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CRI在“口譯理論與實踐”課程教學中的導入與應用

2024-04-02 12:16王秀娟
公關世界 2024年1期
關鍵詞:中國故事

王秀娟

摘要:中國國際廣播電臺(China Radio International,簡稱CRI)是我國面向全球進行廣播的新聞國際傳播機構,其網絡媒體“國際在線(www.cri.cn)”作為傳播“中國聲音”的排頭兵,為外語專業“口譯理論與實踐”課程教學提供了有益的參考模式和豐富的訓練素材。通過將CRI上的相關資源在教學活動中進行導入與應用,能夠有效地解決課堂教學中“中國故事”的缺失問題,促進人才培養過程中“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識傳授”的有機融合。

關鍵詞:CRI;口譯理論與實踐;中國故事

引言

面對國際社會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高等院校外語教育需要肩負起新時代的歷史使命,培養出更多“有家國情懷,有全球視野,有專業本領的復合型人才,努力在推動中國更好地走向世界,讓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上作出新的貢獻”。本文以“口譯理論與實踐”為例,通過CRI(國際在線)在課堂教學中的導入與應用,挖掘、探索外語專業在“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的過程中可利用的資源和模式,以期為本專業的其他課程改革提供參考。

一、CRI(國際在線)及其主要欄目特色

作為向國際社會傳遞“中國聲音”的排頭兵,中國國際廣播電臺(China Radio International,以下簡稱CRI)始于1941年12月3日延安新華廣播電臺創辦的日語廣播,至今八十余年,一直致力于向國內外傳遞友好之聲。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進步,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的外語廣播不再像以前一樣,只能通過短波收音機來聆聽。如今,只需打開手機app、網站主頁就可以輕輕松松地獲取相關資訊。其新聞網站“國際在線(www.cri.cn)”于1998年12月正式發布,目前已經擁有44個語種、4個方言版本,是我國使用語種最多的國際化新媒體平臺。CRI上有著豐富的視聽資源,能夠為外語專業的教學工作,特別是“口譯理論與實踐”的課程建設提供有益的范式參考和豐富的訓練素材。這些視聽資源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一)新聞時事類

除了基本的外語新聞播報之外,網站上還有一些特定的短視頻欄目專門就某些新聞事件

進行詳細解讀。節目中,主持人用外語清晰地分析事件的相關背景、關注重點,每期音、視頻時長大約4到8分鐘之間。例如“中國-中亞峰會”期間,對“一帶一路”的提出經過,“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倡議,以及中國與中亞各國的深度合作和共同發展進行詳細解讀[1]。

(二)熱門話題類

這類欄目選擇的主題更貼近國人的日常生活,多采取對話的形式,用外語輕松愉快地談論一些熱議話題,個別節目視頻最后還會抖出一個“小包袱”,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例如網絡熱詞“雪糕刺客”、黃金周的各式觀光列車(云南麗江全景旅游列車、山東淄博“燒烤”專列、四川成都的熊貓旅游列車,新疆烏魯木齊環塔克拉瑪干沙漠鐵路)等。這類視聽資源不僅從選題內容上能夠引發共鳴,形式上也會融入一些年輕人喜聞樂見的元素。節目視頻時長1分鐘左右,短小精悍,代入感很強,學生會不由自主地進行模仿。

(三)社會文化類

這類欄目內容涵蓋面很廣,一般是跟隨主持人一起沉浸式體驗中國社會的方方面面。例如冰雪運動、快遞行業、中華美食、傳統音樂,以及西部支教等。節目內容選題總體也是基于社會焦點確定的。例如冬奧會期間,中國冰雪運動的介紹;疫情之后,快遞行業、外賣小哥的介紹等。相較其他,這類欄目的敘述性更強,會通過一定的情節設計,自然地引出一些有關中國現代社會或傳統文化等方面的關注點[2]。

當然,除上述類型外,還有中外交流、娛樂新聞、漢語講座等很多內容,都是從不同的角度向世界展示著中國風貌,可以作為外語教學時非常優質的參考素材。

二、“中國故事”在口譯課程教學中的缺失

2020年4月,教育部發布《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教學指南》,外語專業人才培養課程體系劃分為公共基礎課、專業核心課、專業方向課、實踐教學環節和畢業論文五個部分?!翱谧g理論與實踐”作為高年級階段的專業核心課程之一,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但是,課程教學中“中國故事”的缺失問題卻是一個亟待正視的現實。

(一)“中國故事”在課程教材中的缺席

目前,既有的口譯教程在編寫時普遍偏重語言本身的知識講授。隨著《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2018)、《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教學指南》(2020)的先后發布,外語專業的口譯課程逐漸以“口譯理論與實踐”的命名方式規范化?;诿绞降母淖?,部分新出教材開始逐步融入口譯相關的理論知識。但針對“中國故事”進課堂的問題,目前只有外研社2022年出版的“理解當代中國”系列教材,但其中只有英語系列推出了《高級口譯教程》。事實上,除紙質教材之外,在實際教學中任課教師通常還會搭配一些時事新聞材料。但是由于長期形成的“語言本位”思想,多數教師會習慣性地選取BBC、NHK之類的外媒資源。這就導致無論是可選教程,還是補充素材,從中國視角出發,講述的“中國故事”的內容匱乏[3]。

(二)“中國故事”在課堂教學中的缺席

基于教材本身的側重點問題,以及任課教師選取素材時的思維定式導致口譯課程課堂教學中“中國故事”的導入基礎條件薄弱,且始終未能找到一個合理、有效的解決方法。學界關于課程該“如何從中國視角出發,講述什么樣的中國故事”,特別是與“當代中國故事進課堂”相關的研究成果數量非常有限。盡管部分教師在課程思政建設的要求之下,一度嘗試在教學中融入了一些中國元素,多數也僅限于傳統的歷史故事(如成語故事等),而且缺乏系統性和可持續性。

(三)課程考核環節同樣存在類似的問題

口譯課程的期末考試一般采取現場聽譯、視譯的方式,即現場播放一段中外文錄音或展示一段中外文篇章,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口頭翻譯任務。任課教師以往在設計考題時,會更多地考慮原文語言方面的難度。評判時,也是根據學生語言方面措辭的準確度、表達的流暢度,以及信息的完整度進行評價。很少會有意識地將“中國故事”作為考察視角,設計考試題目??梢哉f,“從中國視角出發,講述中國故事”的考察理念尚未形成。

當然,“中國故事”在“口譯理論與實踐”課程中的缺失現象,與以往我國外語教學本身整體偏重“將外國介紹進來,對本國的推介有所忽略”的歷史背景不無關系。對于目前的整個外語教育學界而言,“如何講好中國故事?”“講好哪些中國故事?”或許是一個需要共同探究的時代課題。

三、CRI在口譯教學活動中的導入與應用

結合“口譯理論與實踐”的課程特點,參照“理解當代中國”系列教材中的教學設計,為方便CRI在課程教學中的導入與應用,可以借助網絡技術和教學平臺,打破傳統課堂的時空限制,拓展與學生交流互動的渠道,形成課前、課中、課后三個互動階段,能夠為CRI在“口譯理論與實踐”課程教學中的導入與應用創造更大的可操作空間。另外,“中國故事”是一個非?;\統寬泛的概念,在導入課堂教學時很容易缺乏系統性,進一步細化拆解,鎖定核心關注點十分必要。具體可以按照時間順序拆解成昨天、今天和明天的故事;也可以按照空間規模,細化為中國的“大事”和中國人的“小情”。以往的口譯教學中,“中國故事”嚴重缺失,即便涉及大多也會被狹隘地解讀成中國的“傳統故事”。針對這樣的問題,可以適當調整關注點,將導入課堂教學的“中國故事”鎖定在“今日中國之大事、小情”上,并依此標準在CRI上挑選合適的口譯訓練的音、視頻材料,通過一定的口譯教學活動設計系統地導入課程教學。具體操作如下:

課前,通過教學平臺向學生推送自主學習材料。此時,可以選取CRI上有關時事新聞的音、視頻材料。一段新聞集錦的音頻或者一則新聞報道的視頻,搭配上一些結合材料內容設計的口譯練習,如聽音填空、提煉總結、跟讀模仿等。這樣既能讓學生了解國內外的新聞動態,同時又鍛煉了外語能力,達到積累新鮮詞匯和固定表達的目的。任課教師能夠通過教學平臺看到每學生的學習時長和作答情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及時地進行有針對性的個別指導,還可以提前總結出一些共性的問題,方便在課堂教學環節集中講解。布置提煉總結、跟讀模仿等練習任務時,可以將學生的作答情況以匿名的方式應用到課堂活動中,讓學生自己點評,找出其中的優缺點,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方案[4]。

課中,按照“大事”“小情”的分類方式,通過不同的教學設計導入CRI的音、視頻資源?!靶∏椤鳖愘Y源用于課堂教學活動開始時的熱身訓練,一般選取一些有關熱議話題的小視頻欄目,要求內容短小,形式活潑,最好是以口語對話的形式編排的,有利于調動課堂氣氛。視頻內容盡可能選擇一些年輕人熟悉的熱門話題,以便引起共鳴,有利于激發學生參與表達的積極性?!按笫隆鳖愘Y源則需要作為重點教學環節進行專題設計,定期導入相關素材。這類節目內容相對嚴肅,音、視頻材料也會略長一點,一般在5—8分鐘左右,需要安排專門的教學時間。關于這部分,可以按照教學單元,在每個單元插入一次集中學習?;诓牧蟽热輹婕昂芏鄬S忻~,需提前將主題告知學生,安排大家事先搜集相關主題的中外文資料。在實際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時,除了聽音翻譯之外,還可以組織學生以模擬會議的形式開展交流討論和模擬口譯實踐等活動。

課后,一般會從社會文化訪談類欄目中精選一些音頻材料推介給學生。這部分的節目音視頻材料時間會更長一點,可以是一些有關中國文化的介紹性音視頻材料,也可以是一些國際友好人士的采訪錄音。這些材料一方面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升外語水平,更重要的是可以激發學生進行模仿,鼓勵他們去嘗試講述自己身邊的一些話題。此外,課程作業和考核環節,也可以安排學生做一些創新性的挑戰任務。如“講好天津故事”,“講好家鄉故事”等主題的雙語視頻,鼓勵大家去有意識地挖掘天津或者家鄉的獨特魅力。

結語

總之,通過CRI(國際在線)在“口譯理論與實踐”課程教學中的導入與應用,能夠有效地解決“中國故事”的缺失問題,促進人才培養過程中“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識傳授”的有機融合。CRI有很多語種版本,其中的欄目設計和節目選題同樣也能夠為其他語種的專業教學改革和課程思政建設提供參考,網站上的音、視頻資源也能夠為教學過程中的語言訓練提供大量的最新素材。需要強調的一點是“了解當代中國,講好中國故事”是一個持續的、動態的過程。當代中國日新月異,要了解中國,講好“當代中國故事”必須始終保持敏銳的眼光,堅持與時俱進。在“講好當代中國故事”的問題上,需要師生共勉。

本文系天津商業大學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項目《口譯理論與實踐課程思政建設》(項目編號:22XJKCSZ0104)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姜春梅.論NHK紀錄片在日語專業高年級階段學習中的應用[J].吉林化工學院學報,2022,39(12):80-83.

[2]姚海峰.講好中國故事,堅定文化自信——圍繞“日語口譯理論與實踐”教學改革展開[J].大連大學學報,2022,43(02):72-75.

[3]鄭永堂.英漢、漢英筆譯理論與實踐課程中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究[J].陜西教育(高教),2024(01):43-45.

[4]尚宏.基于遠程網絡優勢 提高教學交互效果——《翻譯理論與實踐(口譯)》課程教學模式探索[J].現代遠距離教育,2008(04):29-31.

(作者單位:天津商業大學外國語學院)

(責任編輯:豆瑞超)

猜你喜歡
中國故事
如何做一本雙效益俱佳的外宣圖書
講好中國故事的幾個路徑創新
移動互聯時代,如何講好奧運里的中國故事
“講好中國故事”的戰略目標、實現基礎和實施路徑
講好中國故事 創新對外傳播
講述傳播對象能準確理解的“中國故事”
站在歷史和時代高度講好中國故事
如何事半功倍地講好“中國故事”
世界最大童書展,“中國故事”升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