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道追求:為教育家擔當使命定位

2024-04-06 09:26蘭美榮
關鍵詞:教育家教育者價值

蘭美榮

(南方科技大學 思想政治教育與研究中心, 廣東 深圳 518055)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高度重視“道”,并形成了“士志于道”的傳統。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優秀教師代表座談會上提出并闡釋了教育家精神“胸懷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昂氲雷非蟆弊鳛榻逃揖褚粋€方面的內容,不僅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教育家的格局情懷與使命任務提出的新概括與新規定,也是面對現實問題對廣大教育者所提出的在其精神指向和價值導向方面的新要求。其理論具有生成發展的內在邏輯和豐富內涵,是對教育者安身立命的價值支撐、夯實全人類共同價值凝聚的根基和我國教育國際影響力的重要保障。

一、教育家弘道追求的理論生成

無論是自然科學類課程還是社會科學類課程,都是一個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過程,即都需要一個從“理”入手、探究到“道”的過程[1]。教學的過程決定了教育主體從“問道”到“思道”到“學道”到“悟道”到“踐道”到“傳道”到“弘道”的重要性。因此,教育家弘道追求的理論生成不是偶然的,具備生成發展的內在邏輯。

(一)道—弘道—追求的辯證思想是教育家弘道追求的理論生成主線

道,指的是事物的本質及運行規律?!暗勒?萬物之所然也,萬理之所稽也?!盵2]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認識、把握、遵循、運用規律的能力,更是對新時代青年提出了明確要求,“面對復雜的世界大變局,要明辨是非、恪守正道,不人云亦云、盲目跟風?!盵3]新時代青年應正確認識和把握事物運行的基本規律,以實現自身的全面發展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教育家將闡明規律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也就是傳授事物的本質及運行規律,即弘道。

孔子云:“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論語·衛靈公》) 在孔子看來,人是弘道主體。教育家是主動的弘道之人,通過自身對“道”的探究、認知、體悟、言說、踐履等方式將道弘揚開來和傳播下去。受教育者接受了“道”的熏陶和教育,就有可能成為有“道”之人,也就是以道立身、據道成人。這是對傳統的“教書育人”理念的繼承與發展,蘊含了賡續中華文脈的文化自信和立足兩個大局的價值導向??梢娊逃覉允亓⒌聵淙说某跣氖姑?將“弘道”視為教育教學的核心內容,教師的第一職責,要努力成為“弘道”之人,樹立“弘道”的志向,并盡好“弘道”之責任,在弘道中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追求指的是用積極的態度和行動努力達到某種目標,所以它表達是一種目標性的、指引性的價值觀念,體現的是人的自由自覺性和對人的行為活動的反思。教育家弘道追求是教育家對教育客體規律性的認識和運用是否能夠有效地促進教育效果所做出的意義判斷,從而提高教育家的精神境界,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教育家正確價值導向的確立有利于自身在把握客觀規律的基礎上做出合理的教學行為,從而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促進受教育者形成正確價值觀念。由此看來,無論是教育家對教學規律的認識還是其實踐活動,其教育效果的獲得不僅在于認識與實踐活動的本身,且在于認識與實踐活動的目標,也就是其所彰顯的意義,從而真正體現出教育家的價值。

(二)對規律的認識和把握是教育家“胸懷天下”弘道追求理論生成基點

“道”是事物的運行規律,作為反映客觀規律的科學本身是沒有階級性和民族性的,具有超越性和世界性,所以科學是無國界的。所以 ,教育家具有寬廣的視野格局與開放包容的胸懷。

首先,堅持胸懷天下是馬克思主義在深刻認識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基礎上,科學把握人類社會發展趨勢的價值理想,馬克思指出,“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為不可能”[4]404表明的是無產階級解放全人類的重要思想。同時強調“而各個人的世界歷史性的存在,也就是與世界歷史直接相聯系的各個人的存在”[5]。馬克思主義認為只有在世界歷史意義上存在的無產階級解放全人類才有可能。因此,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和世界史觀為教育家的“世界觀”“天下觀”提供了思想基石。其次,堅持胸懷天下是中國共產黨執政規律和歷史經驗的總結。在百年歷史風雨歷程中,中國共產黨堅持胸懷天下,走和平發展的現代化道路,向世界展現了百年大黨的情懷與擔當。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統攬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并指出中國共產黨要“以海納百川的寬闊胸襟借鑒吸收人類一切優秀文明成果,推動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必須堅持胸懷天下”。[6]從而深化了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的認識,充分展現了我們黨深邃的國際視野、鮮明的世界使命和強烈的大國擔當。這就為教育家“胸懷天下”的弘道追求提供了思想基礎和方法論的指導。

(三)文化的社會教化與塑造功能是“以文化人”弘道追求理論生成動力

“弘道”需要借助一定的載體和途徑,何以弘道,對于教育家來說,也就是在教育實踐活動中通過“以文化人”的方式,達到弘道的目的。

首先,“文以載道”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塑造和引領人在意識形態和價值導向方面的認識和行為。中國歷史上有把“以文載道”與“以文化人”連用的習慣。歷代文人對“文”與“道”的關系展開探討與闡釋。唐宋古文運動領袖韓愈主張,“文必須言之有物”,其學生李漢指出,“文”是貫通“道”的工具,提出“文者貫道之器也”[7]柳宗元提出“文者以明道”[8],之后,北宋理學家周敦頤指出:“文,所以載道也。輪轅飾而人弗庸,徒飾也,況虛車乎?文辭,藝也;道德,實也。篤其實,而藝者書之,美則愛,愛則傳焉?!盵9]這就表明了“道”要依靠“文”來承載,“道”才能被傳承和遵循。因此,文化的社會教化和價值導向功能是教育家堅持“以文化人”的思想遵循。

其次,人化和化人相統一是“以文化人”的內生動力。文化是人類實踐活動的結果,人通過對客觀世界對象化的實踐活動創造了文化,而文化一經創造,就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起著推動作用,使人不斷得到提升和完善,最終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即實現化人的目的??梢?人創造文化的同時,文化也在塑造人、創造人,人化和化人是相統一的實踐過程,成為“以文化人”內生動力。

二、教育家弘道追求的理論內涵

弘道追求體現了教育家的最高精神境界和正確的價值導向,不管是其中的“胸懷天下”還是“以文化人”的內容都具有特定的內涵,二者缺一不可,是新時代教育家的崇高使命。

(一)教育家胸懷天下的格局與情懷

中華文明具有“尚和合、 求大同”的精神特質,反映了中國人民的處世之道與價值追求。這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高校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提供了文化基因。在古代,天下指一國之天下。而在現代,則是指世界之天下。教育家胸懷天下,樹立以天下為己任的寬廣胸襟和價值追求。

首先,教育家具有世界眼光和遠大格局,共促人類文明互鑒發展。教育家作為“弘道”的主體,是科學、知識、規律的發現者、生產者與傳輸者,對人類精神文明家園的構建起著重要作用。這就要求教育家要充分繼承和發揚我國古代圣賢所堅守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等道德品質與精神追求,堅持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方法論,掌握歷史主動性,為人類文明發展和人類進步事業作出重大貢獻。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育家具有世界眼光,開放包容地利用世界優秀文化資源進行教學。不僅正確認識世界各國文明的包容性和多元性,更能理性分析文化的異質性和沖突性。尤其是面對西方國家文明優越感和沖突論,教育家堅守正道、追求真理,在尊重世界各國文化的基礎上以“海納百川”的心態、“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精神追求,引導學生心懷“國之大者”,追求更有高度、更有格局、更有境界的人生,把自己的人生抱負和理想自覺融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之中。

其次,教育家具有家國情懷和世界情懷,關注人類前途命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新時代愛國主義的鮮明主題,需要厚植每一個人的家國情懷,家國情懷成為中華民族不斷走上人類文明發展前列的重要因素。但中華民族的發展與中華文明的進步離不開對世界文明成果的借鑒。中國的命運與世界的命運是緊密關聯的。習近平總書記所倡導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意識,就充分體現了家國情懷中“以天下為己任”的世界關切。因此,教育家堅持家國情懷與世界情懷的統一,把握國家與世界發展的運行規律。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受教育者正確認識立足中國與面向世界的辯證統一關系,在尊重各國歷史文化傳統、各國人民選擇的發展道路基礎上,從不同文明中汲取營養和智慧,增強中華文明生機活力,從而促進受教育者的全面自由發展,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二)教育家以文化人的使命與當擔

以文化人是教育家化育新人的傳統和職責,只有注重文化對新人的涵養和滲透,做到以文育人、以德潤身,才能增強受教育者的文化自信。習近平總書記在宣傳思想政治會議上,提出五個使命任務,其中,“育新人”中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要堅持立德樹人、以文化人。[10]因此,教育家以自身的職責要求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

首先,教育家擔負賡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牢固樹立文化自信,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根鑄魂的使命擔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五千多年中華文明深厚基礎上開辟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是必由之路。這是我們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得出的規律性的認識,是我們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寶?!盵11]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只有傳承好中華文化,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精神上的獨立和自強,推動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豐富的教育資源和價值。教育家將闡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發展中規律性作為教學主要內容,不斷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所蘊含的“仁愛、民本、誠信、正義、和合、大同”等思想價值,使受教育者個體生命在文化涵養浸潤中激活自身的文化自覺、增進其文化認同、提升其文化自信,從而凝聚文化傳承發展的主體合力,創造人類文明的新形態。

其次,教育家擔負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吸收和借鑒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涵育新人的使命擔當。中華文化以其具有的頑強生命力與內在活力不斷推動中華民族的現代化進程。創新性是中華文明的突出特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努力實現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使之與現實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務于以文化人的時代任務?!盵12]立足新時代新發展新要求,只有不斷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開放包容地利用世界優秀文化資源,才能與時代發展、世界發展潮流相契合,才能促進人的現代化發展。文化的內核和靈魂是價值觀念,因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培育和踐行是文化傳承和創新發展的重中之重。它反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本質特征。教育家始終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置于以文化人的使命之中,在全社會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此使受教育者意識到自身肩負的歷史使命,自覺加強價值觀養成,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

三、教育家弘道追求的理論價值

弘道追求作為教育家自由自覺的心理活動體現,彰顯著教育家自身的能動性。這種能動性不僅在于滿足教育家主體的心理、情感、價值觀念等需要,提升其精神世界,而且可以能動地指導教育家主體的教育實踐活動,對人類與全世界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價值指導意義,對廣大教育者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一)弘道追求是對教育者生命價值的關懷,是其以信仰、信念為核心的安身立命的價值支撐

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先受教育的[4]134。教育家在成人之前是先成己的。而成己并不是外在的功名利祿,而是教育家通過高質量的提升自身生命的價值,成就意義上的自我。就是教育家不但有正確價值觀念,而且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和休養,形成以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指導的信仰和信念。

但目前師德師風在總體上積極向上的趨勢下,也存在一些令人堪憂的問題。極少數的教育者存在學術失范、學術不端和學術腐敗的問題,在科研工作中還有一些弄虛作假、抄襲剽竊、坐而論道、不切實際的現象;在教學過程中出現了損害國家利益和不利于學生健康成長的言行;甚至一些教育者的生活作風出現了問題,一些有損教師職業聲譽的行為也時有發生。廣大教育者如何嚴格要求在自己,不斷完善和修煉自己,形成熱愛教育的定力和淡泊名利的堅守。這就要求廣大教育者崇尚教育家“士以弘道”的價值追求。通過弘道,廣大教育者把做人與做學問統一起來。一方面使其樹立起良好學術道德,杜絕道德失范等問題,另一方面,培養其道德情操和高尚人格,走向純粹的精神世界。教育者只有鑄牢理想信念,胸懷天下,將學術夢想與家國情懷、世界情懷相聯系,才能達到自我生命之完善,獲得持久的生命力,實現生命最高的價值意義。進而教育者在成己的基礎上,成為先進文化的傳播者、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成為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

(二)弘道追求是教育者形成人類社會進步價值理念的重要源泉,是夯實全人類共同價值凝聚的根基

教育者的價值理念和價值取向,關系著受教育者的成長成才,也影響著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因此,在全社會培育和弘揚人類社會進步的價值觀念,需要教育者始終走在時代前列,高度認同和踐行全人類共同價值導向。

當今世界和當代中國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社會出現了“中國威脅論”等論調。一些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故意抹黑、歪曲中國崛起的事實,反映到受教育者的思想觀念之中,必然使其價值觀念產生分歧,無法形成最廣泛的價值共識,也無法避免社會思想意識的對立和混亂,無法共同應對各種全球性挑戰?!叭f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禮記·中庸》)國際社會呼吁一種能夠凝聚世界各國共同利益的價值觀念,可以不斷增強世界各國對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國際認同,從而為解決全球困境和沖突提供價值觀念基礎。

教育家的弘道追求扎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土壤,為人類社會進步的價值理念形成提供了特定的歷史底色和精神脈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涵養人類社會進步的價值觀念的源泉,其所強調的“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德不孤、必有鄰”等思想正是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價值理念的反映。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我們真誠呼吁,世界各國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盵6]全人類共同價值凝聚了世界各國的價值共識,以價值共識去迎接風險和挑戰,開創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廣大教育者堅守弘道追求,就要用好全人類共同價值這一創新性的國際話語,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

(三)弘道追求是教育者將世界性對話交往與中華文化相貫通的思想張力,是增強我國教育國際影響力的重要保障

重教尚學是中華民族時代傳承的優良傳統?!盾髯印ご舐浴分幸阎v到:“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盵13]據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預算,我國目前的教育強國指數居于全球第23位,是進步最快的國家。但是,我國在建設教育強國上仍存在差距、短板和弱項,由教育大國向教育強國的跨越依然任重道遠。

當前,立足教育強國建設實際需要,教育者要通過講好中國故事的方式,增強我國教育的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F實中,我國教育的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方面面臨著嚴峻挑戰。西方一些發達國家制造和控制國際輿論,致使很多數據信息中都帶有西方敘事偏見。例如,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倡議被西方一些國家渲染為“中國的馬歇爾計劃”“新殖民主義”等,意圖造成中國謀求勢力擴張的假象,這嚴重損害了中國國際形象,甚至一些教育者的思想也受其影響和毒害。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話語的背后是思想、是‘道’。不要為了講故事而講故事,要把‘道’貫通于故事之中,通過引人入勝的方式啟人入‘道’,通過循循善誘的方式讓人悟‘道’?!盵14]面對“西強東弱”的國際話語霸權,廣大教育者需要通過弘道追求將世界性對話交往與中華文化相貫通,在批判性揚棄中吸收西方文化的基礎上,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世界對話交往,深入講解“人類命運共同體”等新概念的內涵,賦予中國對外話語體系強大生命力和現實感召力。這既是教育者向全世界既展示了中國話語的魅力和智慧,也促進中華文化走向世界,提升了我國教育的國際影響力,助力教育強國建設。

猜你喜歡
教育家教育者價值
張慧萍:做有情懷、有溫度的教育者
教育家與兒童
津派教育家成長
為什么現在要說“新教育家”
教育家
一粒米的價值
“給”的價值
與兩位美國音樂教育者的對話——記于“2015中國音樂教育大會”
道德教育者專長性的失落與重構
小黑羊的價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