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讓“參考文獻”做一條可有可無的尾巴

2024-04-17 07:16朱王怡
教學月刊小學版·語文 2024年3期
關鍵詞:統整綜合性參考文獻

朱王怡

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動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的重要指示精神和黨的二十大關于深化全民閱讀活動的重要部署,進一步發揮期刊在全民閱讀活動中的引領作用,中國期刊協會與中國新聞出版傳媒集團共同開展“期刊閱讀新時代——分享好刊,閱讀有我”主題征文活動。本刊編輯部報送的《不讓“參考文獻”做一條可有可無的尾巴》通過初評,被選為 2023 年浙江省“期刊閱讀新時代”主題征文活動優秀作品。在此,我們向作者表示熱烈的祝賀,并感謝所有參與活動的讀者對本刊的支持。我們將繼續堅守辦刊理念,做好學術引領工作,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學術交流與分享的平臺。本期特刊發獲獎作品,以饗讀者,同時歡迎大家分享自己的教研經驗和成果。

曾經,我覺得參考文獻就是拿來充門面的。它就像一條華麗的尾巴,將業內大咖的大名和大作濃縮成一串條碼,裝點在文末。這些文本背后的深意,對我來說遙遠而陌生。所以,這是一條可有可無的尾巴。

直至我在聽課、培訓中反復聽到一個新名詞“單元統整教學”,這種想法才發生改變。為撥開教學上的層層迷霧,我認真研讀了案頭常備的《教學月刊·小學版》(語文),梳理了2023年1月至10月出版的10期雜志,對參考文獻有了不一樣的認識。

一、存疑階段:“這樣做對不對?”

自《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發布以來,基于學習任務群理念的單元統整教學成為熱議的話題。每一個單元都可以進行統整嗎?以什么形式進行統整?統整的過程中又需要注意什么?……一連串問題伴隨著新事物的降臨接踵而來。于是,我以綜合性學習為切入口,開啟了一系列研究。

自三年級起,統編小學語文教材在每年級下冊都編排了綜合性學習板塊。結合10期雜志,我驚喜地發現,刊發的關于單元統整教學(或稱單元整組教學)的文章中有許多都涉及綜合性學習板塊。從標題和摘要中可以看出,這些文章有的指向教學設計與實施,有的指向策略優化,有的指向教學思考。且多篇文章都提到了《課程標準》中與此相關的內容:“設計語文學習任務,要圍繞特定的學習主題,確定具有內在邏輯關聯的語文實踐活動?!?/p>

基于以上文章的驗證,學習任務群理念下指向綜合性學習的單元統整教學是一條可行之路。

二、探究階段:“怎么做才能行?”

上面提到的多篇文章雖然從不同角度展開闡述,但都出現了以下高頻詞:教學要義、活動設計、評價標準。以關于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輕叩詩歌大門”的文章為例,其中兩篇充分關注了學習任務的設計。第7-8期上的《學習任務群視域下“現代詩”單元的教學重構》一文基于語文要素、文體特征、學生發展等不同的立足點,重構教學內容、實踐活動、活動情境,設計出不同類型的學習任務。這些學習任務所延伸出的活動形式豐富,內在關聯性強。與其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第5期上的《以語文實踐活動為主線,落實語文學習任務群——以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為例》一文,文中以積累與梳理、閱讀與表達、實踐與運用為不同的側重點,設計了三種不同類型的學習任務。另外,有的文章還系統闡述了單元整組設計思路。如第1-2期上的《“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學習任務群的設計策略——以四年級下冊“做一本童年詩集”為例》一文,從“聚焦課程標準,確定學習任務”“明確目標內容,研制評價標準”“落實進階活動,實現認知升級”“精選助學材料,實現文化體認”四個方面總結了設計策略??偠灾?,教師以單元統整的形式構建了生活化、情境化的系列學習任務,在評價加持的基礎上鑒定綜合性學習的成效,復盤整個學習活動的得與失。

三、實踐階段:“能不能更優化?”

劉勰所著的《文心雕龍》曾這樣表述:“積學以儲寶,酌理以富才,研閱以窮照,馴致以繹辭?!被趯σ陨衔恼碌氖崂?,我更加明確了關于綜合性學習的單元整組教學設計思路:以一條情境鏈,激發綜合性學習動力;以一串小支架,破解綜合性學習難題;以一套評價表,鑒定綜合性學習成效。

一要立足情境營造。以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為例,本單元具有兩個“第一次”:在本套教材中第一次出現綜合性學習內容;第一次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主題組織單元。這就意味著積淀豐厚的文化底蘊,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將成為本單元貫穿始終的感情線。教師要圍繞這條感情線,創設有價值的情境鏈(如圖1),從生活實踐到內容拓展,再到提煉升華,層層推進,逐漸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與民族情懷,真正落實核心素養的培養。

二要立足支架創設。以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為例,本單元提出了這樣的活動建議:“調查同學的作業本、街頭招牌、書籍報刊等,圍繞生活中用字不規范的情況,開展簡單的研究?!鳖櫭剂x,要引導學生留心觀察生活中不規范的漢字現象。那教師該如何利用僅有的文字提示,多方面指導學生進行實踐活動呢?這就需要教師提供助力思維進階的支架,展開整個活動過程。為此,結合單元內容,可設計活動記錄單(如表1),幫助學生關注不規范用字的使用區域、問題類別以及實際情況。

三要立足評價設計。仍以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為例,本單元語文要素為“根據需要收集資料,初步學習整理資料的方法”。課前,可設計評價量表(如表2),并要求學生對照著它去收集描寫色彩的詩歌。課上,各學習小組展開交流,多形式展示資料,學生再次體會到詩歌獨特的語言。最后,組內根據興趣、收集、摘抄、展示四個維度進行自評和他評。這樣的“逆向設計”有利于師生在教和學的過程中反復回顧目標,矯正教學行為,推動本單元語文要素的有效落實。

如此,整個過程以一系列支架為助學系統,有步驟、有側重、有路徑地提供學法指導,拓寬學生對綜合性學習的認知,實現“活動前有布置,過程中有指導,活動后有交流”。

回顧整個“存疑—探究—實踐”階段,10期雜志中的相關文章作為參考文獻,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研究前期,它們幫我明確了正確的方向,而非糊里糊涂地去規避問題、淡化問題。研究過程中,它們以詳細的案例讓我認識到基本的要義和多元的路徑。至此,這些參考文獻不再是一串可有可無的尾巴,而是我研究路上的基石,亦是我探索路上的階梯,幫助我精準、清晰地把握要點,明確思路,少走彎路。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新華小學)

猜你喜歡
統整綜合性參考文獻
統整教學的策略研究
構建適合學科核心素養轉化的課程統整設計
The Muted Lover and the Singing Poet:Ekphrasis and Gender in the Canzoniere*
統整經典細品析 多維閱讀提素養
定制鋪絲新工藝降低成本提高綜合性能
對小學數學學科統整的探索
Study on 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γ—aminobutyric acid and its receptors
模糊PID在離合器綜合性能實驗臺中的應用
The Review of the Studies of Trilingual Education in inghai
教師在綜合性學習中的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