑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關系。這一變革深刻地彰顯了人的現代化思維以及人的現代化治理方法,實現了從“尊重自然”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的守正創新。

(三)守“人是社會關系總和”之正,創“人與社會和諧發展”之新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社會關系邁向現代化的理論精髓,也是人的現代化與社會現代化良性互動的理論結晶。馬克思認為,“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12〕501。中國式現代化實際上就是以一種社會關系的形式呈現出來,因此,對人與社會關系的理解其實就是對中國式現代化本身的理解。在不同的人類社會文明形態中人與社會的關系不盡相同。中國式現代化是對馬克思主義更高級人類文明形態的具體實踐,因此它反映了人與社會關系的和諧狀態。在中國式現代化的不斷發展中,其真正實現了“人和自然界之間、人和人之間的矛盾的真正解決,是存在和本質、對象化和自我確證、自由和必然、個體和類之間的斗爭的真正解決”〔12〕185。但在資本主義現代化中,隨著資本邏輯的不斷擴張,人與社會關系資本化體現為社會原有秩序被打破,人的能動性日益膨脹,逐漸出現了人否定社會、社會背離人的現象?;诖?,只有變革資本主義私有制生產方式,才能化解人與社會的沖突、對抗、分裂。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式現代化真正做到了把人與社會的關系還給人和社會本身。因此,馬克思關于人與社會關系的認識不斷成熟,它是中國式現代化視域下正確把握人與社會關系的科學指引。

中國式現代化堅持對“人是社會關系總和”守正的基礎上,創新性提出了人與社會和諧發展的核心要義。一方面,中國式現代化始終以社會正義為價值準則。中國式現代化本質是人的現代化,而人的現代化保障又是在維護和實現以人民利益為根本的社會正義中體現出來的。中國式現代化始終“堅持人民至上,堅持共同富裕,把增進民生福祉、促進社會公平作為發展社會保障事業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7〕450。從這個角度看,中國式現代化以人民至上超越了資本至上的西方現代化價值準則。主要體現在:它不僅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社會需要,擴大人民的社會發展空間,維護人民的社會尊嚴,而且培育和夯實人民的包容性、多元性、從容性等社會心理,以應對社會現代化進程中的矛盾與沖突。另一方面,中國式現代化以人的全面發展與社會全面進步為目標。中國式現代化建構的是人與社會和諧發展的現代化社會,既能保障人與人的和諧發展,又能促進人與社會的和諧進步。習近平強調:“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我們必須把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腳踏實地、久久為功,向著這個目標更加積極有為地進行努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薄?〕444中國式現代化的目標在建構人的全面發展與社會全面進步的實踐中體現出來,與此同時,在現代化進程中確保人人擁有平等參與機會、平等發展權利,在堅持公平分配原則和尊重主體的人格尊嚴基礎上真正推動人與社會的全面進步。

二、對馬克思現代化發展動力的守正創新

發展動力是推動現代化社會前進的力量支撐,人類社會現代化進程是無數互相交錯的力量共同作用的結果。中國式現代化突破許多改革的難點、堵點和痛點,取得一系列豐碩卓越的成績,就在于它“有無數個力的平行四邊形,由此就產生出一個合力”〔16〕592。這一歷史合力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了穩定持久的動力機制。具體而言,數字經濟時代孕育形成的新質生產力,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根本動力;不斷滿足人民的合理利益需要,積蓄起馬克思現代化發展的原始動力;充分發揮無產階級政黨領導的優越性和人民群眾的創造性,激發了馬克思現代化發展的巨大潛力。

(一)守“生產力”之正,創“新質生產力”之新

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辯證運動是中國式現代化不斷發展的根本動力。在馬克思看來,未來新社會的創建是“以生產力的巨大增長和高度發展為前提的”〔12〕538。中國式現代化作為創建未來社會的當代實踐,所取得的發展成就本質上是由生產力的不斷發展推動的。究其原因,就在于高度發達的生產力是實現共產主義的前提性條件,也是推動社會現代化發展的巨大動力??萍歼M步使得生產力發展蘊含著巨大的革命力量,由此,生產方式的迭代更新加速了社會現代化的歷史進程。事實上,“隨著新生產力的獲得,人們改變自己的生產方式,隨著生產方式即謀生的方式的改變,人們也就會改變自己的一切社會關系。手推磨產生的是封建主的社會,蒸汽磨產生的是工業資本家的社會”〔12〕602?;谏a力發展基礎上生產方式的變革,實際上代表了更為先進的社會發展形態。中國式現代化本身代表的是一種更為先進的生產方式,其本質是對馬克思生產方式思想的繼承與發展。需要強調的是,我們重視生產力對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的推動作用,同時也積極變革生產關系以適應新的生產力發展。從這個意義上看,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辯證運動驅動著中國式現代化不斷前行,這正是馬克思現代化發展動力的重要內容。

隨著數字智能時代的發展,生產力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具有了新的質態。正如習近平所說:“積極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進制造、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培育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增強發展新動能?!薄?7〕新質生產力作為一種以科技創新為主導作用的新型生產力,有別于傳統生產力,涉及領域新、技術含量高、依靠創新驅動。新質生產力強調科技創新在加快中國式現代化產業升級、贏得發展主動權中的重要作用。從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到大數據,全部都是由新技術帶來的新產業,進而形成新的生產力,共同促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順利推進。究其本質,中國式現代化是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使然,而生產力的快速發展又始于科技突破,強調以科技牽引現代化。換言之,正是在新產業新技術形成過程中孕育了新質生產力。所以說,新質生產力是對馬克思生產力的重大創新,是一種更具融合性、更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的新形態生產力。與此同時,“建設數字中國是數字時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構筑國家競爭新優勢的有力支撐”〔18〕。具體而言,在類腦智能、量子信息、深??仗扉_發、氫能與儲能等前沿科技和產業變革領域,新的生產力發展表現出自動化、數據化和智能化的發展??傊?,在數字智能時代,生產方式發展實現了新突破,尤其是新質生產力的發展為我國實現高質量現代化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源泉。

(二)守“人的利益”之正,創“人的美好生活需要”之新

人的利益是全部人類社會活動的邏輯起點,是不斷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的內在動力。誠如馬克思所言,“人們為之奮斗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19〕187。利益作為人們內心的迫切追求,激勵各個群體為之奮斗。無產階級政黨的歷史使命就是為了工人階級的物質利益、精神利益、生態利益等不懈奮斗。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創造的中國式現代化,本質上是在不斷維護人民群眾的合理利益中展現出來的,“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7〕37。也就是說,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創新和實踐創造指向的是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同西方現代化強調人的虛假利益不同,中國式現代化以實現人的合理利益作為實踐追求?!啊枷胍坏╇x開‘利益,就一定會使自己出丑?!薄?2〕286中國式現代化以維護全體人民的利益為價值指向,與西方現代化只維護資產階級的特殊利益完全不同。以資本邏輯為支撐的西方現代化維護的是少數人的利益,從而走向了人類文明的反面,而以人民為中心的中國式現代化在維護人民利益的基礎上引領人類走向光明大道。實現人民合理利益的過程就是不斷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的過程,人的利益也是推動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動力源。

中國式現代化在繼承和發展馬克思利益觀的基礎上,立足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變,豐富和創新了馬克思現代化發展動力理論——人的美好生活需要。人的美好生活需要不僅反映的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價值目標,而且也作為內在動力不斷引領現代社會發展,成為馬克思現代化發展動力理論在21世紀中國的理論典范。鄧小平提出:“到本世紀末在中國建立一個小康社會。這個小康社會,叫做中國式的現代化?!薄?5〕54基于當時生產力水平比較落后的情況,擺脫貧困狀態以達到小康水平,就成為當時我國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體現。隨著時代的發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已從解決溫飽上升至追求高品質多樣化生活。因此,習近平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薄?〕60正是在這個層面上,中國式現代化始終“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9〕19。這表明,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已成為我國現代化建設向前進步的新動力。實現人民豐富高雅的物質文化生活、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活、有尊嚴的社會生活、和諧優美的生態生活等,這些都是人的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內容。本質上,從“人的利益”“小康生活”到“人的美好生活需要”,深刻揭示了馬克思現代化發展動力的守正創新,成為不斷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各領域發展的內在動力。

(三)守“無產階級政黨群眾觀”之正,創“人民江山論”之新

堅持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和踐行馬克思主義群眾觀,是推動中國式現代化不斷進步的重要動力。馬克思認為,無產階級政黨帶領的人民是“推翻使人成為被侮辱、被奴役、被遺棄和被蔑視的東西的一切關系”〔12〕11的革命力量。原因在于,無產階級政黨代表絕大多數人的利益,它從一誕生就擔負起維護絕大多數人利益的歷史使命,進而促進無產階級自我解放和其他一切社會領域的解放。與此同時,人民群眾在物質財富、精神文明、歷史變革等方面彰顯出重要力量?!八枷?、觀念、意識的生產最初是直接與人們的物質活動,與人們的物質交往,與現實生活的語言交織在一起的?!薄?2〕524馬克思始終把人作為一種動力,認為人通過雙手勞動能夠創造出世界上原本沒有的物質財富、精神財富。正如馬克思所說,“據我看來,最重要的是:在俄國能有一種推動力,能爆發革命”〔16〕534。這種推動力就是人民群眾的革命力量,當廣大人民群眾的經濟狀況日益惡化時,所有的矛盾都指向禁錮著的專制制度。因此,在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下,人民群眾作為社會革命的主體力量推翻舊社會以建立新社會,推動社會進步和歷史變革,從而引領社會發展新方向。這充分說明,堅持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顯著優勢,人民群眾是推動中國式現代化歷史進程的主體動力。

中國共產黨繼承和發展了無產階級政黨觀和人民群眾觀,為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注入了持久動力。在推動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中國共產黨深化對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規律和人民群眾觀的認識,創造性提出“人民江山論”的動力思想。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薄?〕46社會的發展同人民群眾關系密切,這一重要論斷生動揭示了中國共產黨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理念,創新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動力理論。江山的一切來源于人民?!叭嗣裨跉v史比較中把權力委托給中國共產黨,但人民依然是國家權力的主體?!薄?0〕從本質上看,“人民江山論”體現的是中國共產黨與人民主體之間的和諧同一關系。它汲取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愛民利民和富民惠民的智慧,超越了西方國家社會契約、人民主權等學說,并在中國式現代化歷史進程中不斷豐富其理論內涵。中國共產黨正是準確地把握人民與江山的關系,不斷深化對二者的規律性認識,才形成共同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合力。因此,“人民江山論”中的江山旨在為人民造福、維護人民利益,與此同時,江山依靠人民,人民推動江山不斷進步,江山的發展成效由人民評判,人民的口碑是江山改革的指揮棒,建設人民滿意的江山,從而不斷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高質量發展。

三、對馬克思現代化發展道路的守正創新

現代化道路是馬克思現代化思想觀照社會現實的重要問題,也是評判一個國家進入現代化文明程度的生動體現。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堅持對馬克思現代化道路的守正創新,從理念、模式到實踐,層層深入,立足我國國情實際,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指明了前進方向。具體來看,面對經濟全球化時代堅持世界歷史理論范式,創新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理念;準確把握馬克思的東方社會發展道路理論,創新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模式;遵循馬克思的共產主義文明道路框架,創新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實踐。

(一)守“世界歷史理論范式”之正,創“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理念”之新

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理念以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為指導,在世界歷史潮流中萌生、探索和創新。馬克思認為,西方資產階級在開啟現代化進程的同時推動了世界歷史理論的形成,“把所有的資本都變為工業資本……首次開創了世界歷史”〔12〕566。與此同時,人們的普遍聯系和頻繁交往加速了各民族國家走向世界歷史。究其原因,“由于日益完善的生產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間的分工消滅得越是徹底,歷史也就越是成為世界歷史”〔12〕541。進一步看,資本主義主導下的現代化道路理念雖然推動了世界歷史和人類現代化前進,但也導致現代化濃重的西方中心主義色彩,這為人類帶來了不可估量的災難。資本邏輯下的西方現代化道路以霸權主義強制其他國家依附和效仿,國際關系、國際秩序和國際治理充斥著西方中心主義思維,絕對的話語權和決定權損害他國合法權益等。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理念則批判和超越了西方現代化的非正義做法,堅定繼承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范式,認為全世界是息息相關、唇齒相依的,“每個民族、每個國家的前途命運都緊緊聯系在一起,應該風雨同舟,榮辱與共,努力把我們生于斯、長于斯的這個星球建成一個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成現實”〔21〕4。這表明,在經濟全球化時代,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理念摒棄了冷戰思維,致力于構建全人類共同發展的美好世界。

中國共產黨在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的基礎上,秉持胸懷天下的格局,實現了社會現代化發展道路理念的轉變。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不僅關心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關注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這正是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構建嶄新社會所面對的。正是基于對此問題的正視,中國式現代化把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為本質要求之一,這是中國共產黨在現代化進程中深刻思考世界歷史、人類未來發展等重大問題而作出的中國回答。從這個意義上看,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把全人類看作現代化主體,自覺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積極應對世界歷史進程中的共同難題。從時空維度看,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理念創新了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在21世紀的最新形態,開啟了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為導向的世界歷史進程,倡導和平與發展、合作與共贏的世界歷史理念,把人類共同福祉作為世界歷史的目標。從價值觀維度看,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理念沒有延續西方現代化的普世價值,而是聚焦人類共同利益,著眼全球共同挑戰,在世界歷史中匯聚不同民族國家的價值選擇,進而以全人類共同價值為世界歷史理論奠定價值觀基礎??偟膩碚f,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理念創新了世界歷史理論,具有超越民族、超越地域的世界歷史意義,力圖實現和而不同、美美與共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目標。

(二)守“東方社會發展道路”之正,創“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模式”之新

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模式是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東方社會發展理論為重要指導,在百年艱苦奮斗中創造出來的中國特色道路。馬克思用“亞細亞生產方式”分析了東方社會生產方式發展的歷史和現實,并且深度思考東方國家如何走向現代化的問題,他在論述俄國農村公社的歷史命運時指出,俄國“有可能不通過資本主義制度的卡夫丁峽谷,而占有資本主義制度所創造的一切積極的成果”〔22〕578。這是馬克思關于東方社會發展道路的超前認識,由此構建不同于西方現代化道路的東方社會現代化道路。事實上,盡管馬克思大膽設想了俄國能夠跨越資本主義“陣痛”的可能性,但是基于俄國所處的特定歷史條件而創造出來的現代化道路具有某種有限性,東方社會“必須經過一系列將把環境和人都加以改造的歷史過程”〔22〕159,這樣才能夠充分利用資本主義制度創造出來的巨大生產力和物質基礎,并且適當運用俄國公社的公有制因素和以人為本的價值理念,從而推動東方社會不斷探索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模式。馬克思東方社會發展道路理論表明,雖然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具有歷史必然性,但是東西方國家情況不同,實現現代化的道路模式也有所不同,為此,中國共產黨守“東方社會發展道路”之正,不斷深化對人類社會現代化發展規律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的認識,堅定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方向不動搖。

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展現了不同于西方現代化模式的新圖景,是一種全新的人類文明形態”〔1〕。這表明,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已經形成自己的模式,不同于其他現代化模式,同時也向世界證明了現代化道路沒有固定模式,而是要根據本國實際和傳統文化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本質上,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模式是馬克思東方社會發展道路的創新性成果,在批判性審視人類現代化模式的基礎上,提出了彰顯中國特色的現代化道路模式,它有助于破解西方模式的自我矛盾,突破蘇聯模式的內在限度,從而實現了對馬克思東方社會發展道路的守正創新。究其根本,西方模式是一種背離人的現代化道路形式,為人類現代化蒙蔽上一層陰影。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則以鮮明的人民性、廣闊的人類視野超越了狹隘的資本邏輯,為世界現代化發展提供了彰顯人的本質的途徑。蘇聯模式的最大特征是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忽視了人的全面發展和人的利益需要,弊端逐漸顯現。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從中總結經驗和汲取教訓,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勇于擺脫對蘇聯現代化的路徑依賴,以新發展理念引領我國高質量發展的現代化道路。

總之,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模式是以馬克思東方社會發展道路理論為基礎,創新性提出了人民至上、注重人的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模式,進而有效破解了現代化危機與矛盾。

(三)守“共產主義文明道路”之正,創“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實踐”之新

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實踐是中國共產黨以共產主義文明道路為指引,帶領中國人民在百年奮斗中不斷創新的五個文明協調推進的重要結晶。馬克思認為,建立真正的共同體,是共產主義文明道路的理想目標,“在真正的共同體的條件下,各個人在自己的聯合中并通過這種聯合獲得自己的自由”〔12〕571。也就是說,只有在真正共同體中,才能實現每個人自由全面發展的共產主義文明道路,在那里“社會全體成員的才能得到全面發展”〔12〕689,進而推動實現人類現代化目標。本質上,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實踐以此為價值旨歸,致力于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沿著人類文明進步的方向矢志不渝地前行。

在馬克思看來,共產主義文明道路中的經濟、政治、文化、生態制度設計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人民,以滿足人民需要為根本目的,“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創造出來的福利”〔12〕689,最終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這是馬克思共產主義文明道路所構想的美好未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實踐繼承這一思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不斷夯實人民幸福的物質條件、精神基礎、政治清明和生態美麗等。除此之外,馬克思曾批判片面的資本主義文明道路,認為它是一種異己的、偽善的、虛假的文明道路,在這種文明指引下的西方現代化道路注定是行不通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強調以共產主義文明道路代替資本主義文明道路,從而為實現人類幸福提供全新的選擇。

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實踐遵循共產主義文明道路的本質要求,既吸收了社會主義現代化文明成果,又批判借鑒了資本主義現代化文明,還汲取了中華文明精華,是一條通往共產主義文明道路的實踐成果。換句話說,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目標指向是共產主義文明,要通過中國式現代化道路走向共產主義文明道路。在這個意義上,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它“是存在于現代社會或現代性世界歷史階段的一種不同于資本文明的新文明形態”〔23〕。

具體來看,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實踐是“五位一體”協調發展的現代化文明成果,物質文明強調實現高質量發展和扎實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政治文明強調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精神文明強調充盈人的精神世界,生態文明強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社會文明強調惠民利民。這些表明,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實踐是以人民為中心的并聯式、齊頭并進的文明形態,是促進社會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的文明形態,真正把人歸還到現代文明中。由此可見,中國式現代化文明實踐超越了資本主義現代化文明實踐。這是因為,資本主義制度的局限性導致資本主義文明難以協調發展,物質文明往往以犧牲其他領域文明為代價。這種物質單一性的西方現代化道路實踐必然造成人的精神空虛、情感孤獨、生態危機、社會動蕩等負面影響。所以說,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實踐是對馬克思共產主義文明道路的守正創新,既堅持了共產主義文明道路的方向目標,又根據中國國情實際和人民需要,創造性提出五大文明協調發展的通往光明未來的康莊大道。

綜上所述,中國式現代化是對馬克思現代化內在實質、發展動力、發展道路的守正創新,豐富了21世紀馬克思主義現代化思想內涵,實現了馬克思現代化思想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進一步講,中國式現代化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五位一體”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它不僅彰顯了我國現代化的理論自信,而且促進了我國現代化思想在國際舞臺的交流合作,提升了中國式現代化話語體系的全球影響力。由此可見,中國式現代化注重從馬克思現代化思想中汲取哲學智慧,實現了對西方現代化的超越,為破解資本主義現代化危機提供了中國方案,同時也為發展中國家實現現代化提供了新的選擇,從而深化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世界意義。因此,深刻剖析中國式現代化對馬克思現代化思想的守正創新,有助于科學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本質,開辟當代中國和人類社會現代化思想的新境界。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正確理解和大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N〕.人民日報,2023-02-08(01).

〔2〕顏曉峰.中國式現代化理論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重大創新〔J〕.紅旗文稿,2023(07):22-26.

〔3〕劉 儒,陳舒霄.中國式現代化:馬克思主義現代化理論的新飛躍〔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01):9-20.

〔4〕陳培永.中國式現代化的拓展與馬克思主義現代化理論的創新發展〔J〕.求索,2022(05):5-11.

〔5〕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6〕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習近平著作選讀: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8〕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習近平著作選讀: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10〕習近平.論堅持全面深化改革〔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

〔11〕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2〕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14〕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國家林業局.毛澤東論林業〔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

〔15〕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6〕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7〕習近平.牢牢把握東北的重要使命 奮力譜寫東北全面振興新篇章〔N〕.人民日報,2023-09-10(01).

〔18〕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N〕.人民日報,2023-02-28(01).

〔19〕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0〕時玉柱.“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時代內涵與價值意蘊〔J〕.科學社會主義,2021(05):45-51.

〔21〕習近平.攜手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的主旨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2〕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3〕桑明旭,王坤鵬.關于人類文明新形態的三個基礎性問題〔J〕.理論探索,2023(02):36-44.

責任編輯 蘇玉娟

猜你喜歡
中國式現代化
黨引領中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
以開創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勇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科學內涵與動力源泉
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科學內涵與動力源泉
論全面現代化
全面認識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國式現代化文明新形態的世界意義
“中國式現代化”的如椽巨筆
中國式現代化:目標、道路與理論
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縣域實踐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