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大單元項目式作業設計的方法探索

2024-03-29 08:44何群興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4年2期
關鍵詞:項目式學習小學語文

何群興

摘 要:大單元項目式作業使語文作業從零散的知識點訓練走向知識關聯,促成學生深度學習,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探索有效的作業設計方法是提高大單元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文章就如何提出驅動性問題、子項目,作業設計中如何實現知識應用、問題思考、多方評價進行探索,提高學生大單元學習的有效性。

關鍵詞:項目式學習;小學語文;大單元作業設計

小學語文大單元作業將傳統的以知識點訓練為形式的作業轉向以整體的學習視覺、注重知識整合、注重融會貫通的作業。在教學實踐中,筆者嘗試用項目式學習的方式進行大單元作業設計,發現這個方法在整合知識、鍛煉學生融會貫通能力方面很適合。

項目式學習是一種基于構建主義學習理論,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它提供一些關鍵素材構建一個環境,學生組建團隊在此環境里解決一個開放式問題來學習。它強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展出來的技巧和能力,包括獲取知識、計劃項目、控制項目的實施、加強小組溝通和合作。大單元項目式作業使語文作業從零散的知識點訓練走向知識關聯,促成學生深度學習,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一、把握脈絡,提出驅動性問題和子項目

小學語文大單元作業設計是小學教師授課的重要組成部分,項目式學習以學生為中心,問題解決為學習方式,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并且要結合教學內容,設計出有效的作業形式,以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

(一)教師與文本對話

教師在進行大單元項目式作業設計前必須做好為項目式作業梳理知識點、體驗情感。

每一個單元的項目式作業設計前,語文教師必須要熟悉教學內容,梳理出單元中相應的知識點,并將知識點以某種實踐性方式融合在一起。筆者一般會在備課時把每一課的知識點都羅列出來,勾出重難點。然后根據單元主題把知識點穿在一起,為大單元作業設計做好準備。

除了知識點以外,教師還要對相應的文本進行充分的體驗和感悟。因為感動自己是感動學生的前提。教師與文本對話,認真聆聽文本聲音,充分調動起自己對于生活的感受和積累,讓相應的文本感動自己。然后,教師在對相應文本感悟的基礎上進行理性思考,厘清對文本的感悟過程及方法,以便在教學和作業設計中進行合理的引導。最后,教師要走出文本。在教師對文本進行充分的感悟及體驗的同時,要結合學生的學習基礎、生活狀況等設計出可以讓學生輕松感悟文本的思路和方法。教師在走近文本、走進文本、走出文本的備課中才能有效引領學生對文本進行準確的解讀,為大單元項目式作業的設計和實施做好準備。

(二)把握脈絡,師生共同提出驅動性問題和子項目

大單元項目式學習作業設計需要把握好整體的學習脈絡,在學生、教師共同研討下提出把各個知識點和單元主題結合起來。在提出了驅動性問題后,師生根據驅動性問題,從不同方面進行探究,引導出子項目。比如,在學習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時,要結合單元主題“重溫革命歲月,把歷史的聲音留在心里”,緊扣“家國情懷”,教師引導學生從中發現其中的思想深刻之處,以及如何落實到實際生活中。導出項目式大單元作業設計的驅動性問題:如何在當下傳承紅色文化?這個驅動性問題屬于問題解決型。傳承紅色文化這個驅動性問題下融合了了解歷史,感悟人物,寫作技能應用,課外閱讀,實踐活動。根據驅動性問題所包含的內容,整理出子項目:1. 走進崢嶸歲月;2. 感悟英雄氣概;3. 學寫精彩場面;4. 閱讀英雄故事;5. 尋訪英雄足跡。

二、教師引導,進行知識應用、問題思考

小學語文大單元項目式作業設計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在理解課內知識的基礎上融合知識給學生設計適當的拓展作業。教師作業前需要進行引導,作業中要進行適當的指導,以提高作業質量。

(一)知識應用

拓展作業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課外閱讀、小作文或片段描寫、實踐活動都是常用的形式。讓學生從課文中挑選一個話題,搜集相關資料,然后寫一篇話題報告,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例如,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中點面結合的場面描寫方法是重點寫作技巧。因此,筆者在子項目上,設計了“學寫精彩場面”。在作業設計上,設計了現場報道:你是一名記者,你想奔赴以下哪個現場呢?每人至少選一個場景運用點面結合法寫一寫,再進行報道。小組內分工合作,趕緊進行吧。

現場一:

現場二:

現場三:

此作業應用了點面結合的寫作方法。學生在小組合作中通過自主練習寫報道稿、組內交流、組間交流多次應用點面結合的場面描寫方法,還結合了口語交際的表達的相關方法運用。

(二)問題思考

問題驅動是項目式大單元作業的重要特點。學生在作業完成的過程中會遇到問題,在解決問題中不斷進行深度學習,推進大單元作業的完成。

1. 知識性問題思考

學生在面對問題時,需要先進行知識性問題思考,看看能否用自己學過的知識解決,如果不行,就應該請教老師,學習新知識去解決問題。

注重學生的思維能力,引導學生思考問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學習《石灰吟》時,可以讓學生思考,石灰的精神在今天的生活中有哪些體現?如何將其精神落實到實際生活中?教師引導學生聯系寫作背景、詩歌內容解釋,通過描寫領悟詩歌所表達的情感。

2. 實踐性問題思考

項目式大單元作業設計可以實現語文學習的實踐性,把語文學習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學習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草原》時,可以讓學生寫一寫自己熟悉的景物,將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融入其中,把語文學習與生活實踐結合起來,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以實物制作與語文學習結合起來的方式進行實踐作業也是項目式大單元作業的常見內容。例如,制作讀書卡與課外閱讀結合起來,學生不但進行了課外閱讀,概括了內容,寫下了感想,還動手做了讀書卡。在實踐中,學生需要思考如何把讀書卡做得漂亮,并與閱讀內容結合。

三、緊抓實踐,融合各學科知識解決問題

項目式大單元作業不是單純的語文科知識點的練習,它融合了多個學科的知識在一個作業場景中。學生在作業實踐中需要應用到多個學科知識。例如,四年級的古詩學習中,可以安排給古詩配畫。學生根據課堂學習內容及自己對古詩的理解,在畫紙上寫上古詩,配上畫,加深對古詩的理解。這個作業融合了書法、古詩理解、美術的知識。觀察日記也是科學知識融合的有效方式。教師設計觀察性項目式學習大單元作業,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可以有效融合數學、語文、美術、綜合實踐等多個學科知識。筆者常讓學生自己到大自然中、到生活中去觀察,通過測量、聽、嗅、看、想結合,經分析、比較后,往往可以抓住物的特征。

四、注重評價,問題反饋中促進能力提升

項目式學習大單元作業設計應結合教學內容,給學生設計適當的評價作業,比如,讓學生根據課文的內容,做一些形式多樣的評價題,以考查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

(一)重視過程性評價

1. 評價指標緊扣實踐過程

項目式學習大單元作業重視知識的整合,在實踐中學習,因此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合作的有效性尤為重要。在評價過程中,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態度,積極參與大單元作業,靈活運用知識,在合作學習中相互學習,共同進步,應在評價中大力推崇。

2. 評價內容緊扣問題解決

由于項目式學習大單元作業是以問題為驅動模式,因此評價內容上應緊扣問題解決。學生能否有效解決問題是評價學生大單元作業質量的重要內容。

(二)評價形式多樣

評價是檢驗學生學習情況的重要方式。教師評價、家長評價、學生分小組互相評價,可以提升學生對比、分析、評價的能力,鍛煉了學生篩選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

1. 教師評價

教師每一次作業批改,都應該及時掌握學生作業本上透露出的信息。學生在作業中完成程度、完成質量都是教師評價作業的重要標準。對于做得好的學生要表揚,優秀的作業可以作為示范作業,以便其他學生學習。

2. 學生評價

大單元作業中的實踐作業可組織學生自評、小組評等。通過學生之間多種形式的評價。學生在評價中進一步增強主體意識,可以讓學生延續學習的積極性。

3. 家長評價

大單元作業中的實踐作業讓家長也參與評價。家長可以督促學生完成作業,而且可以以此增進教師與家長、學生與家長間的聯系。例如,在母親節、父親節前夕,可以安排制作賀卡的實踐作業,贈送給家長表達心意。通過這些作業,孩子感恩父母的付出,父母可以評價學生的作業。

項目式學習大單元作業設計是大單元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在作業設計中多花心思、多探索有效的方式,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夏雪梅.在學科中進行項目化學習:國際理解與本土框架[J].教育研究與評論,2020(06).

[2]李明霞.項目式學習視野下的單元作業設計[J].小學教學參考,2021(01).

[3]胡永芳.基于項目式學習的單元整體作業設計案例[J].校園英語,2022(21).

猜你喜歡
項目式學習小學語文
“全過程控制”工程項目式教學法在鋼結構基本原理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PLC項目式學習與自主學習能力提高淺談
項目式學習在應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養中的探究
在初中物理中實施項目式學習
網絡信息平臺支持下的PBL英語教學實踐與研究
基于項目式學習的大學英語翻轉課堂教學研究與實踐
淺談語文課堂的情感教育滲透
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語言溝通探析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