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視域下校地精準合作探究

2024-04-14 23:29羅貴榕謝義濤
石家莊學院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校地精準資源

羅貴榕,謝義濤

(廣東海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廣東湛江 524088)

關鍵字:校地合作;鄉村振興;精準;高校

鄉村振興是中國現代化進程邁出的重要一步,是全面構建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重要支點,也是近年來國家以及社會各界的視線焦點。鄉村振興戰略主要由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和組織振興等幾個部分組成,要想實現以上幾個戰略目標,需借助大量的資金、人才及技術。我國人才培養主要以高校為主。高校作為一個重要社會組織,一直扮演著科研創新、教書育人等重要角色,為我國輸送了大批優秀人才,貢獻了許多尖端技術,因而鄉村振興必須牢牢抓住高校這顆“靈丹妙藥”,才能有力把握好“主動振興”的時代機遇。各地高校有效嵌入鄉村振興戰略,除了“點對點”的幫扶模式外,還需要借助以地方政府為介體的校地合作形式來展開。本文即擬對校地合作這一選題進行初步探索。

一、校地合作有效嵌入鄉村振興的困境

校地合作是指大學在地方政府合作框架的支持下,與政府及其所管轄的相關社會組織,如企業、研究院所、行業組織、事業單位、其他機構等開展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等方面的合作。[1]校地合作模式的萌芽衍生于高校服務社會的理念,這一理念最早起源于美國。美國高校將“服務社會”與“探索新知識的能力”“維護、傳播以及研究真理的能力”視為現代美國多元化大學取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因素。[2]當前我國校地合作形式多樣、層次不均,雖然部分校地合作項目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仍存在諸多問題。

(一)校地合作優質資源稀缺且分配不均

鄉村振興除了需求各類人才作為支撐外,優質資源也是必不可少的關鍵性因素。以鄉村教育資源為例,鄉村教育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環節,發揮著培育人才和文化傳承等關鍵作用,是減少農村人口大量外流的重要途徑。為了更好地提高鄉村教育服務水平,全面提升鄉村教育師資力量,校地合作內嵌到這項工作之中,成了必然趨勢。當前校地合作有效嵌入鄉村教育的困境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一是校地合作產生的鄉村優質教育資源稀少,導致鄉村教育水平的提升速度緩慢。二是校地合作產生的鄉村優質教育資源存在分配不均的現象,受關注度高或原本建設基礎較好的村落能夠獲得此類資源的概率更高。三是校地合作嵌入鄉村教育缺乏有力的保障體系,導致許多師范院校的重要資源或其他非師范院校的相關資源未能充分利用。綜合來看,校地合作能夠為鄉村振興提供優質教育等相關優質資源,但如何通過校地合作開發出更多優質資源,及更精準地利用此類資源服務鄉村,有待深入觀察及思考。

(二)高?!凹夹g下鄉”存在一定程度的信息壁壘

農業是事關鄉村產業振興、宜居興旺的關鍵問題。自古以來農業一直是鄉村經濟的主要來源。新時代鄉村農業發展需要向專業化程度更高、經濟效益更好的現代化農業生產模式轉型。技術成為現代化農業發展的核心要素,高?!凹夹g下鄉”本應成為鄉村農業發展的重要內容,但實踐中卻遭遇嚴重的信息壁壘。一是,廣大農民既缺乏有效地及時獲取最新的相關信息與技術的渠道及能力,也缺乏表達意愿與要求的途徑。二是,高校無法有效感知農民生產過程中的有效需求,無法及時向農民提供更多有關農業生產技術與信息的服務,無法及時收集農民在農業生產中遇到的現實問題來作為后續科研成果的創新目標。三是,高??蒲袆撔滦枰罅拷涃M作為研發支撐,鄉村并不具備這一條件。高校經常與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但卻難以和村集體或個體經營戶開展合作,從而使高??蒲袆撔聦嵺`活動無法有效惠及鄉村發展或惠及鄉村廣大民眾。

(三)高校人才下鄉志愿服務活動成效不佳

人才培養在高校教育中主要分為兩部分:一是在校完成理論學習等相關任務;二是需要大力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以便畢業后更好地融入社會、服務社會。社會實踐活動也可讓學生的思想、行為及天賦能夠得到更好的提升與啟迪。因此,各類高校為了有效感知社會對人才要求,檢驗人才培養與地方發展愿景之間是否存在良好的銜接性,通常會定期開展高校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大規模組織學生到鄉村等地方開展志愿服務活動。但從目前的實踐成效及發展趨勢觀察,高校人才志愿服務活動的成效并不明顯,某些志愿服務活動甚至從原來的“服務鄉村”逐漸變成了“鄉村接待”,面對浩浩蕩蕩的高校志愿服務隊伍,當地村民常常保持著“警惕心”。鄉村志愿服務與村民需求之間,存在某種程度的脫節。

(四)高??蒲谐晒D化與地方發展愿景相對脫節

我國高等教育已由原來的精英教育邁向大眾教育,且許多社會企業開始投身于創辦高校。這本應是我國高等教育實現突破的重要機遇,然而,民辦高校雖然在資金方面較為充裕,但并未能有效利用企業資源,發揮其對建設應用型大學的助推作用;而各公立高校在辦學層次、社會影響力、資金財力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直接導致各高校在資源擁有率方面存在差異,間接影響部分高??蒲泄ぷ?,使得部分高校出現科研成果轉化周期過長、轉化速度緩慢、成果價值不高、適用范圍狹窄等問題。因此,精準校地合作模式必須有效解決以上問題,方能有效黏合高??蒲袆撔屡c地方經濟發展愿景。應在立足于服務地方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基礎上,大力推動富有地方特色的應用型高校開展校地合作。應全面實施精準化的校地合作共贏模式,把握好高校特色學科建設與地方發展愿景相契合這個基點,方能提高高??蒲谐晒钠者m性應用,助力地方高效發展。

二、校地合作無法精準發揮鄉村振興作用的原因分析

校地合作未能精準嵌入鄉村振興,根本原因是校地合作資源依然處于緊缺狀態,校地合作缺乏有序性及持續性,無法滿足高校與鄉村發展需求。

(一)校地精準合作的領導機制亟須建立和完善

校地合作與鄉村振興沒有達到水乳交融的理想狀態,究其本因主要分為以下幾點:一是利益分配不均勻。校地合作涉及利益主體眾多,導致校地合作的過程難以做到精準的統籌兼顧,利益分配“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現象尤為常見。因此,利益分配需要綜合考慮各參與主體的實際情況,而非不斷讓高?;蛘哟筚Y源投入,卻在利益分配上未能獲得相應回報。二是責任落實不到位。校地合作常出現項目推進速度較慢或是項目成效不佳等現象,這也是校地合作不夠精準的重要表現之一。這主要源于各方責任落實不到位,沒有明晰各自的主體責任,從而經常導致各方出現“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狀態,讓校地合作項目無法按時按質完成,并引發更多后續問題。三是缺乏多維監督機制。校地合作發展到目前階段依然還存在服務不精準、質量不穩定的現象,最為迫切問題就是缺乏有效的多維監督機制。因為校地合作的過程會產生一定的權力與利益,這就決定了校地合作必須建立在一個公開透明的監督體系之中,才能防止“以權謀私”的現象,讓校地合作真正成為一項惠地惠民惠校的長效性工程。四是民意收集不精準。如何及時收集村情民意,找準校地合作方向和服務準點,形成校地合作服務清單,并有序推動各方高質量完成校地合作服務清單,是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鑒于此,校地合作必須有完善的領導機制作為保障,需要建立一個強有力的領導機構進行聯絡溝通,以統籌各方協力并進。只有這樣才能精準推進,并更好地服務于鄉村振興。

(二)校地合作溝通渠道長效機制不夠細化

校地合作想要達到“溝通高效、服務精準”的理想狀態,必須借助一個長效的溝通機制,以此全面打通校地合作信息傳遞的堵塞脈絡。造成校地合作溝通長效機制不完善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幾點:一是責任主體不明晰。校地合作主要負責機構的確定,一直是處于模棱兩可的狀態,這與精準化的理念相悖。慣性思維普遍認為政府是校地合作的第一責任方,實際上地方政府更多是充當項目合作的發起人,只發揮組織與協調作用。而高校、鄉村作為直接獲利方,在推動合作的過程中反而主動性不夠強,導致各方沒有形成獲利應承擔相應責任的意識。二是地方政府沒有發揮應有的介體作用。政府在校地合作中應積極發揮組織、協調兩大核心作用,及時了解多方需求,制定相應計劃來推動校地合作精準有效推進。但地方政府只是提出相應的發展愿景,并未能提供更多有效資源來推動校地合作發展,尤其是在現今資源相對緊缺的情況下,校地合作需要政府發揮其“老大哥”的作用,去解決一些超出高校能力范圍外的問題,為校地合作營造良好環境,方能助推校地合作的精準化發展。三是其他組織或機構參與校地合作的積極性不高。除了地方高校、鄉村,地方企業、社會團體也可從校地合作中獲利,但實踐中,地方企業或社會團體往往沒有看到校地合作的現實意義,主動參與校地合作的意愿較為低下。多元化發展是當前地方經濟發展重要趨勢,只有推動各類主體、組織和機構積極參與校地合作,才能更加精準有效地制定與完成各項任務清單。

(三)鄉村服務需求不夠明晰,造成高校服務不精準

服務是為了滿足某一對象的需求,從而獲取收益。鄉村作為校地合作重要服務對象,需明確自身的需求,才能讓高校展開更為精準的服務。造成高校人才志愿服務活動成效不佳的原因如下:一是鄉村服務需求不夠明確,未能形成有效的志愿服務清單遞交到高校,同時高校對于鄉村服務需求的前期調研結果通常也不夠精準,這導致高校志愿服務活動的內容通常取決于高校主觀意愿而非村民意愿。二是鄉村村民表達自身服務需求的積極性較弱。村民對高校人才志愿服務活動依然存在觀念上的偏差,片面地認為此類活動只是高校單純的“走過場”,并不能為其帶來實質性的幫助;且有些村民對高校人才抱有嚴重的戒備心理,不敢主動與其進行過多的溝通,認為高校人才是處于“象牙塔頂端”的人,即認為他們脫離實際,不知民生疾苦。三是高校人才培養與地方發展愿景未能有效融合。校地合作提倡的產學研一體化在發展的過程中,由于缺乏足夠的引導與監督,高校人才在服務鄉村過程中并未能精準發揮自身學科優勢,解決鄉村發展需求。四是在人才使用與文化傳承方面沒有達到預期效果。高校是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而鄉村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傳承地,兩者并沒有精準利用好校地合作平臺,對鄉村傳統文化進行甄別,加大對鄉村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創新的力度,以及對鄉村先進的新文化進行識別并加以推廣宣傳。

(四)地方有限資源未能精準助力地方高??蒲袆撔?/h3>

科研創新作為高校的重要職能,不僅有利于促進教學質量,還有利于提高高校教師隊伍綜合水平,是高校得以成為“學術常青樹”的重要路徑。針對地方經濟振興和發展,高校通過組織相關學科帶頭人、舉辦專門研討會,積極參與地方科學研究和科研決策,以便為地方經濟發展貢獻智慧。[3]但礙于各地資源存在差異的現狀,一些高??蒲袆撔鲁3C媾R資金不足等問題。因此,精準運用地方資源助力高??蒲袆撔碌哪繕送瑯尤沃囟肋h。當前地方資源與高??蒲形茨軐崿F精準對接,主要表現在如下方面:一是校地科研合作的特色化不突出,地域優勢不明顯。所謂的合作,是指個人或群體之間為達成一致目的,互相配合、聯合行動的一種行為方式。高??蒲谢顒蛹案咝瀯萏厣珜W科與專業的發展,與屬地資源、發展規劃、地方需求實現精準有效結合,才能推進校地精準合作,實現雙贏。地方政府對高校的幫扶力度與高校健康發展呈正相關關系,地方政府在校地合作中的組織與調節作用尤為關鍵。當前校地合作尚未能精準嵌入鄉村振興之中,這就需要地方政府主動發揮其強大的組織和協調能力,與屬地高校保持穩定而有效的溝通,并建立科研合作長效機制。一方面,高校需要圍繞為社會服務、為地方服務的理念而開展校地科研創新合作,另一方面,地方政府需要主動借力地方高校優勢特色學科和專業推進校地合作,推進地方發展,打造精準的“政產學研”一體化校地合作模式。二是校地合作過程中地方資源相對有限且存在利用效率不高等現象。地方資源作為地方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是實現地方發展愿景的重要保障。但資源永遠是有限的,校地合作作為地方發展規劃的一部分,應給予相應的資金支持,但校地合作并不意味著需通過索取更多地方資源才能得到發展。當前校地科研合作資源常常存在“經費來源不夠多”“資源利用效果不夠好”等問題。因此,必須緊緊圍繞如何擴大校地科研合作經費來源途徑、提高校地科研合作的資源利用效率這兩個根本問題進行調整,方能破除校地合作不夠精準的內因。三是地方企業沒有很好地融入到校地合作模式當中,為高校提供更多資金幫助、信息交流。高校與地方企業經常存在相互隔閡狀態,企業無法與高校、農村之間開展有效、互利互惠的合作,導致企業難以在校地合作中獲益,故而沒有足夠的積極性參與或推動高??蒲袆撔禄顒?,從而使校地合作經費來源、資源利用受限,也不能充分實現校地科研合作助力企業創新及助力地方發展目標。

三、校地合作精準嵌入鄉村振興的實踐路徑

校地合作精準化發展路向,需描繪到鄉村振興藍圖之中。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設立校地精準合作領導機構

設立專門的校地合作領導機構,一是可以發揮統籌作用,即統籌推進校地合作各項事宜。校地合作利益主體眾多,例如地方政府、地方高校、地方鄉村等,如何有效統籌各方資源與需求,制定合理有效實施計劃,是助推校地合作精準化的關鍵。校地合作利益分配問題,是事關能否推動高校良性發展、地方經濟社會持續穩定增長、構建和美宜居宜業鄉村的重要問題,這就要求在實施校地合作過程中擁有一個富有領導力的“老大哥”,來明晰、均衡各方的利益訴求和愿望,并發揮引領作用,形成促發展的合力??稍O立以地方政府為主體,多方協同參與的校地合作領導機構。二是可以發揮推進與監督作用。校地合作的順利推進,需要激發各方積極性,落實各方責任,有效化解各種潛在的或已發生的矛盾。校地合作領導機構可有專人負責,周期性收集鄉村服務需求,制定相應服務清單遞交于高校,然后通過相應的考評機制來監督高校與鄉村落實好自身工作,從而提升校地合作項目推進速度。在各方共同監督的基礎上,賦予地方政府一定的自主領導權,讓其充當校地合作過程的“領頭羊”,對于校地合作過程中存在的不良現象給予其使用警告、減少或停發原有相應獎勵等處理方式的權力,同時各方也有權對其進行監督與反饋,形成相互制衡監督機制。

(二)建立校地精準合作長效協同機制

校地合作涉及的主體繁多,要實現資源有效整合分配,精準解決鄉村發展需求,就需要一個強有力的協同機制作為支撐,以更加高效利用有限資源,釋放校地合作模式紅利。何為高效的協同機制?協同可以理解為元素對元素的相互作用,表現了元素在整體發展運行過程中協調與合作的性質,即地方政府、高校和鄉村相互之間需要諧調一致、互相配合。在校地合作這個整體結構之中,通過主體元素各自之間的協調、協作,從而形成相互拉動效應,推動事物共同前進,對事物雙方或多方而言,協同的結果使各主體獲益,強化整體性,推動各方共同發展。為了增強校地合作的協同性,推動校地合作向積極方向發展,通常需協調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不同資源或者個體,協同一致地完成某一目標。同理,校地精準合作的運作過程通常需要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組織同時開展工作,這個過程想要做到“步調一致、高速運轉”,首先需要制定一個明確的合作目標,即校地合作的各方需要一個共同的目標作為工作前行的方向。這個目標既應當包含有長期目標,也應當包含有階段性目標。這個目標應當是一個讓校地合作模式富有意義的目標。校地合作領導機構應當以這個目標為導向,引領各方同向而行。其次,合作的內容需要精細化、工作要求規范化、工作執行具體化,這樣才能更加有效提升校地合作工作運行效率。最后是需要有專門的監督與評價渠道。適度有效的監督可對校地合作項目的推進速度以及質量進行強有力的把控??茖W合理的評價,是對過往合作內容作合理評估。在深度總結經驗的基礎下,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可進一步提煉出更具成效的工作流程,為后續校地精準合作提供可行性經驗。

(三)因地制宜精準發揮高校社會服務功能

高校服務社會,不僅是高校開放性辦學理念的有力展現,同時也是推動高校人才培養方式深度優化的關鍵。全面提升學生綜合能力一直是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導向,在結合地方資源的基礎之上,因地制宜利用高校人才精準服務地方發展,是校地合作的現實愿景。何為因地制宜?即在不同環境條件下,根據現實的實際情況采取最為合理有效的措施。目前校地合作中普遍存在高校服務不夠精準的問題,只有通過結合鄉村發展的現實之需,因地制宜地發揮高校服務功能,才能凸顯校地合作的成效。首先需要去了解高校與鄉村之間的現存資源,將各方可用于合作的資源進行登記造冊,或建立相應的資源檢索系統,以便實現對現存有限且稀缺的資源進行細致管理,做到“統籌兼顧”。其次是需要詳細了解高校育人需求與鄉村發展需要,對各方的需求、資源進行精準匹配,確定并落實相應的合作意向、合同等。最后是政府要加強引導,尤其是需要充分利用高校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等活動,因地制宜制定相應的措施,鼓勵高校師生參與到鄉村振興工作之中,精準服務鄉村。以廣東省湛江市校地合作為例,廣東湛江麻章區政府與屬地高校共同創建鄉村振興研究院,并以此為領導機構,開展校地精準合作。其屬地高校廣東海洋大學建有濱海農業學院、水產學院等,擁有優質的農業技術人員、先進的農業技術以及信息,當地農村對于引進先進技術、人才來振興鄉村具有較為強烈的興趣,且愿意提供相應支持,共同創新。在此基礎上,鄉村振興研究院聘請屬地多所高校專家擔任研究員,采取科研立項的項目驅動發展方式,建立長效校地合作管理與監督機制,來推進校地精準合作,振興鄉村農業經濟,已取得一定成效。

(四)精準提升政產學研合作項目的耦合作用

校地合作想進行成果孵化,助力地方攻克技術難題,應采用以項目合作為紐帶持續進行項目建設的方式去解決地方發展的實際需求。這個過程需要相應的人力、物力對科研創新實施系統性的保障,需要吸納政府、企業、鄉賢及各方的資金與人才,以鄉村振興為導向,推動各方自主聯合開展科研創新、服務地方活動。首先是遴選恰當的合作領域,確定合作范圍與方式。通過對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實際情況和鄉村發展狀態進行系統性的調研與評估,準確掌握各方的需要、意愿及可用于合作的資源,然后進行充分的交流溝通與科學論證,選定具有重要社會經濟、文化價值的事項進行科研創新合作或科技助農合作。其次是搭建項目管理平臺,將鄉村、企業的現實需求提煉成科研項目,公開招投標,加強科學管理,提高項目的產出率與社會效益。再次,高校應抓住契機,鼓勵校內人員主動承接各類專業項目,通過合作承包方式,精準引導各專業領域的專家學者及各類人才為地方提供咨詢、技術等服務,構建起“資源共享、責任共擔、利益共分”的校地項目合作伙伴關系。最后規范項目監督體系,設立由政府、高校及地方組織等共同組成的監督組織,主要針對項目的運營情況、取得成效等進行量化考核,評估各個項目是否起到相應作用,根據項目成效實施對應的獎懲。構建以需求為導向的項目驅動校地精準合作模式,一方面可實現“技術+人才”的雙重賦能方式來推動鄉村發展,另一方面可有效轉變屬地高?!爸乜蒲休p轉化”的現象。精準提升政產學研合作項目的耦合作用,可有效兼顧各方利益,鼓勵各方積極參與校地精準合作,實現科技創新與鄉村發展深度融合的產學研良性發展勢態,從而有效助力鄉村振興。

猜你喜歡
校地精準資源
校地協同推進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的實踐探索
伊犁師范大學與和田市人民政府舉行校地合作簽約授牌儀式
基礎教育資源展示
精準防返貧,才能穩脫貧
校地結合政產學研互動服務地方經濟——四川工商學院校地校企合作初探
一樣的資源,不一樣的收獲
資源回收
精準的打鐵
精準扶貧 齊奔小康
資源再生 歡迎訂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