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中自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

2024-04-17 04:09周建新王燕妮
粵海風 2024年1期
關鍵詞:兩個結合以人民為中心

周建新 王燕妮

摘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不僅貫穿著新時代文藝創作發展歷程,對于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而言更是有著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對于文藝工作而言,“兩個結合”是全面把握以人民為中心創作導向的方法論,充分展現了人民的主體性、創新性與能動性。新時代文藝工作在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中取得更大成就,應全面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構建中國文藝自主知識體系,建設高質量文藝人才矩陣,營造良性文藝生態。

關鍵詞:以人民為中心 文藝工作 兩個結合 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強調:“要堅定文化自信、擔當使命、奮發有為,共同努力創造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盵1] 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發展與宣傳離不開新時代文藝的興盛,例如出臺適用管用的文藝扶持政策、創作出凝心聚力的文藝精品、培育出敬業專業的文藝人才等,但根本上還是要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性、創新性與能動性,讓社會主義文藝大花園百花齊放、繁花似錦。因此,面向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時代重任,文藝工作要全面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繼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2],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的思想基礎和精神力量。

一、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要求堅持

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

文藝是時代的號角,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也是國家發展、人民幸福所需,記錄著、展現著、傳播著中華民族不懈奮斗的故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需要立足于中國共產黨百余年的文藝探索實踐和經驗,自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文藝創作導向,不忘本來又面向未來,使中華民族始終保持堅定的文化自信自強,踔厲奮發推動文化強國建設,引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邁向新輝煌。

(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是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的必然要求

沒有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我國正站在新時代偉大變革的新方位,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同時也更需要增強人民力量、提振民族精神,這需要高度重視和充分發揮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作用。因此,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就要堅守文藝“源于人民、為了人民、屬于人民”這一根本立場,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

(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是建設文化強國的題中之義

文化興則國家興,文化強則民族強。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是維系好共同精神紐帶,維護好共有精神家園,促使全民族同心同德共同奮進的重要路徑,要求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全面發展。當前人民多樣化、個性化、立體化的精神文明需求對文藝創作、審美風尚、文化產品提出更高要求。只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持文藝熱愛人民、貼近人民、為了人民,才能為人民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滿足人民精神需求,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推動人民精神生活有更多的獲得感、滿足感和幸福感。

(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是共創現代文明的重要支撐

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建設使命內含著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時代任務,這就要求創造出更多符合人民需求的文藝作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源泉,這些文明的創造者、享用者、評價者正是廣大人民群眾。踐行新的文化使命不能止步于坐而論道,必須體現在文藝創作的實踐行動上,緊緊依靠人民的智慧和雙手來實現。這就要求我們著力突顯人民在文藝中的主體性地位,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同時學習、借鑒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優秀文藝,為文化自信走向自強、中華文化繁榮興盛提供更主動、更持久的不竭動力。

二、在“兩個結合”中全面把握

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

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首先必須明確“為什么人”的問題。[3]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既是馬克思主義同“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深度融合的踐履篤行,也是“堅持人民至上”理論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互相成就”的文藝延伸。在文藝發展的歷史長河中,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必然呈現出新的時代內涵。

(一)全面突顯人民的主體地位與彰顯中華文明優秀傳統價值彼此契合

突顯人民的主體地位,體現的是馬克思主義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最高價值目標,彰顯的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以民為本、民為邦本、天人合一的價值追求。二者彼此契合,強調的是我國文藝工作的意識形態底色和目標主旨所在。從馬克思主義文藝觀立場出發,人民群眾始終是文藝的“劇作家”“劇中人”和“劇評人”[4]。人民是文藝之母,既是文藝的創作者,也是文藝的服務對象。社會主義文藝本質上就是人民的文藝,只有突顯人民主體地位,黨的文藝作品才能夠永久傳承,經住歷史驗證。人民的生產生活實踐創造了豐富的精神財富,脫離了這個基礎,文藝不可能創作出深受人民喜愛的成果。人民創造了源遠流長的文化,蘊含著提振民族自信的磅礴偉力,這是“四個自信”的根源,是我國從自信走向自強的底氣。文藝只有被人民接受、被人民認可,才算是完成創作全過程,才真正被賦予了現實價值,人民的滿意與否始終是檢驗文藝工作成績的最高標準。

(二)充分尊重人民的價值創造與文藝傳承發展創新相互成就

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離不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也離不開與時俱進的創新,傳承和創新的關鍵就是人民的智慧創造,這體現的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成果,彰顯的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同新時代相適應、相協調的革新。二者相互成就,造就了有機統一的新的文化生命體,強調的是文藝的內生動力和自我革新。創新是文藝的生命,是文藝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動力。繼承才能傳承,守正才能創新,文藝要實現創作全過程創新,就要充分尊重、激活人民的創造力、創新力。文藝創新的辦法有千百條,最根本的辦法是扎根人民;文藝創新的工具有千萬種,最牢靠的工具是依靠人民。真正的文藝創新,是扎根人民生產生活基礎上萌芽的,是緊貼人民心聲中產生的,是在直面時代審美趨勢中獲得的。當前,互聯網技術和新媒體改變了文藝形態,要把握文藝新類型、適應文藝新形式、關注文藝新群體,用新政策、新平臺、新方法鼓勵、支持、引導這群民間文藝高手。

(三)深深植根人民的精神需求是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不竭動力

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需求,體現的是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本質的深刻思考,彰顯的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人與人、人與自然平等相處的發展之道,強調的是文藝的供給質量和需求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需要是文藝存在的根本價值所在。面對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文藝應遵循藝術和社會發展規律,及時準確地回應人民與時代訴求。社會主義文藝的繁榮發展、文化強國的建設必然呼喚著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文藝精品。文藝要贏得人民認可,花拳繡腿不行,獵奇尚異不行,心浮氣躁更不行。應精準捕捉新時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用技藝精湛、制作精良、思想深邃的文藝精品涵養人民精神,引領人民的審美追求。當前,我國正在朝向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的目標邁進,這意味著要實現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實現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富裕。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新期待,要求文藝應當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健全體制、激發活力,形成高原高峰并現、人才精品并涌的生動局面。

三、在共創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中踐行

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

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需要多方發力、多措并舉,只有這樣才能以文藝維系好中華民族共同家園的精神紐帶,創造出一種“植根于中國大地的人民文藝和負載著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人的文藝”[5],為實現民族復興提供強大的價值引領、精神支撐和推動力量。

(一)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是根本

堅持和加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根本保證,是文藝創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方向不偏航不偏向的最有力保障。首先,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文藝領域的指導地位。這是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本質要求,是繁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支撐。要將馬克思主義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相結合,堅定不移用這一思想武裝頭腦、指導文藝、推動創作。其次,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是社會主義文藝事業前途命運的關鍵,要堅持文藝為人民創作,文藝碩果由人民共享,保障人民文化權益,激發全民族創新創造活力。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是社會主義文藝繁榮發展的根本舉措,發揚藝術民主、學術民主,營造積極健康、寬松和諧的文藝創作氛圍,推動不同文藝觀念、內容、方法、風格、流派的切磋互鑒。最后,要堅持系統觀念,即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度擘畫文藝發展宏偉藍圖,用普遍聯系的、全面系統的、發展變化的觀點審視文藝工作,為文藝前瞻性思考人民之需、全局性謀劃人民之求提供科學思想方法。

(二)構建中國文藝的自主知識體系是基礎

要立足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實際、新時代文藝發展實際、中國傳統文化發展經驗,主動思考現代文明建設對于文藝發展的新任務新要求,不斷推進文藝創作的知識創新、理論創新、方法創新。首先,構建中國特色的文藝學科體系。調整優化藝術相關學科結構、專業設置,建立健全的學科專業動態調整機制,鼓勵藝術相關學科同社會科學學科、自然科學學科交叉融合,加快一流學科建設。其次,構建中國氣派的文藝學術體系。堅持將馬克思主義文藝觀同中國文藝實踐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自覺回答文藝領域的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彰顯中國文藝的人民之道。最后,構建中國風格的文藝話語體系。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凝練中華文明的文藝基因和獨特精神標識,避免用西方話語裁剪中國審美,全面提升我國文藝的國際傳播效果,深化文明交流互鑒,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

(三)建設高質量的文藝人才矩陣是核心

繁榮文藝,人才先行。廣大文藝工作者是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根本所在。文藝工作者要自覺與黨同心同德、與人民同向同行。首先,提升文藝人才素養。文藝人才應當德才兼修,自覺承擔起時代風氣先覺者、先行者、先倡者的使命,全心全意深入人民、熱愛人民、向人民學習,不斷提高自身學養、涵養、修養。其次,造就青年人才隊伍。將繁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的接力棒交到青年文藝人才手中,將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時代重任大膽交給青年文藝人才,識才、愛才、敬才、用才,引導他們心系民族復興偉業、堅守人民立場,鼓勵他們多創新、出精品、引風尚,支持他們挑大梁、當主角。最后,探索自主培養道路?;貞乃噭撟鲗θ瞬艛盗?、質量、結構的多方面需求,做到“四通”,即專業人才培養的進口與出口疏通、非專業人才與專業人才的晉升渠道打通、行業內人才與行業外人才的流動渠道暢通、中國文明與世界文明的交流交融媒介連通,實現文藝人才培育供給自主可控能力的全面提升。

(四)營造良性的文藝生態是保障

一部好的文藝作品,應當經得起人民評價、市場檢驗、時代考驗,需要積極健康的文藝生態環境予以條件保障。首先是加強政府綜合管理。相關管理部門要緊跟文藝新形態,發現文藝發展道路中的隱藏問題,不斷完善文藝管理的體制機制和管理措施。加強文藝陣地建設和管理,對于丑化人民、無視人民、誘導人民的作品嚴厲打擊。其次是增進行業自律。文聯、作協等行業組織要站在文藝創作管理第一線,發揮自身優勢,加強行業服務、行業管理、行業自律,成為文藝工作者可以自在暢游的文藝世界。最后是人民積極評鑒。人民始終是文藝審美的鑒賞家和評判者,要用好網絡評論工具,認真傾聽人民聲音、順應人民意愿、反映人民關切。

結語

面向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時代重任,廣大文藝工作者責任在肩、大有可為,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在實踐中緊緊跟隨人民群眾的文藝需求,在研究中加強對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的本質探索和規律闡釋,將中華民族深邃豐厚的優秀傳統文化底蘊充分挖掘并創造性轉化,打牢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根基。把立足于黨的文藝工作的不懈探索實踐,反芻并升華為中國經驗、中國理論,拓寬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建設道路。激發全民族的文藝創造活力,加快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建設步伐,為不斷推進文化強國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

本文受彩票公益金資助——中國福利彩票和中國體育彩票、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編號:2022-A-06-(148)-617)。

(作者單位:中國傳媒大學科學研究處、中國傳媒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注釋:

[1] 習近平:《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求是》,2023年,第17期。

[2] 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人民日報》,2022年10月26日。

[3] 朱碧波:《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自主知識體系建設:學理邏輯與實踐省思》,《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3年,第8期。

[4] 周建新:《如何理解新時代我國影視以人民為中心創作導向的內涵和意義》,《粵海風》,2021年,第1期。

[5] 顧平:《對“以人民為中心”文藝觀的新思考》,《藝術探索》,2022年,第3期。

猜你喜歡
兩個結合以人民為中心
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著眼點:“我們正在做的事情”
新時期重談堅持思想政治工作的“兩個結合”
基于“兩個結合”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實踐教學改革探索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中國改革的成功取決于科學的理論指導
關于做好兩個結合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水平
習近平“以人民為中心”群眾觀的邏輯建構
淺議在黨建中貫穿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深刻理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