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級本科教學質量報告制度“轉型升級”的必要意義與著力方向

2024-03-09 01:54王銘王名揚
高教探索 2024年1期
關鍵詞:質量保障質量評價轉型升級

王銘 王名揚

摘要:國家級、省級、校級構成的三級本科教學質量報告制度,歷經十余年發展成型,起到了重視本科教學、提升質量、存史資政等重要作用。但同時存在自說自話、無法真實反映教學質量、未形成反饋閉環等突出問題,局制了其發揮更大的質量保障功能。面向高等教育支撐中國式現代化道路、自身高質量體系建設和數字中國、教育強國的戰略目標,三級質量報告制度亟待轉型升級:轉變工作和撰寫思路,突出研究和質量評價;升級數據平臺體系,建立支撐OBE的實時教學管理平臺及調查平臺、案例平臺、發布平臺,建立三級數據中心,實現各級各類數據自動整合;建設高水平、專業化、多方參與的協同團隊;形成三級報告評價反饋機制和周期性回顧分析閉環,建立提出問題清單,追蹤解決進展;加強政策的頂層設計前瞻性,建立定期檢查更新機制,提升制度建設完備性。

關鍵詞:本科教學質量報告;三級制度;轉型升級;質量保障;質量評價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3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上提出,建設教育強國,龍頭是高等教育,要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持續提升質量是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主題主線。201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要求“建立高校質量年度報告發布制度”,拉開了國家、省域、高校三級本科教學質量報告制度成型的序幕。經過10余年發展,面向新形式、新征程、新要求,三級質量報告制度需要轉型升級,向著發揮質量提升、質量保障、院校研究等功能和作用的方向發展,為全面建設我國高質量高等教育體系貢獻更大力量。

一、三級質量報告制度發展現狀與存在問題

三級本科教學質量年度報告制度(以下簡稱“三級質量報告制度”),是由國家級、省級和高校質量報告組成?!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相關要求后,2011年,39所“985”高校率先向社會公開本科教學質量報告。2012年,教育部頒布《關于繼續試點部分高等學校編制發布〈本科教學質量報告〉的通知》,“211”高校進入年度質量報告公布行列。此后,在國務院和教育部、督導局的要求和督促下,各高校、各省開始編寫和公開所屬年度質量報告。2015年,國家級教學質量報告發布,就此三級質量報告制度基本形成,至今平穩運行八年有余。

(一)質量報告制度取得的成效

三級質量報告發揮的通用功能和作用包括:提升質量意識,建立健全質量保障體系;提高自我認識,增強自我改進能力[1];完善信息公開制度,轉變職能,加強對質量的監測調控和共同治理;增強社會責任,回應社會問責與關切;展示辦學特色和取得成果;存史資政等。

校級質量報告為不同類型高校、不同環節的比較分析提供數據資料,便于進一步深入研究的開展,如對研究型大學[2]、師范大學[3]、新建本科師范院校[4]、西部高校,教學科研融合、實踐教學、培養目標、培養模式、教師隊伍及結構、質量保障體系、投入產出績效分析、畢業就業等的分析。值得肯定的是,從質量報告上看,高校對本科教育教學的重視達到非常高的程度,而且水平越高的學校越重視、改革實踐越豐富。[5]此外,校級質量報告擔負展示學校人才培養設置的任務。

各省發布的省級報告內容一般包括四個部分:一是利用教育部教育質量評估中心高校教學基本狀況數據庫開放的省級權限,分析省域高等教育整體數據;二是從行政管理的角度總結一年來省域高等教育改革實踐工作;三是篩選高校優秀案例、典型特色并推廣介紹;四是描述省域存在問題與解決思路。省級報告有助于了解各省市高等教育大體狀況和每年所開展的相關工作。

國家級質量報告包含的內容更加廣泛,從國家的高度概括全國高等教育發展形勢、背景與大體目標方向,以人才培養、課程教學、辦學條件、師資隊伍、質量保障、國際合作交流等為主題,總結國家發布的相關政策,分析全國高校數據,遴選高校案例推廣經驗,提出存在問題與政策建議。

目前,三級質量報告制度形成了較為鮮明的特征,年度發布機制保證了連續性、穩定性,制度設計的報告框架實現了規范和特色的繼承與平衡。三級質量報告制度是一項以高校教學質量為核心的比較成型、完整的體系和制度,是關系到各高校、各省和國家的一項重要的常規工作,初步形成上下聯系的貫通機制,建立了基本的研究和工作隊伍,積累了大量數據、資料、案例和經驗??梢哉f,三級質量報告制度是從國家到省市、高校,圍繞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工作、發揮長期質量保障作用的重要抓手。

(二)存在的問題

在三級質量報告制度發揮重要作用的同時,質量報告的“質量”存疑。2022年研究質量報告的論文發表數量較往年大幅下降,表現出研究熱度回落、關注度下降,質量報告的質量和創新有待提高。通過文獻梳理及專家交流,總結得出三級質量報告制度存在以下五個方面的問題。

在工作思路和編研行文上,自說自話,難以做到主題之間的關照、呼應與銜接。三級質量報告制度,特別是大多數高校報告已經流變為一項例行公事,走向形式主義[6],結構框架死板、特色不明,每年以更新數據為主。質量報告中的“質量”“問題”“改進”“年度”等主題的特征、內涵、實質不突出、不鮮明,各主題相互之間缺乏聯系。質量報告中的“問題部分”,輕描淡寫、避重就輕、質量不高[7],“鮮有高校對上一年度遺留問題的改善情況及問題,是否解決等做出理性回應” [8]。缺乏對所提出問題是否得到解決的持續追蹤,對策建議流于“空談”、無人實施、難以實施或解決不了實際問題,無人知曉、無從知曉遺留問題的解決進展和改進程度、成效。

在數據指標和數據分析上,隔靴搔癢,難以真實反映出教師教、學生學、學校辦的好壞程度。目前,質量報告按照規定動作呈現的指標多為“資源型”“輸入型”“條件型”,反映學生學習成果的微觀顆粒度不足,看不到“學生究竟學到哪些,教師教的如何” [9],“缺失教學過程性數據” [10]。重培養輕測評,重投入輕結果,嚴重缺少每個學生發展、成長、綜合素養提升的直接證據和表述。學生、教師和用人單位滿意度調查的規范性、可比性和互補性有待提升。質量報告對現有數據分析不深入,尚未發揮應有的研究、評價、質量提升的功能和作用,質量報告的研制撰寫、質量保障制度的運行與實際的人才培養過程和效果脫節。[11]

在工作人員和團隊建設上,固步自封,難以建立一支專業化、高水平的研究型工作團隊。高校質量報告一般多由教務處牽頭協調各處室,組成3-5人不等的寫作團隊執筆完成。由于質量報告的工作思路逐漸行政化,導致報告的研究色彩和質量評價意味逐年淡化,加之寫作內容相對固化,這實際上對寫作團隊的研究和水平要求慢慢降低,不利于吸引專業背景人員參與其中,不利于從事此項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積累提升。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加之數據指標難以有效利用,使得多年參與質量報告撰寫的團隊和個人,很難保持應有的興趣、熱情和鉆研精神,以及更多能力的施展和擴展。高校撰寫團隊的固化、弱化,更加不利于圍繞質量報告編研形成相互協作、相互促進的校內、校外學術共同體,難以積淀質量文化。[12]

在反饋系統和體系運行上,咫尺天涯,難以形成對質量報告工作的反饋和提升。在系統設計上,未建立質量報告反饋的閉環[13],未明確對質量報告進行質量評價和督促改進的部門與權責。省市主管部門對高校質量報告的審查、激勵不足,國家主管部門對各省市的審查和高校的抽查不足,尚未形成有效銜接、正負反饋的三級交叉閉環體系。自我評估、自我診斷、自我改進提升的三級水平閉環尚未形成。工作的臨時性、任務性色彩濃重,學校、省域和國家等層面重點工作的連續性、貫穿性、計劃性、目標性、導向性不足。大量數據、報告、材料上交后沉積陳余無人問津;報告發布的公開性、可獲得性和留存性依然存在問題,缺少學生、教師、社會可以閱讀品評的統一平臺。

在頂層設計和制度建設上,百密一疏,難以針對現實發展的實際情況對質量報告制度進行及時有效的政策更新。目前距2012年教育部頒布《關于繼續試點部分高等學校編制發布〈本科教學質量報告〉的通知》已過去十余年,三級質量報告制度完成了從無到有的奠基,開啟了高校普遍關注教學質量、公布教學質量發展變化的重要階段。如今,三級質量報告制度逐漸落入常態化、常規化、例行化[14],出現不能跟隨形勢和技術發展,不能發揮引領、超越、提升作用的現狀和問題,這與最初制度設計、制度建設有重要關系。三級質量報告制度的頂層設計中,未包含隨時間、技術、硬件變化的周期性政策更新等相關內容,未明確加強制度建設的主體、主責,以及需要重新啟動政策設計的節點、方式等。

二、三級質量報告制度轉型升級的意義與必要性

本科教學三級質量報告制度的轉型升級,能夠為中國式現代化發展起到關鍵的支撐作用,與高質量高等教育體系建設的目標要求高度契合,是建設數字中國和教育強國的可靠手段與必經之路。

(一)高等教育支撐中國式現代化的關鍵貢獻階段

黨的二十大提出,要走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實現更高質量發展,教育現代化特別是高等教育現代化,是科技、創新、人才隊伍建設、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F代化的高等教育有利于培養培育出國家需要的高水平人才并促進科學技術創新,高等教育現代化自身也是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重要組成部分?,F代化的高等教育一定是高水平、高質量、信息化、數字化、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世界領先而獨具特色的高等教育。三級質量報告制度已經具備了基本的框架和規模,發揮了一定的質量保障和提升作用,面對高等教育支撐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的關鍵時期,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下需要同其他行業一道進入轉型升級的發展新階段,從已有的工作模式、態度和方法中轉變脫離出來,處理好創新與繼承的關系,保留規范和延續性內容,解決現存問題,提升工作思路、體系建設、制度設計,從三個層級更好更大地發揮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支撐現代化發展的關鍵作用。

(二)高質量高教體系建設的內在要求和必然選擇

高質量高等教育體系建設包括許多方面,其中最核心的內容是人才培養和教育教學質量,人才培養質量通過教學質量來達成和實現。所謂教學質量,是指通過學校教學活動,使學生綜合素養生成并達到人才培養目標的程度,它進一步細分為教師教育的過程、結果以及學生學習的過程、結果。建設高質量高等教育體系就是要一方面提高教師教的質量,另一方面提高學生學的質量,但歸根結底還是要落實在對學生學的質量的“把脈”、監測、督促、提升上。本科教學質量報告的存在要旨就是要分析、診斷、展示、提升高校教學和人才培養質量,轉型升級三級本科教學質量報告制度的目標意義與建設高質量高等教育體系一脈相承、不謀而合,就是要通過在三級質量報告制度的思路、方法、體系上轉型升級,更好地實現對教師教、學生學、學校辦、政府管的過程和結果的監測、診斷、評價、提升,從而實現高質量高等教育體系內涵式發展建設的初衷。

(三)建設數字中國和教育強國的可靠手段與路徑

目前我國正在根據二十大報告的要求“加快發展數字經濟”,數字、數據作為新的創新動力將引領下一輪發展浪潮。建設數字中國和教育強國均為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推進教育數字化是兩個重大戰略的歷史性交匯。近年來,我國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成效顯著,在硬件設施、課程資源、平臺體系等方面取得較大進展,教育數字化為建設教育強國開辟了新賽道、增添了新動能。三級本科教學質量報告制度同樣側重于用數據和事實說話,傳統的手工填入性數據庫已經不符合技術、時代和教育理念發展要求。世界上,現代化的發達國家和地區均基于線上教學管理系統開展學生成果導向教育(OBE),將畢業要求中的知識、能力、情感價值觀分解到每門課、每個環節、每個測試和作業中,通過實時系統收集教師教和學生學的過程及結果性數據,來證明和計算教學質量、學生培養目標達成度。因此,以三級質量報告制度轉型升級為抓手,加快高等教育教學數字化、信息系統化符合國家發展的大政方針。

三、三級質量報告制度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

根據存在問題與發展方向,三級質量報告制度需要在編研思路、數據平臺、隊伍團隊、運行體系、制度設計這五個方面實現轉型升級,突出研究和質量評價,打造多功能數據中心,建立高水平協同團隊,形成閉環及反饋系統,加強頂層設計前瞻性,提升制度建設完備性。

(一)轉變工作和編研思路,突出研究和質量評價

改變三級質量報告成為年度例行公事的現狀,要以研究、評價、發展、質量提升、工作成效等為出發點,報告的定位、框架和思路可以選擇和確定為院校研究、質量評價、學生發展、教師發展、重點改革工作等,通過研究和評價促進辦學質量提升。各級質量報告要實現價值定位轉變,從“存史”向服務高等教育改革提升、高質量發展轉變,發揮三級報告制度為高質量發展服務的作用。

國家級質量報告統攬全局,分析全國高等教育所面對的新形勢和未來發展大方向,應突出“頂天立地”的編寫立意,面向教育部重點工作、各司局專項任務,掌握我國高等教育發展實際;以重點任務為改革和編研方向,摸清現狀、評價質量、發現問題、為國家提出可行對策。

省級質量報告要從年度工作總結,向重點工作取得成效上轉變;從全省高等教育整體數據描述,向省域高校辦學質量評價轉變;從省內高校質量報告收集上報,向高校報告編研工作過程和結果的評價獎懲轉變。在國家報告和省域內高校報告之間起到承上啟下的中樞作用,結合省域特點與實踐,以質量報告工作為抓手,發揮省級主管部門在高等教育質量治理提升上的作用。

校級報告要采用院校研究、質量評價、學生發展、教師發展、教學改革、重點工作成效等某一或多種研究思路,收集使用院校各類數據,分析高校發展存在的問題與解決辦法;采用質量評價評估的思維范式,如CIPP模型,分別評價院校發展的背景目標、投入條件、過程實施、產出成果;分析每個學生的人才培養目標達成度和綜合發展情況,促進處于職業生涯各階段的教師在教學、科研、社會服務等方面不斷進步;圍繞重點工作,挖掘證據來證明取得的成效,總結形成高校實踐案例。

三級質量報告制度的整體轉型,是以我國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轉型進入綜合改革和促進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為基礎。三級質量報告制度不能為了報告而報告,而要為辦學質量提升而報告,為國家、省域、高校把關,為學校、院系服務,要基于實證研究形成質量分析與評價報告制度。國家報告的轉型,會對省級報告提出要求,省級則對高校報告提出要求;同時,應處理好“繼承與創新”“規定與自選”“整體與重點”“年度與跟蹤”“主題與專題”等關系的結合。

(二)升級數據平臺和體系,打造多功能數據中心

目前三級質量報告制度的數據主要依靠全國高校教學基本狀況數據庫,由高校手動填報且涉及課程、條件等多張大型表格,校級、省級、國家級分別對應權限抽取使用。這種傳統填入式數據庫系統難以反映微觀課程教學、人才培養質量、每個學生和教師的發展情況,因此,必須將數據庫升級成為多層級、多功能、多平臺的數據中心系統。

建立實時教學管理平臺系統。借助教學管理系統的成果導向教育(OBE),實現學生知識、技能、價值觀發展與人才培養目標、課程體系、課程單元、考試測驗等環節的匹配和聯接,是發達國家和地區普通采用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學信息化輔助手段。通過教學管理系統將教師備課授課、學生學習作業、考試測量評價轉化為數據和證據,從而實現人才培養目標達成度等質量衡量指標的計算。目前,國內部分高校、院系已自發開展了OBE教育教學改革實踐,借助自建系統或成型系統形成證據便于專業認證的通過。因此,需要在全國高校掀起一場基于教學管理系統的OBE教學改革,普及OBE理念和實踐,將實時產生的教學數據以相對統一的標準和格式,上傳到省級教學平臺和國家教學平臺供監測利用。

建設全國使用的校級、省級調查平臺,保障學生、教師、畢業生和用人單位滿意度調查的規范性、可比性、可追蹤性,鼓勵開展如大學生學情、就業追蹤等各類主客觀調查研究。通過校級、省級調查數據,上卷生成國家數據。建設全國和省級高校案例推廣平臺,國家和省級遴選出在各方面取得突出成效的高校案例,供全國推廣和學習借鑒,這也是對高校質量報告工作提出要求和引導。建立三級質量報告統一發布平臺,允許各方參與評價反饋。

建設各級數據中心,打破數據孤島,實現各級各類數據和平臺的自動整合。校級數據中心破除各院系處室之間的隔閡,融入上述教學數據和調查數據,促進學校數據化、數字化和質量保障建設,為院校研究、提高各項工作和校級質量報告“質量”提供數據基礎。匯總校級數據中心數據,加入省域高等教育治理和研究相關數據、案例,建設省級數據中心;匯集省級數據中心數據,納入國家高等教育治理和研究相關數據、案例,建設國家數據中心。各級數據中心發揮監測、預警、研究、分析、發現問題與持續改進的作用,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輔助教育教學和科學決策。制定三級數據中心的建設手冊、規則、標準,三級質量報告制度所依托的數據平臺和中心,標志了制度本身和高等教育治理、教育信息化、數字化從傳統到現代的轉型升級,代表了對未來時代和發展方向的引領。

(三)提升人員專業化素養,建立高水平協作團隊

轉型升級三級質量報告制度需要建立一支規?;?、高層次、專業化、制度化、穩定化的隊伍,通過長期開展基礎性、持續性、研究性工作,實現質量報告編研水平的不斷提升及質量的顯著增強。相對固定編寫團隊和工作人員,轉變編研工作思路,以質量保障、教育教學評價、學校學生發展為專業理論背景,提升人員團隊在研究方法、數據統計分析等方面的學術素養,在逐年編寫質量報告研究過程中不斷將理論轉化為實踐,將實踐積累為經驗,將經驗升華為理論和政策建議,從而不斷提高質量報告工作人員和團隊的專業化素養,反哺報告編研質量。

同時,建立高水平校內外協作團隊、學術共同體。校內質量報告編研共同體包括教務處、編寫組與質量保障評價處、各院系教學管理部門等,校外編研共同體包括各高校編寫組、各高校與校外各類專家之間形成的協作團隊。國家層面,在督導局的領導下,教育部評估中心聚攏全國專家、一流大學和科研機構,開展國家級質量報告相關工作,全國性質量保障協會、學會參與支持。省級層面,在教育廳評估處的主持下,各地評估院、教科院完成省級質量報告相關工作,地方性協會、學會參與支持。高校層面,督評辦、教務處、數據中心、高教所、規劃處等部門,共同參與協助完成校級質量報告相關工作,可適當邀請“外腦”參與貢獻力量,為學校發展質量提升“借智”。國家級專家可以向省級、校級傳遞新思想、新要求,校級團隊可以向省級、國家級介紹好經驗、好做法,總體形成管理、實踐、研究等多方力量參與,多方共治的治理模式。以三級質量報告工作為抓手,帶動質量保障隊伍建設,建立一支多方協同、多層共振、目標貫通的高水平團隊,同時提升管理、實踐、研究、報告撰寫等多項工作水平,通過團隊發展建設營造有助于三級質量報告制度轉型升級的生態和厚培滋養質量文化的沃土。

(四)形成反饋及閉環系統,加強激勵與問題追蹤

政治系統理論認為,政治系統通過輸入、輸出和反饋,將系統組織與環境聯系起來。輸入包括資源投入、信息交流、支持獎勵、需求要求等,經組織系統內部運轉消化,轉化為系統輸出,以此回應環境之前的輸入,并再次接受環境對于輸出的再輸入,這一循環過程形成反饋圈。[15]由于系統的開放性,組織系統必須積極地回應來自外界的輸入,以輸出質量換取生存和發展所需的有形和無形資源,并通過輸出產生影響,增加存在的合法性與正當性[16]。當環境缺乏對組織輸出的反饋,組織輸出的成果無法接收環境的針對性輸入時,組織無法開啟內部的運轉轉化行為,往往停留于現有秩序和現存慣性下的重復。

因此,三級質量報告制度要形成反饋機制,省級質量報告工作包含評價和反饋各高校質量報告編研質量,國家級質量報告工作包含評價和反饋各省級工作,同時抽查校級質量報告,校級爭取對院系、專業有所反饋。國家報告接受教育部、督導局、各省和全國高校的監督、借鑒,三級報告接受學界和社會評判。評價反饋的內容包括上述的立意、思路、工作、數據、成效、教學質量提升、學生和教師發展、各年問題解決等。評價的標準為是否突出以研究為導向的編寫思路、助力教學質量提升、展現學生發展、不斷整改問題、形成追蹤反饋循環等。只有通過不斷的評價反饋,才能提升三級質量報告的水平和制度的完善,才能有助于我國高等教育的高質量發展。評價反饋形成正向和負向激勵,達成政策目標和工作要求的給予單位及個人物質或精神的正向激勵,反之給予不同程度的負向鞭策。

年度報告也要建立周期性回顧的閉環機制,缺少年度之間的比較分析很難發現發展變化。周期性回顧包括1-3年的短周期、5-10年的長周期等,要形成重要時間周期節點的研究比較機制。同時,建立質量報告編研工作上的周期安排,如開學上報計劃、設計研究評價的分析框架、商議破解往年質量報告中提出問題的辦法、列出年度開展的任務、進行總結提煉。建立三級質量報告中所提出的“問題清單”,追蹤清單中問題解決的進展與程度、成效,將逐年問題解決納入反饋激勵機制。

(五)加強頂層設計前瞻性,提升制度建設完備性

政策科學認為,“從某種意義上說,公共管理就是對政策的管理”,政策是公共管理的起點,是包括政策制定、執行、評估,再決策、再執行、再評估的循環過程。[17]政策營造出組織外部的制度和環境。制度主義理論將組織、制度與環境聯系起來,注重制度環境對組織的影響,包括制度及其所營造出的規制、規范、文化認知等環境,而制度的正當性、完備性取決于被審視的視角和結果[18]。

三級質量報告制度轉型升級亟需政府政策引領的頂層設計重新啟動,更新政策文件,加強制度建設。三級質量報告制度的頂層設計要突出前瞻性、完備性、發展性,針對現存問題,發揮政策協同效應。明確各級報告在工作和編研思路上的轉型,突出研究和質量評價;從教育數字化的高度推進各級數據平臺和數據中心建設,為三級質量報告和教育教學質量提升提供數據基礎設施;建立高水平、穩定性、多視角的研究團隊和多方參與的治理模式;設立環環相扣的報告評價反饋機制,開展不同周期的追蹤與回溯。從政策層面,以三級質量報告制度轉型升級為抓手,實現國家、省級、高校之間的上下貫通、層級聯動、橫向合作、多方協同,掀起新一輪本科教學高質量改革發展的高潮。同時,政策應設計出在一定時期或出現僵化局面后,自動開啟政策更新的機制,保持政策和相關工作的“常用常新”,激發開展相關工作的熱情和積極性,可在制度設計中寫入“每5年或10年,政策頒發部門研究更新完善本制度”的相關內容?!氨究撇焕?、地動山搖”,本科教學工作是高等教育的重點,那么應賦予研究、評價本科教學質量,并能夠形成獨特治理模式的三級質量報告制度,該有的“重中之重”地位、作用和新生。

參考文獻:

[1]別敦榮.關于發布年度《本科教學質量報告》相關問題的探討[J].中國高等教育,2012(3):51-53.

[2]施林淼,劉貴松.我國研究型大學教學科研融合的方式、問題及對策——以清華大學等6所高校發布的本科教學質量報告為例[J].中國高教研究,2015(3):31-35.

[3]林冬華.師范大學的現狀、問題與特色——基于33所師范大學2013年本科教學質量報告的分析[J].中國高教研究,2015(10):76-81.

[4]王俊,顧拓宇.新建本科師范院校組織轉型探究——基于61所院校統計數據的分析[J].現代大學教育,2019(5):71-78.

[5]尹寧偉.我國本科教學改革新動向——以“985工程”高校為例[J].教育發展研究,2012(11):71-76.

[6]鄔大光,別敦榮,趙婷婷,等.高等學?!侗究平逃虒W質量報告》透視(筆談)[J].高等教育研究,2012(2):41-57.

[7]王志蔚,張彩云.本科教學質量報告“需要解決的問題”評析[J].中國大學教學,2016(5):76-80.

[8]蔡文伯,張雪.西北五省區重點高校本科教學質量探析——基于2014年度《本科教學質量報告》的文本分析[J].高校教育管理,2016(5):91-98,118.

[9]劉振天.《高等學校教學質量報告》應該報告什么[J].中國高等教育,2012(3):48-50.

[10]白逸仙.走向“以學生為中心”的評估模式——以中國《本科教學質量報告》與美國NSSE為比較對象[J].中國高教研究,2014(11):64-68.

[11]陸曉靜,羅鵬程.“雙一流”建設高校本科人才培養與質量保障雙向互動的實證研究[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20(3):45-54.

[12]朱欣.高校本科教學質量保障之省思:從制度到文化[J].高教探索,2015(7):73-77.

[13]李奇.我國高校質量年度報告的制度分析[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8(4):99-104.

[14]李奇,高洋.從規則到行為:高等教育質量年度報告制度的改進[J].復旦教育論壇,2020,18(3):67-73.

[15]DAVID E.A Framework for Political Analysis[M].Chicago,IL: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9.

[16]JEFFREY P,GERALD S.The 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s:A Resource Dependence Perspective[M].NewYork:Harper and Row,1978:39-61.

[17]陳振明,等著.公共管理學(第二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7:204-211.

[18]RICHARD S.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Ideas,Interests,and Identities[M].4th ed.Thousand Oaks,CA:Sage Publications,2014:55-85.

(責任編輯陳志萍)

猜你喜歡
質量保障質量評價轉型升級
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質量保障體系
火力發電廠汽輪機安裝過程中的質量保障措施探析
BP神經網絡在軟件質量評價中的應用研究 
“中職+應用本科”會計專業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
技工院校校級領導職業素養的建設及質量評價研究
房地產開發模式轉型升級路徑
地面電視頻道“新聞立臺”的一次轉型升級實驗
涉農類高職專業“一二三四五”頂崗實習管理模式的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