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協同推進流動人口融入長三角地區的路徑探析

2024-03-28 05:14陶樹果
黨政論壇 2024年2期
關鍵詞:社會融入流動人口長三角

陶樹果

[摘 要]流動人口是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分析人口學特征、就業質量和經濟收入等基本情況,建立流動人口社會融入指標體系并測量其社會融入水平,進一步研究發現,當前流動人口在融入長三角地區過程中存在社會融入水平偏低、就業質量和生活水平偏低、社會交往同質化、公共服務獲取不足、政治融入程度低等問題。因此,建議采取建立服務管理聯動機制、加強文化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加大基本公共服務保障力度、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其中等措施,協同推進流動人口融入長三角,更好地促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關鍵詞]流動人口;社會融入;長三角

長江三角洲是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最重要的區域之一,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流動人口前來工作和生活,2022年,長三角三省一市外來常住人口已經超過3000萬。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要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并且要破除妨礙勞動力和人才流動的體制機制。當前,流動人口在融入長三角地區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如社會融入水平低、公共服務獲取不足等。根據研究需要,作者選取國家衛健委2017年中國流動人口動態監測調查中長三角三省一市數據 ①,并結合在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的調研結果,分析流動人口在長三角交流交融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就推進流動人口融入長三角提出對策建議。

一、長三角地區流動人口社會融入的基本情況

(一)基本人口學特征

在長三角地區流動人口中,男性占51.81%,女性占48.19%,男性略多于女性。流動人口的年齡結構較為年輕,平均年齡為35.8歲;新生代流動人口(以下簡稱“新生代”)占61.25%,老一代流動人口(以下簡稱“老一代”)占38.75%?;橐鰻顩r以已婚為主,占83.721%。從受教育程度來看,初中文化程度的最多,為44.54%;高中文化程度的有19.7%,居第二位;大學文化程度的為18.87%,排在第三位。從分代際來看,新生代和老一代中,有50.47%和19.75%擁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新生代流動人口的文化程度顯著較高。從流動特征來看,就流動范圍而言,長三角地區的流動人口以跨省流動為主,占比71.69%;省內跨市和市內跨縣流動的比例分別為18.21%和10.00%,流動的主要原因仍以務工經商等經濟原因為主。

(二)就業身份以雇員為主,職業類型呈現多元化

長三角流動人口以在私營企業工作和從事個體經營為主,就業身份主要為雇員,占比為71.02%,雇主和自營勞動者的比例分別是5.45%和22.56%,就業身份呈現多元化。從代際來看,新生代就業身份是雇員的比例比老一代高13.42%,新生代自營勞動的比例比老一代低11.74%。從職業類型來看,長三角地區流動人口中黨政企事業單位負責人、專業技術人員辦事員、經商商販、商業服務業人員、生產運輸建筑人員和其他職業類型的比例分別為0.37%、12.71%、18.11%、28.45%、35.72%和4.64%。新生代職業類別是生產運輸和經商商販的比例低于老一代,但是專業技術人員和辦事員的比例比老一代高10.14%,并且商業服務業的從業比例也高于老一代,流動人口的職業類型呈現多元化狀態。

(三)收支比接近一半,住房狀況以租房為主

長三角流動人口的個人平均月收入為5017元。新生代流動人口的平均月收入為5252元,老一代平均月收入為4645元,新生代的平均月收入比老一代的高607元。從家庭月收入來看,長三角流動人口的家庭平均月收入為9055元。新生代的家庭平均月收入為9306元,老一代的為8658元,新生代的家庭月收入比老一代的高648元。收入決定支出,長三角地區流動人口的家庭平均月消費支出為4267元,新生代的家庭平均月消費支出為4387元,老一代的為4079元,新生代的家庭平均月消費支出比老一代的高308元。但從收支比來看,新生代和老一代的收支比非常接近,在47.12%左右。

收入還會對流動人口的住房支出產生影響。既有研究顯示,在流入地有自購房或在城市居民小區居住都有助于流動人口融入城市 ②。從住房狀況來看,長三角地區流動人口中租房和已購房的比例分別是60.2%和22.28%,住在單位或雇主提供房子里的占11.60%,住在保障性住房的占1.07%。從代際來看,新老兩代流動人口已購房和租房居住的比例非常接近,略有區別的是新生代住在單位或雇主提供的住房里的略高于老一代,而住在就業場所的比例則略低于老一代。從住房支出來看,調查顯示,去除沒有住房消費支出的樣本,老一代每月住房支出為1110元,新生代每月住房支出為1358元??梢?,住房支出是流動人口在長三角的一項重要支出,達到消費支出的三成左右。

(四)流動人口融入長三角的意愿較高,但融入水平需進一步加強

融入意愿是流動人口能夠融入流入地社會的重要前提 ③。調查數據顯示,91.28%的流動人口都愿意融入長三角,成為本地一員。社會融入水平是指流動人口在流入地工作或生活,與本地居民互相交流、互相認可彼此的語言文化、風俗習慣,以及他們對流入地的適應度和參與度。從測量維度來看,楊菊華認為流動人口的社會融入應包含經濟整合、社會適應、文化交融和心理認同等四個層面 ④,作者在此基礎上,結合專家咨詢論證,采取4個維度、3級指標這一方案來建構長三角地區流動人口社會融入指標體系,即長三角流動人口的社會融入程度由經濟融入、公共服務、政治融入、文化心理融入等4個維度構成。這4個維度共由14個二級指標合成。其中,經濟融入維度由就業質量、收入支出水平、住房狀況等3個二級指標合成,權重為30%;公共服務維度由衛生計生、社會保險、醫療服務、居住證辦理等4個二級指標合成,權重為25%;政治融入維度由政治參與、社區參與等兩個二級指標構成,權重為15%;心理文化融入維度由居留意愿時長、戶口遷入意愿、身份認同、社會網絡、生活適應等5個二級指標構成,權重為30%。然后再結合實際數據,本報告選取了26個三級指標來合成二級指標。

對二級指標的權重作如下處理:經濟融入維度的二級指標就業質量、收入支出水平、住房狀況的權重分別是1/3、1/2和1/6;公共服務維度的衛生計生、社會保險、醫療服務、居住證辦理等4個二級指標的權重分別是1/5、2/5、1/5和1/5;政治融入維度的兩個二級指標政治參與、社區參與的權重采用均值法,即都是1/2;文化心理融入維度的五個二級指標居留意愿時長、戶口遷入意愿、身份認同、社會網絡、生活適應的權重都是1/5。而構成這14個二級指標的26個三級指標,其權重主要采取均值法 ⑤。根據這一指標體系,利用stata17.0統計分析軟件測量了長三角流動人口的融入水平。

從測量結果來看,長三角流動人口社會融入水平為57.14分,老一代社會融入的平均水平為55.33分,新生代的為58.29分。在四個維度中得分最高的是文化心理融入維度62.79分,最低的是政治融入維度24.80分,經濟融入維度的得分是54.66分,公共服務維度的得分是57.49分。從分代際來看,新生代在四個維度上的得分都高于老一代,其中,公共服務和心理文化融入這兩個維度都比老一代高出3分左右,經濟融入和政治參與維度的得分比較接近。

二、流動人口融入長三角地區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一)老一代的融入水平低于新生代,且各維度之間差異性較大

在流動人口融入長三角地區過程中,最主要的問題就是融入水平偏低,尤其是老一代社會融入總水平及四個融入維度都低于新生代。這表明,老一代在經濟融入、公共服務、政治融入、文化心理等方面的融入水平都低于新生代流動人口,且由于年齡、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響,老一代在提高社會融入水平上面臨更大的阻力。另外,從四個構成維度來看,四個維度之間差異較大,心理文化融入維度的得分是最高的,政治參與維度的得分最低。這說明流動人口是非常愿意融入長三角地區的,但是他們面臨著經濟收入、職業發展、社會參與、子女教育、住房保障、社會保險等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是他們融入長三角地區的主要障礙。

(二)就業質量仍然不高,生活水平有待提升

總體來看,長三角地區流動人口的就業質量仍然不高,主要以雇員身份存在于勞動力市場,集中分布在生產運輸建筑、商業服務業等技術含量相對較低的行業,并且在商業和服務業他們以商販、服務員、保潔、保安等崗位為主,能使他們成為專業技術人員的崗位比例較低,雖然新生代在這方面已經有所改觀,但崗位比例仍有提高的空間。流動人口的就業質量制約了長三角流動人口收入水平的提升,對其生活水平也有直接影響。生活水平由消費支出和住房情況來體現。在包括房租房貸的情況下,若家庭月消費水平不足4300元,且收支比僅為47.12%,這不僅意味著長三角地區流動人口的消費水平不高,而且還能從對立面分析出他們會將大部分收入儲蓄起來,以供養流出地的家人或用于提高存款。從住房條件來看,長三角地區流動人口仍然以租房或住在單位或雇主提供的住房里為主,能夠在流入地購買住房的占比不高,還有不少人直接住在就業場所,在長三角地區獲得保障性住房的占比也很低??梢?,長三角地區流動人口的住房條件和穩定性還可以進一步提高。

(三)受教育程度不高,社會交往傾向同質化,社會支持網絡較弱

長三角區域的流動人口主要以跨省流動為主,在文化程度上,老一代仍以小學和初中文化水平為主,新生代中雖然小學及以下文化水平的下降了很多,但是仍然以初中和高中文化水平為主。受教育程度不高,不僅導致流動人口工作穩定性欠佳、經濟收入難以提升,還使他們的專業技術能力、職業發展、社會交往均受到限制,因此他們更傾向與同鄉、其他外地人等同質化人群交往,與流入地居民的交流不足。流動人口在長三角區域的社會支持網絡仍局限在血緣、地緣層面,除了與其他外地人建立的業緣網絡,他們還應與流入地居民建立起以業緣關系為基礎的次級關系網絡,以獲得較強的社會支持網絡,順利融入長三角。

(四)公共服務維度融入水平低,公共衛生服務供給尤為不足

公共服務關系到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其均等化程度將會對流動人口融入城市產生重要影響 ⑥。調查顯示,長三角地區流動人口公共服務融入度低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流動人口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比例低,只有三成;二是流動人口獲得公共服務的質量比較低,主要通過居住地的村居委或單位發放的紙質、電子宣傳資料獲得一些職業病防治、性病艾滋病防治、優生優育、婦幼保健等方面的信息,而通過健康知識講座、公眾健康咨詢、個體化面對面咨詢等方式獲得公共衛生服務的比例較低。調查顯示,在長三角地區接受過流入地社區提供的隨訪評估、健康體檢等服務的流動人口非常少,占比不足一成。即使生病了,選擇不治療或去藥店買點藥的調查對象超過半數。這表明,長三角地區流動人口能享受到的健康教育、咨詢、體檢等有效的公共衛生服務嚴重不足。

(五)社會融入程度偏低,流動模式變化對流入地服務管理提出新要求

流動人口在政治融入維度的得分偏低,不僅參與黨團、工會等正式組織的比例很低,參與社區志愿服務、向社區提意見等非正式活動的比例也較低。結合在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的實地調研來看,流動人口的規模大、文化程度較低、法制觀念相對淡薄,對長三角地區的服務管理工作提出了考驗,出現了服務管理跟不上的情況。再加上部分流動人口缺乏主人翁意識,更是加大了治理難度。調查還顯示,目前長三角地區流動人口結構已經開始變化,流動模式出現了從個體化向家庭化轉變,流動兒童、隨遷老人也在逐步增長,流動人口在子女照護、就醫、上學和養老等方面的需求也隨之增多,對長三角地區的公共服務提出新挑戰。

三、協同推進流動人口融入長三角的對策建議

就流動人口社會融入中出現的問題,長三角三省一市已經開展了一些工作。作者在結合珠三角、京津冀等地區經驗基礎上,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以期解決流動人口社會融入中出現的問題,提高其融入水平,助力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戰略。

(一)統一理念,建立長三角地區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的聯動機制

長三角三省一市相關管理部門要充分認識到流動人口為長三角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是長三角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力量,應該給予他們和戶籍人口同等的公共服務待遇,并為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提供制度保障。一是搭建覆蓋長三角三省一市流動人口信息的平臺,主動做好對流動人口的登記工作,及時收集流動人口的居住地、職業、收入等現狀及流動態勢等,加強研判,為做好人口統計、預測、公共服務和管理等工作提供數據支撐,提高服務管理內容的聯動性。二是長三角應破除妨礙勞動力、人才流動的體制和政策弊端,為流動人口的流動和服務管理提供保障,建議在長三角地區各城市對流動人口在長三角地區的居住時長實現互相認可,方便流動人口辦理居住證、辦理積分落戶,促進他們從流動者向本地常住居民轉化。

(二)對流動人口加強文化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

只有流動人口的文化素質得到提高、職業技能得到提升,才能使他們增加收入、縮小與本地居民的差距,更好地融入長三角地區社會發展。一是要做好就業信息公布、勞動技能和職業發展培訓。二是充分利用長三角地區豐富的教育資源,鼓勵網絡教育、夜大學、職業學校、社區學校等平臺和機構開展學歷教育。只有把新生代作為教育培訓工作重點,提高他們的文化素質和職業技能,才能提高和增強他們融入長三角的能力和意愿。

(三)加大對流動人口住房、子女教育和公共衛生等基本公共服務保障力度

住房、子女教育和公共衛生服務等基本公共服務是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重要內容,是處理流動人口問題的關鍵,也是保障流動人口融入長三角地區的基本條件。一是要勇于突破戶籍制度的壁壘,在廉租房、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方面,把流動人口納入保障對象,實現“租售同權” ⑦。二是要有效解決流動人口子女的入學問題,鼓勵公立學校招收流動人口子女,與流入地居民子女共同學習。三是要規范用人單位的用工行為,為流動人口繳納社會保險,實現應保盡保,把流動人口納入流入地預算,加強健康宣講、咨詢和體檢等健康服務供給,克服公共衛生服務領域的短板。

(四)支持流動人口成立協會、社團,搭建志愿服務平臺,積極參與社區治理

流動人口在長三角的政治參與得分較低,不僅參與黨政工團等工作的比例較低,而且很少會參與到社區基層治理中,如參加志愿服務的比例不高,很少給社區提意見、反映問題等。普特南(Putnam)認為民眾參與社會組織和社會團體的過程就是獲得社會資本的過程,而社會資本是移民實現社會融入的重要條件。因此,可以支持流動人口成立行業協會、互助團體,充分發揮協會、社團的力量,鼓勵他們進行自我管理,提高其參與社區治理和社會服務的積極性;還可以在社區基層治理中,在流動人口居住較多的社區,搭建志愿服務平臺,鼓勵他們成立社區志愿者協會,鼓勵他們加入社區志愿者隊伍,幫助他們參與社區公益活動。鼓勵流動人口成立協會、社團,搭建志愿服務平臺,不僅可以提高他們參與社區治理的積極性,還能增加他們與流入地居民的溝通和交流機會,增進互信,亦能有助于他們走出同質化傾向的社會交往圈子,擴大社會支持網絡,增加融入長三角地區發展的社會資本,提高融入水平。

(五)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工作,充分發揮社會力量的優勢

引進社會資本、社會服務機構等社會力量參與流動人口的服務管理工作將有助于減輕政府部門的壓力,形成多元共治的社會治理新格局。首先,應當健全社會資本、社會服務機構的準入制度,充分發揮社會力量的靈活性、便捷性和高效性,提高社會力量的服務質量。其次,通過稅收減免、政府購買及財政支付轉移等方式,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工作。再次,由于社會服務機構處于為流動人口服務的第一線,應該鼓勵社會機構及時了解服務對象的需求及存在的問題,并建立和完善政府部門與社會機構之間的信息溝通機制,便于相關部門調整政策措施,促進多元化服務主體的形成,形成多元共治的治理新格局。

基金項目:上海政法學院青年科研基金項目《長三角一體化下流動人口的管理與服務研究》,編號:2019XQN03

注釋:

①中國流動人口動態監測調查,是國家衛生健康委自2009年起一年一度大規模全國性流動人口抽樣調查數據,公開數據更新至2018年,但2017年數據關于社會融入的信息更為全面,因此,本文選取2017年數據進行研究。

②明娟、盧小玲、陳丹娜:《廣州市流動人口住房狀況與城市融入調查分析》,《城市觀察》2019年第2期。

③李紅娟、楊菊華:《少數民族流動人口融入意愿的族群差異》,《民族論壇》2016年第11期。

④楊菊華:《中國流動人口的社會融入研究》,《中國社會科學》2015年第2期。

⑤限于篇幅,如需長三角流動人口社會融入指標體系及權重賦值表,請聯系作者。

⑥祝仲坤、鄭裕璇、陳淑龍、冷晨昕:《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與流動人口城市社會融入》,《財政研究》2022年第7期。

⑦劉英?。骸读舳贿w:農民工城市居留與落戶意愿分異之謎——基于住房支付能力視角的分析》,《農村經濟》2023年第4期。

作者系上海政法學院政府管理學院講師,華東師范大學訪問學者

(責任編輯 熊易芳)

猜你喜歡
社會融入流動人口長三角
緊扣一體化 全面融入長三角
“首屆長三角新青年改稿會”作品選
天津自貿區流動人口社會融入的影響因素分析與思考
新生代農民工社會融入社會復合治理機制
漫畫
數說流動人口
數說流動人口
優勢視角與孤殘兒童社會融入
長三角瞭望
長三角瞭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