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澤東精神的三維解讀

2024-04-15 07:22趙耀宏周芷帆
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斗爭精神人民至上民族精神

趙耀宏 周芷帆

摘 要:就毛澤東精神的科學內涵界定而言,它是展示中國共產黨人品質與形象的革命價值觀念體系,是中華民族精神與馬克思主義相結合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是蘊含于中國共產黨人優良傳統中的靈魂與標志,是貫穿于黨的創新理論與思想成果中的精神氣質。對于毛澤東精神而言,注重實際、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是認識基礎,信念堅定、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是方法運用,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人民至上精神是價值坐標,嚴于律己、率先垂范的無私奉獻精神是實踐品格。其當代價值不僅體現為中國共產黨加強自身建設的內在范疇,而且也為世界人民追求進步提供了革命動力。

關鍵詞:毛澤東精神;中國共產黨人精神;民族精神;實事求是;斗爭精神;人民至上

一、引? 論

習近平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講話指出:“在為中國人民不懈奮斗的光輝一生中,毛澤東同志表現出一個偉大革命領袖高瞻遠矚的政治遠見、堅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勇于開拓的非凡魄力、爐火純青的斗爭藝術、杰出高超的領導才能?!盵1]9這深刻闡明了毛澤東的超凡政治智慧和卓越領導才能。

毛澤東研究一直是中共黨史黨建學界研究的重點、熱點之一,研究成果蔚為大觀,其中有關毛澤東精神的研究亦成果豐碩。作為第一部以毛澤東精神為研究對象的專著,劉振起的《毛澤東精神》一書基于毛澤東作為世界上最偉大政黨、軍隊、國家的締造者及其思想、實踐對中國與世界的巨大影響,把整體性意義上的毛澤東精神的科學內涵具體化為:大善精神、平等精神、報國精神、民本精神、斗爭精神、合作精神、開放精神、學者精神、修身精神、平民精神,[2]目錄2-8使這一主題研究初步系統化。作為毛澤東精神研究的濫觴,宋儉、孫康、丁俊萍區分了毛澤東精神與毛澤東思想的異同,主張應將毛澤東精神作為獨立于毛澤東思想之外的對象予以研究。[3]他們認為毛澤東精神是一個全新的研究領域,[4]就毛澤東精神與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關系而言,“長征精神是毛澤東精神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長征精神的形成標志著毛澤東精神的基本形成”。[5]就毛澤東精神與當代中國精神的邏輯關系而言,宋儉、楊安妮認為前者是后者的重要源泉與主要內容。[6]就毛澤東精神的本質特征而言,許全興認為毛澤東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精神和現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是中國魂”。[7]從邏輯界限設定層面,尚慶飛認為毛澤東精神是“毛澤東及其理論實踐所蘊含的最深層本質”,具有“中華民族積極向上精神的現代形式”與“超越時空限制的文化特性”。在此基礎上,毛澤東精神的基本內涵可概括為平等主義精神、獨創精神、拼搏精神與集體主義精神的合題。[8]還有學者把毛澤東精神的內涵概括為“追求崇高、實事求是、唯物辯證、頑強奮斗、獨立自主、無私奉獻、勇于創造和以民為本”。[9]上述研究主要是對毛澤東精神的定性研究。此外,該研究領域中也出現了“運用文獻計量學方法對毛澤東精神研究成果的時間分布、被引頻次、學術關注度、主題詞聚類、研究內容與主題等項指標作統計分析”[10]的定量研究新動向,這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定性研究精細化、數據化、科學化不足的弊端。

以上成果在研究范疇、研究對象、歷史生成、精神譜系關系、邏輯前提、基本內涵、當代意義等方面為進一步研究毛澤東精神奠定了本體論、認識論、方法論與價值論基礎。但總體來看,對毛澤東精神的內涵界定、邏輯架構的凝練與概括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特別是對毛澤東精神基本內涵的界定及邏輯架構等課題仍需進行深入的學理性闡釋。

二、對毛澤東精神內涵的科學界定

什么是毛澤東精神?這是研究毛澤東精神首先要回答的問題。弄清楚這個問題,是研究毛澤東精神的體系建構與價值意蘊的前提。為此,需要回到毛澤東精神發生的歷史現場,在剖析其與黨的紅色基因、中華民族精神、黨的優良傳統、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理論成果等的關系中去界劃與重構。

(一)毛澤東精神是展示中國共產黨人品質與形象的革命價值觀念體系

從毛澤東精神與中國共產黨紅色基因的關系維度來看,中國共產黨紅色基因的本質特征就是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奮斗。實現共產主義作為中國共產黨人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黨從誕生之日起就寫在自己旗幟上并融入血脈中的。習近平指出:中國共產黨冠名共產黨的原因就在于,“從成立之日起我們黨就把共產主義確立為遠大理想。我們黨之所以能夠經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奮起,歸根到底是因為我們黨有遠大理想和崇高追求”。[11]10百余年來,黨之所以能夠經受住無數驚濤駭浪,由小到大,由弱變強,精神的力量是重要原因之一。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培育形成了以偉大建黨精神為引領的“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長征精神、遵義會議精神、延安精神、抗戰精神、紅巖精神、西柏坡精神”[12]146等;新中國成立后,黨培育形成了“抗美援朝精神、‘兩彈一星精神、雷鋒精神、焦裕祿精神”[12]146等。這些精神孕育、產生于中國共產黨領導革命、建設和改革的百余年偉大實踐過程中,都伴隨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最終目標的偉大進程,都伴隨堅守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的奮斗過程,“都是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同發展變化了的革命形勢與任務相結合的產物”。[13]36因此,上述革命精神具有“精神內涵的共性或內在統一性”,[13]36以由偉大建黨精神引領的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形式共同構成了中國共產黨人心系人民、胸懷天下的精神豐碑。作為中國共產黨的主要締造者,毛澤東把畢生精力都獻給了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解放事業,他主導締造的“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中國共產黨,同時也是“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的黨”,[14]18實現了最低綱領與最高綱領的統一;同時,他也是共產主義理想的大力倡導者,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中很多具體精神的提出者和概括者。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毛澤東精神盡管以毛澤東個人的名字命名,但其精神本質就是中國共產黨政黨精神與中國共產黨人精神,就是以共產主義為終極目標并付諸實踐、矢志不渝地為之奮斗終身的共產主義精神。

(二)毛澤東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與馬克思主義相結合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

從毛澤東精神與中華民族精神的關系維度看,毛澤東精神深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也生發于中華民族命運的升降沉浮過程中。從人類文明發展史視角來看,民族精神具有民族傳承性特征,必須植根于本民族內生性的精神文化氣質之中。因此,黨的歷代領導人都強調要繼承民族的優良傳統,發揚光大民族精神。就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發展道路而言,“總會迸發出一些影響深遠的精神力量,成為這個國家和民族的集體記憶,成為激勵這個國家和民族繼續前行的一種強大的精神動力”。[15]毛澤東精神正體現為同中華民族的歷史與命運息息相關的一種集體記憶與精神動力。習近平精辟概括了毛澤東對新民主主義革命、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以及中華民族精神的現代轉型等方面的偉大歷史貢獻:毛澤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開拓者”“近代以來中國偉大的愛國者和民族英雄”“領導中國人民徹底改變自己命運和國家面貌的一代偉人”“走在中華民族和世界進步潮流前列的偉大人物”。[16]49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毛澤東領導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胸懷天下的愛國精神、破舊立新的革命精神、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當家作主的主人翁精神、平等互助的團結精神、無所畏懼的奮斗精神、自力更生的自主精神、敢闖新路的創造精神”,[17]將中華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個歷史新高度、新境界,極大改變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精神狀態。實現了政治解放的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團結一致、眾志成城,積極主動為建設新中國而不懈奮斗。舊中國人們“各掃門前雪”的自私自利傳統思想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革命道德所取代,中華民族的整體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在以毛澤東精神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引領下實現了新生。

(三)毛澤東精神是蘊含于中國共產黨人優良傳統中的靈魂與標志

從毛澤東精神與中國共產黨優良傳統建構、傳承的關系維度看,作為承載毛澤東精神的人格主體,毛澤東也是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中很多具體精神“形成發展的奠基者、內涵特質的闡發者和弘揚實踐的倡行者,因而也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首要構建者”。[18]譬如偉大建黨精神與鐵人精神等,毛澤東就對其作出了巨大貢獻。他對前者的“開創性貢獻”體現在:他創作了大量詩詞禮贊革命精神,其哲學思想為建黨精神提供了哲學基礎,他領導中國共產黨形成的優良作風為建黨精神奠定了實踐根基,他為將建黨精神轉化為強大物質力量指明了方向,等等。[19]就他對鐵人精神的貢獻而言,“毛澤東思想是大慶精神形成的重要理論來源,是指導大慶會戰實踐的理論基礎”,“鐵人精神體現了‘人民是創造歷史的動力的主人翁精神”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無私奉獻精神”。[20]從中國共產黨精神特質來看,毛澤東精神與其他革命精神具有以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為旗幟、以人民史觀為基石、集中體現中國共產黨根本性質和宗旨的精神共性因素。這種精神普遍性的理論意義與現實價值在于,它既適應于中國共產黨人精神層面的思想教育、價值塑造、作風養成,又適應于中國社會現實層面的價值體系確立及人民大眾的道德培養。從毛澤東精神的歷史發生邏輯看,它是一種基于中國革命時代與中國社會特征認知而被高度概括凝練的精神文化。因此,必須在現實環境與精神傳統不可分割、相互依存的整體性歷史語境中把握毛澤東精神的本質屬性。

(四)毛澤東精神是貫穿于黨的創新理論與思想成果中的精神氣質

就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表現形式而言,毛澤東認為,“共產黨員是國際主義的馬克思主義者,但馬克思主義必須通過民族形式才能實現”?!懊褡逍问降鸟R克思主義,就是把馬克思主義應用到中國具體環境的具體斗爭中去,而不是抽象地應用它。成為偉大中華民族之一部分而與這個民族血肉相聯的共產黨員,離開中國特點來談馬克思主義,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馬克思主義?!盵21]651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精神實質就在于,“使之在其每一表現中帶著必須有的中國的特性,即是說,按照中國的特點去應用它”。[22]534在此問題域中,毛澤東首次使用了“實事求是”這一概念。這一命題的提出,是中國共產黨人道路自信、理論自信的表現,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的成果。這是中國共產黨總結革命經驗教訓得出的正確結論,標志著在如何對待馬克思主義方面質的飛躍,體現了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創新理論品格。這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而毛澤東的貢獻最大。所以中國共產黨用毛澤東的名字來命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第一次歷史性飛躍所形成的理論成果。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中,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以古為今用、新鮮活潑的“中國作風”“中國氣派”“中國風格”“中國智慧”,把馬克思主義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賦予“實事求是”以時代新意,并最終使其成為全黨認可的思想路線,由此形成中國共產黨人的科學求是精神。事實上,在思想邏輯與實踐邏輯相結合的歷史進程中,思想路線層面的實事求是和精神層面的實事求是相輔相成,統一于中國革命的偉大實踐。這充分證明,如果沒有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與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巨大理論勇氣和科學創新精神,就不可能有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確立。沒有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確立,就無法鑄就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靈魂與精髓,也就難以推進中國革命偉大事業。

三、毛澤東精神的邏輯架構

毛澤東精神的邏輯架構,涉及毛澤東本人在實踐、理論等多維層面所展現出的艱苦卓絕的斗爭精神、深邃的思想理論、高超的領導藝術等表征,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一)認識基礎:注重實際、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

實事求是是毛澤東精神的基石。正是黨的思想路線的提出與實踐,使得毛澤東領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取得了革命成功。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主要體現在:一是孜孜不倦、好學深思。毛澤東的才能與智慧是他在中國革命與建設的豐富實踐中歷練、升華的結果。他的一生是“活到老、學到老”的一生,讀書活動伴隨他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偉大一生。毛澤東的學習實踐立足于“中國向何處去”的問題意識,他為解決中國革命和建設中的實際問題而讀馬列著作等“有字小書”與中國社會的“無字大書”。他在學習實踐中,注重書本知識與實際知識并重:既提倡讀“有字小書”,也提倡讀“無字大書”,主張向社會、向實際、向人民群眾乃至天下萬事萬物學習。進而,毛澤東的才能與智慧也是他讀“有字小書”與“無字大書”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結果。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既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長期革命斗爭中形成的對待理論的正確態度與優良作風,同時,也是中國共產黨的重大理論創新。二是立足實際、調查研究。把調查研究作為認識和把握中國基本國情的基本路徑,突破狹隘的經驗論與教條主義的局限性,是毛澤東的行事風格和獨特優點。毛澤東終生重視調查研究。早在1913年的《講堂錄》中,他就指出:“閉門求學,其學無用。欲從天下國家萬事萬物而學之,則汗漫九垓,遍游四宇尚已?!盵23]587在長期的革命實踐中,他提出了“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的科學論斷。在他看來,正確科學的調查研究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機關的基本工作方法要求。而“共產黨領導機關的基本任務,就在于了解情況和掌握政策兩件大事”,[24]802只有深入、正確、全面、系統地調查研究,才能科學地認識和把握中國革命所面臨的基本國情,才能全面掌握政策與作出正確決策。三是著眼全局、應時而變。善于站在全局高度,運用唯物史觀觀察時代及其發展變化,增強與提高認識與把握形勢的正確性、系統性和預見性,并根據變化了的總體性實際作出新判斷、得出新結論,是毛澤東的馬克思主義實踐觀的突出特點。全民族抗日戰爭時期,中日民族矛盾取代國內階級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毛澤東調整了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策略以及具體的階級和階層政策,適時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理論和政策,促成了國共第二次合作。由于毛澤東總能根據變化了的實際去動態調整應對的戰略與策略,因此,他總能在事物剛剛露出苗頭的時候,就未雨綢繆地站在時代前列,基于對客觀實際的科學研判來把握大勢、探尋規律、預測未來、搶占先機。

正是基于上述理論品格和精神境界,毛澤東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命題和任務。在其大力倡導下,全黨確立了關于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政治共識、思想共識、理論共識與方法共識。具體而言,毛澤東著力闡明了堅持實事求是需要解決好的三個命題:其一,一切從實際出發。毛澤東指出:“我們討論問題,應當從實際出發,不是從定義出發?!盵24]853這里講的中國實際是總體性的:既包括中國的歷史實際,也包括中國的現實實際;既包括中國的政治實際,也包括中國的經濟、軍事、文化、社會等方方面面的實際;既包括武器、藥品等器物層面的實際,也包括“人心”等精神方面的實際……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要從上述總體性的實際出發。其二,理論聯系實際。雖然中共中央在到達延安之前就有馬克思主義要同中國國情相結合的思想,但理論聯系實際的命題則是在全民族抗日戰爭時期明確提出來的。毛澤東在延安時再三強調、闡釋了這一原則。譬如,在談及新民主主義文化的科學屬性時,他指出:“它是反對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張實事求是,主張客觀真理,主張理論和實踐一致的?!盵22]707在《〈農村調查〉的序言和跋》中,他繼續闡發此原則:“一切實際工作者必須向下作調查。對于只懂得理論不懂得實際情況的人,這種調查工作尤有必要,否則他們就不能將理論和實際相聯系?!盵24]791在《改造我們的學習》中,他從中國革命全局高度給予這一原則高度評價:“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一經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就使中國革命的面目為之一新?!盵24]7961942年2月,他在《整頓黨的作風》中對理論聯系實際作出經典表述:“中國共產黨人只有在他們善于應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善于應用列寧斯大林關于中國革命的學說,進一步地從中國的歷史實際和革命實際的認真研究中,在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國需要的理論性的創造,才叫做理論和實際相聯系?!盵24]820其三,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堅持和發展真理。毛澤東以實踐觀點系統論述了人的認識來源、實踐第一性、絕對真理與相對真理的關系、檢驗真理的基本標準等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基本問題。在《新民主主義論》中,他更加明確地指出了檢驗真理的標準的人民性、社會實踐性原則,即“只有千百萬人民的革命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尺度”。[22]663

上述理論命題的提出和解決,為全黨確立科學的思維方式和行為選擇提供了科學認識論和方法論。經由延安整風運動,通過對學風、黨風、文風等的系統性整頓和改造,全黨的精神從十月革命經驗教條化、共產國際指示神圣化、馬克思主義本本化的思想禁錮中解放出來,在思想上、政治上形成了只有把馬列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才能制定出符合中國國情的革命綱領并找到中國獨特的革命道路的基本共識,實現了全黨空前的思想統一,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奠定了理論基礎。概言之,注重實際、實事求是,構成了毛澤東精神的科學理性精神維度。

(二)方法運用:信念堅定、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

毛澤東對革命事業抱有堅定的必勝信念。無論是在革命事業處于低潮時,還是在自身受到不公正待遇、被多次打擊和排斥甚至被撤職時,他從未喪失革命必勝的信念。他以高度的理論自覺、政治自覺、歷史自覺研究中國革命的基本規律,激勵遭受失敗和挫折的黨員干部看到勝利的曙光和希望。1930年,毛澤東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用詩一樣的語言表達了對中國革命必然勝利的堅定信念:快要到來的中國革命高潮,是“站在海岸遙望海中已經看得見桅桿尖頭了的一只航船”,“立于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躁動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個嬰兒”。[25]106正是因為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定理論自信與道路自信,中國革命才最終走向了勝利。

毛澤東以其不屈不撓、敢于斗爭的堅強意志與鮮明品格,在中國共產黨堅持獨立自主、走自己的道路的革命征程中作了重要表率。獨立自主原則是馬克思主義政策、策略思想的重要內容之一。馬克思強調:工人階級的解放事業“用什么方式來達到結局,應當由這個國家的工人階級自己選擇”。[26]683恩格斯指出:“國際聯合只能存在于國家之間,因而這些國家的存在、它們在內部事務上的自主和獨立也就包括在國際主義這一概念本身之中?!盵27]84列寧根據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發展的新實際特別是在東方國家進行革命面臨的特殊性,認為東方共產主義者必須根據自己的經驗去解決所面臨的特殊任務。但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上真正把獨立自主作為一條基本思想原則和工作方法來貫徹的是毛澤東。他在1935年指出:“我們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盵25]1611936年12月,他在《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中明確使用了“獨立自主”這一概念:“無論處于怎樣復雜、嚴重、慘苦的環境,軍事指導者首先需要的是獨立自主地組織和使用自己的力量?!盵25]222-223

毛澤東以其高瞻遠矚的戰略與策略眼光,將堅定的信念夯筑于科學運籌與擘畫之中。他善于從戰略上看問題,將革命的戰略與策略有機統一起來。所謂戰略,就是事關事物發展變化全局的根本的具有整體性的思想理論和行動部署。從中國革命進程來看,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人民軍隊,經歷了由小到大、由弱變強的風雨歷程。中國共產黨在武器裝備等器物層面遠遠落后于國民黨反動派、日本帝國主義、美帝國主義等國內外敵人的情況下,最終推翻了“三座大山”,打勝了一場場不對稱戰爭。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且與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的卓越戰略眼光有強相關性。毛澤東在戰略上的科學預判能力表現為他超凡的戰略思維和戰略眼光。他能夠未雨綢繆、掌握先機、趨利避害、克敵制勝。同時,要把戰略決策落到實處,還需要有科學的政策運用方法和策略。他將政策的重要性上升到事關黨的生命的高度,要求全黨必須根據政治形勢、階級關系和實際情況來制定黨的政策,兼顧政策的原則性和靈活性。

概言之,信念堅定、不屈不撓,既體現在毛澤東關于理想信仰認知的本體論、認識論層面,也體現在以靈活機動的政策策略進行實踐的方法論層面,它們共同構成了毛澤東精神的政治靈魂維度。

(三)價值坐標: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人民至上精神

人民群眾是一切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創造者,在人民群眾中蘊藏著巨大的智慧和精神力量。毛澤東確信人民是推動歷史前進的動力:“只要我們依靠人民,堅決地相信人民群眾的創造力是無窮無盡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難也能克服,任何敵人也不能壓倒我們,而只會被我們所壓倒?!盵24]1096這種唯物史觀在中國共產黨政黨倫理上的重大鮮明體現就是為人民服務,這是無產階級政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根本所在。

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圍繞踐行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進一步明確了對領導者的素質要求。1938年,毛澤東強調:“共產黨員在民眾運動中,應該是民眾的朋友,而不是民眾的上司,是誨人不倦的教師,而不是官僚主義的政客?!盵22]522共產黨員的利益觀的精髓在于,無論何時何地都“應以個人利益服從于民族的和人民群眾的利益”。[22]5221939年,他在致張聞天的信中,把“為人民服務”作為無產階級道德觀提了出來,這是從毛澤東著作中見到的最早關于“為人民服務”的論述。1942年5月,他強調一切文藝工作者要為“工人、農民、兵士和城市小資產階級服務”。他指出,對于過去時代的文藝形式,中國共產黨的態度是不拒絕利用,但要對其進行批判性改造,使之變成“革命的為人民服務的東西”。[24]855同年10月,他在西北局高級干部會議上為22位先進模范人物題詞,“站在民眾之中”“完全和群眾打成一片”“為群眾謀看得見的利益”“一刻也不脫離群眾”等題詞明確體現了他的為人民服務思想。1944年9月8日,他在張思德追悼會上發表了題為《為人民服務》的著名演講,由此,“為人民服務”正式成為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革命軍隊乃至一切革命同志的根本價值準則與行為規范。同年12月15日,他在陜甘寧邊區參議會第二屆第二次會議上發表演說,對黨員干部的政治倫理作出規范:“我們一切工作干部,不論職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務員,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人民服務?!盵28]2431945年,他對“為人民服務”的內涵進行了全面完整的闡述:“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脫離群眾;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而不是從個人或小集團的利益出發;向人民負責和向黨的領導機關負責的一致性;這些就是我們的出發點?!盵24]1094-1095

圍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政黨根本宗旨,必然有群眾路線的工作方法與之相協調,它們共同形成從本體論到方法論的邏輯閉環。作為克敵制勝的法寶之一,群眾路線既是中國共產黨的政治路線、組織路線,也是根本的工作路線。1943年毛澤東在《關于領導方法的若干問題》中,從馬克思主義認識論高度對群眾路線的工作方法作了理論闡釋?!皬娜罕娭衼?,到群眾中去”成為對黨的群眾路線內容的最早表述形式。在此基礎上,他又將這一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觀點系統化:“在我黨的一切實際工作中,凡屬正確的領導,必須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如此無限循環,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確、更生動、更豐富?!盵24]899毛澤東的上述思想在全黨得到高度認同。以劉少奇為代表的黨內同志在黨的七大上把群眾路線上升到黨的根本政治路線與黨的根本組織路線的高度:“所謂密切聯系人民群眾的路線,就是黨的群眾路線,毛澤東同志的群眾路線,就是要使我們黨與人民群眾建立正確關系的路線?!盵29]348

毛澤東認為,世界觀就是方法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人民史觀必然要求群眾路線的工作方法與之相配合。后者也體現在黨的領導干部的工作方法中。他認為共產黨人進行任何工作都必須采用“一般和個別相結合”“領導和群眾相結合”的方法。具體而言,盡管一般的普遍的號召是做好工作的前提,若沒有這一前提,就不能動員廣大群眾。但只限于一般號召也不行,領導干部需要“具體地直接地從若干組織將所號召的工作深入實施,突破一點,取得經驗,然后利用這種經驗去指導其他單位”。若缺失這些經驗,“就無法考驗自己提出的一般號召是否正確,也無法充實一般號召的內容,就有使一般號召歸于落空的危險”。[24]897毛澤東關于領導方法的“兩結合”理論,是一個有機整體,抓住了“‘以人謀事的領導活動的基本特征”。[30]

就群眾路線方法與革命斗爭環境之間的關系而言,二者呈現出正相關性?!岸窢幱瞧D苦,就愈是需要共產黨人的領導和廣大群眾的要求密切地相結合,愈是需要共產黨人的一般號召和個別指導密切地相結合”,這才是徹底粉碎主觀主義和官僚主義的領導方法。[24]902即革命斗爭環境越是艱苦,領導干部越是需要自覺踐行群眾路線。

此外,群眾路線不僅是黨的根本組織原則與工作方法,也是正確開展、善于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法。毛澤東提出了一整套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論、原則與方法,諸如:要以理服人,不能靠威勢吃飯;要實事求是,力戒空談;要發揚民主,不盛氣凌人,以權壓人;要語言生動,以情感人;要率先垂范,躬行踐行,牢記“領導者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的道理;要循循善誘,善于疏導,而不是強詞奪理,文過飾非,“疏通不在談鋒勝,更在自我批評中”,[31]153要用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方式,達到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的目的;等等。從“大寫的人”的高度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論與方法,是毛澤東思想的重要內容,也是毛澤東精神的重要內涵,成為中國共產黨實現黨內團結、凝聚人心的重要經驗。

(四)實踐品格:嚴于律己、率先垂范的無私奉獻精神

人民對毛澤東抱有真誠的敬仰和懷念,這與他毫無自私自利之心,嚴于律己,始終同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把自己的一切毫無保留地貢獻給了國家和民族的高貴品格是密切相關的。毛澤東一生都在追求理想,而這種理想決不是追求個人的升官發財和恣意享受,而是為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與人類解放的崇高事業而奮斗,即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由于毛澤東并不是普通的黨員干部,因此,對毛澤東精神中的嚴于律己、率先垂范維度的分析,可以從毛澤東對待領導干部的維度與毛澤東對待自身的維度兩方面展開。

就毛澤東對待領導干部的維度而言,對待犯了嚴重錯誤的黨員干部,他采取了比對待一般群眾更嚴厲的懲罰措施。以1937年黃克功事件為例。面對在過去立了大功的黃克功,毛澤東親自致信陜甘寧邊區高等法院審判長雷經天。他在信中嚴肅指出:盡管黃克功過去的斗爭歷史是光榮的,“但他犯了不容赦免的大罪,以一個共產黨員、紅軍干部而有如此卑鄙的,殘忍的,失掉黨的立場的,失掉革命立場的,失掉人的立場的行為,如為赦免,便無以教育黨,無以教育紅軍,無以教育革命者,并無以教育做一個普通的人”。[32]39因此,中央與軍委處他以極刑。何以如此?因為在毛澤東眼里,“黃克功不同于一個普通人,正因為他是一個多年的共產黨員,是一個多年的紅軍,所以不能不這樣辦”。[32]39

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前夕,有些黨員干部滋長了驕傲自滿情緒,忘記了為民初心,割裂了黨群關系。對這一點,毛澤東洞若觀火。因此,他非常注重革命黨執政之后的變質問題。他認真思考了中國共產黨所面臨的要跳出“政怠宦成”“人亡政息”的歷史周期率,不學李自成,要向歷史與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的新問題。他把中國共產黨自身建設問題擺在了重要議事日程上。毛澤東很善于從中國優秀傳統思想文化資源中汲取治國理政的智慧。譬如《管子·牧民·四維》里指出了禮、義、廉、恥這“四維”的重要性:“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盵33]3《管子·牧民·國頌》進一步指出了禮、義、廉、恥與國家興亡的強相關邏輯:“四維不張,國乃滅亡?!盵33]1熟諳中國傳統文化的毛澤東高度認同管子的上述思想,并把這一思想上升到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政黨倫理高度。在處理劉青山和張子善案件之后,毛澤東再次強調了“治國就是治吏”的治國理政理念:“治國就是治吏。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將不國。如果臣下一個個都寡廉鮮恥,貪污無度,胡作非為,而國家還沒有辦法治理他們,那么天下一定大亂?!瓪堊由?、劉青山時,我講過,殺了他們就是救了二百個,二千個,二萬個啊?!盵34]48

就毛澤東對待自身的維度而言,他首先從嚴格要求自己出發,在日常工作和生活方面對自己嚴苛到了極致。毛澤東深諳儒家思想中關于執政者“政德”的思想?!墩撜Z·為政》有言:“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盵35]17執政之后的中國共產黨要想得到人民群眾及各個民主黨派的擁戴,始終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從理論與實踐兩個層面加強政黨倫理、行政倫理建設。但是,集合概念的黨又是由執掌各級政權的具體的黨員干部群體所組成的,因此,從各級執掌權力的具體的、生動的黨員干部著手就成為政黨倫理建設的關鍵。在思考這一問題時,毛澤東沒有把自己置身事外,而是首先從對自己的自我革命開始。事實上,制度建設的關鍵就在于通過執掌權力群體本身的自覺執行來賦予制度神圣性、實踐性,重點在于教育廣大黨員干部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道德觀和價值觀,永葆艱苦奮斗、嚴以律己、清正廉潔、無私奉獻的品格。

在個人生活方面,毛澤東處處嚴格要求自己。據毛澤東的生活管理員吳連登回憶,毛澤東在中南海是要交租金的,使用桌子、椅子、床等一切家具都要交錢。甚至在公務活動中,毛澤東連喝一杯茶都要交錢。到地方進行調研,食宿等都是一分不少地照價付款。井岡山賓館至今還保留著毛澤東在新中國成立之后重上井岡山時交付食宿費的發票。他于1965年5月22日到29日在井岡山期間,由井岡山管理局交際處開出兩張發票:“一張是00006482號發票,上面寫著:首長伙食費,7天,每天2.5元,合計17.50元;一張是00006484號發票,上面寫著:首長交糧票23斤?!盵36]

在家庭方面,毛澤東不但用言語諄諄教導自己的子女,更用實際行動嚴格教育他們。譬如,他堅決反對子女享受任何與他的黨內職務沾邊的“特殊”待遇。在國民經濟三年困難時期,他的女兒嚴格按照絕大多數普通學生標準獲得配給食物,因而經常吃不飽肚子。他就此指出:“我是國家干部,國家按規定給我一定待遇。她是學生,按規定不該享受的就不能享受,還是各守本分的好。我和我的孩子都不能搞特殊,現在這種形勢尤其要嚴格?!盵37]160

在對待親朋好友方面,毛澤東立下“三原則”,即“戀親不為親徇私,念舊不為舊謀利,濟親不為親撐腰”。毛澤東告知秘書田家英處理他親友來信的原則:“凡是要求到北京來看我的,現在一律不準來,來了也不見;凡是要求我給安排什么工作的,一律謝絕。我這里不介紹,不推薦,不說話,不寫信?!盵37]161毛澤東多次告誡秘書:“我們共產黨的章法,決不能像蔣介石他們一樣搞裙帶關系,一個人當了官,沾親帶故的人都可以升官發財。如果那樣下去,就會脫離群眾,就會和蔣介石一樣早晚要垮臺?!盵38]132毛澤東跟親友“約法三章”:一不要來京看他,二不要來京找他安排工作,三不要借他的名義找地方政府安排工作。

由以上可見,對于毛澤東精神而言,注重實際、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是認識基礎,信念堅定、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是方法運用,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人民至上精神是價值坐標,嚴于律己、率先垂范的無私奉獻精神是實踐品格。這四個層面的精神維度構成了毛澤東精神體系的基本結構與基本內容,以知行統一的存在形式與運行狀態彰顯了毛澤東精神的本體論、認識論、價值論及方法論的內在意蘊與外在表征。

四、毛澤東精神的當代價值

毛澤東精神不僅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重要源泉,同時也是當代中國精神的主要內容與“中華民族凝心聚力的興國之魂、強國之魂”。[6]它對中國共產黨在文化自信、精神滋養、黨性修養等方面有著重要的理論啟發與實踐指南作用。

(一)毛澤東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筑牢文化自信的寶貴財富

文化自信,是以習近平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之后關于自我確證話語的深層邏輯推進,也標志著中國共產黨人對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等結構化、整體性問題認識的深化。習近平在論述“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內涵時指出,其實質就是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不斷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推向前進”。[39]36基于“三個自信”的中國共產黨自我確證話語,習近平又指明了文化自信在中國共產黨人自信話語體系中的基礎性地位。他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黨和人民偉大斗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盵39]36

作為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集體的核心,毛澤東留給中國人民、中華民族與中國共產黨最寶貴的財富,除了毛澤東思想之外,就是毛澤東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進程中所展現出的毛澤東精神。這一寶貴財富,既是毛澤東個人作為中國共產黨人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立場、不畏任何艱難困苦的斗爭意志、艱苦奮斗的革命作風、爐火純青的斗爭藝術的各種優秀品質的體現,同時,也是他長期擔任中國共產黨領袖在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艱苦奮斗的革命實踐中所表現出來的中國共產黨人整體精神風貌的集中體現。毛澤東精神對于追求真理,對于一分為二、批判性地吸收借鑒中國傳統文化,對于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進一步踐行習近平關于“兩個結合”的重要論述,使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進一步實現守正創新,都具有重要的理論與現實意義。為此,新時代的黨員干部,一方面,要學習毛澤東批判性對待中國傳統文化的辯證方法,分清楚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與糟粕,既反對歷史虛無主義、文化虛無主義,又反對不加任何批判分析地全盤照單全收,要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與方法對傳統文化予以現代批判性改造,不斷推陳出新,給予優秀傳統文化以現代形式與現代“出場”的方式;另一方面,要立足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譜系來增強文化自信,就要有大力建設學習型政黨的政治自覺,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要回答好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時代問卷,就必須具有文化主體性,不斷從兩個“老祖宗”(一個是馬克思主義,一個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文化動力與文化智慧,從而真正在守正中不忘本來地創新,在變化中鑄魂定魄地發展,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不斷注入中國文化新元素,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中創新發展具有中國氣派、中國風格的中國馬克思主義。

(二)毛澤東精神是凝聚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磅礴力量的偉大旗幟

作為中國共產黨的偉大領袖,毛澤東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心目中享有崇高的歷史地位,是凝聚億萬民眾同心同德致力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的中國共產黨精神之魂。在中國共產黨百余年的偉大奮斗進程中,以毛澤東為代表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以及千千萬萬優秀的中國共產黨人表現出了崇高的人民立場、優良作風、人格風范與道德修養,而毛澤東精神是其中最具標志性、代表性的精神價值符號。同革命戰爭年代一樣,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同樣不能搞“關門主義”,而要搞“五湖四?!?,要搞“把敵人搞得少少的,把自己人搞得多多的”的統一戰線,減少離心離德的力量,凝聚起澎湃的人心,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愛國主義的旗幟下,把最大多數的人匯聚到黨的周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推進祖國統一大業貢獻力量。這就需要在新時代進一步傳承、弘揚毛澤東精神,特別是其中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價值立場,要將毛澤東精神與習近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理念、人民至上理念、共同富裕理念等結合起來學習,從而形成新時代人民史觀的價值合力,凝聚起最廣大的民心、黨心。為此,一方面,必須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既要繼續堅定不移地推進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積極為全國層面共同富裕探索道路、創造經驗;另一方面,還要關心群眾微觀生活,處理好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住房、醫療、教育、養老等民生問題,把人民至上理念落實到新時代人民群眾的現實生活中。在這一進程中,盡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離我們更近,但是一定要清醒地認識到,中國夢不是在輕輕松松、敲鑼打鼓中實現的,前進道路上一定布滿了荊棘,一定還會有很多新的“雪山草地”“臘子口”。因此,立足新時代,我們一定要弘揚毛澤東精神,進一步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同時要牢固樹立底線思維,在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過程中,凡事要想得更長遠一些、更周全一些,這樣才能在不懈奮斗中贏得歷史主動。

(三)毛澤東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加強黨性修養的鮮活教材

作為中國共產黨優良作風的人格化代表,毛澤東是中國共產黨黨的建設偉大工程的奠基人。他在延安時期總結了中國共產黨的三大優良作風——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與人民群眾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批評與自我批評。由是,形成了中國共產黨源遠流長、深入黨心民心的優良傳統。毛澤東本人在培養、踐行黨的優良傳統的過程中,在億萬中國人民心中鑄就了不朽的豐碑。這突出地表現在他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治黨方面,他強調黨紀嚴于國法,治國的關鍵不是治老百姓而是治官吏;在建黨方面,他非常注重思想建黨,在個人入黨的價值排序上強調思想入黨優先于組織入黨;在革命實踐方面,他以身作則、知行合一;等等。在新時代要大力傳承、弘揚毛澤東精神,尤其要大力學習、弘揚毛澤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時刻擺正自己的位置,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仰,要以在黨言黨、在黨憂黨的憂患意識審視新時代黨的建設所面臨的新問題、新矛盾。黨員隊伍人數、結構的變化,信息傳播環境的變化,時代宏觀背景的變化等,都對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提出了新挑戰。因此,新時代的中國共產黨人一定要大力傳承、弘揚毛澤東精神,進一步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堅定斗爭意志、增強斗爭本領、敢于善于斗爭。每一位中國共產黨人都要增強關于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長期執政的中國共產黨、怎樣建設一個長期執政的中國共產黨的問題意識,在偉大斗爭中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每一位黨員干部都要以新時代黨員干部的黨性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將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革命先驅、革命先烈、英雄模范人物作為榜樣,見賢思齊,時?!凹t紅臉”“出出汗”“照照鏡子”,通過自我革命推動偉大社會革命,努力以良好黨風持續推動政風和社會風氣向上向好。

(四)毛澤東精神是世界人民追求進步的革命動力

毛澤東的影響早已跨越了國界。他還在世的時候,毛澤東思想以及中國革命模式就在全世界追求民族解放、民主進步的國家和地區產生了廣泛影響。1968年5—6月法國爆發群眾運動——五月風暴。當學生們舉著“三M”旗幟游行以表達自己的政治訴求時,不能說他們沒有受到毛澤東革命思想與革命精神的巨大影響。毛澤東精神也引起了以切·格瓦拉為代表的第三世界共產主義革命運動英雄和西方左翼運動象征人物的極大關注,激發了他們的政治運動與文化運動。毛澤東逝世時,包括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主要領導人在內的絕大部分世界政要都對其歷史地位及精神氣質表達了高度的贊譽。瑞典首相奧洛夫·帕爾梅稱:“他關于改造我們生存條件的人的意志力量的思想對全世界人民都產生了影響?!盵40]142巴基斯坦總理佐勒菲卡爾·阿里·布托稱:“毛澤東主席是巨人中的巨人。他使歷史顯得渺小。他的強有力的影響在全世界億萬男女的心中留下了印記?!盵40]30菲律賓總統費迪南德·馬科斯說:“毛主席是一位人類的領袖,歷史的推動者。他是名垂史冊的人物?!盵40]29美國總統杰拉爾德·魯道夫·福特稱:“毛主席是中國現代史上的一位巨人。他是一位其行動深刻地影響了他本國的發展的領導人。他對歷史的影響將遠遠超出中國的國界?!盵40]169時至今日,尼泊爾共產黨還把毛澤東的思想作為“主義”來指導他們的政治行動??傊?,毛澤東及其精神已經成為世界上追求進步的人們認同和膜拜的政治與文化象征符號,依然持續不斷地為亞非拉國家人民爭取民族獨立提供思想武器和精神動力。

五、余? 論

一個民族要想走在時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沒有理論思維;一個民族要想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就一刻也不能缺失民族精神。中國共產黨人的革命精神既是中國共產黨人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世界人民謀大同的百余年歷史進程中所形成的偉大精神,同時也是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并在中華民族精神譜系中發揮著精神導向與引領作用。同樣的邏輯,作為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毛澤東精神既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寶貴精神財富,同時也是中華民族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并發揮著重要的人格引領與精神導向作用。以毛澤東作為主要人格載體的毛澤東精神,與千千萬萬以優秀中國共產黨人名字命名的革命精神一起,構成了中華民族精神譜系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這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中兼具中國共產黨與中華民族雙重主體性的原創性歷史動力。革命精神是抽象的,但革命精神的人格載體是具體的、生動的。人民群眾正是通過毛澤東、周恩來、李大釗、雷鋒、焦裕祿等具體、鮮活、生動的中國共產黨人的具象化精神,看到了內蘊于中國共產黨政黨本體的抽象精神實質。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引領的包括毛澤東精神在內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并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中進一步發揮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精神激勵與智力支持功能,是中國共產黨永葆青春活力、永遠走在時代前列的關鍵所在。

參考文獻:

習近平.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劉振起.毛澤東精神[M].北京: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17.

宋儉,孫康,丁俊萍.毛澤東精神芻議[J].中共黨史研究,2005(2).

宋儉,孫康,丁俊萍.毛澤東精神:一個研究的新視域[J].江漢論壇,2005(1).

宋儉,孫康,丁俊萍.長征精神與毛澤東精神——兼論毛澤東精神的形成[J].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7(2).

宋儉,楊安妮.論毛澤東精神與當代中國精神[J].黨的文獻,2014(4).

許全興.重論“毛澤東精神”研究三題[J].毛澤東研究,2016(4).

尚慶飛.毛澤東精神的邏輯界限、理論內涵與當代價值[J].東岳論叢,2016(3).

周向軍.毛澤東精神:形成、內容和意義[J].東岳論叢,2016(3).

聶家華.對毛澤東精神研究中幾個問題的考察——基于文獻計量學的視角[J].東岳論叢,2016(3).

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2016年7月1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吳德剛.中國共產黨精神品格[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黃宏,主編.井岡山精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習近平著作選讀: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景一宏.弘揚“紅船精神” 領航高校黨建新征程[N].光明日報,2018-06-06.

習近平.論中國共產黨歷史[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1.

劉景泉,張健.毛澤東與中國精神[J].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6).

李永進,劉亦澤.毛澤東與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構建[J].毛澤東研究,2021(6).

李捷.毛澤東對偉大建黨精神的開創性貢獻[J].毛澤東思想研究,2022(1).

劉曉華,陳立勇,管慧.芻議毛澤東的民本觀與鐵人精神的形成[J].學術交流,2010(9).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檔案館,編.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1921—1949):第15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

毛澤東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澤東早期文稿》編輯組,編.毛澤東早期文稿[M].長沙:湖南出版社,1990.

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毛澤東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毛澤東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劉少奇選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楊明清.毛澤東領導方法再認識[J].理論學刊,2012(4).

陳占安,主編.毛澤東領導理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毛澤東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管仲.管子[M].覃麗艷,譯注.南昌:二十一世紀出版社集團,2016.

李忠杰,主編.中國共產黨執政理論新體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孔子.論語[M].楊伯峻,楊逢彬,注譯;楊柳岸,導讀.長沙:岳麓書社,2018.

朱習文,陳衛平.毛澤東重上井岡山 走前結清伙食費[N].湖南日報,2015-06-08.

中國國家博物館,編著.毛澤東[M].2版.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張太原.中國共產黨百年成功的方法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新華通訊社,編譯.舉世悼念毛澤東主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

[責任編輯? 孫小帆]

猜你喜歡
斗爭精神人民至上民族精神
在反“臺獨”斗爭中掌握國家統一主導權
領導干部如何保持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
紅色文化培育民辦高校黨員斗爭精神作用探析
從馬克思的“三大精神”深刻領悟習近平新時代“偉大社會革命”論斷
“人民至上”的真實含義與內在要求
《狼圖騰》與中國的圖騰文化
論“尚中貴和”思想對建構和諧社會的指導意義
淺析古詩文中蘊涵的儒家文化精髓
時代呼喚寫意中國畫
讀懂穆青 弘揚穆青精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