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州非遺與文化創意產業集群創新融合發展路徑研究

2024-04-03 14:31王虹
美與時代·上 2024年2期
關鍵詞:文化創意發展路徑非物質文化遺產

摘? 要:文化創意產業是全球范圍內衡量綜合國力、評價地區競爭力的一項重要指標,也是產業轉型升級的新載體之一,可為地方性文化表述搭建傳統文化與文化生產和消費之間的橋梁。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種可以向文化產品轉化的優質文化資源。蘇州是首批24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其非物質文化資源非常豐富。本文以非物質文化遺產視域下的文化創意產業為例,通過分析蘇州市文化創意產業現狀、發展模式及存在的問題,立足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發展和創新,提出蘇州“非遺”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路徑。

關鍵詞:文化創意;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路徑

基金項目:本文系蘇州市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應用對策類)“蘇州非遺與文化創意產業集群創新融合發展路徑與對策研究”(Y2022LX127);江蘇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項目“基于一站式工作室平臺的應用型本科高校藝術設計類專業‘金課建設的探索與研究”(2021JSJG309)階段性研究成果。

創意作為一種正式的產業概念、國家產業政策和戰略性理念,是由英國文化創意產業特別工小組于1998年首次明確提出的。他們把文化創意產業的內涵界定為:“文化創意產業是源自于個人創意、技能和才華的活動。而通過知識產權的聲稱和取用,這些活動可以創作財富和就業的潛力?!盵1]3文化創意產業是以創意為核心、以文化為靈魂、以科技為支撐,以知識產權的開發和運用為主題的知識密集型、智慧主導型戰略產業[1]4。

一、文化創意產業概述

各國對文化創意產業的定義不盡相同,文化創意產業的分類也存在一定的地區差異,具有不同的地區特點。2011年,英國創意產業分為:廣告,建筑,手工藝,設計包括產品、圖形與時尚設計,電影電視、錄像廣播與攝影,博物館、美術館與圖書館,音樂表演與視覺藝術,出版,IT、軟件與計算機服務。2010年前后,中國香港文化及創意產業分為藝術品、古董及工藝品,文化教育及圖書館、檔案保存和博物館服務,表演藝術,電影及錄像和音樂,電視及電臺,出版,軟件、電腦游戲機互動媒體,設計,建筑,廣告,娛樂服務。2018年,我國國家統計局發布了《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2018)》,對文化及其相關產業進行了分類,將其分為新聞信息服務、內容創作于生產、創意設計服務、文化傳播渠道、文化投資運營、文化娛樂休閑服務、文化輔助生產和中介服務、文化裝備生產、文化消費終端生產9大類,大類下分48個中類,中類下又分146個小類,而文化創意產業主要包括廣播影視、動漫、音像、視覺藝術、表演藝術、工藝與設計等[2]。

二、蘇州市文化創意產業的現狀及問題

蘇州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且抓住了改革開放的浪潮,成為了我國經濟發展的排頭兵。正是由于這樣的優勢,讓蘇州能夠成為全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中的重要城市。

(一)蘇州市各類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迅猛

2020 年末,蘇州擁有各類文化創意產業從業人員70萬人,文化產業增加值1095億元,規模以上文化企業數量連續5個季度保持增長。2021年上半年,蘇州規模以上文化產業單位營業收入 1364.62億元,相比上一年同期增長 21.8%,比2019年上半年增長8.6%,兩年平均增長4.2%[3]。

蘇州文化創意產業園眾多,根據前瞻產業園網的數據統計,其網站收錄各級各類園區80000多個。截至2023年8月5日,關鍵詞為“文化”“文化創意”“特色小鎮”“藝術”“影視”“動漫”的文化產業園的數量如表1。

蘇州作為江蘇省13個地級市之一,在文化、文化創意、特色小鎮、藝術、影視以及動漫領域的產業園區中,除動漫類之外,其他文化創意產業領先于江蘇省其他地級市,其發展規模比較大(如圖1)。

(二)蘇州文化創意產業發展面臨的問題

雖然蘇州的文化創意產業領先于江蘇省其他縣市,但是相比北京、上海、杭州、廣州、深圳等城市仍處于劣勢。在2015年兩岸城市文化創意競爭力評比中(如表2),不論是綜合競爭力還是文化硬實力、文化創造力、文化發展力、文化軟實力排名都相對靠后,在文化融合度一欄中甚至都未見蘇州身影。

1.同質化嚴重

筆者走訪調查了蘇州市區的幾個文化創意產業園,如人氣較高的美地Park產業園(如圖2)。該產業園由舊廠房改造而來,集餐飲、辦公、服裝服飾、休閑娛樂為一體,其中有多家網紅咖啡、網紅餐廳打卡點。

從美地Park入駐商戶來看,餐飲酒吧等數量較多,婚紗服裝服飾店鋪數量居第二,裝飾公司店鋪數量居第三。其他如生活美容、游戲娛樂、運動健身、活動策劃等商鋪數量相近(如表3)。

除此之外,筆者走訪了離觀前商圈較近的兩個文化創意產業園,其中之一為蘇州花里巷創意產業園。其前身為縫紉機廠,該產業園北望蘇州博物館,南接觀前街,東臨平江路花里巷創意產業園,在園內宣傳欄記載著當時縫紉機廠的發展歷程。該產業園中每一家店鋪都非常具有設計感,非常適合網紅拍照打卡。

蘇州花里巷創意產業園(如圖3)中入住了喜馬拉雅這樣的大型企業,除此之外,其中數量占比最高的還是咖啡餐飲行業。從下表(如表4)中可以看到,餐飲咖啡酒吧數量達到12家,占花里巷創意產業園商戶數量總量的41.38%。除餐飲咖啡酒吧外,婚紗服飾、游戲娛樂占比也較高。

另一在觀前商區的創意產業園名為藍麒麟創意產業園(如圖4),該創意創意園與前兩個產業園整體風格有一些差別,該產業園一半為鄭氏祠堂、一半為醫療器械廠前身,將傳統與現代相結合。

該創意產業園以公司或工作室類型居多,沒有很多開放式商鋪。該產業園中數量最多的商鋪為網絡文化科技傳媒公司,其次為服務業各種公司,其中包括婚紗攝影、旅行社、信息咨詢等,數量略少于服務業的為裝飾公司(如表5)。

此外,蘇州還有一些主題性相對較強的產業園,如蘇州藍·sport文化創意產業園(如圖5)。該創意產業園內匯集了除餐飲、活動策劃、網紅打卡點外的很多體育場館,如羽毛球館、足球場、游泳館、乒乓球館、空手道館、健身館等眾多體育健身活動場所。

根據上述調查,我們不難發現,大部分創意產業園為迎合市場需求,整體園區設計風格較為相似,采用老廠房老園區進行改造,且每個園區都有較吸引眼球的網紅打卡點。此外,在這些園區中,入駐企業類別與定位也較為相似,大部分都為裝修風格別致的餐飲類企業、吸引年輕群體游戲娛樂店鋪以及一些辦公區域。這也就造成如此多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都欠缺“個性”。

2.核心文化產業比重不高

蘇州是聯合國評選的手工藝之都,作為傳統文化的蘇州工藝美術歷史悠久、資源豐富,是蘇州一張重要的城市名片。蘇州工藝美術的發展是對城市文化的傳承與展示,也是展現蘇州城市形象的重要載體。知名的“蘇作”有蘇繡、核雕、玉雕、絲綢、磚雕、蘇扇等。業內的企業數量是相當多的,但是達到規模以上標準的僅有太湖雪、上久楷等少數借助紡織產業發展起來的絲綢企業,其他工藝美術還未產生達到規上標準的企業。

3.整體效益不容樂觀

根據蘇州市統計局數據,2022年2月份,蘇州及周邊區域出現疫情,3月中下旬開始影響企業的正常生產和物流體系,4月份以后開始逐漸恢復。文化企業的盈利狀況也隨之出現了較大幅度的波動,上半年全市規上文化企業營業利潤僅為36.22億元,同比下降46.0%,全年營業利潤143.41億元,同比下降17.9%。雖然下半年明顯恢復,但仍未達到正常水平。2022年,蘇州規模以上文化產業企業銷售利潤率為4.5%,比上年同期回落1個百分點,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1個百分點,低于南京1.4個百分點,列全省第八位。分地區看,僅有工業園區和張家港市文化產業企業的銷售利潤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蘇州規模以上文化產業單位的盈利能力水平整體偏低(如表6)。

4.產業結構不合理

根據蘇州市統計局2023年6月年發布的《產業影響力持續擴大文化發展迎來新浪潮——2022年蘇州規模以上文化產業發展情況分析》,2022年蘇州市文化服務業比重仍然較低,其營業收入占全部規模以上文化產業營業收入的比重為17.4%,而全省平均水平為30.7%,南京為57.9%,深圳、杭州等文化產業發達城市文化服務業的比重更是在70%以上。除此之外,文化制造業中傳統企業比例較高,造紙及包裝印刷企業284家,超過了一半,大多數生產方式傳統,產品相對單一,對促進文化發展作用并不明顯。因此要加快文化制造業轉型升級,加強科技賦能,引領文化制造業向數字化、智能化等價值鏈高端延伸,鼓勵制造業龍頭企業將內部創意設計、信息服務等環節外部化。

三、蘇州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文創產業融合創新研究路徑

由于蘇州文化創意產業存在諸多問題,很難表現出蘇州文化的時代特點和價值觀念。所以,蘇州乃至我國迫切地需要非遺這樣一種具有深刻內涵和傳統魅力的文化資源來承載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并且推動其創新,從而使蘇州的文化資源真正發揮出自己的歷史和當代價值。

(一)蘇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特點

1.蘇州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豐富

蘇州非物質文化遺產有著數量眾多、地方文化象征性強等優勢,蘊含著蘇州最具地域性、特殊性的文化內涵。系統性地創新、利用好非物質文化遺產,既可保護好傳統文化傳承,又可延續這一特殊的“活態”文化遺產,使其更好更多地融入生產生活各方面,對蘇州市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有著促進作用。

截止到2023年6月,蘇州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共38項(如表7),其中民間文學2項、民間音樂4項、傳統戲劇3項、曲藝1項、民間美術7項、傳統手工技藝11項、傳統醫藥1項、民俗9項。其中第一批18項、第二批7項、第三批5項、第四批3項、第五批5項。蘇州市省級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共108項(如表8)。其中傳統舞蹈6項、民間美術2項、傳統手工技藝9項、民間文學5項、民間音樂7項、傳統戲劇6項、曲藝1項、民間美術2項、民俗14項、傳統美術11項、傳統技藝37項、傳統醫藥7項、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1項。其中第一批29項、第二批25項、第三批15項、第四批39項。通過數據統計可以得出,不論是國家級非物質遺產還省級非物質遺產,傳統手工技藝、民俗以及民間(傳統)美術等占比較高,而曲藝、民間文學、傳統醫藥、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占比較低。

2.蘇州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價值獨特

蘇州市的非遺資源多種多樣,包括但不限于蘇繡、昆曲、園林藝術、剪紙藝術、民間音樂、傳統節慶等項目。這些非遺項目在歷史長河中延續了數百年,承載著蘇州獨特的文化記憶和傳統價值。

其一,蘇州非物質文藝遺產具有深厚的文化根脈和歷史傳承價值,它們是過去蘇州社會生活和文化傳統的活生生的體現。非物質文化遺產所涵蓋的歷史、文化、審美的記憶,已經深深地融入了人們的血脈之中,它是構成我們精神家園的文化影像,也是建構我們的文化自信和家國情懷的一個重要精神源泉[4]。例如,蘇州的桃花木刻年畫,其起源于宋代,直至明朝發展為我國民間藝術流派,桃花塢年畫是在攝影技術發明前蘇州市民生活和風土人情的記錄載體。其表現題材多樣,大多表現的是人們對于美好生活是向往,表現出當時的社會風俗、生活場景以及社會景觀,體現出當時人們的審美意趣。

其二,蘇州非物質文藝遺產具有精湛的工藝和獨到的技藝。傳統工藝是人們世代相傳的實踐技藝,一般是指具有幾百年發展的歷史,有其自身完整的工藝流程,采用天然材料制作,主要是借助手工來完成的一些具有鮮明民族風格和地域特色的工藝品種和技藝。它涵蓋了傳統飲食制作、傳統建筑營造、染織、木作、 編織扎制、雕塑、陶瓷、刻繪工藝和包括日用器具在內的工具器械制作等內容,可以說不僅覆蓋了人們傳統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的方方面面,也與當代人們的日常生活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5]。 例如,蘇繡作為蘇州市的代表性非遺項目之一,以其精湛的刺繡技藝和精美的作品而著稱。這些技藝的獨到之處在于,它們需要經過長期的學習和實踐,才能掌握,代代相傳。

(二)蘇州非遺文化與蘇州文化創意產業融合發展路徑探析

1.建立非遺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文化創意園區具有聚集性的特點,建立非遺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適合將各項目各領域之間的人才、技術進行交流,實現多領域合作,從而促進產業化發展。

目前蘇州依托非遺而建成的產業園有蘇州太湖雪蠶桑文化園和蘇州宋錦文化園。太湖雪蠶桑文化園是一個以蠶桑文化為主題的生態園,文化園內有蠶桑文化廳、恒溫恒濕育蠶房、蠶桑技藝體驗區、繭藝文創空間、絲品生活空間以及絲綢驛站等一站式游玩體驗、知識學習、商業空間等空間,讓游客在游玩中知曉栽桑、養蠶、剝繭、繅絲、制被等傳統手工藝,傳承吳地千年特色的蠶桑文化。蘇州宋錦文化園是國內首個以宋錦為主題的絲綢文化園,集科普教育、創意產業、生態休閑、旅游購物為一體,全方位展示了世界非遺文化的發展、設備的變遷、工藝的變化和產業的發展等一系列歷程。

韓國有一個著名的“韓國民俗村”,該民俗村將非遺的體驗與演藝、科普、娛樂相結合,游覽者可以在民俗村中看到非遺、摸到非遺、聽到非遺、嘗到非遺、感受到非遺,充分地享受傳統文化給人帶來的愉悅感和幸福感。這種體驗式非遺產業可以較大程度激發非遺在當代生活、生產中的活力,形成文化創意品牌,實現規?;洜I。

因此,建立非遺文化綜合產業園,其一是對“非遺”文化的保護,其二是對“非遺”文化的傳承。非遺文化綜合產業園可以包含非遺展示區、非遺體驗區、非遺大師工作室以及非遺紀念品商店等。蘇州非遺形式多樣,例如在體驗區可以通過動手體驗“非遺”產品的制作過程, 定制屬于自己的“非遺”產品;也可以發揮民間音樂、傳統戲劇的優勢,將文化創意產業與蘇州評彈、蘇州昆曲等項目結合。游客在游玩蘇州產業園區的的同時可以觀賞正統的蘇州戲曲表演,或可以開發非遺體驗式旅游活動,允許游客親身參與戲曲的表演,嘗試戴上傳統的戲曲面具,在相關工作人員的指導下演繹經典角色,感受古老戲曲藝術的魅力。

2.結合新思維與高科技,推動非遺傳統手工藝產品在文化創意產業中的創新設計與開發

蘇州非遺傳統手工藝是蘇州地區地域文化具代表性的造物形式,是重要的文化載體和產業資源。

(1)非遺傳統手工藝的現代化轉化可以在蘇州市或是江蘇省政府的政策引導下,以蘇州地區的優勢資源作為創意產品的靈感來源,如蘇州的緙絲織造技藝、蘇州宋錦織造技藝、蘇州制扇技藝以及甪直水鄉服飾等。文化創意企業、文化創意產業人、設計師等可以與非遺傳承人或工匠合作,將傳統技藝與現代設計相融合,開發出具有獨特文化內涵的產品,并可將這些產品在前文所述的非遺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內非遺文化創意商店以及網絡平臺上進行售賣,例如,可以設計以園林元素為主題的家居用品、服裝或裝飾品,讓消費者在使用這些產品的同時感受到蘇州的傳統文化。

(2)在數字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將非遺元素數字化,創造出虛擬體驗和數字媒體內容,是另一種結合文化創意產業的路徑。其一,可以將非遺相關的信息,包括文字、圖像、音頻和視頻等內容建立數字化文化檔案和數據庫,以便保留和管理非遺資源。其二,利用以ChatGPT、Midjourney 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用文字描述、圖片學習等方法,給設計師提供大量靈感來源,幫助設計師更好的發揮創造力與靈活性,提升非物質文化遺產設計的現代化與創新性。其三,利用虛擬現實技術,為受眾或體驗者在現實中體驗設計師以非遺為靈感的設計的虛擬的藝術作品,以便在設計生產前進行模擬和測試,為設計提供可靠的支持。

(3)強化教育研究在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文化創意產業中的作用

因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年齡普遍較大,在傳承中常面臨后繼無人的情況。因此,在非遺背景下的文化創意產業中,其一,應該重視傳統手工藝技能、非遺文化研究、文化創意管理等相關課程與培訓,建立健全相關教育培訓體系,培養專門人才。其二,高校等研究機構可以設立非遺學院或研究中心,專門致力于非遺的研究和培訓,并且這些機構可以與非遺傳承人合作,提供專業的培訓項目,培養相關行業的專門人才,提升非遺文化創意產業的“板凳深度”。其三,相關學者或研究單位應該展開對非遺傳承人相關技術的收集與保護,學界群體通過對民間文化的系統調查,結合文化創意產業的產業鏈特性,形成以“非遺”為導線的文化創意產業實踐的系統認識[5],有助于為蘇州市“非遺”背景下的文化創意產業研究奠定良好的理論基礎。

四、結語

文化創意產業的結合是當今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重要課題,也是一個需要長期論證與實踐的過程。本文通過實地走訪和文獻研究的方式就蘇州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進行分析,發現存在的共性問題,并對當前非遺視域下文化產業的發展提出相關可行性方案,也為其他地級市提供可能的借鑒。

參考文獻:

[1]金波,康盛,陳金飛.我國文化創意產業集群發展模式與優化路徑研究[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20.

[2]北京文創園區創新發展團隊.北京文化產業發展報告(2020)——文創園區創新生態發展研究[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20.

[3] 謝丹丹,范書斌.蘇州文化創意產業品牌定位與整合策略研[J].包裝工程,2023(1):343-364.

[4] 王文章.非遺保護的繼承與創新及其與文化市場、文化創意產業的關系——由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十年保護引起的思考[J].藝術百家,2020(4):4-7.

[5] 黃潔.徐州市“非遺”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路徑研究[J].智庫時代,2020(12):171-172.

作者簡介:王虹,碩士,蘇州城市學院設計與藝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非遺紡織品圖案保護、傳承與創新。

猜你喜歡
文化創意發展路徑非物質文化遺產
保定市特色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建設研究
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路徑選擇
淺析傳統工藝對文化創意產品設計的啟示
關于如何運用吉林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培樹核心價值觀問題研究
推動沈陽市戲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產性保護策略研究
淺論呂劇藝術的傳承與傳播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現代物流業發展路徑研究
基于熵權—TOPSIS法文化創意產業競爭力比較研究
巧借“文化創意”實現轉型升級
民間藝術作品著作權保護的困境與出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