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中培養學生自評和反思能力

2024-04-07 11:00溫梅金
天津教育·下 2024年2期
關鍵詞:雙減背景教師應

溫梅金

在傳統的教育教學中,大多數教師更重視知識的傳輸與技能的培養,而忽視了一種重要的能力,即自評與反思能力。其實,高度關注小學生自評與反思能力的培養,不僅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還能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對強化學生的學習效能,以及促進學生終身成長具有積極的意義。因此,在“雙減”背景下,本著減負提質的教育理念,教師應積極探尋小學數學中培養學生自評與反思能力的路徑,以切實提高學科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獲得更多元的發展,讓學生終身受益。

一、“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中培養學生自評和反思能力的意義

首先,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凇半p減”背景的數學教學,所注重的是過程而非結果,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的成績不再是衡量學習效果的唯一標準,教師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這時教師引導學生自我評價,可以使學生對自身的知識掌握情況有所明晰,從而有目的地進行之后的學習鞏固。同時,引導學生反思,可以促使學生找到自己學習過程中的不足,及時調整學習方法,規避重復的錯誤多次出現,有效提高學習效率。

其次,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由于教法陳舊、單一,給學生帶來了巨大的學習壓力,與“雙減”教育理念背道而馳。確實,當前社會所需要的是主動學習、獨立思考的人才,對學生的自評與反思能力進行培養,是打破傳統教學常規、強化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途徑,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通過引導學生自評,讓學生可以了解自己的學習進度和學習效果,從而自主安排學習計劃,通過引導學生反思,則能夠讓學生找出自己的學習問題,并尋找自主解決問題的方法。

最后,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我認知能力。在數學學習中,學生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如果只是機械地做題,而不去思考出錯的原因,則難以真正掌握數學知識。而基于“雙減”背景對學生的自評和反思能力進行培養,通過自評,學生可以明確了解自身的優點和不足,從而更好地認識自己;通過反思,學生能夠了解自己的學習過程與結果,從而更好地理解自己,這對學生的個人成長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中培養學生自評能力的路徑

(一)關注情感,激活學生自我評價動力

在教育教學中,評價并不是獨立的環節,而應貫穿于學生學習的始終。教師既要對學生知識與技能的具體學習情況密切關注,又應了解其在整個學習狀態中的情感與態度。從心理層面來說,小學生受年齡因素的影響,其內心更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與激勵。因此,在基于“雙減”背景對學生的自評能力進行培養時,教師還應將關注重點放在學生的情感上,給予學生一定的情感支持,使學生形成正向評價,充分享受學習成功的喜悅。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分數的初步認識”一課時,教師進行啟思發問:“同學們,你們能用自己的方式表示自己心中的‘一半嗎?”一位學生說:“可以將長方形對折表示‘一半?!贬槍υ撁麑W生的表現,教師給予了充分肯定。這時,其他學生也來了興趣,有的說:“將整個蘋果切成兩半可以表示‘一半,這種方法更確切?!庇械膶W生說:“可以用圓任意對折表示‘一半,這樣表示很特別!”還有的學生說:“可以在一個長方形的中心畫線段來表示‘一半,這樣比較有創意!”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密切關注學生的情感,給予學生充分的情感肯定,鼓勵學生“自問自答”,可以使學生體驗到“一半”的學習意義與趣味,然后正式開展課堂教學工作,引導學生逐漸觸摸數學知識的本質。這種通過提問關注學生情感、培養學生自評能力的方式,讓學生形成積極的評價,增強了學生對自我評價的信心。

(二)有效引導,強化學生自我評價能力

啟蒙思想家蒙田曾說:“一個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認識自我?!倍艿侥挲g與心理認知的影響,小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并不強,且很多學生存在自己“不行”的消極想法,影響了最終的學習成效。因此,在“雙減”背景下培養學生的自評能力時,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指路人”,應給予學生有效引導,啟迪學生運用多種方法進行自我評價,且在評價時應遵循客觀與中肯的評價理念,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自傲自大,這樣才能充分發揮自評的育人價值,從根本上強化學生的自評能力。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小數的意義和性質”一課時,學生做習題的過程中遇到了以下題型:把一個數的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這個數減少了2.541,那么這個數原本是多少?對于該題型,很多學生都表現出不明所以的學習狀態,究其原因,學生無法確定具體的小數,也沒有對“向左移兩位”的條件進行深度思考。這時,教師應給予學生有效引導,讓學生試著畫一畫,或者舉例說明,思考“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小數變化的具體情況”。通過引思,學生紛紛用自己熟練的方式進行計算,很快就得出了正確答案。同時,不少學生進行了自評,雖然題目較為復雜,但只要掌握正確方法,問題就能迎刃而解,而且數學學習其實就是對思想方法的學習。這樣的方式既提升了學生的自評能力,又使學生獲得了學習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三)創新方式,提升學生自我評價效果

基于“雙減”背景培養學生的數學自評能力時,教師應明確這是一項長期的教育工作,不能讓評價像“一陣風吹過”,而要通過評價讓學生看到自身點點滴滴的進步。教師應積極創新評價方式,更新自評理念,如立足小學生的特征,為其創建評價檔案袋或“成長模塊圖”,通過星級評價,使學生冷靜地分析自身的優勢和不足,從而進入一種“當局者清”的理想自評狀態,以切實強化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用字母表示數”一課時,教師在課堂上用字母a表示了三個連續自然數中間的一個自然數,這時有的學生表示“前邊的自然數是b”,有的學生則認為“應是a-1”,學生在交流與探討的過程中,能夠清晰地掌握用字母表示數的知識,明白其并不是簡單地用字母替換數,同時明確了數與數之間的關系。立足于學生的回答表現,教師可以創新自評方式,積極構建“成長模塊圖”,以形成良好的學習自評氛圍。對第一位敢于用字母表示數的學生加一顆星,對于第二位創造性表示數與數關系的學生加兩顆星。在具體的自評過程中,可以以一個星期為累計周期,一個月亮需要十顆星來換,一個太陽需要十個月亮來換,教師通過創新自評方式,有效激活了學生的自評興趣,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狀態,促進學生更好地成長。

三、“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中培養學生反思能力的路徑

(一)傳授方法,促使學生學會自我反思

在小學數學中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教師首先要做的應是向學生傳授自我反思方法,如果學生每次都能對自己的學習過程進行反思,思考成功的經驗以及失敗的教訓,則可以促使思維獲得更高層次的發展。因此,立足于“雙減”視域,要想提升學生的學習實效,對學生的反思能力進行培養,勢必離不開反思方法的傳授,通過傳授反思方法讓學生認真剖析自己的優勢以及所獲得的經驗教訓,從而使學生獲得更全面的發展。

首先,引導學生學會質疑和自我提問,即在學習時應思考“如何做”“為什么這樣做”“可以用哪些方法”等,圍繞“為什么”促進學生深層次思考,既能促進學生求異思維水平的提高,又能切實強化學生的辨析與自學能力。其次,引導學生學會總結??偨Y是自我反思的重要一環,因為問題的解決時間不是無限延長的,如果不抓住時機,就無法累積問題解決經驗,既會失去鍛煉自己的機會,也是教學中的一種浪費現象。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把握多個維度,通過總結反思,明確“錯在哪里”“為什么錯”,以此強化學生的思想意識。最后,教師應讓學生試著寫反思日記,對自己的學習過程進行回顧與梳理。例如,在測試后,教師引導學生反思試卷完成情況,切實了解自身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審視自己的解題方式,從而正確認識自我。

(二)題后反思,提升學生自我反思能力

在小學數學學習中,掌握基礎知識與技能,以及發展思維能力的關鍵一環就是解題。在建構知識的過程中,學生肯定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如果教師單純依靠正面示范或者反復練習糾正學生的問題,學生很難產生深刻的記憶,不利于學科綜合能力的提升,而這正好為學生的自我反思提供了契機。因此,基于“雙減”背景培養學生自我反思能力時,教師可以通過題后反思的方式,讓學生生成“自我否定”的過程,使學生自主進行犯錯、試錯以及反思,從而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反思能力的提升。

例如,人教版數學中的“雞兔同籠”習題是教學的重點,在學生完成練習后,教師就可以引領學生反思,從三個角度出發:首先,讓學生反思正確答案背后所運用的具體解決路徑,如怎樣準確分析雞和兔子的數量關系;其次,引領學生抽象該問題模型,了解該問題的主要方法,如數學題存在多個數量,應怎樣找準解題的切入點;最后,指導學生試著思考一題多解的方法,讓學生以自我反思為前提,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可以運用列表法、畫圖法等。這種引領學生題后自我反思的教學方式可以促使學生在腦海中建構清晰的解題思路,拓展學生的反思思維。

(三)搭建平臺,強化學生自我反思素養

在傳統的數學教學中,很多教師對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是非常關注的,但是從教學實踐來看,存在顯著的流于形式的現象,這使得學生難以進行知識內容的總結與梳理,失去了反思的機會。因此,在基于“雙減”背景對學生的自我反思能力進行培養時,教師還應高度重視反思平臺的搭建,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反思契機,以切實強化學生的反思意識與反思能力。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多邊形的面積”一課時,為了深化學生的學習感知,提升學生的自我反思能力,教師應創設學生自我反思的契機,預留出十分鐘左右的時間,幫助學生進行總結,具體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首先,教師應指導學生對知識體系進行整理和重構,讓學生對本課所學的知識內容,如三角形面積、平行四邊形面積等有明確認知,在這樣的反思與總結中構建整體性的知識體系。其次,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檢查學習過程中存在的知識盲點,明確自身存在的困惑,并及時解決。而對于已經掌握的知識,學生應進行總結和鞏固。最后,教師應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引領學生反思質疑,先讓學生了解多邊形面積公式之間的聯系,再認真總結多邊形面積的其他解題方式,以通過良好的反思進一步強化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促進學生多元能力的發展。

(四)重視知識聯系,在自我反思中感悟

數學中各個知識點之間存在顯著的關聯性。因此,在基于“雙減”背景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時,教師應充分關注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引領學生在理解數學知識的同時,反思知識點之間的內在關聯,以此使學生的反思實踐更具全面性和科學性。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長方體與正方體”一課時,要想培養學生的自我反思能力,教師就應引導學生反思知識點之間的聯系。首先是內部聯系,這部分知識雖然是三維幾何的內容,卻與一維、二維幾何有緊密聯系,同時存在一定的區別。教師可以引領學生進行反思,完成知識網格的建構,如引導學生進行分類比較,充分明確點、線、面之間的關系。同時,運用其特征助力學生構建圖形表象,使學生建構體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其次是外部聯系,本單元的重難點知識是圖形的拼切,為了讓學生有效內化新知,教師可以引領學生對舊知識進行回顧,并在新知識中遷移舊知識的數學思想,如向學生展現兩張正方形紙片,演示將其合并為長方形的過程,并拋出問題:“你看到了什么?有怎樣的變化?”學生認真觀察,紛紛表示缺少兩條邊。這時教師就可以巧妙地融入新知,采用兩個粉筆盒合并演示,讓學生觀察其變化。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既能掌握新知,又能鞏固舊知,從而通過學習反思構筑完整的知識體系。

四、結語

總而言之,“雙減”數學教育以其獨特的優勢,為學生打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不僅能夠有效緩解學習壓力,還能切實培養自評與反思能力,對于學生的個人成長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積極探尋基于“雙減”背景培養學生自評與反思能力的路徑,在實踐教學中,通過關注情感、有效引導、創新自評的方式,提升學生的自評能力,并通過傳授方法、題后反思、搭建平臺以及關聯新舊知識的方式,切實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有效促進學生數學綜合素養的顯著提升。

猜你喜歡
雙減背景教師應
“新四化”背景下汽車NVH的發展趨勢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論持久戰》的寫作背景
語文教師應具備的“文本素質”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小學低年級教師應處理好的幾種關系
晚清外語翻譯人才培養的背景
教師應上好語文綜合性學習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