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背景下單元整體教學策略探析

2024-03-29 07:50潘瓊樓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4年2期
關鍵詞:單元整體雙減教學策略

潘瓊樓

摘 要:在“雙減”背景下,小學語文教育要求減輕學生學習負擔,提高教學效率的同時能達到提質增效的教學效果。而《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在教學建議中提出,語文教學要體現語文學習任務群特點。在“雙減”背景下,進行單元整體教學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筆者以部編版教材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為例,進行大單元的教學策略探析,認為應從“整體把握,確定單元目標;精簡結構,拓展課程容量;設置任務,進行板塊教學;關注評價,提升學生素養”四個步驟進行單元整體教學。

關鍵詞: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策略

2021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國家正式實行“雙減”政策?!半p減”要求減輕學生學習負擔的同時,還要提升學校的教學質量。而《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提出,語文教學要注重教學內容的整體規劃,體現學習目標的連續性和進階性。即幫助學生改變“零散學習”的現狀,走向內在邏輯結構緊密的“單元整體學習”。由此可見,單元整體教學既能滿足“雙減”政策的“減負”要求,又能嚴格執行課程標準的教學建議,十分符合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

一、概念界定

單元整體教學,顧名思義,是以“整體”視野來組織設計教材中的“單元”里面的內容。要把單元中的課文閱讀、課后練習、作文訓練乃至聽說教學等視為一個整體,從不同角度來統一整合,在教學上讓各個環節有所關聯,同時也針對整個單元進行整合性的教學設計,讓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也互為協調、進一步優化,最終達成教學效率的最大化、學生培養的最優化?!罢笔菃卧虒W的重點,讓原本“零散”的課堂走向“整體”;從原本的“篇”走向“群”,以達到減輕學生負擔,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水平。

二、“雙減”背景下單元整體教學的意義

(一)符合部編版教材編寫意圖

部編版教材采用的是“雙線結構”,尤其從三年級開始特別明顯,每個單元的單元主題和語文要素。如部編版語文四年級上冊的單元主題是“自然之美”,語文要素是“邊讀邊想象畫面,感受自然之美”,編排了《觀潮》《走月亮》《現代詩二首》《繁星》四篇課文。在進行單元整體教學時,教師可以根據學情重新整合課程設計,提高課堂效率。

(二)有利于實現教學相長

單元整體教學有助于教師從學科的高度整體理解和把握課程的基本結構及主線脈絡,了解本單元在整個學科內容上的地位和作用,并在教學中主動聯系學科內其他單元內容,從而有意義地建構和理解本單元知識并在教學中進行有效滲透。而學生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中,能夠獲取更多的信息與資源,在小組合作交流中,主動學習,提高學習興趣和效率。因此,單元整體教學有利于實現教學相長。

三、單元整體教學策略——以部編版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為例

小學語文整體教學可以以目標、結構、任務、評價四個部分為抓手,進行單元整體教學。下面以部編版教材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為例試做探討。

(一)整體把握,確定單元目標

單元整體教學,就是要圍繞特定學習主題,設計具有內在邏輯關聯的系列學習任務,教師要在深入研讀課標和教材后,整體把握教材,了解本單元語文要素有兩個重點。一是“邊讀邊想象畫面,感受自然之美”。如《觀潮》引導學生把靜態的語言文字轉化為形象的畫面和場景,想象潮來時的雄偉壯觀;《走月亮》引導學生調動各種感官充分想象畫面,感受濃濃的親情;兩篇略讀課文,則是檢測學生是否能夠自主遷移學習到的“邊讀邊想象”的學習方法。學習者需要知道自己學什么、怎么學(圖1),要構建合理的單元學習的目標,本單元的具體學習目標為:

1. 認識“鹽、屹、昂”等29個生字,會寫“潮、據、堤”等30個字,會寫“奇觀、農歷”等28個詞語。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邊讀邊想象畫面,調動多種感官,品味優美生動的詞句,感受文字之美與情境之美,并形成積累。

3. 能向大家推薦自己喜歡的一個地方的秋天美景,說清推薦理由,吸引別人去參觀游覽。

(二)精簡結構,拓展教學容量

確定教學目標后,根據目標選定課程內容。教師應找準單元人文主題與語文要素的內在聯系,抓住一個關鍵點,連點成線,以點帶面,使單元人文主題與語文要素教學合二為一,從而有效精簡教學結構。

如在教學《觀潮》時,可以把語文園地,詞句段運用(圖2)融入教學中,讓學生思考這些詞語是什么意思?讀這些詞語你想象到了什么畫面?一方面學生積累了描寫聲音的詞語,另一方面學生在想象聲音的時候可以用上這些詞語,精簡了課堂結構。

在這樣的基礎上,教師在課堂上有更多的時間可以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如在講授《觀潮》時,可以拓展周密的《觀潮》,讓學生體會同一個主題,不同的寫法;在教授《走月亮》時,可以拓展閱讀張秋生的《月亮來大海做客了》,很短很美的一篇散文,讓學生感悟平時常見的場景在文人筆下的美。課堂結構精簡了,課堂內容豐富了,學生閱讀量提升了,達到了“雙減”的提升教學質量的要求。

(三)設置任務,進行板塊教學

《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要求,語文教學要設計不同類型的學習任務,依托學習任務整合學習情境、學習內容和方法及資源,安排連貫的語文時間活動。本單元的整體任務設計如下(圖3):

這樣連貫、遞進地設計學習任務,讓學生在每個人物及板塊中都能掌握不同的目標,把“想象畫面”這個方法運用自如,層層深入,從讀(錢塘江大潮誦讀會)到說(說說古詩文中的浙江潮)再到寫(寫下最美秋景),學生不斷反復練習、內化,真正體現了語文的厚積薄發。

(四)關注評價,提升學生素養

評價助力學生不斷自我反思與成長,有效的評價會根據任務的不同而設定不同的評價標準,引導學生在任務中“學會學習”,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如在做任務一的時候,“錢塘江大潮誦讀會”環節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誦讀水平來設置評價要求(圖4)。在本環節總共設置三顆星,能讀好“潮來前”得一顆、“潮來時”得一顆、“潮去后”得一顆,引導學生明白不同的情況要讀出不一樣的思想感情。只有得到三顆星,才是“最佳朗讀者”。

有了具體的評價標準,也不能忘記評價主體之間的互動,即學生之間的交流,要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有所感悟,提升能力。如,一開始學生說自己想象到的畫面,都是簡單的,但是在小組內,互相學習以后,大家看到的畫面變得豐富起來,變得具體起來,描述也越來越深入、生動,這樣才能真正使得課堂提質增效。

四、總結

綜上所述,在“雙減”背景下,語文教學要從“零散”走向“整體”,一定要整體把握,朝向精準,優化教學策略,增加課程容量,實現提質增效的目標。

參考文獻:

[1]許蕊.“雙減”政策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思考[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1(22).

[2]戴曉娥.大單元教學是學習任務群實施的基礎[J].語文建設,2022(12).

[3]薛法根,沈玉芬.語文學習任務單元整體設計的基本問題——以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為例[J].福建教育,2022(18).

[4]劉飛.語文統編教材大單元教學設計框架構建及其運用[J].基礎教育課程,2020(23).

[*本文系廣州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雙減”背景下農村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的實踐研究》(課題編號:202214271)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單元整體雙減教學策略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低年級寫話教學策略
談以生為本的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寫話教學策略初探
淺談復習課的有效教學策略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語文單元整體教學的現狀及應對策略
基于“研學后教”理念下的單元目標教學操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