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夏城鎮老年人鄉村旅居養老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

2024-03-27 11:23程苗苗祁玲姚靜
經濟師 2024年2期
關鍵詞:鄉村振興影響因素

程苗苗 祁玲 姚靜

摘 要:鄉村旅居養老作為一種新型養老模式,將旅游、居住、養老三大功能融于一體,有利于幫助解決養老難題,促進鄉村經濟高質量發展。文章對老年人的養老現狀以及鄉村旅居養老的需求等進行描述統計分析,發現西北農村普遍存在養老配套設施存在短板、缺乏相關專業人員等問題。在描述統計分析基礎上,以個體狀況、健康狀況等指標進行多因素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城鎮老年人鄉村旅居養老的意愿受年齡、是否有養老保險、健康狀況、是否滿意當下的養老方式影響最為顯著。最后以老年人的需求為原則,提出鄉村旅居養老的發展應健全旅居養老的基礎設施,加大專業人才的教育培訓等建議。

關鍵詞:鄉村旅居養老 影響因素 鄉村振興

中圖分類號:F32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4)02-152-02

一、鄉村旅居養老研究的背景

近10年來,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加快,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表明,60歲以上人口占全國的18.7%[1]。面對嚴峻的養老情勢,傳統的養老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現在及將來的養老需要。

在政策方面,“十四五”規劃提出積極響應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2],不斷滿足多層次、高質量的健康養老需求。并隨著2020年中國徹底擺脫絕對貧困,鄉村振興戰略成為繼往開來的實施戰略[3],以鄉村振興的實施為契機,對鄉村旅居養老問題進行科學的指導,為我國養老問題和養老服務業發展提供新思路。

本文以寧夏為例,對寧夏城鎮老人鄉村旅居養老模式的意愿、需求等進行分析,為政府部門對鄉村旅居養老模式的建立和發展提供理論依據。在滿足城鎮老年群體多樣化的養老需求的同時,對振興鄉村經濟,促城鄉融合具有現實意義。

二、鄉村旅居養老數據來源

(一)界定調查范圍

本課題選取寧夏銀川市、吳忠市、石嘴山市、中衛市、固原市5個市的50個社區。

(二)選取調查對象

寧夏5個市603名60歲以上老年人作為調查對象。

(三)調查方法及調查工具的建立

在各個市中,采取隨機抽樣方法抽取60歲以上老人。設計調查工具,問卷分人口學資料、老年人養老現狀、老年人對鄉村旅居養老的需求三部分。人口學資料包括:年齡、性別、是否有子女、子女數目、健康狀況、是否有養老保險等;老年人養老現狀包括養老方式、對當下養老方式的滿意度等;老年人對鄉村旅居養老的養老需求包括理想的鄉村旅居條件、需要服務人員具有哪些技能等;問卷的重測信度為0.90,內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α為0.81。調查前培訓調查員,共發放問卷610份,有效問卷603份,有效率為98.9%。

(四)城鎮老年人鄉村旅居養老需求及影響因素分析方法

應用SPSS 25.0統計軟件處理,二元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

三、城鎮老年人旅居養老現狀、需求及影響因素

(一)一般人口學資料統計分析(見表1)

(二)城鎮老年人養老現狀(見表2)

(三)城鎮老人進行鄉村旅居養老意愿的影響因素

城鎮老人去鄉村旅居養老的意愿受性別、是否有子女、是否有醫療保險等影響不明顯,無統計學意義(p>0.05),受年齡、健康狀況、是否有養老保險、居住狀況影響較大,有統計學意義(p<0.01)。

(四)城鎮老人鄉村旅居養老意愿的影響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為了解影響城鎮老人去鄉村旅居養老的影響因素,以年齡、性別、是否有子女、子女數目、健康狀況等為自變量,以老年人的真實情況為因變量(是=1,否=2)引入模型進行多元logistics回歸分析。

(五)城鎮老年人鄉村旅居養老意愿的影響因素結果分析

數據顯示,老人的年齡、健康狀況、是否有養老保險、居住狀況對老人去鄉村旅居養老的意愿影響顯著(p<0.05)。

我國已經進入高齡化階段,老年人的衰老會導致一系列疾病與功能退化出現。根據實地調查,大部分高齡老人因為年齡大而行動不便、患一些疾病等原因只想選擇居家養老,所以應該有針對性地解決高齡老人的養老需求,消除老人異地養老的顧慮,提高老人們的生命質量。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認為[4],健康是促進全面發展的必要需求。尤其對于老年人來說,健康成為影響他們消費行為的主旋律。調查結果顯示,61.6%的老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而鄉村存在醫療水平不高、設備緊缺等問題,很大程度增加了老人去鄉村旅居養老的顧慮。政府部門必須高度重視老年人的健康,提高鄉村地區的醫療服務水平。

養老保險作為一項社會福利制度,能夠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F在我國的養老政策趨向成熟,具有普惠性,有養老保險的城鎮老年人更愿意去鄉村進行旅居養老,政府應該繼續推動養老保險的全面覆蓋,完善養老保險制度,推動我國養老事業穩步發展。

居住方式在老人養老與服務方式的選擇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5],有子女的老人與子女一起居住,獲得了子女的幫扶,更傾向于居家養老,而獨居、與愛人一起居住的老人生活缺少穩定依靠,希望獲得外界的幫助,更愿意選擇其他養老方式。因此,鄉村旅居養老對于獨居和只與愛人一起居住的老人來說,是一個福音。

四、制約鄉村旅居養老發展的因素

(一)鄉村配套設施存在短板

鄉村經濟欠發達,導致了鄉村基礎設施不足、觀光功能不健全、住宿、養老服務能力差、適宜性差[6],醫療、交通、網絡都不盡完善,大大限制了旅居養老的發展。

(二)缺乏養老服務專業人員

目前全國有2.5億以上的人口需要養老服務,但現有的養老護理員不能支撐龐大的養老服務需求,老齡診療和護理專業人才短缺,絕大多數人員沒有經過專業培訓,因此,老年旅游者的顧慮也會隨之增多。

(三)人才福利保障制度不完善

養老服務人才的福利保障制度不完善,工資待遇水平不高,近50年來,我國農村發展不均衡,農村資源貧乏,人才流失。

(四)鄉村旅居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不完善

鄉村旅居養老服務基礎薄弱,旅居養老機構財政投入不足,規模小、標準化管理和專業化服務質量低,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還存在一定的短板弱項。

五、推進鄉村旅居養老發展的對策及建議

(一)完善基礎設施配套

相關部門要對鄉村的基礎設施進行健全完善,配套良好的醫療、交通、網絡、通信等基本建設。能充分滿足老人鄉村旅居養老的需要,并以老年人的健康生活為指標,對養老場所進行適老化設計,方便老人的生活起居。

(二)加強專業人才的教育培訓

高??梢詳U大對老齡診療及養老護理專業的招生,以應對市場上人才緊缺的問題。依托寧夏民政行業職業技能培訓中心,開展對管理人員和護理員的培訓,提高專業水平,擴大旅居養老知識,提高產品設計、經營和服務接待能力。不斷學習先進的養老理念與健康管理技術。通過人才引進或聯合培養,積極吸引其他領域優秀人才,為鄉村旅居養老可持續發展提供不竭的動力。

(三)完善養老服務人才激勵機制

完善福利保障制度,實現養老人才的專業技能與待遇水平同步提升,讓從業者感受到職業尊嚴,職業尊嚴的直接體現是工資待遇。提高鄉村從業者報酬,實現體面勞動,這是專業化人才培養的基礎。再進一步探索建立員工補貼等激勵制度,加大社會的宣傳和褒獎力度。

(四)加強鄉村旅居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提升旅居養老機構的財政投入,提升管理水平、設施條件以及整體功能。鼓勵多種方式整合資源推進運營,完善考核機制,促進功能升級。在硬件設施上進行改造升級,在人員配備上補齊不足,提高服務質量基準。相關部委應盡快出臺旅居養老服務質量行業標準,加強監管,促進我國老年人旅居養老行業的規范化和有序化發展,緩解城鎮老年人的養老困境。

[基金項目:本文為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鄉村旅居養老模式研究——以寧夏為例”(編號:202210752007)的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 郭文昕.人口老齡化背景下養老產業發展的分析研究[J].老字號品牌營銷,2022(17):66-68.

[2] 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寧夏回族自治區養老服務體系“十四五”規劃的通知[N].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公報,2022(07):3-13.

[3] 陳柳.城鄉融合視域下農村旅居養老的發展路徑研究[D].江南大學,2021.DOI:10.27169/d.cnki.gwqgu.2021.001352.

[4] 梁貴,周高華.鄉村振興與旅居養老融合路徑研究[J].麗水學院學報,2021,43(03):33-38.

[5] 郭婕.居住特征對老年人養老意愿的影響因素分析——基于開封市508位中老年人的調查[J].鄭州輕工業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21(06):41-49+87.

[6] 梁賚,周高華.鄉村振興與旅居養老融合路徑研究[J].麗水學院學報,2021,43(03):33-38.

[第一作者簡介:程苗苗(2003—),女,本科在讀;通訊作者:祁玲(1976—),女,副教授,高級實驗師,公共衛生碩士,研究方向:公共衛生管理。]

(責編:建峰)

猜你喜歡
鄉村振興影響因素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幾個抓手
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破題尋路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突發事件下應急物資保障能力影響因素研究
環衛工人生存狀況的調查分析
農業生產性服務業需求影響因素分析
村級發展互助資金組織的運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統論的煤層瓦斯壓力測定影響因素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