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辭》和屈原

2024-03-25 10:23段熙仲潘君昭
古典文學知識 2024年2期
關鍵詞:懷王楚辭楚國

段熙仲 潘君昭

繼《詩三百篇》之后出現的《楚辭》,其產生年代是在公元前4世紀以后?!冻o》這個名詞,始見于《史記·酷吏列傳·張湯傳》:“始長史朱買臣,會稽人也,讀《春秋》。莊助使人言買臣,買臣以《楚辭》與助俱幸?!睂嶋H上這是指以屈原為主要作家的一種新型文體;由于屈原是楚國人,而《楚辭》無論從思想內容或是音調、格律來看,又都帶著濃郁的楚地風采,所以歷來就把以屈原作品為主的內容稱為《楚辭》,其流行地域是在長江、漢水一帶。這些地方都是楚的屬地。

楚是羋姓之國,開國之君熊繹曾受周成王的冊封,居丹陽(今湖北秭歸)。春秋時,這里還被周人稱為“蠻荊”。事實上楚從熊繹開國之后,經過一番苦心經營,無論在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都進展得極為迅速。到春秋初年,楚主就自稱為武王,其子文王建都于郢(湖北江陵),自此直到戰國中葉,楚愈趨強大,成為南方第一大國。國內物產豐富,冶煉技術著稱于世,手工業制品如青銅器、漆器、紡織品、木器等制作精良,首府郢都商業繁盛異常,《北堂書鈔》卷129“衣冠部”和《太平御覽》卷776桓譚《新論》說:“楚之郢都,車轂擊,民肩摩,市路相排突,號為朝衣鮮而暮衣弊?!?這種種說明了當時的楚國社會已有相當的物質基礎。

由于秦國在前359年變法后日益強盛,到戰國中葉,它對山東六國的威脅也逐漸明朗化,因此在七國的外交路線上就出現了兩種不同的傾向,一是主張山東六國聯合抗秦,叫做“合縱”;一是主張六國各自和秦國妥協,而向別國進攻,叫做“連衡”。山東六國,以楚為最大,齊次之,秦要吞并六國,首先要從這二國下手,但齊遠處東海之濱,而楚卻還有些邊界和秦相連,如能先打敗楚國,再東向圖齊,自較有利,所以秦就采取了軍事上全力對楚、外交上竭力破壞齊楚聯盟的政策。楚國在懷王初年(前328年為懷王元年)國勢還很強大,只因懷王本身有著輕信奸佞、反復無常的缺點,加以朝廷中又被那落后腐朽的貴族集團所把持,不能堅持執行聯齊攻秦的政策,幾次絕齊親秦的錯誤行為導致了楚國外交上的孤立,軍事上的失敗,加以內政又腐敗不堪,無法振作,國勢也就江河日下。懷王被欺騙客死于秦,頃襄王嗣立。后來,郢都陷落,夷陵大火,人民逃亡流離,頃襄王被迫遷都于陳城,這是楚國滅亡的前奏,也是促使屈原的生活悲劇達到高潮的歷史原因。

在文化方面,春秋晚期到戰國時,各國間相互接觸交流的頻繁,“百家爭鳴”的學術空氣的活躍,引起南北文化的迅速交流。楚人陳良北學于儒家,《孟子·滕文公上》:“陳良,楚產也,悅周公、仲尼之道,北學于中國。北方之學者,未能或之先也?!背⒁对娙倨返脑娋溆弥谕饨晦o令?!稇饑摺で夭咚摹分?,黃歇說秦昭王歷引《大雅·蕩》《小雅·巧言》詩句。 屈原的屢次使齊及其作品《橘頌》《天問》受《詩三百篇》影響的明顯痕跡,都說明了北方文化對《楚辭》的發生發展有著一定的影響,至于楚地的民間文學,尤其是民歌,與《楚辭》更是有著一脈相承的關系,在前5世紀時,就已經出現了一些作為《楚辭》先驅的南方民歌。

前5世紀中葉出現的《越人歌》,對《九歌》起著直接的影響:

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劉向《說苑·善說篇》:“楚鄂君子皙(楚康王之弟)之泛舟于新波之中也,乘青翰之舟,極?芘,張翠蓋,而榻犀尾,班麗袿衽,會鐘鼓之音畢,榜枻越人擁楫而歌?!?到5世紀初,孔子游楚時,又聽到童子所唱的《孺子歌》: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

這是楚地民間風味十足的詩歌,的確與以四言為主的北國詩歌大異其趣;它們深根在民間文學深厚的土壤中,并且以豐富的滋養哺育《楚辭》,使之健康成長。

關于《楚辭》一詞的含義,宋代黃長睿有過很明確的說明:“屈、宋諸騷,皆書楚語、作楚聲、紀楚地、名楚物,故謂之‘楚詞。若些、只、羌、誶、蹇、紛、侘傺者,楚語也;頓挫悲壯,或韻或否者,楚聲也;沅、湘、江、澧、脩門、夏首者,楚地也;蘭、茝、荃、藥、蕙、若、蘋、蘅者,楚物也?!保ā缎6ǔo序》)現將上面所提出的《楚辭》的幾個特點稍加說明于后:

1.書楚語 就是詩中運用當時楚國的口語。屈原作品中運用楚國方言的地方很多,約有五十多個詞匯。李翹著《屈宋方言考》,輯出《楚辭》中楚方言近七十字,其中有據證者五十余字。像“些”字(音suo),是語氣詞,北宋沈括在《夢溪筆談》卷三辯證中說:“楚詞招魂尾句皆曰些,今夔峽、湖湘及南北獠人凡禁咒句尾皆稱些,此乃楚人舊俗?!闭f明了“些”字是楚國方言。

2.作楚聲 《楚辭》的作楚聲,說明它是極富地方色彩,不同于當時中原地區一般詩書的誦讀;也正因如此,在漢以后,能夠朗誦《楚辭》就成為一種特長。漢武帝時的朱買臣,就曾被“召見說《春秋》,言《楚辭》”(《漢書·朱買臣傳》)。漢宣帝時,亦曾征召了一個能為《楚辭》的九江被公:“召見誦讀?!保ā稘h書·王褒傳》)可見《楚辭》的朗誦一定不同于常調,才會產生“楚聲”這個專門名詞,且能一直流到隋代:“隋時有釋道騫善讀之,能為楚聲,音韻清切,至今傳《楚辭》者,皆祖騫公之音?!保ā端鍟そ浖尽罚?/p>

3.紀楚地 戰國的楚國,疆域最大,像現今的湖北、湖南、江蘇、安徽、浙江、江西全部以及河南、四川、云南、貴州的一部分都屬于楚。在楚國境內,有溫潤肥沃的平野,上面長滿茂盛的莊稼,還長著特有的橘林和香草,又有云霧彌漫高山,那里樹木森蔚,猿鳴啾啾,更有長江、漢水的浩瀚,洞庭湖的波光云影……這一切構成了楚地的奇異風光;而這樣的自然環境,也必然對屈原的創作起著一定的影響。

4.名楚物 《楚辭》中所引用的許多草木鳥獸之名都是楚地所產,如蘭、蕙、蕭、艾以及猿狖、鵜鴂等,它們也使屈原的作品染上濃厚的地方色彩。

此外需要說明的就是《楚辭》與巫風的關系?!稘h書·地理志》說:“楚地……信巫鬼,重淫祀?!庇捎诔仔盼坠?,巫風發達,從而保存并流傳了大量的神話。王逸在《九歌序》中指出:“昔楚國南郢之邑,沅湘之間,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樂鼓舞以樂諸神?!币陨裨挒閮热莸撵肷窀柁o的流行民間是必然的,而經過屈原加工的《九歌》之充滿神話色彩的浪漫精神,說明《楚辭》與當地巫風有著密切的關系。

從上面的敘述中,我們可以知道就是在這樣的現實基礎上,孕育了我國第一位積極浪漫主義大詩人—屈原。

屈原,名平,字原。生在公元前339年(即楚威王元年)正月十四日,也即陽歷二月廿三日(浦江清《屈原生年月日的推算問題》)。他出身于貴族家庭,與楚王同姓“羋”(屈是氏而不是姓)。當時,“楚之同姓”很多,而以昭、屈、景三氏謂最有名。他的故鄉在湖北秭歸,那里山水清奇,是開國主熊繹建國的所在。從屈原日后的文學成就和政治修養來看,他幼年時一定受過嚴格的貴族教育。事實上,他很早就嶄露頭角,這表現在青年屈原對政治方面的杰出見解,外交方面的嫻于辭令,以及學識方面的淵博精深。因此,他曾得到過懷王的賞識,被任命了“左徒”的高位。在這時候,屈原曾經把他的政治理想付諸實施。他主張任用賢能,實行法治,并且堅決主張聯齊以抵抗秦國,這種措施實際上是針對國內外形勢所提出的改革方針,可惜的是這段時間實在太短了,不久他便因受到舊勢力的排擠而被懷王疏遠了。

懷王十六年(前313年),秦惠王派張儀來楚,懷王用張儀為相,并且聽信了張儀勸楚絕齊的欺騙,說是絕齊之后,秦愿送楚商于之地六百里,因而竟貿然絕齊。及至絕齊之后,張儀就回秦國,無賴地說本來只答應給楚六里地。懷王氣憤之余,就派大將屈匄領兵大舉伐秦,兩軍在丹陽(今陜西漢中)大戰,楚大敗,漢中被秦占領。懷王不服,發全國之兵攻秦,再戰于藍田(今陜西藍田);韓、魏乘機派兵攻襲楚后方,楚軍狼狽退守。懷王經過這次慘痛教訓,才知道親秦之不可靠,便又重用屈原,派他出使齊國,重修邦交。

秦國聽到楚齊將復交的消息,就立刻前來進行破壞,說是愿意把漢中之地歸還楚國。懷王余怒未息,情愿要張儀而不愿得地,張儀對懷王的性格了解得非常清楚,他居然敢再來楚國,懷王把他囚禁起來,但他已經賄賂了懷王的寵臣靳尚等人,通過這些內奸使懷王重新釋放了他。等到屈原從齊國回來,張儀已回秦國去了。這些事情使屈原感到極不愉快,他帶著一顆憂郁的心離開了郢都到漢北去,在那兒一住幾年,可能還擔任過“三閭大夫”的官職(主要任務是教育公族子弟)。這時候楚國朝政更陷于混亂,外交政策把持不定,軍事方面也是失利,在這艱難的日子里,屈原終于又被召回郢都。

懷王三十年(前299年),秦又攻楚,掠取北境八城,并脅迫懷王到秦境內的武關去談判,屈原力主不要去秦,但懷王一方面懼怕強秦,另外又被幼子子蘭和一些舊貴族所竭力慫恿,竟然答應赴約,從此一去不返。懷王被扣,國中無主,一部分人主張立子蘭,但未成功;舊貴族昭睢乘機去齊,把在那里作質的太子橫接回來,這就是頃襄王。

新王即位,任子蘭為令尹,昭睢迎立太子,亦有大功,朝廷中又是舊貴族得勢。頃襄王三年(前296年),懷王客死于秦,這件事引起楚國人民對舊貴族集團的極度不滿。而屈原也因懷王之死而抑制不住自己,流露出對子蘭等的怨恨,當然,子蘭等是不會容許朝中長久地存在著與他們針鋒相對的政敵的。并且懷王已死,他們更可為所欲為,因此便唆使上官大夫在頃襄王面前進讒言,終于使頃襄王把屈原流放出去。從此,屈原就沒能再回到這使他永久懷念的地方—郢都。

當被迫離開郢都時,屈原的心情是悲痛的,他竭誠為國,心力交瘁,但遭到了無情的排擠和流放。對他來說,這自然是個沉重的打擊,然而最使他痛心系念的還是許多將要遭受強敵蹂躪的楚國人民。這種厄運,照屈原看來,完全是由昏庸的君王和奸邪的佞臣們所一手造成的。他孤獨地在江南度過了一段漫長的歲月,可是他的心情卻仍然在隨著時代的動蕩而震顫,尤其是在頃襄王廿一年春,秦將白起從北面攻打楚國,郢都淪陷,頃襄王逃到陳城(今河南周口淮陽區),楚國人民陷入家破人亡的慘境。這件事對屈原的刺激實在太深了。次年春,他從陵陽溯江洞庭湖,向西南上溯沅水而到溆浦(黔中),才到不久,秦兵大至,他看出祖國的覆亡已是無可挽救,因此便下決心自殺以殉國。這時他六十二歲,就在那難忘的夏天(前277年),他來到長沙以北的汨羅江,相傳是五月初五(端午節),投身到奔流不息的江流中去,結束了他悲劇性的一生。屈原雖然死了,可是他那種熱愛人民、忠于祖國的崇高精神,卻已通過不朽的詩篇而永垂于人間。

總的說來,屈原的思想傾向是積極的、前進的,他的政治主張和外交路線證明了他是一位有著遠大眼光的杰出政治家,他個人政治生活的失敗也同時意味著楚國進步勢力遭受阻抑。當他的偉大志愿在實行時遭到壓迫、阻撓,終于變為泡影時,屈原沒有離開自己祖國去追求個人的富貴榮名,而是以一死來殉國。

屈原作品流傳后世者共二十五篇(《漢書·藝文志》),在東漢王逸的《楚辭章句》中,是這樣排列的:《離騷》、《九歌》(十一篇)、《天問》、《九章》(九篇)、《遠游》(近人參考定非屈原作,如胡小石先生《遠游疏證》)、《卜居》、《漁父》。另《招魂》一篇,王逸認為是宋玉所作,司馬遷則將它列入屈原作品中,從內容看來,以后說為是?,F分別敘述介紹于下。

《離騷》是我國古代最長的一篇抒情詩歌,也是屈原的代表作品,全詩共三百七十二行,二千四百九十字。據司馬遷說《離騷》是憂患之意,是屈原在頃襄王時代被放逐到江南以后的精心杰作。全詩在具體的現實基礎上發揮了積極浪漫主義的創作精神,通過現實的描述和超現實的幻想,透露出一個為實現理想而不舍晝夜地上天入地的詩人形象以及他的苦悶和焦慮。它是屈原在憂患余生中對自己政治生涯、精神生活的一個概括性的總結。內容方面,前半部是現實的描述:先是從自己的家世、生平及名字說起,然后談到自己有良好的品質、學識和才能,可以為祖國和人民效勞,但因懷王不辨忠奸,聽信讒言,以致朝秦暮楚,中途改變主張;詩人接著敘述自己辛苦培育人才,惜無所成,另外又一再表示自己高潔的志向和追求真理的堅定信念,雖然不被楚王所用,原來的政見仍須堅持,決不肯同流合污。下半部則是交織著夢境般的幻想:詩人拒絕了女媭要他隨俗浮沉的建議,孤獨地渡過沅湘,在帝舜面前陳述自己堅持理想的決心,接著他就上天,要見天帝,但帝閽不肯開門;他轉而想去追求宓妃、簡狄和二姚,也都無結果;在極度苦悶中,他又去找靈氛、巫咸占卦,他們或勸他隨俗浮沉,或勸他去國遠行,他聽從勸告,準備離開,但當他正升到高空,俯瞰祖國的大地時,他的思鄉之情油然而生。對祖國深切的愛,使他決心停止這次旅行,仍降落在這多難的祖國大地上,他茫然四顧,想到國內已沒有人能理解他,那他又何必苦苦地戀著不舍呢?在這種矛盾心情的支配下,他決定用自己的生命來殉從他的祖國,全詩也就在這種悲壯的氣氛中結束了。

《九歌》十一篇,本是流傳民間古老的口頭創作,屈原是它們的加工和潤色者。它們是一組民間祭神歌曲,歌詞質樸優美,而又充滿著神奇浪漫的色彩:

(1)東皇太一 對尊貴莊嚴的“太一”天神的贊禮。

(2)云中君 對光明燦爛的云神的贊嘆留戀。

(3)湘君 對湘水之神期待、眷念的戀情。

(4)湘夫人 對湘君的配偶神湘夫人求愛的幻滅。

(5)大司命 主壽命的星神的戀歌。

(6)少司命 主災祥的星神的戀歌(彗星為災祥之象,從戴震說)。

(7)東君 太陽神的頌歌。

(8)河伯 黃河之神的戀歌。

(9)山鬼 巫山女神的戀歌。

(10)國殤 頌揚為國犧牲的戰士們至死不屈的愛國精神。

(11)禮魂 送神曲。

《天問》是屈原對大自然的各種現象、民間流傳的神話傳說以及歷史資料等等各方面發生的疑問,一共提出了一百七十多個問題。在《天問》中,保存著古代神話傳說方面的重要資料,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宇宙、對人生的看法和態度,以及大膽的懷疑精神。

《九章》包括九篇作品,據朱熹的解釋是:“后人輯之,得其九章,合為一卷,非必出于一時之言也?!笨梢姟毒耪隆返拿Q是后人加上去的。

(1)橘頌 筆調較輕快,全詩情調并不像《離騷》《哀郢》那樣悲憤,故可能是屈原早年時的作品。詩的前半詠贊橘樹,后半是以橘比人。

(2)惜誦 可能是初受懷王疏遠后所作。主要是說明作者竭誠為國,反而被讒見疏。通篇都反映著詩人矛盾而苦悶的心情。

(3)抽思 被放于漢北時所寫。敘述忠貞而不被錄用的苦悶,并低唱出對遙遠的郢都魂牽夢縈的思念之情。

(4)思美人 作于漢北,先寫被疏以后自己一生至誠無法申訴,再寫雖然“媒絕路阻”,但自己決不肯“變節從眾”,并一再強調決不改變初志的決心。

(5)悲回風 晚年所作,反復抒寫了詩人感情上所受到的種種創傷,心頭郁結著的無限怨憤。

(6)涉江 是在放逐途中的一篇追敘。詩中刻畫出詩人昂藏不群的形象。他在沉痛的哀思中振奮起來,再一次堅決地表達了他對真理的執著和向往。統治集團對他的傾軋、排斥及流放生涯的凄慘、困苦,并沒能使他低下頭來,他的歌聲誠然是悲愴的,然而其基調卻是激揚慷慨、堅定不屈的。

(7)哀郢 這是一支痛惜郢都淪陷的悲歌。詩人傾瀉出對闊別已久的古都不可抑制的懷戀,以及聽到它淪陷后的無限傷悼之情,還申述了自己無罪而被棄逐的痛苦心情,指出了造成這次悲劇的主要原因。

(8)懷沙 司馬遷說是屈原臨死前所寫。首先重申自己堅定不移的志向,然后憤慨地揭露了黑暗的社會現實,且表明要為真理殉身,以作后人的榜樣。

(9)惜往日 亦屈原臨死的作品,追敘往事,指斥懷王不該信讒嫉賢;最后直接說出他對昏君已經絕望,故決心自殺。

《招魂》是屈原招楚懷王之魂。招魂本是楚國民間的風俗,當時屈原因懷王客死秦國,故依照習俗要把流落異鄉的“靈魂”召喚回來。作者先描繪了在楚國以外的東、南、西、北各方及天堂、地獄的種種危險和可怕的景象,從而呼召靈魂趕快回到故鄉來;接著便竭力刻畫楚王宮廷之內侈麗的生活,以促使靈魂迅速地歸來。

《卜居》《漁父》記屈原之事,但非屈原所作?!恫肪印酚浨鞣藕笏a生的苦悶心情,提出一系列在生活和政治中的對立矛盾問題,在與奸邪的斗爭中,表明屈原是有著堅定意志的?!稘O父》是屈原被放逐后與漁父的對話,反映出屈原不肯隨俗浮沉的高尚品格。

在屈原的全部作品中,貫穿著他鮮明的政治傾向—主張實行德政,舉賢授能,反對黑暗勢力腐朽的誤國政治,同時這些政治觀點又能具體地與對祖國前途的關懷、對人民疾苦的同情相互緊密結合。所以,在這些凝結著詩人血淚的詩稿中,處處都閃爍著愛國主義精神的光芒,處處都洋溢著對人民深厚的感情。

在先秦的詩歌領域中,一向是《風》《騷》并稱,《風》即《國風》,《騷》就是以《離騷》為代表作品的,與風詩有極大區別的詩歌新體裁—楚辭,而屈原就是這一新樣式的發揚光大者,他以深厚的愛國精神、強烈的反抗心以及對理想的不斷追求來灌溉、培育了這枝來自楚地民間的奇葩。從他以后,宋玉、賈誼等人都寫作騷體詩,漢代的賦亦當溯源于騷體。至于后世的大作家司馬遷、杜甫、李白及其他愛國主義詩人、詞人,無不從屈原作品中吸取營養,或抒發愛國熱情,或表現理想追求,并多采用楚辭香草美人的“引類譬喻”,曲折地反映了反抗壓迫的感情。從作品的成就和影響來看,屈原真不愧為時代的歌手,不愧為起著先導作用的積極浪漫主義大詩人。

(唐山師范學院郭萬青整理)

猜你喜歡
懷王楚辭楚國
《楚辭·九章·惜往日》校讀一則
《自相矛盾》擴寫
恣意浪漫的楚國器物
屈原和楚辭
小燕子
錢人壽
楚懷王邏輯很混亂
秋夜讀《楚辭》
論楚國樂律的自成體系及其樂學實踐
《九章·思美人》新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