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文化產業管理的共享經濟模式及其策略研究

2024-04-02 07:49賀龍
公關世界 2024年1期
關鍵詞:創新發展

賀龍

摘要:共享經濟是新時代的產物,其是通過深入挖掘閑置資源的價值,引導人們相互分享促進資源獲得充分利用。共享經濟模式下,文化產業管理獲得強大的推動力,產業發展難度大幅降低。但如今的文化產業管理還存在重視度偏低、管理基礎不扎實、高素質人才缺失等問題,導致具體的管理成效不如人意。若要使得這些問題獲得有效解決,職能部門必須充分認知共享經濟的價值,鞏固文化產業的發展基礎,積極打造優質的文化產業管理隊伍,為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奠定扎實基礎。

關鍵詞:文化產業管理;共享經濟模式;創新發展

引言

文化產業在近些年獲得極為迅猛的發展,在社會經濟發展、綜合國力提升等方面有著愈發明顯的優勢,由此備受社會各界的關注[1]。共享經濟模式是盤活閑置資源的重要手段,如當下的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等都是該模式下的產物,現已獲得廣泛應用,其所具有的價值是有目共睹的。為使得文化產業獲得更好的發展,文字資源實現高度整合與利用,可引入共享經濟模式,充分開發知識產權,創新產業管理模式,引領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為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提升提供重要支撐。

一、共享經濟模式下文化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文化產業發展基礎不夠扎實

共享經濟模式在各領域的應用價值愈發凸顯,文化產業在此大趨勢之下,呈現出產業發展基礎薄弱、缺乏創新意識的問題。如今文化產業的發展依然集中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只有這些經濟發達的地區才具備產業集聚區建設條件[2]。不可否認,社會經濟發展步伐的加快,促使數字出版產業成為文化產業發展核心,為文化產業的創新做好鋪墊。但相比于文化產業發展成熟的國家,在此方面我國的發展相對滯后,特別是文化產業基礎薄弱的情況下,很難應對共享經濟模式帶來的發展挑戰。與此同時,文化產業尚且處于初步發展階段,相關工作者普遍缺乏創新意識,使得產業發展難以和區域經濟優勢緊密銜接,從而給文化產業質量提升造成阻礙。

(二)文化產業發展扶持力度不足

共享經濟模式是如今經濟發展的新道路,結合其發展現狀來探索文化產業的政策支持問題,是促進文化產業進一步發展的基礎保障。但如今文化產業的發展所受的重視度不足,政策扶持不到位,很難把握共享經濟帶來的機遇,也難以應對各種問題。如文化產業所占GDP不高,且更為關注傳統文化產業,對文化產業的創意溝通關注度不高,和國家經濟發展水平有著較大的差距,從而使得文化產業政策渠道支持、資金支持等嚴重不足,發展形式缺乏創新性,管理模式過于單一,使得文化產業難以獲得進一步發展[3]。

(三)文化產業對共享經濟敏銳度偏低

在共享經濟模式刺激之下,文化產業發展顯現出產業發展層次不一、對共享經濟敏銳度偏低的問題。從共享經濟模式如今的發展狀況來分析,文化產業在未來必然會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實現此過程需市場主體與文化企業共同提供支撐,但如今影響力、規模較大的企業相對不足,缺乏創新能力的市場主體整體偏少,實力出現參差不齊的現象,而那些規模小、創新能力不足的企業對共享經濟不夠敏銳,無法及時把握文化產業的發展機遇。例如傳統出版行業,其已有相對豐富的文化資源、健全的文化設施,但相比于新媒體、云空間等有網絡科技作為支撐力的文化產業,普遍缺乏創新性,且在應用共享經濟模式時缺失文化產業轉化思維,使得文化產業無法形成規?;陌l展歷程,最終給文化底蘊的呈現造成不利影響。

(四)高素質文化產業人才嚴重不足

共享經濟模式下,提升對文化產業的發展要求,尤其是對文化產業人才的創新能力、專業技能等方面有著較高的要求。但是,人才培養工作開展相對滯后,高素質文化產業人才嚴重不足,導致無法充分利用共享經濟的優勢促進文化產業提升發展水平。文化產業的人才培養需要順應共享經濟模式的發展要求,不是具備運行能力、產業發展意識、文化修養等即可,更為重要的是具備共享文化意識、創新發展能力等,人才缺口的變化是極為明顯的。與此同時,文化產業在共享經濟模式之下,打造包含創意、制作、銷售在內的產業基地,相應地提升對人才隊伍的能力要求,若是人才的能力水平不符合實際要求,加之人才流動性過大,必然會阻礙文化產業的健康發展。

二、基于文化產業管理的共享經濟模式優勢分析

(一)提升文化資源供需匹配度

基于共享經濟模式背景促進文化產業的發展,可使得文化產品的供需匹配度得以提升,為文化產業高效發展做好鋪墊。供給方的文化產品,由第三方平臺暫時轉移使用權,促進創新要素實現社會化。與此同時,需求方在獲得產品的過程中,滿足了自身對產品的需求,也促進了文化產品在區域內科學流動,將區域內的文化產業經濟價值充分發揮出來。去中介化的發展模式,可使得文化企業的發展活力得以保留,為更符合民眾要求、質量更高的文化作品創作提供有利條件。

(二)激發創新意識及挖掘創業潛能

文化產業的共享經濟可從知識、思想、技能等方面的共享體現出來,優秀的創意人才可在互聯網交易平臺中分享自己創造的作品、知識、技能,并從中收取服務費用。共享經濟可促進文化產業將零散的文化資源進行收集與整合,并借助互聯網平臺的優勢來提升產品供給效率,更好地保障資源利用率。人才和創意是文化企業持續發展的主要動力,共享經濟延伸了優秀人才在文化產業中的服務范圍,促進企業自身資源的高效利用,也可為優秀人才增加收入來源,還可有效豐富自身的閱歷,提升個人的價值,喚醒創新意識,挖掘創業潛能,這不僅對文化產業人才的發展非常有利,對于整個行業的創新發展以及大眾創業目標的達成都可發揮顯著的作用[4]。

(三)強化文化產業創新發展動力

新時代背景下的各產業發展,都應注重創新性,文化產業也不例外。文化產業在共享經濟模式之下的發展,需要互聯網平臺作為支撐力、先進技術手段提供保障,將區域文化底蘊更好地呈現出來,在龐大的文化資源體系中脫穎而出,從而有效驅動文化產業的創新發展。如應用社交平臺可有效推廣特色文化資源,第三方支付平臺可為文化資源的交易提供更多便捷性,且區域優秀文化資源在共享過程中,還可為文化資源的持續高效利用提供保障,從而不斷提升文化產業創新發展動力。

(四)拓寬文化類企業融資途徑

無論是開展任何形式的經濟活動,資金的支持都是必不可少的。對于供需雙方來說,在資金資源方面有著不同的訴求點,需求方希望資金來源的穩定性,借與方希望可提升借出資金的回報率。企業或個人在以往基本是從銀行獲得資金支持,而考慮到安全問題,銀行會設置極為嚴格的放貸要求,使得大多數企業無法順利獲得融資,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發展動力逐步減弱,要實現長久發展極為不易。而在共享經濟模式之下,有了共享金融的助力,此種狀況可以有所改變。眾多平臺有設置“共享資金”的服務,通過閑置資金的共享來發揮資金價值,為那些難以獲得銀行金融服務的人提供資金幫助,自身從中獲得收益。而文化類企業在共享資金的助力之下,有效延伸融資渠道,很好地彌補資金不足的缺陷。

(五)降低文化產業發展難度

共享經濟模式可促進文化產業實現創新發展,使得固定資產投入得以縮減,中間商參與環節減少,運營成本大大降低,并可將地方經濟基礎對文化產業的支撐保障作用更好地呈現出來。而如今文化產業規模相對較大的聚集區,基本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可見經濟發展規模對于文化服務的發展可起到顯著的促進作用,文化資源也可獲得高效利用,從而更好地實現傳承與發展,文化產業的發展難度也會隨之降低。

三、基于文化產業管理的共享經濟模式發展策略

(一)提升發展重視度,加大政策扶持

相關部門與領導加強政策扶持與引導,對于文化產業充分利用共享經濟模式的優勢,保持產業發展活力是非常重要的。管理部門必須結合文化產業的特性及發展趨勢,打造完善的共享網絡交流平臺,充分整合文化設施、區域文化內容等資源,提取各類資源的優勢。與此同時,在文化資源整合時還應將發展成熟的文化產業案例引入其中,也可專門建立經驗分享區,以及圍繞著商業效益來設置貿易板塊,使得文化產業在各類政策的支持之下,有效延伸發展路徑,從而實現更好的發展。

(二)強化創新發展意識,鞏固文化產業發展基礎

若要使得我國文化產業獲得高效管理,實現創新發展,就必須充分利用共享經濟模式,鞏固產業的發展基礎,融入更多共享元素,突破傳統發展模式的約束[5]。相關部門及領導在扶持工作開展過程中,需要深入分析共享經濟模式對文化產業帶來的積極和消極影響,并著重針對消極影響制定應對策略,確保這些影響從根源上消除,從而更為充分地發揮積極影響的價值。同時,應該由區域文化資源和設施設備、經濟基礎等作為切入點,緊跟共享經濟模式相關政策要求,著重對新發展模式下的產業結構調整問題進行探究。如將經濟基礎雄厚的區域,在創新經濟模式發展方面的優勢充分利用起來,深入調查居民對如今文化產品及服務的滿意度,并基于調查結果對文化產業進行優化調整,尤其注重網絡文化業、文旅行業等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此外,應積極爭取對文化產業提供更大程度的政策與資金扶持,加大宣傳力度,使得社會各界對該產業的發展引起高度重視,為文化產業的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激發相關工作者提升創新意識,為文化產業發展基礎的鞏固提供有效助力。

(三)加強文化產業人才培養,促進和共享經濟模式的對接

共享經濟模式下,文化產業管理要求也隨之提升,需要緊跟要求的變化加強產業人才的培養,使得人才的崗位勝任力得以提升,才可促進文化產業和共享經濟模式的高效對接,從而推動文化產業朝著高質量方向發展。一方面,文化類企業在創新發展中,應注重結合共享經濟的特性調整發展方向,特別是注重協調人才實力和經濟效益等軟硬件內容,確保企業提升經濟效益的基礎上,有效延伸經營空間,并不斷擴充優秀人才隊伍。對于產業發展資金支持方面,可針對文化產業在共享經濟模式下的競爭狀況及經營范圍、發展主流形勢,來制定人才培養專項扶持資金,通過外出培訓、開設講座、組織分享交流會等,使得人才獲得全方位培養,在資金層面為其提供大力支持。另一方面,需要針對共享文化知識、文化創新能力等方面要求,積極引入現代化人才,為文化類企業的管理創新補充新鮮血液,推動管理質量的提升,為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做好鋪墊??傊?,對接共享經濟模式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文化產業人才,因而加強人才的針對性培養尤為重要,必須在此方面多加重視。

(四)提升共享經濟敏感度,縮小發展層次的差距

文化產業在共享經濟模式下獲得的發展是有目共睹的,但部分文化企業對共享經濟模式敏感度不足,難以將共享經濟的價值充分展現出來,可見必須注重整個行業對共享經濟模式的敏感度,促進產業層次差別的縮小,才可讓文化產業長久保持發展活力。一方面,對于共享經濟模式帶來的沖擊,文化產業需要積極應對,需要緊密關注共享經濟模式相關政策內容,確保政策的高效轉化,并在產業發展過程中積極落實政策要求。另一方面,注重創新文化產業的結構、人才配置等,確保文化產業的發展和資源供需雙方的要求更為匹配,也可促進各相關方在良好的交易環境中進行資源置換,促進文化產業發展需求獲得更高程度的滿足。最為關鍵的是,對如今文化產業中傳統文化和新興文化產業存在的發展差別進行深入分析,并由相關管理部門來提取共享經濟模式的優勢,將新舊文化產業的資源進行整合,探索有效的融合發展路徑,縮小產業之間的層次差距,促進文化產業提升創新活動,獲得更為充足的發展動力。

結語

綜上所述,共享經濟模式是新興的商業發展模式,是基于資源所有權不變的基礎上臨時轉移資源的使用權,其的價值已獲得高度認可,并在眾多領域中獲得廣泛應用,也已有不少文化類企業嘗試應用共享經濟模式,且獲得了不錯的效果??v觀文化產業的發展實況,資源供給和需求方之間的匹配度相對不高,時常出現供需不平衡的問題,通過把握共享經濟模式的優勢打造共享經濟平臺,可有效拓寬文化產業發展空間,提升供需雙方的匹配度。同時,把握好共享經濟模式的發展機遇,調整文化產業發展結構,改善文化產業管理手段,有效規避了文化創意資源在產業運營和發展過程中的流失、糾紛等問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當前文化產業的發展質量。

參考文獻:

[1]任子欣,楊婷,張義瑤.共享經濟模式下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探究[J].西部學刊,2020(07):145-148.

[2]林玲.共享經濟下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思考[J].現代商業,2021(21):89-91.

[3]白晨星.共享經濟下文化旅游價值共創影響因素探究[J].旅游縱覽,2023(18):10-12+16.

[4]蔣曉薇.共享經濟視域下我國文化產業資源整合實施路徑分析[J].前沿,2017(09):39-42.

[5]王蕾,劉新霞,李冰燕.共享經濟模式下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探究[J].新西部,2017(27):53+56.

(作者單位:南京傳媒學院)

(責任編輯:豆瑞超)

猜你喜歡
創新發展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策略和有效性
新媒體環境下播音主持的創新發展
創新發展背景下的高職本科人才培養對策
基于供給側改革理念的高職教育創新發展策略研究
我國數據新聞的傳統因素及創新策略
群眾文化與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創新發展
探討新時期環境下博物館的講解工作
創新發展 奮勇前進 釋放洪荒之力
關于“互聯網+”趨勢下的中外合作辦學人才培養問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