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地區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路徑研究※
——以涼山州越西縣為例

2024-03-27 04:29龔秀勇莫色阿木
四川旅游學院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彝族文旅高質量

龔秀勇 莫色阿木

(西南石油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四川 成都 610500)

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不僅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動力,而且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的重要內容。近年來,民族地區文旅產業發展問題成為學界關注和研究的熱點,然而對民族地區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問題的研究力度還較為薄弱。本文注重突出民族地區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獨特優勢和潛在魅力,探討促進民族地區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現實路徑,以助力民族地區鄉村振興。

1 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概念界定

學界對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概念及內容展開了大量探究工作,但較為零散,形式上主要分布在文化產業、旅游產業或文旅產業領域,內容上同樣未能形成共識,相關評判標準仍然未能統一。鄭自立從“培育產業‘新市場’,激發產業‘新動力’,發展產業‘新業態’,優化既有融合機制與政策支撐體系等方面提出了文化科技融合助推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思路和對策”[1]。于法穩等人從提供優美的生態自然環境,開發優質的、獨具特色的綠色旅游產品,滿足游客的物質和精神雙重需要方面探討了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的概念及內容[2]。而在姚娟和劉自為看來,文旅產業基礎設施的有效建設是文旅高質量發展的前提,我國現有的5G技術、云技術、區塊鏈、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算法優化等技術為文旅高質量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3]??梢?學界目前主要是從“政策與機制”“科技與網絡”“綠色與生態”等維度去探討文化產業、旅游產業或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相關概念及主要內容,未能形成一個明確的關于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系統概念。綜合上述文獻觀點,本文將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概念界定如下:以文旅互彰互促為目標,在良好的戰略規劃和制度環境下,以文旅資源的有效整合、協同開發、創新融合為基礎,用科技、管理、人才等要素賦能文旅產業高端化、品質化、綠色化發展。

2 民族地區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價值意蘊

民族地區由于地理、歷史、自然等方面的原因,自古以來,老、少、邊、窮成為不少民族地區外在形象的生動表達?;仡?020年以前我國脫貧攻堅歷史,不難發現,國家級深度貧困縣大都分布在偏遠的民族鄉村地區。例如,在四川省的45個國家級深度貧困縣中,就有42個集中分布在甘孜州(18)、涼山州(11)、阿壩州(13)。其中,涼山州是四川省乃至全國脫貧攻堅中最為難啃的“硬骨頭”。直到2020年11月17日,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準關于涼山州普格縣、昭覺縣、布拖縣、金陽縣、喜德縣、越西縣、美姑縣7個縣退出貧困縣名單之后,四川省最終才取得了脫貧攻堅戰的完全勝利。當前,貧困民族群眾的住房和溫飽問題已經徹底得到解決。然而,如何鞏固拓展民族地區脫貧攻堅成果,接續民族地區鄉村振興成為擺在我們黨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筆者認為,興產業方能固成果、促振興。因此,實現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對于促進民族地區鄉村振興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2.1 助力產業優化升級,打造鄉村發展優勢

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對于增加民族地區鄉村就業崗位,優化鄉村產業結構,促進鄉村經濟發展具有直接的推動作用?,F階段大部分民族鄉村地區因缺乏特色產業而面臨返貧風險,這些地區的發展以農業為主,工業和服務業的發展水平較低,三大產業在發展速度、質量、規模等方面存在嚴重失衡,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明顯受到地域、資金、技術等多因素的限制。具有高耦合性特點的文旅產業是解決上述問題的重要突破口。文旅產業的高質量發展不僅能催生出“文旅+其他”的產業創新型融合發展模式,使民族地區鄉村多元產業共生共榮、協同發展,而且能以此助推鄉村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增加鄉村就業崗位,最終鞏固拓展民族地區鄉村脫貧攻堅成果,打造鄉村振興繁榮發展的系統性優勢。

2.2 豐富素質教育內容,助推鄉風文明建設

鄉村要振興,文化必振興。如果精神貧困問題不能得到有效解決,那么物質貧困的代際傳播也難以徹底阻斷。長期以來,天價彩禮、大操大辦等陳規陋習在民族鄉村地區尤為盛行,亟待尋求破解之道。革除陳規陋習,需要進一步加強民族地區鄉村精神文明建設,弘揚民族地區的優秀文化,輸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民族地區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振奮人心的紅色文化、世代相傳的民俗文化異彩紛呈,包含著珍貴而豐富的文化教育資源。如藏、蒙、彝、回等民族文化中的克勤克儉,紅色文化中的艱苦奮斗,民俗文化中的謙和好禮等內容都是當前民族地區鄉村文化振興中亟待挖掘的優質文化教育資源。實現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不僅能有效挖掘和激活民族地區鄉村優質文化教育資源,為鄉風文明建設注入不竭動力,而且能夠豐富國民素質教育內容,使人們在繁忙的學習和工作之余,通過體驗民族地區豐富多彩的文化旅游活動開闊眼界、增長見識,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2.3 助力生態環境營造,筑夢美麗鄉村構建

生態宜居是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的基本構成,村容整潔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理念在于,始終堅持當代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尤其是運用系統思維方法,堅持“生態保護優先,綠色開發先行”的理念,重點打造生態文化旅游、農業觀光旅游、休閑益智旅游等特色文旅項目,最終實現經濟與社會、局部與整體、當前與長遠利益的統一。實現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有助于在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的同時打造一條綠色美麗的鄉村人文旅居環境風景線,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根本宗旨在于滿足鄉村人民群眾對于美好生活的品質化、個性化需要,提升鄉村人民群眾生活的幸福感與滿足感。

2.4 促進文化交流互鑒,實現文化美美與共

我國56個民族在上千年的遷徙和發展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各民族生活的地域環境不同,在語言文字、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方面存在一定差異,因而在民族文化的交流與交融方面存在著一些現實困難。為此,費孝通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十六字箴言,并書寫了大量的文章來闡述其意義,這為中國乃至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互鑒提供了價值理念和實踐指引。長期以來,苦于缺乏行之有效的實踐載體,民族地區文化交流交融的實際效果并不理想。為進一步有效促進和實現民族地區文化“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目標,文旅產業無疑是這一實踐載體的絕佳選擇。實現民族地區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不僅能讓四方游客在旅行過程中感受到民族地區多元文化的獨特魅力,增進對各民族文化的相互理解,而且能幫助人們在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互鑒中不斷增強民族凝聚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3 越西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資源優勢

3.1 優越的生態資源

越西縣風光秀麗,物產富饒。全縣轄區面積2256.47平方公里,轄區內17鎮3鄉,總人口約37.99萬。越西縣屬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全年降水豐沛,日照充足,動植物種類繁多。其中,樹種和可供藥用的植物分別有百余種,野生動物繁多,有大熊貓、短尾猴、金錢豹等國家級保護動物,是全國重點生態功能區。同時,越西縣物產資源十分豐富。各類水果含糖量高,像越西蘋果、馬鈴薯、甜櫻桃等產品已獲得“國家地理標志保護認證”。各類水果客源市場穩定,部分水果常年遠銷海外,是越西人民經濟收入的重要來源。越西縣生態旅游資源豐富多樣,例如,申果莊林海尋幽、書古濕地、普雄梯田、南箐紅色記憶等十處地方構成了著名的“越西十景”。雖然這些獨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資源還亟待整合、開發和利用,但它們必將為越西縣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增添無限希望。

3.2 獨特的長征紅色資源

越西是一個革命的圣地,譜寫了中華民族史上彝漢同胞生死與共、保家衛國的壯麗史詩。紅軍長征經過越西時,受到越西人民熱烈歡迎并迅速在越西建立了紅色革命政權。據統計,越西有700多名彝漢同胞踴躍參加了紅軍革命隊伍,助力紅軍組建了越西境內的新民、中所兩個紅色游擊中隊,造就了中國革命史上第一個彝族紅色革命武裝隊伍——“倮倮連”。這支隊伍跟隨紅軍從越西向陜北前進,與紅軍并肩作戰,出生入死,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紅軍長征距今80多年,然而越西縣這片土地上的紅色印記隨著時間的推移卻愈顯清晰,紅軍長征革命紀念碑、紅軍紀念館、紅軍廣場、紅軍洞等紅色旅游景點成為越西縣的重要歷史文化資源,尤其長征精神正推動著越西文旅產業不斷朝高質量發展的方向邁進。

3.3 多彩的民族文化資源

越西縣是一個以彝族為主體的多民族聚居縣,民族文化異彩紛呈。長期以來,以越西彝族畢摩文化、藏族爾蘇文化為代表的民族文化在四川省乃至全國頗負盛名。越西彝族人在上千年的遷徙和發展中創造了獨具魅力的彝族文化,例如,彝族刺繡、彝族漆器、彝族節日、彝族建筑、彝族美食均富含和彰顯其民族特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彝族火把節被譽為“東方狂歡節”。涼山州每年7月中旬舉行的為期三天的彝族火把節,是彝族人民最為隆重盛大的節日?;鸢压澠陂g,越西縣的彝家男女老少都會身著精美彝族服飾盛裝出席,人們會選擇空曠場地舉行一系列歌舞、選美、摔跤、賽馬、斗牛等比賽,同時品嘗和分享彝族坨坨肉、越西九大碗、烤乳豬、菊花豆腐等讓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各族同胞都能熱情歡快地參與其中,共享這場關于“火”的盛會。越西縣民族文化資源還有藏族爾蘇服飾、爾蘇刺繡等獨具特色的民族非遺文化,為其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文化根基。

3.4 悠久的文昌文化資源

越西縣是文昌帝君張亞子的故鄉,是中國文昌文化的重要發源地。張亞子自幼在越西求學成長,其一生忠主孝親,樂善好施,廣為百姓所尊崇,逐漸形成了以“忠主孝親、敬兄信友”為思想內核的文昌文化。經唐玄宗、元仁宗等歷代帝王的不斷追封,張亞子從一個不知名的地方小神逐漸演變為全國性大神,號稱文昌帝君,聲名遠揚。因此,越西縣文昌大廟常年香火不斷,文昌文化在這片人杰地靈的土地上不斷繁衍生息,源遠流長。從長遠發展來看,這不僅有利于越西縣文昌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而且為其文旅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培育了充足廣闊的客源市場。

4 民族地區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現實問題

4.1 協同性保護開發與整體性規劃統籌力度不夠

越西縣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在保護利用、規劃管理、統籌發展等方面存在如下問題。一是文旅資源與生態環境協同保護、利用開發度不夠。近年來,越西縣以文昌文化、紅色文化、古蜀文化為主題,打造了對應的旅游景區及景點,為其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奠定了一定的物質基礎。然而,在此過程中破壞了一些珍貴歷史遺跡和原生態的自然環境,造成了無法挽回的損失。例如,在文昌故里景區打造中,不僅損壞了部分原有的文昌遺跡和遺物,而且對中所鎮的生態環境造成了較為嚴重的破壞。二是管理不善。越西縣各景區內管理人員較少,每到節假日,景區內的禁止標識牌存在“失靈”現象,亂停車、亂擺攤等現象屢禁不止。其中,一些小商小販甚至將攤位挪到景區周邊的人行道或停車位內進行經營,在破壞景區美觀的同時嚴重影響了正常的交通秩序,對游客的生命財產可能產生安全隱患。三是文旅產業整體統籌規劃不合理。文昌故里景區建于縣城平壩內,而今日山頭景點及部分紅色旅游景區則建于海拔超過2000m的小山之上,各景區間相距過遠,難以實現文旅產業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四是村民的主體性未能得到充分體現。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更多靠的是政企合作,村民參與度不高,從中所能獲得的回報較少。同時,村民及小微企業在創辦民宿、農家樂等旅游配套基礎服務設施的過程中常遇到征地難、融資難、程序難等問題,致使越西縣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后勁嚴重不足。

4.2 文旅產業創新融合發展模式單一

近年來,越西縣在推進文旅產業創新融合發展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融合發展模式單一,創新度不高。一方面,文旅創新融合發展在“形”上層出不窮,“神”上止步不前。據統計,越西現有彝族刺繡、彝族漆器、文昌洞經音樂等35項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然而,通過游覽大部分旅游景區,能夠充分且完整體現出越西非物質文化遺產獨特魅力的文化旅游景點寥寥無幾。例如,在文昌故里景區中,看到的多是各種小型的休憩廣場和人造景觀,用來集中展示越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化旅游景點僅有一個,即在景區二期建造的展示小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化長廊。長廊外簡單用照片掛著某某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相關簡介,里面零星擺放著幾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實物,游客只是走馬觀花般地拍照觀賞,文化與旅游創新融合發展貌似“形合”,實則“神離”。另一方面,越西縣文旅創新融合發展途徑主要包括在縣域內打造文化旅游景點及定期舉辦對應的文化旅游節,如文昌文化旅游節、非遺國潮、油菜花節等,這些方式較為老套單一,缺乏吸引力。同時,文化旅游節的舉辦形式主要以文藝演出、文昌講壇、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等傳統靜態觀賞方式為主,游客自主性文旅體驗內容過少,難以全方位凸顯越西縣文化的獨特魅力和旅游的潛在優勢以及二者的聚合效應。

4.3 文旅產品同質化現象較為嚴重

文旅產品同質化是長期以來阻礙民族地區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主要難題之一,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旅游產品缺乏特色。民族地區鄉村特色旅游產品丟失,只是對傳統建筑、服飾、表演等簡單復制,在市場上小尺度范圍內鄉村旅游產品供給存在嚴重雷同現象。二是文旅產品缺乏品牌效應。越西貢椒、核桃等小眾品牌比比皆是,但像彝族刺繡、彝族漆器、文昌美食等極具開發潛力的文旅產品卻在主流市場有實無名,未能形成品牌效應。三是文旅產品的質量有待提高。資本的逐利性誘使一些商家為實現利益最大化,在文旅產品制作上采用簡單人工或機械化處理,致使民族地區多數文旅產品的實用性及觀賞性大打折扣,嚴重影響了游客的文化旅游體驗感。四是文旅產品的文化內涵被扭曲。不少民族文化旅游產品的文化內涵逐漸被商業利益所磨損和扭曲,與其本真品質品味背道而馳,令人擔憂。支格阿魯本是彝族神話傳說中的一位創世英雄,在全體彝族人民心中具有崇高的社會威望。然而,涼山州某啤酒商在商業利益驅使下為提高啤酒知名度居然公開用支格阿魯作為啤酒名稱,引起了涼山各界彝族學者和民眾的強烈譴責。

4.4 專業文旅人才流失

一批高素質、精業務、有活力的專業文旅人才是促進民族地區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越西縣地理位置較為偏僻,四面群山環抱,與外界聯系較少,經濟社會發展較為落后,諸多高?;蛎.厴I的文旅人才到越西就業的意愿相對較低。同時,因地方人才政策或其他社會環境等方面的影響,越西縣長期留住高素質文旅人才的能力較弱。這直接導致越西縣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所需專業文旅人才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補充,也成為阻礙民族地區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一系列問題的重要原因。例如,文旅產品同質化、文旅市場秩序混亂、旅游管理及服務質量水平不高等問題都與文旅人才流失嚴重密切相關。因此,如何吸引和招攬更多有才華、有學識、有活力的青年才俊匯聚越西,用才智為越西縣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智力支持,是當下越西縣及其他民族地區在擺脫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困境中亟須解決的首要問題。

4.5 文旅創新宣傳力度不夠

新時代,全媒體在民族地區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例如,甘孜州文旅局局長劉洪因其拍攝的高質量短視頻內容在眾多媒體平臺上狂攬了近千萬粉絲,通過其創新性多樣化的媒介宣傳,極大地促進了甘孜州文旅產業的高質量發展。相比之下,越西縣在文旅創新宣傳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無特色文旅宣傳主題歌曲。越西縣雖一直有“文昌故里,水韻越西”的文化旅游品牌,但知名度有待提高。全媒體時代,一首扣人心弦的文旅宣傳主題歌曲是讓越西文旅迅速步入大眾視野的重要突破口。二是文旅宣傳作品在“量”上層出不窮,“質”上有待提高。從整體上看,越西文旅宣傳作品內容過于平鋪直敘,更新周期過快,缺少創意,尤其體現在短視頻文案設計、配音及場景轉換等方面缺少亮點,缺乏吸引力,致使官方融媒粉絲量過少,線上文旅宣傳力量過弱。三是線下特色文化旅游活動開展力度不夠。越西縣每年文化旅游活動開展次數過少,導致可供文旅宣傳新穎題材寥寥可數,難以形成文旅宣傳爆點。

5 民族地區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踐路徑

5.1 堅持政府主導,推進協同開發

政府在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及其融合發展中發揮指引、調控、服務與監督的作用,在文旅融合中具有核心地位、主導地位。推進民族地區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必須靠政府掌舵領航。一是堅持保護優先、協同開發原則,整合挖掘民族地區文化旅游資源。在越西文旅資源的開發建設中,要優先保護珍貴歷史遺址、遺跡、遺物,盡最大努力保留其原汁原味。同時,要堅持推進文旅資源與生態環境協同開發,保護好越西當地原有的優美生態環境。二是堅持政策導向,管理并行,為民族地區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要加快制定出臺《越西縣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總體規劃》,為全縣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頂層設計謀新篇。同時,建立健全越西縣旅游景區管理制度,適當增加景區管理人員,嚴格整治景區亂象,守住景區美好形象。此外,要強化對越西文旅市場失信經營主體的懲罰力度,以確保文旅市場風清氣正,增強游客的消費信心。三是充分發揮村民的主體性作用。村民是鄉村的主人,是深厚鄉土文化和純樸民俗民風的創造者和傳承者,是美麗鄉村人文旅居環境的建設者和維護者[4]。推進民族地區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地方政府應充分尊重村民的主人翁地位,簡政放權,重點優化民宿、農家樂、小微企業在創辦過程中的審批程序,并在其經營過程中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或稅收優惠政策,充分調動村民參與和推動民族地區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匯聚各方力量成為推動民族地區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合力。

5.2 整合文旅資源,創新發展模式

第一,整合文旅資源形成集群效應。全面考量和充分利用民族地區豐富的文旅資源,促進文旅活動內容和形式的多樣化。在每年例行的文旅活動中,除文藝晚會、文昌講壇、民俗文化展演等常規形式外,可增加當地特色美食品嘗、果園采摘、民族服飾體驗、民族建筑參觀等多樣化內容,全方位提升游客整體的文化旅游體驗感。同時,以重現文化經典為主旨,著力創建民族文化、紅色文化、非遺文化參展廳。參展物要堅持形神兼具的真實性原則,對每種與目標主題文化有關的器物或典籍進行一比一深度還原,強化游客文化旅游體驗的真實感。文化經典的呈現方式力求多樣化,例如,在越西彝族服飾、紅色故事、傳統技藝的展現上,可通過熒幕影音介紹、專業人員講授、實物展覽、游客情景體驗等方式進行,以全面增強游客文化旅游體驗的趣味感。第二,創新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模式。定期舉辦民族特色文化旅游活動,將傳統節日與文化旅游相結合。例如,彝族火把節吸引了眾多游客參與,這種將民族文化與旅游相結合的方式,既促進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又有利于加強民族團結。同時,可在各景區內創建一個集讀書、茶飲、休息、娛樂為一體的多功能書吧,讓游客在旅游過程中以書會友,增長知識,提升境界。通過舉辦非遺文化、紅色文化、彝族文化知識競答活動,設置相應獎項吸引游客參與其中,使游客既開闊眼界又在學到知識的同時體驗文旅活動的樂趣。

5.3 打造品牌效應,科技賦能文旅

首先,重點打造高品質特色文旅品牌。對民族文旅產品進行科學策劃,對市場需求進行準確分析,從消費者心理出發,既不過度商業性消費民族文化資源,又要積極實現民族文化的社會價值,打造具有品牌性體系化的民族文化旅游產品。要堅持立足民族地區特色,著力打造民族特色美食、彝族刺繡、彝族漆器等文化旅游產品品牌,并配備常態化、規?;?、專業化文旅產品生產隊伍,構造擁有地域話語權的民族特色文旅產品體系,突出品牌品質和特色優勢,傳承和弘揚民族文化。同時,建立健全民族地區文化知識產權保護制度,開展公眾文化知識產權普法活動,提高民眾文化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嚴厲打擊各種歪曲、抹黑、盜用民族文化旅游品牌的行徑。其次,用科技賦能民族地區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一是引入現代科技,推進智慧旅游。通過“5G+文旅”模式,實現各景區5G網絡全覆蓋,打通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經脈”。二是著力推出數字化文旅產品。綜合運用大數據、AI、VR、AR等先進高端科技,著力打造沉浸式民族文化體驗館以及其他各種數字化文旅產品,如AI 電影院、VR觀光車、智能演藝廳等,推動文旅產業智能化、品質化、高端化發展。

5.4 堅持敬賢重士,培育文旅人才

一是政策層面,要讓人才上得來。繼續加大對民族地區高精尖文旅人才的政策傾斜力度,通過人才引進招聘文旅專業人才,與旅游企業和院校等機構達成長期戰略合作,為民族地區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出謀劃策。二是執行層面,要讓人才下得去。運用現代新媒體教學設備,定期對新錄用的文旅人才開展線上線下綜合業務能力培訓,著力提高其文旅產品設計與打造、文旅資源整合與開發、旅游管理與服務的三大能力,從而全面促進文旅產業提檔升級。三是兜底層面,要讓人才留得住。在文旅人才引進的待遇方面,地方政府既要從物質層面給予適度傾斜,切實落實相關政策,又要在精神層面的關懷上保障文旅人才的各項權益不受侵犯。四是不斷優化民族地區文旅人才隊伍結構。通過部門績效梯度考核,獎優罰劣,讓知識與勞動的價值得到充分體現,促進文旅人才隊伍適度良性競爭,不斷提升文旅人才隊伍的整體素質,使文旅人才從內心上產生對本職位的歸屬感與幸福感,真正留住人才。

5.5 巧構宣傳模式,筑夢文旅飛揚

“酒香也怕巷子深”,能否構筑強大的文旅宣傳陣線,是推動民族地區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一是匯聚音樂力量,歌唱文昌故里。由政府有關部門牽頭,尋找國內著名音樂詞曲家,譜寫民族文旅宣傳主題歌曲。作詞上可兼用彝、漢、英等語種進行創作,作曲方面可加入彝族口弦、月琴、畢摩誦經等民族傳統音樂元素,全面唱響“文昌故里,水韻越西”文旅金字招牌。二是用數字化賦能鄉村文旅,傳播品牌價值,通過數字影像藝術展現鄉村自然景觀詩意般的優美畫面。建立一支高水平、體系化、常規化全媒體運營團隊,專門負責文旅宣傳視頻的拍攝、剪輯、配音、投放等環節,力圖用有內涵、有水平、有質量的文旅宣傳作品吸引游客,全面助推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三是堅持立足多元文化繁榮的地域資源優勢,定期開展以文昌文化、彝族文化、紅色文化為主題的特色文化旅游活動,讓四方游客走進魅力彝鄉,深刻感受多元民族文化與景色、美食、服飾碰撞的魅力。同時,文旅宣傳部門可借助多種題材,促成宣傳爆點,推動民族地區文旅產業面向全國,走向世界。

猜你喜歡
彝族文旅高質量
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
彝族海菜腔
乘風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從無到無限大
高質量項目 高質量發展
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根本要求
彝族養蠶人蘇呷色日的致富啟示
彝族蕎粑粑
安東:東方的幽靜文旅之鄉
“三部曲”促數學復習課高質量互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