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班級管理的心得體會

2024-03-28 16:15郝莉
課堂內外·教師版 2024年1期
關鍵詞:管理模式班級管理班主任

郝莉

摘? 要:班級是學校工作管理最基本的組織單位,學生在這個班集體中,不僅要學習、生活和參與各項活動,還要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和道德熏陶。班主任作為學校管理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對整個班級的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如何有效調動并發揮班級成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是一個重要課題。在這一過程中,教育工作者應當不斷總結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經驗,以指導班級的日常管理和提高教學質量為主要內容進行研究。文章就如何有效開展班級管理和加強德育工作展開論述,并對班級管理提了一些建議,希望能給廣大教師帶來一定的啟示。

關鍵詞:班級管理;班主任;獨立能力;管理模式

班級管理是班主任的一項重要工作,它貫穿于學生管理工作的全過程。在一個班集體中,每一位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著自己獨特的個性、愛好和特長,這些不同性格、特點的人之間,必然存在著矛盾,因此必須通過開展有效的班級管理工作,才能保證整個班級正常有序的運轉。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以及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這給廣大家長帶來了很多煩惱:學生的學習壓力大、學業繁重;一些家庭條件優越的子女,常出現學習成績差、人際關系緊張等問題。由于父母過分寵愛或忽視家庭教育,造成學生從小缺乏獨立能力,不能承擔應有的責任與義務,學生的心理發育異常,產生逆反心理,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教師在學校的主要任務就是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對班級管理實施一套切實可行的方法,把好紀律關、品德關、學風關和心理健康關,使每個學生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一、了解情況,解決難題

(一)重視班級管理,提升人文關懷

在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下,很多教育工作者并不重視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這是因為班級中的學生較多,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點,難以管理;一些教師只注重有沒有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沒有真正關心每一個學生,更談不上關注他們的學習情況和心理變化等方面的問題,這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失去主動學習的動力。個別教育工作者在管理班級時,只是將班級學生按照小組進行了劃分,在選出小組長之后,又對其工作內容、職責以及分工做出了具體規定,小組長需要負責組員的日常生活管理,而班主任只負責統籌各項事務的協調與落實,對班級管理工作中的小事則很少過問或插手。在這種管理模式下,教師對班級學生的了解基本來自小組長對小組成員日常表現記錄的分析。這種管理制度雖然有利于加大教師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力度,但忽視了處理班級中各個學生間的關系,忽略了不同年級學生間的差異,不能做到一視同仁,因此管理效率得不到有效提升。

為了提高班級管理水平,教育工作者必須改變現有的管理體制和班級管理制度,從制度入手,構建適合于自身實際情況的班級管理體系,以此激發班級學生參與到班級建設中的積極性,進而為班級發展做出貢獻。教育工作者可以組織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以及意見,制訂出符合大多數學生的班級管理方法,讓學生通過討論的方式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班級管理的重要性。比如,對一些需要經常交流、溝通的事情,教師應該采用群聊或者微信的形式促進師生的合作;對一些比較困難的問題,則需要采取一對一的方式解決,這樣既能保證師生雙方的平等對話,又能充分尊重學生的個人意愿,還可避免不必要的矛盾沖突。

總之,班級管理制度應該以學生為本。學校應建立完善、合理的管理制度,明確相關人員的權利及義務,從而更好地為廣大學生服務。班主任作為整個班級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一定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使他們成為有責任心、樂于奉獻、勇于擔當的高素質人才,實現每個學生成長成才的目標。

除了制訂班級管理制度以外,教育工作者也要加強對學生以及班級的人文關懷。班級的管理者一定要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班級的作用。如果班主任一味地給學生灌輸一些理論知識,就會造成學生的厭煩,從而不利于班級的整體發展。所以班主任需要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給予學生足夠的關愛。如經常帶學生參觀博物館等,這不僅能豐富學生的閱歷,還能提升學生的自信心,有助于班級文化的傳承。

除此之外,班主任還應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學校舉辦的各類活動,并盡可能多地聽取學生建議,提升班級凝聚力,帶動整個班級乃至學校的快速發展。

通常,一些故意擾亂教師上課節奏的學生,每當他們搗亂成功后得意揚揚地向教師炫耀自己的“杰作”時,教師會非常生氣,甚至會將其視為“壞學生”而加以訓斥。但是在這個時刻,教師不應被激怒,要及時制止這種行為。教師可以利用自己的威信與影響力去感化這些調皮的學生,讓他們學會遵守規則。另外,教育工作者應當及時與這些學生的家長取得聯系,了解他們的需求,幫助家長解決教育中遇到的困難,最終達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目的。

(二)加強教師自身建設

班主任與其他任課教師的區別在于:任課教師只需要為學生進行授課,而班主任要負責組織、指揮和管理整個班級。因此班主任需要與學生進行思想溝通、心理疏導,并對學生提出建議和要求。班主任與班級學生相處的時間較長,也更容易形成一種感情上的默契和信任關系,從而更好地完成教書育人工作。在班主任管理班級的過程中,隨著與學生相處的機會增多,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班級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學習生活情況,因此必須重視班主任的教育作用。而作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其自身素質也是不容忽視的。

首先,班主任應該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能適應新時代發展的特點,善于從不同角度去觀察和解決問題,同時有較強的領導能力和應變能力;其次,一個好的班主任應具備一定的理論知識水平和教學經驗,不僅要教會學生知識,還要引導學生學會做人做事,使每一位學生能夠健康、和諧地成長;最后,小學階段作為學生身心發育最關鍵的時期,如果沒有得到很好的教育培養,將會影響其一生的幸福和進步。所以對班主任而言,如何做好小學生的德育工作,成為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在日常的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應當提升在德育工作中所發揮的主觀能動性,將德育貫穿于教學活動的全過程,讓德育工作真正融入課堂??偠灾?,在班級管理工作的過程中,教育工作者需要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以實現德育目標為前提,不斷提高自身的修養以及相關技能。通過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完善班級管理,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合作,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成長。

(三)與家長建立統一戰線

在班級的管理過程中,需要學生和家長一起參與進來。班主任應當向家長匯報班級的管理情況,并讓家長共同分擔學校日常工作中的一些具體問題,這樣做,可以增強家長對學生的教育力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能使家庭更加團結,為學生的日后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另外,班主任還需要加強與學生家長之間的溝通,了解其思想動態,及時解決家庭存在的各種困難,確保班集體的健康和諧發展,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協調成長。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以及學習過程中,當學生進步時,教師應當告訴家長并給予肯定;如果學生犯了錯,教師則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是否告訴家長。如果出現特殊情況,教師應當為學生留有一定的空間,避免給家長造成不必要的負擔。除此之外,班主任還需要定期開展家訪活動,通過家長會或其他形式督促學生改正不良的習慣,從而提升班級的整體水平??偠灾?,家校共育不僅能夠幫助教育工作者在班級管理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而且能夠促使家長主動關注學生的健康成長。

二、增強學生集體責任感,提升參與積極性

(一)開展集體活動

班級是一個整體,學生是這個整體的一部分。只有把這些學生團結起來,才能更好地發揮他們的作用。因此班級管理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意識,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集體的力量。具體而言,教育工作者需要定期開展班會活動,深入了解和教育每一個學生,從而達到提高班級凝聚力、增強班級榮譽感以及激發班級成員學習熱情的目的。當然,這種方法并不是所有教師都可以采用,教師還必須結合實際情況制訂適合自己的管理方案,要將班級目標與班級特點相結合,這不僅有利于調動學生參與班會的積極性,而且有利于班級管理工作的落實,既可以避免盲目跟風的現象,也可以給班級注入新鮮血液。

除此之外,教育工作者應當定期開展集體活動,以豐富班級的文化生活,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比如,師生利用節假日共同參加學校舉辦的各項文體活動等,以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溝通。同時班主任還要重視班級特色的建設,如成立文學社、舞蹈隊、合唱團等,這有助于改善班級環境,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促使學生形成積極樂觀的學習態度??偠灾?,在班級管理過程中開展集體活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不但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而且能對優化整個班級氛圍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更有利于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團隊合作精神。

(二)正面表揚、激勵學生

對小學高年級的學生而言,有時候,教師的表揚比批評更能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特別是對學習成績不是很理想的學生而言,他們平時受到的批評較多,存在一些心理負擔,教師應注意適時給學生一些鼓勵,使學生產生自信心,從而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教育工作者只有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及自身的實際情況,及時、有效地給予激勵教育,才能真正提高教學質量。因此在班級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教師要善于發現每個學生的特長,并加以培養與挖掘,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鼓勵和指導,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打好基礎,幫助學生樹立自信,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比如,班級中有些男學生一直處在懶散狀態,他們上課東張西望,顯得有點“不合群”,甚至還經常打瞌睡,影響了其他學生的正常學習。對此教師可先不要批評他們,應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發現他們的閃光點,然后把這些優點轉化到課堂中,并盡可能地為他們創造展示的機會,引導這些學生積極地做一件事,讓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以獲得更高的分數。

另外,教師還要通過各種途徑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及時糾正學生的缺點,以便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不斷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在小學階段,教育工作者應該加強對學生道德情操的熏陶,讓學生養成高尚的品格,而不是一味地靠說教來改變學生的行為習慣,否則只會起到相反的作用。當教師面對著一群頑劣的學生時,不妨采用一些比較溫和的態度來解決這個問題,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感到安全,而且不會傷害他們的自尊,從而真正做到以德服人??傊?,教育工作者只要細心觀察每個學生的表現,就會發現他們都有許多優秀之處,但如果沒有正確的方法去引導學生,就會使學生產生自卑感和畏難情緒。所以,作為一名教師,一定要懂得如何正確引導學生,并運用恰當的方式達到良好的效果,讓每一個學生建立自信的同時又能夠學會感恩,進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成為社會需要的人才。

三、結語

總而言之,班級管理并不是一件小事,需要每一個人的用心參與。只有真正了解學生、熱愛學生、尊重學生和關心學生,才是做好班級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礎,也才能在工作中做到以情感人、以人為本。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管理班級時,要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善于發現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對每個學生進行耐心細致的教育,使他們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從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在治班育人上,教育工作者應當始終堅持以德育為先、智育為重,把教書育人放在重要位置,注重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確的價值觀,為實現國家富強和民族振興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

參考文獻:

[1]劉玉香. 小學班級管理工作的現狀及開展策略[J]. 基礎教育論壇,2022(34):111-112.

[2]吳麗娟. 小學班級管理中開展學生養成教育的實踐與思考[J]. 學苑教育,2022(33):12-13+16.

[3]張玉玉. 小學班級管理中班干部團隊協作能力的培養研究[J]. 新課程,2022(38):212-214.

[4]祖蘋. 基于尊重、平等、關愛理念的小學班級管理策略探析[J]. 吉林教育,2022(30):67-69.

[5]張翠琴. 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加強心理輔導實踐的策略[J]. 知識文庫,2023,39(19):61-64.

[6]張寶建. 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策略研究[J]. 啟迪與智慧:上,2023(10):121-123.

(責任編輯:張涵淋)

猜你喜歡
管理模式班級管理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個班主任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
高校網站安全管理研究與探討
淺談高校圖書館隨書光盤的編目與管理作用
工程應用型本科機械專業學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
基于班級管理的班干部培養方法研究
班級管理問題與應對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中職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專班級管理共性問題與解決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