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花》里的排骨年糕,源頭在光明中學旁邊

2024-03-05 17:23沈嘉祿
美食 2024年2期
關鍵詞:油鍋魷魚年糕

作者簡介

沈嘉祿,原上海報業集團《新民周刊》編委、高級記者。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上海市作家協會理事、小說創作委員會主任,著有長篇小說、中短篇小說集、散文集、文藝評論集30余種。研究領域涉及上海城市史、市民生活史和中國飲食文化等。

《繁花》熱播,滿城爭說,尤其是劇中提到的排骨年糕。排骨年糕是一款相當海派的風味小吃,又具有中國式快餐的特征,價廉物美,年代感很強,凝結了人們在各個時代的美好記憶,老中青三代消費者都認可它,有些顧客吃了數十年還沒有厭倦。所以闖蕩江湖的寶總愛吃,在外灘27號坐辦公室的汪小姐愛吃,牙口已經不大好的“老克勤”爺叔也愛吃。這款上海小吃有什么好吃的?又何以被列入和平飯店的《繁花》雙人套餐?它為什么有這么大的吸引力?今天我跟大家聊一下。

上海人愛吃排骨,尤其愛吃面拖排骨。排骨從滾燙的油鍋里被撈出來,平躺在雪白的砧板上,嘭嘭嘭改幾刀,松脆而鮮嫩的斷面馬上出現在眼前。那是一塊豬排應該呈現的粉紅顏色,而表面緊緊包裹的一層面醬,經過油炸后轉化成誘人的面醬色,保持著一定的堅硬與松脆。蘸了辣醬油,大塊送入嘴中咀嚼,咔咔作響,經油炸鎖住水分的豬肉散發出一股誘人的腴香,體貼地彌漫在口腔內。外脆里嫩的口感,是軟糯度相當高的紅燒肉所不具備的,也是上海人對豬排骨的普遍認同。

面拖排骨是工廠、機關及學校食堂里的當家品種,一開鍋,食堂里就飄起了令人多巴胺爆棚的香氣,大家排起長隊,交頭接耳,興奮異常。面拖排骨在供應匱乏的年代,給了我們莫大的安慰!我親眼看到有些女工,興沖沖地買了面拖排骨,卻小心翼翼地挾到飯盒里,自己吃排骨底下的炒青菜,把排骨帶回家給孩子吃。面拖排骨要趁熱吃,帶回家后必將遜色不少,但可以想象的是,即使變得軟皮塌里,在家里還是會引發一陣歡呼的。

面拖排骨是家常的,家庭主婦幾乎都會做,只是面粉的厚薄以及油溫高低、脆與軟的區別。但辣醬油一澆,興奮的歡呼聲中,什么問題都可以忽略不計。

比面拖排骨更勝一籌的是排骨年糕,這是獨具上海風情的小吃,尤以“鮮得來”較為著名。這塊閃亮的排骨始創于1921年——至今已經103年。

有個名叫何世德的浙江臺州人,在中法學堂(今光明中學)旁邊的一條弄堂口,上海人稱之為過街樓的下面,擺了三只半八仙桌(一只靠墻,故稱半只),起了一個灶頭,架起一口鐵鍋,小吃店就這樣靜悄悄地開張了。一開始,何老板只是賣些在上海流行開來的牛奶、面包、吐司等西式點心,因為吃客多為中法學堂的師生。但要把生意做大,還得吸引大世界和八仙橋周邊的老百姓。而這一帶的老百姓又認為吐司面包不頂餓,論價格不及大餅、油條、陽春面。何老板很快就賣起了五香排骨年糕。

五香排骨的制作并不復雜:醬油紅湯內加入五香粉、胡椒粉及糖、鹽等,燒開后,將排骨一塊一塊滑入鍋內,用長柄鏟子微微攪動,不使排骨粘底。不一會,紅湯鍋內飄出一陣陣芳香的氣息。排骨不能久煮,久煮必老,如木屑一樣難以下咽,所以火候掌控是關鍵,很長時間,這口紅湯鍋保持著似沸非沸的低溫狀態,而不能出現“泉涌”的態勢。另一口鍋也是紅湯,用排骨原鹵煮小年糕,小年糕身坯較弱,所以要防止它們過于親熱,黏作一團,到時候拉扯不開。

一塊排骨配兩條小年糕,是排骨年糕的基本配置。不夠?那再來一客。再后來,何老板發現油氽排骨更加吸引人。就改煮為炸,果然更加誘人,一炮打響??腿顺粤酥筮B呼:“鮮得來!”這聲尖叫后來竟成了店名。

再后來,鮮得來增加了一個新品種:炸魷魚。這里插播一段:炸魷魚的正式叫法是油氽魷魚,以前是老城隍廟的一款著名小吃,有個名叫過桂秋的老板設攤經營,人稱“魷魚大王”。他的魷魚發得好,放在瓷盆里肥嫩光亮,客人選中后,老板用剪刀剪成方塊,投入油鍋,滋啦一響,即刻用竹笊籬撈起,蘸上自制的醬料,嫩滑爽脆,味道“頂脫了”。

過桂秋的這門手藝后來傳給了他的后代,我小時候跟著老爸“白相”(上海話:游玩的意思)城隍廟,就吃過他家的炸魷魚,也就兩三次,因為炸魷魚算是城隍廟里“高價小吃”。更多時候是老爸從小菜場里買來水發魷魚,依樣畫葫蘆地做過幾回,但家里用油絕對不夠豪邁,魷魚一入油鍋,就仿佛扔了一顆炸彈,驚天動地??!

魷魚在汆排骨的大油鍋里一炸就成,也算有效利用現成設備。不久,由于鮮得來排骨年糕的生意太好,炸魷魚就來不及供應了。

20世紀80年代,我與何老板的兒子——舊時稱小開——認識了,他是一個入行30多年的廚師,我們談得攏,因此我就破解了排骨年糕的秘密:500克排骨斬9塊,大骨斬斷,再用刀背以網格狀拍松兩面,必須留一點肥膘,否則香氣不濃,腴味不足。在計劃經濟時代,這一條肥膘可是吃客非常在意的。接下來上漿掛糊,取一只大臉盆,面粉與生粉對半倒入,加雞蛋、醬油、糖、五香粉等,打成稠稠的面漿,將排骨拌勻,靜置一小時。油鍋升至五成,將排骨一塊塊滑入,待表面轉色后就撈起瀝油,等油溫升至九成熱時將排骨入鍋復炸一次,此時排骨的顏色就成為賞心悅目的金黃色。復炸的工序,保證了排骨外脆里嫩。

裝盆后,用剪刀在排骨邊緣處剪兩刀,澆上辣醬油,以梅林食品廠出品的黃牌為佳,再加兩條小年糕。小年糕長約15厘米,薄不及1厘米,表面涂一層店家自制的醬料。醬料也是有講究的,在此透露一下:甜面醬稀釋一下,加入甜甜酸酸的果醬(最好是山楂醬),胡椒粉與味精少許。

剛出鍋的排骨年糕,松脆噴香,哪怕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女,恐怕也擋不住。我在家做過無數次,我太太也是個中好手,兒子讀書時,偶然考個好成績,就做一次獎賞他。如果不攔著他,這傻小子可以一口氣吃四塊!

在20世紀80年代,紅湯煮的五香排骨在別處還有供應,比如外灘四川北路的曙光飲食店、西藏中路一條弄堂口的無名攤店就有,現在都不見蹤影了。鮮得來風格的油汆排骨加手工年糕,可以說是遍地開花了。

改革開放后,百業興旺,餐飲市場春江水暖鴨先知,鮮得來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要,借了光明中學的防空洞做店堂,我也多次與朋友鉆進洞里大快朵頤。一客排骨年糕配一大杯散裝啤酒,是草根階層的小確幸。當時,除外灘的情人墻,小青年談戀愛,“劈情操”的地方實在不多,那么鮮得來的環境正好,有得吃,有得喝,又有相當的隱蔽性。排骨年糕吃飽,兩個人的感情也深了一層。

炸魷魚也恢復供應了,仍然又嫩又脆,還是小時候在城隍廟吃過的老味道!但那時鮮得來條件差,店堂里沒有空調,靠一臺大功率鼓風機輸入新鮮空氣,嘈音太大,一直在你耳邊轟轟作響。而且空氣只進不出,我擔心防空洞哪天會“轟”的一聲裂開來。

后來鮮得來搬到云南南路上去了,排骨還是香脆鮮嫩的,年糕還是軟糯爽滑的,炸魷魚受制于傳統水發劑的強制淘汰,飄香魷魚串成了安全可靠并同樣美味的替身??紤]到今天80后、90后成了“懷舊一族”的消費主力,鮮得來又推出了不少新品種,比如蔥油開洋拌面、80后里脊串、香炸肫串、香桂奶露血糯等。對啦,吃了排骨年糕,誰不想再來一杯20世紀70年代“古董級”的赤豆刨冰呢。

猜你喜歡
油鍋魷魚年糕
年糕
打年糕
水熊和魷魚到太空做極限測試
油鍋起火怎么辦
年糕
魷魚和章魚
從“有風自涼”到“穩坐油鍋”
廈門海敢小魷魚海鮮餐廳
甲魚變魷魚
水落油鍋里濺水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