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文性教學在高校人文通識教育中的提出、實施及意義探究

2024-04-17 08:05張嵐嵐
藝術科技 2024年7期
關鍵詞:通識教育紅樓夢

摘要:目的:在高校人文通識教育中提出互文性教學模式,并探索如何在教學實踐中實施,最后闡明提出和實施互文性教學的意義。方法:首先尋求互文性理論與通識教育目標的一致性,提出互文性教學,并界定概念;其次以《紅樓夢》相關課程為例,具體展示在教學實踐中實施互文性教學的三個層面,即以教師教為主體達成知識的貫通,以學生讀為主體達成能力的培養,以及在教與學中,以悟為主體實現素養的提升。結果:通過探尋互文性教學實施路徑,分析在通識教育中倡導互文性教學的重要意義:建構“通”的知識體系,培養“識”的能力技巧,達成“育”的素養目標?;ノ男越虒W的實施,不僅契合教育目標,還能有效助推通識教育目標的實現。結論:以多元、互動為主要思維特征的互文性理論與高校通識教育的融合,是必要且有重要意義的,不僅能給予人文通識教育理論和方法論的引導,還能有力保證通識教育目標的實現。

關鍵詞:互文性教學;通識教育;? 《紅樓夢》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4)07-00-04

“互文性”由法國學者克里斯蒂娃于1966年首次提出,強調文本的對話互動性和動態生成,“任何文本都是對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轉換”[1]150?!盎ノ男浴苯沂玖巳藗兛陀^存在的認識規律及文本的生成發展規律,即任何思想與文本都不是孤立性和原發性存在的。

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兩個部分,通識教育的目標是在多元化的社會中,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間的知識和價值觀,培養全面、完整、健全的人;而專業教育是培養學生將來從事某種職業所需知識、技能和能力的功利性教育。從教育的根本目的來講,通識教育更能“體現大學教育的本質”[2]4,絕不是高等教育的附屬和點綴。

互文性理論和通識教育對多元和對話有相似的本質關注,共同指向在開放中尋找定位的旨歸。因此,在順應和尊重人們認識規律和文本生成規律的基礎上,將互文性理論引入課堂教學,尤其是人文類通識教育課堂中,提出互文性教學,充分發揮其理論和方法論的雙重建構功用,是十分必要且有重要意義的。

作為中國思想文化寶庫和傳統文化集大成之作的《紅樓夢》,其文本內外,甚至作者主體內部等,處處充盈著對話性,有鮮明的互文性特質,是互文性教學的絕佳范本。同時,作為一曲非功利性詩意生命的頌歌,《紅樓夢》又是對實用功利的專業教育的補足,《紅樓夢》的閱讀與教學是貫徹大學通識教育宗旨不可或缺的一環。本文以《紅樓夢》教學為例,旨在于高校人文通識教育中提出互文性教學,并探索其實施路徑及意義。

1 互文性教學在高校通識教育中的提出

互文性理論關注文本將其他文本納入自身的現象以及文本多聲部的對話過程,其他文本可以是文學文化、社會歷史遺產等,甚至是作者主體內部的多聲部。在克里斯蒂娃不斷發展完善和全球范圍內眾多學者的實踐應用中,互文性理論成為“具有哲學范疇的方法論意義和可用之于實證分析的文本理論”[1]199。

“任何文本都是對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轉換”,包括文學文本、音樂、繪畫等在內的所有意義實踐,都天然具備互文性特質。在課堂教學中采用相應的互文性教學,帶領學生以所授內容為契機重繪人類文學文化歷史等遺產的內在脈絡地圖,是順應文本生成規律的回歸,是探討文本生成庖丁解牛式的游刃有余,合情合理,意趣盎然。

所謂互文性教學,是基于文本天然具備互文性特質的前提,在教學活動中帶領學生挖掘和揭示隱藏的互文本,呈現作者、讀者、文本內外及主體內部的空間及其對話性,還原文本的多聲部及狂歡性,由此呈現出該文本生成的文學網絡和文化庫存,把握該文本在對話過程中的獨特性?;ノ男越虒W與通識教育的理念不謀而合,互文性理論既是通識教育理論觀念的指引,又是教學實踐中可操作的方法論。

2 互文性教學在高校通識教育中的實施

互文性教學在實際教學中是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論,有效達成知識、能力和素養的同步提升。

2.1 開啟互文性教學的對話性——以教為主體達成知識的貫通

文本的互文性是作者在寫作時自覺或不自覺地通過“明引、暗引、拼貼、模仿、重寫、戲擬、改編、套用等互文寫作手法建立”[3]起來的,教師在教學中首先要以宏觀全局的視野描繪出族譜示意圖,展示主文本對他文本的引入與拼接,開啟主文本在思想情感、歷史文化等方面與他文本以及主體內部的對話性。

以《紅樓夢》第一回為例,通過互文性教學,分析《紅樓夢》文本內外與主體內部的互文對話,定位《紅樓夢》的文學史、文化史、思想史及歷史等坐標位置,使學生對《紅樓夢》的繼承性生成和獨特性超越有清晰的宏觀把握。

文本外的對話:“大荒山、無稽崖”的“不可與莊語”式寫作、“一僧一道”的“畸人”形象、太虛幻境真假有無的辯證楹聯等,讓人們看到曹雪芹與莊子道家思想的繼承式對話;補天的女媧、太虛幻境警幻仙姑的出場,讓神話的原型在《紅樓夢》中有了延續;“口吐人言”的頑石與《左傳》“石能言”典故的契合;一僧一道的攜手亮相,提醒人們自明代中后期以來三教合流和心學的哲學歷史背景,《牡丹亭》個人覺醒的繼續前行,才有了清代中期《紅樓夢》寶黛的新人文精神;空空道人的十六字歷程,好了歌及其注解,自然嫁接移植進來佛教禪宗的思想。

文本內的對話:《紅樓夢》文本內部草蛇灰線、伏脈千里的寫作例證之多無須贅述。以第一回為例,賈雨村出場時脂批提醒“‘隔壁二字極細極險,記清”,與后文“只可憐甄家在隔壁”遙相呼應,此類顯性呼應處處可見。另外,較隱蔽的對話如青埂峰下“骨格不凡,豐神迥別”的仙道形象,在凡夫俗子甄士隱的眼中,即成了“瘋癲落脫,麻屣鶉衣”瘋跛道人。這一形象反差的前后對比,使莊子“畸于人而侔于天”的思想昭然若揭,其中所蘊含的“齊物”哲學思想、重德觀念、對現實的憤慨、與世俗對立的觀念、對社會人生的獨特領悟等豐富之意蘊,無限拓展了文本的意義空間。

主體內部的對話:克里斯蒂娃受弗洛伊德的啟發,關注到主體內部的無意識空間與對話,發展出巴赫金對話理論忽略的一個維度。在第一回中,“玉”與“石”所建構的二元對立從哲學層面涵蓋整部小說的形象建構,如“進京求取功名”的賈雨村和“不以功名為念”的甄士隱、“隨分從時”的薛寶釵與“目無下塵”的林黛玉、光宗耀祖的甄寶玉與孽根禍胎的賈寶玉、襲人與晴雯等。這種二元對立凸顯出自然與文化的沖突,二者的糾纏也是釵黛合一的本質內里和作者主體內部對話的外化,是主體無意識與意識的空間顯現。

教師通過互文性教學,引導學生關注文本的開放性和對話性,將傳統課時碎片化、割裂化的知識傳授回歸到文本生成的原生態和語境當中,重新黏合,讓學生看到有生命的知識體系及其歷史建構進程。

2.2 調動互文性教學的偵探性——以讀為主體達成能力的培養

文本的互文性不僅通過明引、暗引等互文寫作手法建立,還通過讀者在文本閱讀過程中的主觀聯想建立。如前文所述石頭“口吐人言”時,就有清代陳其泰的閱讀聯想“石竟能言,可發一笑。石言本《左氏》”[4],以及脂批在第十三回、二十八回、六十六回等處提及《紅樓夢》與《金瓶梅》的關聯“深得《金瓶》壸奧”[5]。

同樣,今天的讀者也可以自比偵探,“去手稿、傳記、思想史、歷史語境中去搜索,發現文本中的秘密”[1]67?;ノ男允俏谋咎烊淮嬖诘目陀^特性,讀者通過文本細讀,調動知識儲備,找出隱藏在文本中的“藕斷絲連”,“不是去發明‘互文,而是要揭示‘互文,并作出有說服力的分析”[6]20。

互文性教學提倡學生細讀文本,偵查其與無限豐富的歷史文學文化文本的對話。筆者曾專門在課堂上做過調查,希望學生在自己的思想史、文化史、文學史等知識庫中,尋找和《紅樓夢》不期而遇的關聯并闡明原因。學生提及和《紅樓夢》相關聯的作品不下50部,跨越了文體、時代、國別以及學科的界限。

互文性教學的閱讀訓練,使學生置身于文本間的對話關系中,更能凸顯文本各自的特性,加深對文本的理解,自然得出對文本的闡釋與評價。傳統的文本閱讀訓練大多是被動接受靜態的文本,而互文性教學在方法論的輔助下,有意識地探索文本的生成過程,能有效激活個人沉寂的知識儲備庫。

2.3 領會互文性教學的異質性——以悟為主體達成素養的提升

互文性教學不僅能完成知識傳授的貫通與文本細讀闡釋能力的培養,更深層意義在于讓學生領會人與人、人與世界甚至主體內部之間存在的異質性,領會展開對話的必然、必要和意義,從而實現人文綜合素養的提升。

不論是《紅樓夢》運用一聲兩歌、一手二牘的寫作手法,還是文本意義蘊含的多重性和多值性,自成書以來,都得到學界和讀者的一致共識:“此萬萬不能有之事,不可得之奇,而竟得之《石頭記》一書。嘻!異矣?!保?]在學習和捕捉這種對話性的技巧運用和思想表達之余,更要體會和領悟其所蘊藏的生存智慧,提高自身素養,擁有在多元世界中通行的價值觀。

首先,在對話中明白他者的同時,更能確立自我?!都t樓夢》勾連起整個中華文化,“如果你想要了解中華民族的文化特點、特色,最好的既最有趣味又最為捷便(具體、真切、生動)的辦法就是去讀通《紅樓夢》”[8]。在繼承與致敬的同時,《紅樓夢》又創造了屬于自己的獨特性:在對話中明白他者,也更加確立自我。

《紅樓夢》中的“空”“色”思想無疑是對佛教禪宗思想的吸收,但曹雪芹加入了“情”,對理想世界的建構和理想人格的塑造使他和作品都擁有了冷眼熱腸、出世又救世的創造性超越;對儒家思想看似矛盾的批判和認可,實際是他對儒家思想批判中的傳承,守禮而超越禮?!斑M入儒、道、釋,又超越釋、儒、道,自成輝煌一大家?!保?]

其次,在認識異質性的對話中,培養個體接納、包容等人文素養,對多元化世界的生存相處也尤為重要?!都t樓夢》的真假有無、一陰一陽、甄士隱賈雨村、賈寶玉甄寶玉、薛寶釵林黛玉的對立統一等,凸顯的是作者作為寫作主體內部的異質性,我們“意識到自我之‘異,了解自我的脆弱,從而有接納他人的能力,幫助他人,寬容他們的脆弱”[1]138。

賈寶玉“準釋迦”“準基督”“無親疏遠近之別”的“不二”觀念,“天上人間諸景備”大觀園的“大觀”視角,《葬花詞》淺吟低唱出對生命無功利性的尊重,等等,《紅樓夢》處處可見的悲憫情懷,正是對異質性存在的包容與寬容。

3 互文性教學在高校通識教育中的意義

通識教育須達成的核心目標,應該包括以下有機融合的三個層面:在知識結構層面獲取跨學科的“通”的知識,從而在能力技巧層面獲取能夠辨識的“識”的智慧與能力,最終實現在價值素養方面獲取多元社會生存所需的“育”人成效。而互文性理論與通識教育上述目標的契合,為二者的融合提供了先天一致性與可行性,互文性教學的提出與實施在高校通識教育中有重要意義。

3.1 開放文本中的閱讀——建構“通”的知識體系

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一起達成高校教育的培養目標。通識教育為學生積累多學科貫通的知識儲備,提供全面完整的多學科視角,“能夠打破學科之間的隔膜,在零散的學科中為學生提供一個比較整全的教育圖景”[2]4。

互文性理論提醒人們,文本不是靜態、封閉和單獨的,文本是動態、開放和包含他者的,正如烏里奇·布洛赫的總結,“文本不再是封閉、同質、統一的;它是開放、異質、破碎、多聲部的、猶如馬賽克一樣的拼貼”[10]。

和互文性理論所揭示文本的“套盒”效應一致,互文性教學能夠最大限度地帶領學生打開和擴大文本層面,除了關注語言學、文學之外,還要跨越心理學、社會學、歷史學等其他學科,建立起跨學科的聯動分析,實現對文本真正意義上的全方位解讀。如前文所述,對《紅樓夢》第一回的互文性分析教學,需要在語言學基礎上,跨越文學、神話學、哲學宗教、心理學、歷史學等,才能梳理其思想情感的血脈發展,知其所來,識其所在,明其將往?!盎ノ男詣t揭示出作家作品的文學、文化血脈,有助于認清文本中獨創內容與非獨創內容的關系——顯然,有了這一維度,我們對于文學作品的認識會更全面,更深入?!保?]3

3.2 文本旅行中的探索——培養“識”的能力技巧

互文性理論給予讀者和闡釋者很大的權利和自由度。相較于作者的互文性創作而言,文本的互文性分析和闡釋更大程度上憑借閱讀過程中讀者和研究者的互文性閱讀來實現。因此,在互文性教學中,教師除了要建構跨學科的知識體系外,更重要的是引導和培養學生在文本中旅行,并科學探索文本互文性的興趣與能力。

首先,互文性閱讀需要頭腦風暴式的主動參與,可以激發學生閱讀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面對開放的文本,學生有意識地進行互文性閱讀,偵查文本中暗含的他者以及對話雙方的位置與互動關系。

其次,互文性閱讀不是天馬行空的無邊界主觀臆斷,互文性閱讀“也需要一個度,不能讓讀者想象代替作者想象”[1]31,可以培養學生科學辨析即“識”的能力技巧。

要想科學地進行互文性闡釋,而不是陷入主觀臆測,需要增加整體知識儲備,統攬全局、知全貌,切不可管中窺豹、盲人摸象。正如克里斯蒂娃所說的,“在著手互文性分析以前,要閱讀整體文本,不僅是含有分析對象的整部作品,還包括作者所寫的所有文本,這樣才能充分地讀出其中各種多聲部的意思,才能夠真正進入文本的豐富的世界”[1]32。

因此,在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基礎上,只有閱讀最大范圍的整體文本,才能真正進入科學的互文性分析。只有了解曹雪芹的家世背景、生平經歷、交游唱和等最大范圍的整體文本,才能科學闡釋《紅樓夢》的多聲部,培養學生甄別、辨析的“識”的能力。

3.3 多元社會中的對話——達成“育”的素養目標

與重實用功利性的專業教育的技能培養相區別,通識教育“能夠指導學生響應人生的意義、價值、目的等問題”[2]4,關注人格、素養、價值等非功利性的精神內核,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的人和國家的公民。社會的人需要具備在與他者共存的多元社會關系中,通過對話達成更好的自我發展和與他者共處。

互文性理論不僅是文本認識理論,還是全球多元化背景下的思考與問題應對?;ノ男岳碚搹母旧嫌|及并嘗試解釋、解決異質性的共處對話問題,“‘互動'‘多元這兩大思維特征是支撐起互文性理論體系的支柱與核心”[1]36?!啊p值性是‘對話復雜性的最大化,它的目的不是綜合,而是讓對立并存?!保?]16-17

從文本分析到多元現實世界中與異質性的對話并存,互文性教學可以引導和培育學生全面的社會生存理念、生存智慧及價值觀。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們需要挖掘個人的異質性,每個人的獨特性,而這個獨特性同時又具有可分享性,能夠尊重他人。它的實現基于各種方式的交流,包括語言,包括對話,包括人文科學,也包括人與人之間的寬容”[1]118。

從聚焦個體內在之異到倡導集體內部、國家與國家、民族與民族之間異質性的對話與共存,互文性教學從學術關聯到現實世界,從課堂內走到課堂外,建立起尊重與包容共處的人文精神,推動著學生的人格培育與人文素養提升。不管是飄飛無依的桃花與李花,還是正自芳菲的柳絲榆莢;不管是生為“下賤”的丫鬟奴仆,還是出身王公貴族的小姐公子,曹雪芹都以“大觀”的天眼視角,表達了對生命無差別性、非功利性的包容與尊重。

4 結語

互文理論的引入不是目的,有意識、自覺地在教學實踐中運用該理念和方法才是宗旨和目標?;ノ男越虒W的提出及實施,可以有效促進高校通識教育目標甚至教育目標的達成:在教學中實現跨學科知識的貫通;在實踐中強調教與學的齊頭并進,進而重在學生主動性的調動與培養;從象牙塔走進多元現實世界,倡導與他者的對話共存和對異質性的包容尊重。

參考文獻:

[1] 朱莉婭·克里斯蒂娃.詞語、對話和小說[M]//朱莉婭·克里斯蒂娃.主體·互文·精神分析.??塑?,黃蓓,編譯.上海:三聯書店,2016:150,199,67,138,31-32,36,16-17,118.

[2] 金耀基.論大學通識教育的本質與意義[J].現代大學教育,2021(5):4.

[3] 秦海鷹.互文性理論的緣起與流變[J].外國文學評論,2004(3):29.

[4] 曹雪芹.桐花鳳閣批校本《紅樓夢》[M].陳其泰,批校.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1:93.

[5] 俞平伯.脂硯齋紅樓夢輯評[M].北京:中華書局,1960:169.

[6] 陳洪.互文視角下的中國文學經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20,3.

[7] 曹雪芹.戚蓼生序本石頭記[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1.

[8] 周汝昌.紅樓夢與中華文化[M].北京:中華書局,2009:4.

[9] 劉再復.紅樓哲學筆記[M].上海:三聯書店,2009:8.

[10] 陳永國.互文性[J].外國文學,2003(1):80.

作者簡介:張嵐嵐(1978—),女,河南平頂山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古代文學、戲劇文學。

猜你喜歡
通識教育紅樓夢
《紅樓夢》處處都是慈悲
論《紅樓夢》中的賭博之風
從《紅樓夢》看養生
話中話:《紅樓夢》直接引語中的元話語分析
《〈紅樓夢〉寫作之美》序
別樣解讀《紅樓夢》
通識教育背景下行政文秘專業建設的改革與實踐
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在高校通識教育中的作用探析
通識教育與自由教育
工程教育認證模式T的人才培養模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