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變局下的全球氣候治理與中國的戰略選擇

2024-03-14 14:38李慧明向文潔
國際展望 2024年2期
關鍵詞:中國

李慧明 向文潔

【內容摘要】??2023年迪拜氣候大會完成了對《巴黎協定》的首次全球盤點,明確指出《巴黎協定》已經取得了重要進展,但各締約方尚未集體步入實現《巴黎協定》的宗旨及其長期目標的軌道,距離實現這一目標仍存在巨大差距。這次氣候大會也確定了轉型脫離化石燃料的路線圖,以便在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這標志著化石燃料時代終結的開始,也表明綠色轉型的時代潮流不僅不可逆轉,而且轉型的步伐在未來十年將持續加快。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球氣候治理的緊迫性顯著上升。作為國際社會的負責任大國和全球氣候治理的關鍵行為體,中國需要從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戰略高度出發,利用首次全球盤點向國際社會發出清晰信號,堅定推進自身“雙碳”目標的實現,積極推動和引領全球低碳轉型,為實現全球氣候治理目標貢獻更大力量。

【關鍵詞】??迪拜氣候大會??全球氣候治理??全球盤點??巴黎模式??中國

【作者簡介】??李慧明,山東大學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青島??郵編:266200);向文潔,山東大學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國際政治專業博士研究生(青島??郵編:266200)

【中圖分類號】?D822???P46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568-(2024)02-0085-18

【DOI編號】?10.13851/j.cnki.gjzw.202402005

氣候變化問題已經成為當前人類社會面臨的最嚴峻挑戰之一。自1992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以下簡稱《公約》)達成并通過以來,國際社會為應對氣候變化經過了長期的國際談判和協調,采取了一系列行動。1997年達成的《京都議定書》首次為發達國家規定了明確的量化減排義務,確立了一種具有法律約束力的自上而下的減排模式。然而,京都模式建立的治理機制遭遇了重大挑戰,經過2009年哥本哈根氣候大會,逐漸過渡到了一種自愿減排模式。2015年在巴黎氣候大會上達成的《巴黎協定》,建立了一種以“國家自主貢獻”(Nationally?Determined?Contributions,?NDCs)為核心的自下而上的治理模式,?同時,也確立了定期進行全球盤點(Global?Stocktake,?GST)的自上而下的評估和審核機制,目的在于通過盤點對全球氣候行動進行階段性評審,以持續推進全球氣候治理進程。因此,全球盤點是巴黎模式的核心機制之一。根據《巴黎協定》的規劃,2023年進行首次全球盤點,此后每五年進行一次。因此,2023年年底在阿聯酋迪拜舉行的《公約》第28次締約方大會(COP28)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最后經過艱苦談判,各締約方終于就全球盤點達成了一致。鑒于全球氣候治理復雜而深遠的影響,而如此重要的首次全球盤點成果自然是各方相互妥協和政治博弈的結果,因而也出現了褒貶不一的評價。

那么,在全球氣候治理的緊迫性日益突出的背景下,我們應該如何評價首次全球盤點?其對全球氣候治理將產生什么影響?與此同時,作為全球氣候治理中日益關鍵的行為體,中國應該如何看待自身在全球氣候治理中的身份并承擔相應的責任?中國在首次全球盤點之后又該采取什么政策和措施?本文結合迪拜氣候大會首次全球盤點的結果,并結合中國自身的政策和實踐嘗試回答這些問題。

一、氣候治理中的全球盤點機制

2015年達成的《巴黎協定》建立了一種以“國家自主貢獻”為核心的自下而上的治理模式,同時也建立了一系列評審和促進遵約的機制,形成了一種自下而上與自上而下相結合的混合治理模式,?而全球盤點是其中的關鍵機制。

(一)全球盤點機制及其主要特征

《巴黎協定》確立的全球盤點機制是巴黎模式的突出特征,可以被視為《巴黎協定》雄心機制的關鍵要素。?《巴黎協定》第14條對全球盤點的宗旨、方式、時間和目的作出了明確規定,即由作為《巴黎協定》締約方會議的《公約》締約方會議實施全球盤點,目標是評估實現《巴黎協定》宗旨和長期目標的集體進展情況,盤點應以全面和促進性的方式開展,考慮減緩、適應、執行手段和支助問題,并顧及公平和利用現有的最佳科學;2023年進行第一次全球盤點,此后每五年進行一次,除非締約方會議另有決定;全球盤點的結果應為締約方以國家自主的方式根據協定的有關規定更新或增強其行動和支助力度,并為加強氣候行動的國際合作提供信息。

根據上述情況,全球盤點機制有兩個突出的特點。其一,全球盤點是針對締約方的集體行動進展情況進行評估,而不針對特定締約方;其二,全球盤點隱含的目標是通過激勵締約方提出不斷增強的國家自主貢獻,以便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增強其行動力度并提升其合作水平,以此持續推進全球氣候治理進程,最終實現《巴黎協定》提出的治理目標。?因此,全球盤點就是針對國家自主貢獻所形成的集體結果進行持續的階段性清點,由此讓各國和利益相關者了解它們在實現《巴黎協定》目標方面總體上取得了哪些進展、還存在哪些差距。通過評估國際社會在實現《巴黎協定》目標方面的現狀,促進決策者和利益攸關方在下一輪國家自主貢獻中加強其氣候政策和承諾,為采取更快和更有力度的行動鋪平道路。

(二)全球盤點機制的功能及作用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看到全球盤點機制在整個巴黎模式中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一方面,它承擔著對《巴黎協定》所有締約方提交的國家自主貢獻取得的集體進展及存在的差距進行階段性評估的功能;另一方面,它也承擔著對自下而上的國家驅動機制進行補充并增強對締約方的激勵作用,也就是試圖通過這種階段性評估,激勵締約方不斷增強其行動力度。這與巴黎模式對國家自主貢獻只能增強不能弱化的要求相互支撐。全球盤點機制的這兩大功能是巴黎模式創新設計的重要體現,尤其是促進行動力度不斷增強被認為是全球治理機制設計中的重大創新。?無論從形式還是從內容來看,全球盤點都是對締約方自主行動的硬約束,是巴黎模式確立的滾動式不斷前進的“棘輪機制”(ratcheting?up)的法律保障和制度屏障。由此來看,全球盤點機制在整個巴黎模式中充當了最后保證人的關鍵角色。

另外,全球盤點機制通過總結進展、明確差距、引導方向、披露信息等警示性、告知性、勸說性的方式推動締約方和其他利益攸關方的轉型行動,同時在災難性前景警示的推動下,帶來《巴黎協定》要求的全球技術經濟系統、社會技術系統乃至政治行動系統的根本性轉型。而在《巴黎協定》所預期的這一長期、復雜的轉型過程中,全球盤點機制還被賦予制度性使命。

第一,前進方向的校準者功能。由于在應對氣候變化過程中制定具體政策、決定行動力度與政策實施都是由國家自主決定的,而國家利益是多樣的甚至是相互沖突的,如何確保絕大多數國家行動方向的一致性與協調性就成為全球氣候治理最大的挑戰。就此而言,全球盤點機制正是為了防止分散化的或可能存在相互抵消甚至相互沖突的國家自主貢獻偏離《巴黎協定》確立的低碳轉型方向,而持續發揮方向校準者的功能。雖然這種“宏觀調控”功能的發揮仍然是非強制性的,且是針對所有國家自主貢獻的集體性調控,但是在特定國家制定下一輪國家自主貢獻目標時仍然具有較強的校正作用,確保能夠把偏離目標和方向的行動及時拉回到正確軌道。

第二,氣候行動的賦能者功能。巴黎模式預期所有國家在面對日益嚴峻的氣候挑戰時,或者面對來自氣候變化的災難性警示時,會持續加大其行動的力度。但是,無論哪個國家都不可能只面臨這一種挑戰,即使這種挑戰是非常緊迫的,國家還會不時面對來自安全、經濟、社會等其他方面的問題,應對這些問題往往會分散國家的資源。此外,任何社會對特定問題的關注都有一定的周期性和時效性,即使有媒體的持續報道,有每年一度的《公約》締約方大會的持續推動,但對特定國家而言,其對氣候變化問題的關注和政策推動都會有“疲倦期”或“審美疲勞期”。在這種情況下,全球盤點機制可以周期性地給國家行動賦能,通過總結進展增強國際社會的信心,通過差距評估不斷警示國際社會,尤其是通過最佳實踐的分享和提出新的行動方案,不斷增強各國實現《巴黎協定》目標的信心與能力。

第三,增強行動力度的驅動者功能?!栋屠鑵f定》第四條第三款明確規定“各締約方的連續國家自主貢獻將比當前的國家自主貢獻有所進步,并反映其盡可能大的力度”。巴黎模式希望通過這種不斷增強的法律約束力,來持續推動國家增強其國家自主貢獻力度。但是,如何評判新的國家自主貢獻“有所進步并反映其盡可能大的力度”是一件相對困難的事情。為此,通過評估進展和判斷差距,并對照科學要求的力度,全球盤點機制可以建立評判進步的基準,明確“盡可能大的力度”的衡量指標或要素。?在一定的基準參照下,全球盤點機制將更容易獎勵超過基準的行動,同時也更容易識別行動力度的不足。因此,全球盤點通過提高不行動的政治成本或行動的收益,促使締約方增強行動力度。同時,全球盤點還可以界定和展示較為積極的國家自主貢獻或者特定國家采取的較為成功的政策與措施,以此樹立榜樣與示范,進而激勵其他締約方學習和效仿,促使締約方不斷提高行動力度。

第四,實踐行動的引領者功能。全球盤點信息輸入與輸出的過程既是一個集思廣益的過程,也是一個締約方和各種利益相關者相互學習的過程。實現全球盤點多重目的的關鍵機制是集體學習。?因此,全球盤點可以作為一個同行學習平臺,通過給締約方和利益相關者提供信息和最佳實踐,促成共同理解,并對下一輪行動進行引導。與此同時,全球盤點提出明確的實踐要求,向投資者和各種利益相關者發出清晰的信號,改變各個治理層級利益相關者的期望,引導它們作出正確的決策。將全球盤點轉變為一個有意識的集體學習制度,為全球氣候治理的創新提供了重要的機遇。?從這個意義上說,改變游戲規則的不是盤點本身,而是締約方對盤點信號作出的反應。通過推動各方持續的創新行動,將以更大的行動力度和更快速的行動對世界各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方式產生影響,以此帶動經濟和社會的根本性轉型。

如圖1所示,全球盤點機制的上述四種功能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其核心宗旨與目標是推動世界各國由傳統發展方式向低碳發展方式的轉型。在這一過程中,全球盤點機制與巴黎模式的其他機制相互作用,共同推進《巴黎協定》目標的實現。然而,鑒于全球盤點機制本身的設計以及全球氣候治理與經濟社會發展方式及其結果的高度關聯性,該機制能否最終成功發揮其功能和作用,仍然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和制約因素。正如有學者指出,全球盤點機制對巴黎模式的總體有效性構成了巨大挑戰,因為任何締約方都可以不為未能實現集體目標承擔責任。締約方的行動與全球結果之間沒有直接和透明的聯系,對各國采取更具雄心的行動只有有限的激勵,因為落后者未被發現,領先者未被認可。?因此,全球盤點機制作用的真正發揮還有待解決這些問題,仍需在全球氣候治理的實踐中不斷完善和發展。

二、首次全球盤點的結果及其對全球氣候治理的影響

迪拜氣候大會通過的關于首次全球盤點的決定被認為是自《巴黎協定》達成以來最重要的國際氣候協議,是對2015年《巴黎協定》達成以來全球氣候治理進程的首次全面總結和評估,為接下來的全球氣候治理提供了方向性指導,因而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一)迪拜氣候大會首次全球盤點的結果

迪拜氣候大會最后通過的“首次全球盤點結果”對全球氣候治理的各個方面進行了全面總結,強調《巴黎協定》推動了近乎普遍的氣候行動,在減緩、適應以及實施手段和支持方面取得了總體進展,但各締約方尚未集體步入實現《巴黎協定》宗旨及其長期目標的軌道;重申了《巴黎協定》設定的溫升控制目標,決心繼續努力將溫升幅度限制在1.5℃。?首次全球盤點涉及各方利益并受到廣泛關注,幾乎涉及全球氣候治理的所有實質性問題。限于研究目標和篇幅,本文著重圍繞減緩和資金問題下的一些焦點議題對首次全球盤點的結果進行評析。

第一,《巴黎協定》達成以來全球氣候治理的集體進展與面臨的差距。全球盤點肯定了在實現《巴黎協定》的溫升控制目標方面取得了重大的集體進展,《巴黎協定》通過前,一些預測預計到21世紀末全球平均氣溫將上升4℃,而充分落實最新的國家自主貢獻后,全球氣溫最高將上升到2.8℃,已經較為接近《巴黎協定》提出的2℃目標。與此同時,全球盤點使用了“極為關切”(significant?concern)的表述,強調盡管取得了進展,但全球溫室氣體排放軌跡尚未與《巴黎協定》的溫度目標相契合,而且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提高雄心和履行現有承諾的窗口正在迅速縮小。

第二,關于全球氣候治理長期以來各方高度關注的一些問題的結果。一是關于是否淘汰化石燃料及其淘汰節奏的問題。能源消費是最大的碳排放源,使用化石燃料產生的碳排放是影響氣候變化的關鍵因素,減緩氣候變化最核心的行動就在于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但是,長期以來,由于化石燃料涉及非常復雜的現實政治和經濟利益,在全球氣候治理幾十年的歷程中,直到2021年格拉斯哥氣候大會的成果文件中才第一次切實提及能源轉型,但主要聚焦煤炭和煤電,只要求“逐步減少”(phasedown)未加裝減排設施的煤電。?在2023年9月發布的首次全球盤點技術對話綜合報告中,開始多次強調“逐步淘汰所有未加裝減排設施的化石燃料”(phase-out?of?all?unabated?fossil?fuels)。?在迪拜氣候大會上,全球盤點中圍繞化石燃料的淘汰問題成為各方激烈斗爭的焦點。在最后通過的文件中使用了“轉型脫離化石燃料”(transitioning?away?from?fossil?fuels)的表述,并且著重強調“以公正、有序和公平的方式在能源系統中轉型脫離化石燃料,并在這關鍵十年加速行動,以便在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不過仍然重申了要逐步減少未加裝減排設施的煤電。

二是關于《巴黎協定》溫升控制目標的問題。1.5℃一直是《巴黎協定》明確規定的力爭實現的目標。但自《巴黎協定》達成以來,排放差距始終未能縮小,而且隨著近年來因烏克蘭危機導致的全球能源危機等問題日益突出,1.5℃目標日益成為一個難以實現的目標,要不要堅持1.5℃目標也成為各方博弈的焦點。在此次全球盤點的結果中,除了上文提到的明確強調決心繼續努力將溫升幅度限制在1.5℃外,雖然在減緩部分并沒有再次明確強調,但后續的減緩路徑、減排力度、能源轉型等都是按照1.5℃的目標提出的,實際上仍然維持了要實現1.5℃目標的政治承諾。

三是資金問題。發達國家履行為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的問題始終是全球氣候治理的焦點問題之一。此次全球盤點結果在“實施手段和支持”部分明確提出了資金問題。首先指出了發展中國家的資金需求與相應的支持之間的差距日益加大,明確了發展中國家的各種資金需求及其數額,?并對各種資金作出了具體安排。同時,明確指出發達國家未能在2021年實現到2020年每年共同籌集1?000億美元的目標,敦促發達國家在采取有意義的減緩行動和實施透明度的背景下,盡快實現到2025年每年提供1?000億美元的目標。

四是2025年前全球排放達峰的問題。全球排放何時達到峰值既是一個科學問題,也是一個政治問題。2023年3月,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發布的第六次評估報告的綜合報告明確提出了在將全球變暖限制在1.5℃以及2℃的全球模擬路徑中,全球溫室氣體排放要在2020年至2025年之間達到峰值。?此次全球盤點的結果中重申了IPCC的這個結論,但引入很多限定條件,包括這一要求并不意味著所有國家的排放量都將在這一時間段內達到峰值,以及對資金、技術支持的需求等。

(二)首次全球盤點對全球氣候治理的影響

毫無疑問,無論從全球氣候治理的短期還是中長期進程來看,這次全球盤點的程序性進展和實質性進展都將對全球氣候治理及其所推動的人類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性轉型產生深遠影響。

第一,此次全球盤點標志著巴黎模式運行良好,進一步增強了巴黎模式的權威性和穩定性。全球盤點機制是巴黎模式整個制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從2015年全球盤點機制建立,到2018年卡托維茲氣候大會制定了該機制的實施細則,使其進一步具體化,?再到此次迪拜氣候大會,該機制得以實際運行。從程序上來說,根據《巴黎協定》達成以來全球氣候治理的進程和實施細則的規定,全球盤點機制的運行經過三個階段。第一是數據收集階段,從2021年的格拉斯哥氣候大會開始,到2023年3月結束;第二是技術評估階段,從2022年6月開始,經過一系列對話,2023年9月發布了技術對話的綜合報告;第三是最終結果輸出階段,也是全球盤點的最后政治決定階段。從這三個階段的運行來看,尤其是最后達成的結果文件來看,全球盤點機制的運行較為順利,無論是數據收集還是技術評估,都達到了預期效果,也為最后階段的政治決斷奠定了堅實基礎。雖然在最后的結果輸出階段面臨激烈博弈,并迫使談判延期,而且最后達成的協議也并非十分理想,但從結果導向的視角來看,最后能夠達成一個有一定力度并能深刻影響下一步行動的協議,已經表明該機制處于良好運行狀態。因此,此次全球盤點進一步增強了巴黎模式的權威性,也進一步提升了巴黎模式的穩定性,由此也將推動國際社會按照《巴黎協定》確立的行動節奏持續推進全球氣候治理。

第二,“轉型脫離化石燃料”標志著化石燃料時代終結的開始。如前所述,此次全球盤點面臨的最具爭議性的問題就是化石燃料的問題。從第二階段發布的技術對話綜合報告來看,全球盤點已經明確提出要逐步淘汰所有未加裝減排設施的化石燃料的使用。雖然此次全球盤點未能把這樣的條款明確寫入其中,但無論是具體的可再生能源目標還是較為抽象的“轉型脫離化石燃料”的明確表述,都宣告了化石能源時代行將終結,這對于整個人類社會的生產與生活方式都將產生重大影響。這是自聯合國氣候談判開始以來,“轉型脫離化石燃料”的決定首次出現在締約方大會的正式決定中。盡管面臨來自化石能源集團的巨大壓力,但關鍵國家的談判代表始終堅持立場,最終達成了這一協議,這對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豆s》秘書處執行秘書西蒙·斯蒂爾(Simon?Stiell)在迪拜氣候大會的閉幕式演講中指出,“雖然我們沒有翻過化石燃料時代這一頁,但這一結果標志著終結的開始?!?/p>

第三,全球綠色低碳轉型的步伐將在這個關鍵十年持續加快,可再生能源發展將迎來重要機遇。此次全球盤點提出到2030年在全球范圍內實現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增至三倍、能源效率年均提高兩倍,推進零排放和低排放技術發展,盡快取消不能解決能源貧困或公正轉型問題的無效化石燃料補貼等政策的目標。從2030年將全球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增至三倍的目標來看,這一目標將2022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3?372吉瓦(GW)視為基準線,如果到2030年增至三倍,就要達到10?116吉瓦。要在八年內實現這一目標,復合年均增長率約為15%。?這預示著在2023年到2030年這一關鍵時期,全球綠色低碳轉型的步伐將持續加快,世界各國的生產與生活方式將發生重大變革。這必將有力促進綠色技術及相關產業的長足發展,掀起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推動人類社會的根本轉型。

第四,增強了國際社會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信心,為實現1.5℃目標注入了較強動力。除了上述對全球能源轉型和減排目標的重大促進作用之外,此次全球盤點還在政治上和輿論上對全球氣候治理產生重要的推動作用。當前國際局勢正呈現危機疊加的態勢,2022年爆發的烏克蘭危機以及新一輪巴以沖突沖擊世界經濟,加之2020年以來的新冠疫情造成的沖擊還沒有完全消退,導致安全泛化和地緣政治環境惡化,許多國家民粹主義興起,出現了世界范圍的逆全球化甚至去全球化。?這使得應對氣候變化的全球性協調與協作遭受重大沖擊。在這種形勢下,一項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的國際協議的達成無疑展現了國際社會的團結,將會直接推動正處于關鍵時期的全球氣候治理繼續前行,增強了國際社會應對氣候變化的信心,對落實此次全球盤點的各項行動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三)首次全球盤點存在的主要爭議與問題

由于全球氣候治理的復雜性,如同治理進程中的大多數國際協議,此次全球盤點結果也存在一些爭議和問題,主要是許多科學家和環保人士強調的此次全球盤點存在的危險漏洞(loopholes)。

第一,轉型脫離化石燃料的時間和行動具有模糊性。全球盤點只是針對所有締約方的集體性評估,“轉型脫離化石燃料”的要求也是針對所有締約方發出的一種集體性呼吁,而且“轉型脫離化石燃料”只是提出了一種未來愿景。盡管這一愿景與加速減少未加裝減排設施的煤電、2030年前可再生能源增加、能源效率的提升以及低碳技術的發展等相對明確的行動相一致,但“轉型脫離化石燃料”的具體時間、方式以及相應的政策行動仍然較為模糊,沒有明確的規定。正如一些科學家批評指出,關于化石燃料的聲明仍然較為模糊,對于各國應該在什么時候作出哪些努力沒有明確的責任界限,導致這一協議是軟弱無力的。

第二,轉型脫離化石燃料的領域是有限的。此次全球盤點提出的“轉型脫離化石燃料”的目標明確限定在能源系統,而對于化石燃料的非能源利用,即用作化工原料的化石能源應該如何處理沒有規定;同樣,對于能源系統以外的化石燃料的使用也沒有做出明確規定。如前所述,在迪拜氣候大會之前和會議期間要求全面淘汰化石燃料的呼聲相當高漲。因此,一些人對最后決定沒有明確呼吁全面淘汰化石燃料感到非常失望。

第三,末端減排技術的標準和使用具有不確定性。此次全球盤點結果重申了加速逐步減少煤電,但仍然明確限定在“未加裝減排設施”(unabated)的范圍,對使用標準也沒有明確界定??茖W上并沒有對“加裝了減排設施”(abated)進行嚴格定義,因此也難以對“未加裝減排設施”形成共識,這無疑導致很大的不確定性。IPCC第六次評估報告第三工作組報告決策者摘要中曾經對末端技術的標準給出了一個科學規定:對于電廠,捕集率不應低于90%;對于甲烷的逃逸排放,捕集率應在50%—80%之間,?但在之后的氣候談判正式協議中并沒有引用和明確規定。另外,報告對未加裝末端技術的下游排放情況也沒有明確要求,也沒有提出將碳捕獲和儲存(CCS)技術應用于汽車、飛機、燃氣鍋爐、柴油發電機等下游排放環節。

三、百年變局下全球氣候治理的緊迫性與中國的大國責任

雖然首次全球盤點確實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結果,但也應該清醒地看到,由于其自身存在的一些爭議與問題以及當前全球氣候治理面臨的復雜國際宏觀環境,國際社會應對氣候變化仍面臨嚴峻挑戰。在此背景下,作為國際社會負責任的大國,中國無疑需要更加審時度勢,統籌好國際國內兩個大局,借此次全球盤點達成的成果,持續推進全球氣候治理。

(一)氣候變化影響的加劇與全球氣候治理的緊迫性

2023年3月,IPCC發布的第六次評估報告綜合報告明確指出,一個多世紀以來,燃燒化石燃料以及不平等和不可持續的能源及土地利用導致了全球變暖,當前的全球平均氣溫比工業化之前的水平已經高出1.1℃。?世界氣象組織2023年發布的一個報告也指出,過去九年(2015—2023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幾年,而2023年是有記錄以來人類歷史上最熱的一年。2023年我們不僅迎來了地球創紀錄的氣溫,還看到了各種氣候災害頻頻發生。?然而,正如此次全球盤點結果所顯示的,國際社會的行動力度還遠遠不夠。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發布的《2023年全球排放差距報告》,2022年由于新冠疫情后的經濟復蘇,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全面反彈,創歷史新高。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全面實施《巴黎協定》規定的無條件國家自主貢獻,到21世紀末氣溫上升將比工業化前水平高2.9℃,即使全面實施有條件的國家自主貢獻,氣候上升仍將比工業化前水平高2.5℃,?遠遠高于《巴黎協定》提出的溫升控制在2℃的目標,更遑論1.5℃目標。因此,一方面是氣候變化及其影響的加劇,另一方面是行動滯后,全球氣候治理的緊迫性已經十分突出。

(二)中國在首次盤點之后全球氣候治理中的身份定位與國際責任

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氣候治理的關鍵行為體,并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引領作用。?一方面,中國已經充分認識到全球氣候變化的嚴峻性和治理的緊迫性。2021年中國政府發布的《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白皮書明確強調,“氣候變化帶給人類的挑戰是現實的、嚴峻的、長遠的。把一個清潔美麗的世界留給子孫后代,需要國際社會共同努力?!?另一方面,中國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指導下,參與全球氣候治理的政治意愿和承擔大國責任的意識也大大加強。2022年1月2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努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進行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明確強調指出,中國要“積極參與和引領全球氣候治理。要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以更加積極姿態參與全球氣候談判議程和國際規則制定,推動構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氣候治理體系”。?在2023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承擔大國責任、展現大國擔當,實現由全球環境治理參與者到引領者的重大轉變。?自《巴黎協定》達成以來,一方面,中國從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戰略高度出發,為推進全球氣候治理提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地球生命共同體”等重要理念;另一方面,中國主動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并扎實推進,充分展現了負責任大國的擔當。目前,首次全球盤點之后的全球氣候治理已經明確了繼續前進的方向,進一步鞏固了全球不可逆轉的綠色低碳轉型趨勢,向國際社會發出了積極信號。在全球氣候治理的新形勢下,中國需要繼續發揮引領作用,與國際社會一道,有所作為,推動此次全球盤點的各項要求落到實處,努力把此次全球盤點提出的目標和愿景變成現實。

(三)全球轉型脫離化石燃料目標下的大國擔當與行動策略

中國已經制定了積極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戰略目標,而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戰略行動。積極穩妥推進“雙碳”目標本身就與首次全球盤點確定的“轉型脫離化石燃料”的方向和愿景是一致的。為此,中國需要統籌好國際國內兩個大局,協調好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從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戰略高度出發,繼續發揮負責任大國的作用,為推進《巴黎協定》目標的實現貢獻更多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和中國力量。

第一,在把首次全球盤點提出的目標和要求轉化為中國內部政策和行動的同時,也要積極推動全球低碳轉型,為未來關鍵十年全球能源轉型和脫離化石燃料貢獻中國力量。首次全球盤點匯聚了全球共識,翻開了全球氣候治理進程的新篇章。無論是可再生能源的增加,還是能源效率的提升,無論是推動未加裝減排設施煤電的逐步減少,還是加快零排放和低排放技術的發展等,都需要中國根據自身國情進行中長期規劃,并將其轉化為國內政策和行動,承擔相應的大國責任。同時,中國宜與《公約》秘書處和相關附屬機構密切配合,積極加強國際合作,發揮自身優勢,推動和引領全球低碳轉型。中國也宜在低碳技術的開發與利用、可再生能源國際投資與貿易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使國際社會盡快步入全球盤點確立的方向和軌道,為縮小全球排放差距作出更大貢獻。

第二,按照既定戰略部署積極穩妥推進“雙碳”目標如期實現。鑒于中國自身的經濟規模和能源結構,積極穩妥推進“雙碳”目標本身就是對全球綠色轉型的重大貢獻。黨的二十大報告已經對中國積極穩妥推進“雙碳”目標作出了戰略部署,中國也制定了明確的“1+N”政策體系。在接下來的關鍵十年,中國應按照既定部署,保持發展定力,加速可再生能源發電,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在如期實現碳達峰的情況下,加快經濟社會的低碳轉型,為2060年實現碳中和奠定堅實基礎,也為全球“轉型脫離化石燃料”發揮更大作用。

第三,積極加強與歐美發達國家的綠色發展國際合作。在推進全球低碳轉型、加快全球減排、共同推進《巴黎協定》目標的實現等方面,中國與歐美發達國家有著共同的目標和利益。從全球范圍來看,歐美發達國家無論是在低碳技術的開發與利用方面,還是在國際碳規則制定方面,都仍然占據優勢地位,中國需要與其加強協調與合作。另外,無論是在聯合國框架下,還是在二十國集團等多邊機制下,中國都需要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積極利用這些多邊機制加強與歐美在低碳技術和能源轉型等領域的互利合作。同時,中國也要加強與歐洲國家、美國的雙邊氣候合作。一方面,加強中歐綠色伙伴關系,共建全球清潔能源供應鏈,促進中歐雙方能源結構的轉型;另一方面,積極落實中美近幾年達成的各類氣候合作協議,共同應對氣候危機。與此同時,中國也要防范歐美利用碳關稅或“氣候俱樂部”等小多邊合作機制制約中國。?最后,中國要積極開展氣候外交,提升自身的國際話語權,與國際社會協同推進全球低碳轉型。

第四,推動綠色“一帶一路”建設,加強氣候變化南南合作,與發展中國家合作構建綠色發展共同體?!爸袊冀K致力于推進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讓綠色切實成為共建‘一帶一路的底色?!?習近平主席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中也特別強調指出,“中方將持續深化綠色基建、綠色能源、綠色交通等領域合作,加大對‘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的支持?!?“一帶一路”是中國推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國際合作平臺,也是中國加強與發展中國家綠色低碳合作的重要機制。近年來,中國已經為推進共建綠色“一帶一路”作出了重要貢獻。在首次全球盤點之后的全球氣候治理中,廣大發展中國家更加需要在推進可持續發展和消除貧困的基礎上加快實現低碳轉型,在基礎設施建設、清潔能源開發利用等方面也需要投入更多資源和提供更多支持。為此,中國應在南南合作框架下,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更多支持,加強與發展中國家在綠色發展理念和技術等方面的合作,構建綠色發展共同體,為廣大發展中國家的低碳轉型注入更強大的動能。

結?束?語

全球盤點是《巴黎協定》建立的關鍵機制之一。通過2023年的全球盤點,反映出巴黎模式較為良好的治理效能。此次全球盤點做出的“轉型脫離化石燃料”的歷史性決定必將對人類經濟社會發展方式乃至人類未來的生存方式產生根本性影響。這意味著未來要步入快速脫離化石燃料的軌道,并朝著零碳的方向發展。全球氣候治理是一場復雜的人類社會系統性和根本性變革,很大程度上也是整個人類文明范式轉換的驅動力與催化劑,或者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全球氣候治理本身就是人類發展方式、生活方式乃至在地球家園生存方式的轉型變革過程。毫無疑問,這一過程本身受到各種復雜因素的影響,人類的技術進步、人類對待地球家園的觀念與態度、國際合作等都會對這一根本性轉型產生重大影響。因此,人類社會不可能經由一次重要的政治決定就能夠解決面臨的所有重大問題。而且,全球盤點機制只是巴黎模式制度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其功能的有效發揮還有賴于其他機制的協同與配合。從這個意義上說,首次全球盤點之后的全球氣候治理能否按照此次盤點規劃的方向和路徑前進,很大程度上不在于此次盤點達成的協議是否具有較強的法律約束力,也不在于此次盤點是否已經成功回應了國際社會的嚴重關切,而在于世界各國以及眾多的非國家行為體如何認清人類社會當前面臨的嚴峻挑戰,轉變發展觀念,加強國際合作,在此次盤點的基礎上持續采取行動。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把此次盤點提出的行動目標落到實處。在這個重要而關鍵的脫碳轉型時期,我們和自己的子孫后代有責任做出決定:人類究竟要長久地在小康(reasonable?prosperity)中生存下去,還是在肆無忌憚中自我毀滅?

無論如何,此次全球盤點已經為人類社會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確定了路線圖,在全球氣候治理進程中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面對日益加劇的全球氣候變化問題,世界各國只有攜手合作,按照此次全球盤點確立的道路不斷前進,才能真正推進全球碳中和目標的實現。作為國際社會的負責任大國,中國始終胸懷天下,時刻準備“積極回應各國人民普遍關切,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作出貢獻”。?氣候變化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嚴峻挑戰已經顯現,“轉型脫離化石燃料”的路線圖已經制定。在這一影響深遠的人類社會發展轉型進程中,中國一定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維護全人類共同利益,保護我們人類唯一的地球家園,作出更大的貢獻。

[責任編輯:石晨霞]

猜你喜歡
中國
負面清單的管理研究
解析“一帶一路”戰略以及對中國的影響
我國警衛反恐怖斗爭對策研究
中國與巴基斯坦之間的貿易分析
淺析當代中國社會發展的代價問題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國”調子
西方涉華紀錄片意識形態的建構與展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