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向責任意識培養的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議題式教學現狀調研報告

2024-03-19 10:27吳叔君上海市靜安區彭浦新村第一小學
教育 2024年8期
關鍵詞:責任意識議題法治

吳叔君 上海市靜安區彭浦新村第一小學

《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2022 年版)》(以下簡稱《課標》)將責任意識確立為道德與法治學科的核心素養之一,《課標》中旗幟鮮明地倡導議題式教學,為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優化指出了一條明確的路徑。本研究通過問卷、座談等方式開展調研,從議題式教學的開展情況,教師、學生道德與法治學科教與學的現狀等幾方面了解指向責任意識培養的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議題式教學現狀。

一、調研概況及結果

2023年6月,課題組向上海市靜安區彭浦新村第一小學1~5 年級學生發放389 份問卷,共收回有效問卷374 份,問卷收回率為96.14%,向同一區域靜安區彭浦新村第一小學、靜安區第四中心小學、靜安區三泉路小學等三所學校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師共發放問卷35 份,收回有效問卷35 份,收回率100%。將問卷量化數據導入SPSS 23 進行處理,包括信效度檢驗、正態性檢驗,進而確定下一步的數據處理手段。

基于研究內容以及數據初步處理的結果,對第一部分《道德與法治學科議題式教學開展情況問卷》采用頻次統計,對第二部分《小學生責任意識量表》采用非參數檢驗和“斯皮爾曼”相關分析。從學生視角下的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的現狀、學生責任意識培養的現狀以及兩者之間的相互關聯性得出以下分析:

(一)學生視角下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現狀

1.情感態度積極,對議題式教學的體驗不深

有86.36%的學生對道德與法治學科感興趣,其中過半的學生表示非常感興趣。對于學科作用認識較為端正,從態度上肯定該學科對自身素養的提升作用。然而,學生對議題式教學的體驗有待加強,學生希望在課堂上有更多小組討論的機會。(見表1)

表1 學生對道德與法治學科學習的情感態度統計

2.師生互動良好,學生主導課堂的比重不高

在課堂中學生發揮主動性和自主性的機會不多,雖然過半的學生(67.65%)表示課堂上教師“經常留時間給我們討論”,但總體而言,當前道德與法治授課模式仍然是教師講授占主導。課堂中教師對于學生的反饋和評價,大多數會“幫助學生分析原因,并找出正確答案”(87.463%)。(見表2)

表2 課堂實踐環節開展現狀統計

(二)小學高年級學生責任意識現狀本研究對《小學生責任意識量表》數據進行描述性統計,具體結果見表3。

表3 小學高年級學生責任意識描述性統計(N=374)

總體而言,研究對象的責任意識總分及其各維度得分,都高于1.5分的中等臨界值,表明小學高年級學生自我評價各方面責任意識總體處于中上水平。其中,“對他人和集體的責任意識”維度得分最低,可能是由于這兩屆學生居家學習的時間較長,導致對班集體認同感和歸屬感不高。

(三)教師對議題式教學的了解

1.了解渠道多元,但了解程度不深

教師能夠通過多種渠道了解到議題式教學,但對于議題式教學整體了解不深,只有一成左右的教師表示“較為了解議題式教學模式”。(見表4)

表4 教師對議題式教學的了解程度與渠道

2.教師對議題式教學概念的了解注重議題本身和教學情境

幾乎所有的教師都將議題設計和議題內容選擇作為議題式教學最重要的因素,并且八成以上的教師都強調教學情境對于議題式教學的關鍵作用。(見表5)

表5 教師對議題式教學概念的了解

(四)教師實施議題式教學遇到的問題在于缺乏實施案例

雖然教師了解議題式教學的渠道多元,但各種渠道提供的資源有限。因此,大部分教師希望獲得更多課堂實施的案例,彌補對議題式教學了解的缺失,優化自身實施議題式教學的實效。(見表6)

表6 教師實施議題式教學遇到的問題

(五)教師對學生責任意識的評價高于學生自評

對“教師評價小學生責任意識量表”數據進行描述性統計,具體結果見表7。

表7 教師評價小學生責任意識描述統計(N=36)

總體而言,除了“對家庭的責任意識”維度外,其余維度教師對于學生的責任意識評價普遍高于學生自評的結果。

(六)議題式教學與小學生責任意識培養的關系

結合《道德與法治學科議題式教學開展情況問卷》和《小學生責任意識量表》這兩部分數據的進一步分析,得出以下結果。

1.年級、喜愛程度、課堂討論時間與責任意識培養的關系

經過“斯皮爾曼”(見表8)相關分析,得出年級因素對各維度責任意識的影響不大,只有對家庭的責任意識有微弱的負相關。學生對道德與法治學科的喜愛程度對責任意識有一定影響,呈中等正相關。課堂討論時間對責任意識有一定影響,呈弱正相關,即課堂給學生討論的時間越多,各方面責任意識就會越強。

表8 年級、喜愛程度、課堂討論時間對責任意識的“斯皮爾曼”相關分析

2.教學方式與責任意識培養的關系

經過教學方式與責任意識的K-S 檢驗(見表9)后,可知不同教學方式在“對社會的責任意識”維度存在顯著差異。事后多重分析后,發現“問題式”和“議題式”之間存在顯著差異,“議題式”的教學方式在培養學生對社會的責任意識方面明顯優于“問題式”的教學方式。

表9 教學方式與責任意識及其各維度的K-S檢驗

3.教師反饋方式與責任意識培養的關系

教師反饋方式在問卷中有四個選項“直接評價學生好或者不好”“不評價,提問其他同學”“幫助學生分析原因,并找出正確答案”“老師直接說出答案”。經過教師反饋方式與責任意識的K-S 檢驗(見表10)后,可知不同教學方式在責任意識培養及其各維度均存在顯著差異。經過多重分析后,發現教師反饋方式在責任意識培養及其各個維度上,“幫助學生分析原因,并找出正確答案”均明顯優于“不評價,提問其他同學”。因此,在道德與法治課堂實施中,教師的反饋應該多采用“幫助學生分析原因,并找出正確答案”的方式。

表10 教師反饋方式與責任意識及其各維度的K-S檢驗

二、分析討論

(一)議題式教學有助于小學生責任意識的培養

通過對議題式教學與小學生責任意識培養交叉分析來看,議題式教學的理念和方式對小學生責任意識的培養有正向促進作用。議題式教學強調以學生真實的生活經驗為起點設置議題,引導學生關注復雜而真實的日常生活,幫助學生激活日常生活中積累的“惰性知識”,調動預測、假設、推理、證明、判斷、決策等多項高階思維能力解決面臨的實際問題,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二)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缺少“真”議題式教學

小學生對于議題式教學的體驗并不突出。一方面是由于當下小學對于“議題式教學”的開展較少,學生體會不深。另一方面也提醒教師需要更多地注重“議題+情境+活動”的多維度推進。一個好議題的關鍵特征都需要指向學生的日常生活經驗。在此基礎上,搜集更多信息,并有充分空間和時間來進行協商、辯論、驗證、沖突解決等活動,能夠保障學生在道德與法治學科中良好品質和綜合能力的培養。

(三)教師對于議題式教學的認識仍待提高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 版2020 年修訂)》在“教學與評價建議”中提出“圍繞議題,設計活動型學科課程”,自此之后,我國議題式教學的研究與實踐呈現蓬勃發展之勢,但較多的研究集中于高中階段。小學教師對于議題式教學的認識與了解由于倡導時間、研究力度、推廣范圍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尚顯不足,在課堂上運用議題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學習的教學方式較少。

三、對策與建議

議題式教學的理念和方式對小學生責任意識的培養有正向促進作用,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充分依托“議題+情境+活動”的教學方法,以真實生活情境中探究性話題為核心,通過系列化、層級性的活動探究,引導學生走向知識和能力的自主建構,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

(一)開展責任意識培養視角下的議題式教學內涵序列研究

責任意識作為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影響學生價值觀、人生觀、道德觀的形成與發展。由于學生之間家庭教育、學習經歷等差異都能夠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能力等發展,因此,教師在實施指向責任意識培養的議題式教學時,要充分考量各種影響因素,積極開展議題式教學內涵梳理,通過對議題的分析、探究,挖掘“責任”元素,提升學生的責任意識,豐富責任意識的培養途徑。

(二)推進指向責任意識培養的議題任務的選擇和集合研究

“議題”指的是通過質疑、商討、辯論來闡釋、辨析或論證的問題復合體?!白h題”兼具學科教學的具體內容和價值判斷的基本觀點,既有開放與引領的特征,又能體現教學的重難點。教師在指向責任意識培養的教學過程中,對于議題的開發和選擇,注意做到以綜合的視角進行知識的融會貫通,既包括學科課程知識與情境話題的整合,又包括學科課程知識與當前時事熱點、社會熱點的整合。

設計培養學生思辨性思維能力的矛盾爭辯性議題,采取熱點分析,從一個議題的議論內容拓展到一種觀點的內在邏輯,升華思想價值;設計抉擇兩難性議題,加深對知識的解構,培養學生是非觀和價值觀;設計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生成性議題,在關注具體問題的基礎上思考解決方法,將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理論運用到生活實踐中。

(三)觀照責任意識培養開展議題式教學的實踐研究

1.做好議題任務的選擇與設計

教學議題的設置要從教材重難點、公共話題、社會熱點、學生生活四個方面出發。在議題設計原則上,課標修訂組組長朱明光老師撰文指出:“議題不僅包含課程的具體內容,而且展示價值判斷的基本觀點;不僅具有整合性、開放性、思辨性、引領性,而且體現教學重點,針對學習難點?!笨傮w而言,教學議題的設置需要遵循學科素養融入、真實可議、適度開放和深層進階等原則。

2.營造真實的、接地氣、具有探討意義的議題情境

教學議題的設置需要遵循學科素養融入、真實可議、適度開放和深層進階等原則,帶領學生探究議題中反映的教材知識點,從而為學生構建科學、系統的道德與法治知識體系。同時,教師要開展多種多樣自主、合作、探究的真實活動,實施項目式學習、研究性學習,進行角色扮演乃至社會模擬實踐活動,把課堂教學拓展到社會生活中去。

3.讓學生參與真實發生

如何實現“真實”?必須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由于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尚待發展,平常獲取信息的范圍較窄,因此,教師在開展議題式教學的過程中,除了需要為學生補充一些背景知識,更需要以學生的生活為基礎,讓議題生活化,降低理解的難度。

猜你喜歡
責任意識議題法治
東臺市精準約談 強化企業責任意識
送法進企“典”亮法治之路
例談群文閱讀中議題的確定
科學議題歡迎君子之爭
反家庭暴力必須厲行法治
不斷強化責任意識 著力提高辦理實效
以德促法 以法治國
API China & PHARMPACK & SINOPHEX關注制藥企業環保議題
例談群文閱讀教學的議題把握
治理下的法治與法治下的治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