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路徑探析

2024-03-28 00:14夏可天
課堂內外·教師版 2024年1期
關鍵詞:習作教學小學教育思維能力

夏可天

摘? 要:寫作作為現代文明社會的一種基礎的精神生產勞動,不是簡單的“紙上談兵”,更不是隨意記流水賬。優秀的文筆能打動人的心靈,注入情感的作品能喚醒人的良知,甚至拯救人的靈魂。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作品能夠通過網絡“日行千里”,一部文學作品能夠迅速影響整個社會。所以,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教師注重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養成正確的思維方式是極其重要的。文章基于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探討如何有效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旨在研究出最為可行的培養路徑,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和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教育;語文教學;習作教學;思維能力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育部門也不斷針對當前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調整與改革,其中就包括新課改方案對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提出的全新教學要求。新課改對學生的詞句運用、文章結構以及情感表達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一、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現狀

(一)教學觀念較傳統,課堂教學較僵化

就當前的教育模式而言,小學語文習作教學通常以看圖說話、周記、日記等方式為主,很多教師并不注重習作教學板塊,更沒有樹立在習作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思維方式的意識。在授課過程中,教師仍然采取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學也僅圍繞課本上的知識點進行開展,讓學生背誦經典段落或整個篇章,在習作板塊,教師也只是投入小部分精力。一味地背誦并不能提升學生的習作水平,更不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只會導致學生的思維形成定式、最終僵化,這樣的學習方式容易讓習作成為一種負擔。

因此,為了滿足素質教育時代下社會對教育提出的全新要求,教師應及時意識到思維能力的培養對學生綜合能力發展的重要性,通過創新教學方式引導學生自主觀察生活現象、積累好詞好句、搜集寫作素材,既能顯著提高習作教學效率,又能達到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目標。

(二)教學資源被閑置,教學改革不徹底

隨著社會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有關部門在教育資源上的投入也不斷增多。雖然教育設備得以更新,但是教師的教學觀念沒有隨之改變。操作現代化的多媒體設備對一些資歷較老、年紀較長的教師而言,也具有一定的難度。

所以,現代化教學資源難免出現被閑置的現象,即使部分教師運用了一些較新的教學方式,如多媒體授課、翻轉課堂等,但還是無法完全擺脫傳統教學的模式化,教學效果也大打折扣。因此,就目前的師資團隊而言,教師的專業能力可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但是其教學觀念較為傳統、教學方式也有待更新。只有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資源,才能使習作教學課堂更加貼近生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沉浸在習作課堂中,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二、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意義

(一)推動教育發展

小學階段是學生認知能力形成的啟蒙階段,習作教學對學生認知能力的培養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學生是否能夠接受良好的教育,有關部門也在不斷吸取經驗,規避不足,積極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新課程改革更是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出整體教育觀念要由“以教育者為中心”向“以學習者為中心”轉變,要重視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要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思維方式,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使學生在擁有一個快樂童年的基礎上實現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二)落實教育改革的具體措施

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寫作和閱讀相比起來,尤其是技術方面,凡是技術,沒有不需要反復歷練的?!卑徒鹣壬苍磉_過同一意思,即“習作需要反復練習”。所以,從文學大家的經驗可以得出,凡是優秀的文學作品,無一不是要經過大量的經驗積累,然后反復推敲、仔細揣摩,才能在不斷的修改潤色中正視自己文章的不足,從而積累寫作經驗、提高習作能力,創作出優秀的作文篇章。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落實,小學習作教學也應做出相應的改變。在教學過程中培養的學生思維能力便是改革的關鍵,教師在習作過程中,應采取針對性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如引導學生在閱讀經典文章時,用心體會作者在作品中投入的真情實感,從而明白了作者的內心所想,然后反省自身,懂得教師課堂上未提及的人生道理。前人留下的優秀文學作品作為一個載體,突破了時空的界限,打破了地域的限制,跨越了語言種類的阻礙,使當代學生能夠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世界,并在此基礎上繼續創造出更加輝煌燦爛的文明。所以,教師應當及時意識到在習作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性,為學生將來的發展夯實基礎。

三、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途徑

(一)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寫作是一項綜合性較強的學習活動,要想順利地完成寫作,學生必須具備較強的語言組織能力、想象能力、情感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然而,小學階段的學生,其上述能力仍未發展至成熟階段,這也使他們對寫作抱有畏懼和抵觸的心理。在這種負面心理的影響下,學生很難寫出品質較優的作文內容,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師的教學難度。而興趣是促使學生學習的原動力,當學習有了趣味性后,學生便會全神貫注地投入學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在興趣的基礎上,學生才會積極配合習作教學,并持之以恒地進行習作訓練。所以,如何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成為當前小學語文習作教學工作應思考的問題。

為此,教師應該積極創新教學方式,為學生打造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利用生活中常見的物品,為學生構建生活化場景。例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直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通過視頻、動畫等形式引導學生自主思考,有效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

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從我國古代經典的寓言故事入手,挑選幾個具有留白空間的故事展開續寫。例如,《濫竽充數》這則故事講述了一個完全不會演奏的南郭先生,混在一眾樂師中為齊宣王演奏,通過弄虛作假實現不勞而獲,齊湣王即位后,因為無法繼續弄虛作假,南郭先生只好“夾著尾巴”逃跑了。教師以此創設出新的題目,如:“南郭先生因為無法繼續弄虛作假,只好連夜逃跑,那么往后他又該如何謀生呢?以此為題,續寫一下這個故事?!毙W階段的學生普遍有著旺盛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這種將主動權交由學生的教育方式,受到了熱烈的響應。課堂上,學生紛紛開動腦筋,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寫出了種種故事。有的學生這樣續寫:南郭先生在離開樂團后,仍然招搖撞騙,弄虛作假,最后搞得自己名聲全臭了,沒有人愿意雇傭他,他的生活過得一天不如一天。這時候,有一個智者指出了他的問題,弄虛作假永遠得不到他人的認可和信任,只有踏踏實實掌握一技之長,方能被世人認可和接納,成為德高望重的人。南郭先生恍然大悟,決心習得一技之長。他跟著智者潛心學習了數年后,終于成為一位飽學之士,真正得到了他人的認可和贊揚。

這樣的練習,既能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又能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思維能力,有效落實了新課程改革的教育目標,滿足了當代教育觀念下學生對教育的全新需求。

(二)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

習作能力的提高離不開大量的閱讀積累。小學生的認知能力較弱,習作水平自然也有待加強。通過大量的閱讀積累,學生能夠認識更多漢字,并在潛移默化中學習到更多的習作技巧;學生可以開闊自身的知識視野,還能在優秀文學作品的引導下構建正確的思維體系、養成良好的思維方式,滿足新課程改革的教育要求。所以,教師應在完成日常教學任務的基礎上,適當為學生安排閱讀任務,幫助學生積累習作經驗。

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廣泛閱讀,并養成堅持閱讀,以及摘抄經典詞句、素材和故事情節的良好習慣;在班上組織圖書分享會、讀后感交流會,引導學生進行交流,勇敢表達自己的看法;在班級設置小小圖書角,仔細選擇適合學生閱讀的繪本圖書;在生活中引導學生主動觀察、積累生活經驗,以此增加學生的習作素材,提升學生的思維水平。

(三)注重仿寫練習

仿寫是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技巧。所謂仿寫,實際上就是模仿寫作,指的是學生在閱讀他人作品時,遵循作品中的優秀范例,寫出相似的句型文本,這也是閱讀聯系寫作的重要紐帶。無論是閱讀課還是寫作課,教師都可以在教學中靈活地運用仿寫教學。在閱讀課上開展仿寫教學,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審美鑒賞水平,使其充分領略文本蘊含的語言魅力,從而拓展了學生的閱讀深度;可以提升學生的語言建構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仿寫之所以有這般功能和作用,究其原因,在于仿寫本身就是培養學生創造力的一種讀寫形式。因此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時,要深度挖掘教材中可用的示范句式展開仿寫教學,在培養學生創造力的同時,使其掌握作者的寫作技巧及方法,并將相關技法吸收、內化為己用,為后續的閱讀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部編版語文教材四年級上冊《觀潮》一文中,作者通過“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等形象、生動的比喻,將錢塘江大潮的洶涌勢態展現得淋漓盡致。教師便可以以此為仿寫范例,先引導學生鑒賞這一段范例內容,然后讓他們說一說自己的體會和感受,并指導學生以“……猶如……如同……”展開仿寫。學生在鑒賞原文過后,紛紛拿起筆來,寫出了各種各樣巧妙生動的比喻句。如,有學生以“下雨”為題展開仿寫:夏季的雨總是說來就來,說去就去,有時候一眨眼的工夫,天上就烏云密布,猶如一張烏黑色的大網,將整個天空都罩住了,不一會兒,雨點便如同豆子般灑落,嘩嘩嘩嘩地掉落在地面和雨棚上。

仿寫教學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和閱讀鑒賞能力,還能夠加深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對學生讀寫能力和思維力的培養和發展有著重要的促進意義。

(四)鍛煉學生的語言能力

優秀的語言表達能力是創作優秀文章的基礎,只有語言邏輯清晰、口頭表達有條理性,寫出來的文章才會邏輯清晰、結構分明。小學生的性格各異,有的活潑大方,有的內斂細膩,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一視同仁,針對學生不同的性格特點進行不一樣的習作指導。對勇敢大方的學生,教師應為其創造表達機會,對內向羞澀的學生,教師就慢慢鼓勵,一點一點幫助其釋放天性??傊?,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對癥下藥,使每個學生都能實現自我的價值,提高綜合能力。

例如,在日常的習作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不同的活動,為學生創造展示自我的平臺,譬如組織主題演講、詩詞接龍、作文朗誦、小組討論等趣味活動,這樣不僅能使習作教學過程變得更加多元化,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還能在潛移默化中鍛煉學生的語言能力。教師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則有效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五)寫作技巧訓練

教師還應加強對學生寫作技巧的訓練。做任何事,僅有一番熱情遠遠不夠,尤其是習作,優秀作品的產出永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令人產生共鳴的文章也不是一天就可以寫出來的,而是在立意、語句、文章結構等方面經過謹慎思考,還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寫作經驗。只有具備以上條件,才能夠寫出一篇人人稱贊的高質量文章。所以,教師還應從審題立意、語句描寫、段落的過渡、文章結構等方面訓練學生,讓學生能把一篇習作寫得更加出色,從而促進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四、結語

習作是小學教學任務中不可缺少的內容,其不是簡簡單單的看圖說話或記流水賬,而是要在文章中注入情感,要讓讀者與自己共情,要讓讀者在讀完后產生一定的思考,這才是一篇優秀文章的評判標準。所以,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教師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參考文獻:

[1]林燕妮. 基于核心素養優化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思維能力的培養研究[J]. 課外語文,2022(07):104-106.

[2]季露燕. 基于核心素養優化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分析[J]. 考試周刊,2020(96):29-30.

[3]陳曉景. 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策略[J]. 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2019(02):67-68.

[4]闕朝乾. 論基于核心素養優化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 華夏教師,2018(13):48-49.

(責任編輯:淳? 潔)

猜你喜歡
習作教學小學教育思維能力
培養思維能力
培養思維能力
分析新課程背景下小學高年級習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提高習作教學有效性的策略與研究
探究“學講計劃”背景下的語文教學
小學高年級語文習作教學有效性的探討
研讀教材,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效
學生習作難題之解決策略
提高小學德育工作實效性與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談小學語文課堂的生活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