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項目式學習研究

2024-04-20 06:53張海兵
文教資料 2024年1期
關鍵詞:項目式學習實施路徑語文素養

張海兵

摘 要: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更加注重語文知識和技能的傳授,而忽視了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因此,本文提出將項目式學習應用于小學語文教學中,并從小學語文項目式學習的內涵、基本特征、價值等方面進行分析;同時提出小學語文項目式學習的實施路徑,即創設真實的問題情境、科學運用思維導圖、鼓勵小組合作探究和創新教學評價體系,進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關鍵詞:小學語文;項目式學習;語文素養;實施路徑

當前,小學語文教學面臨著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脫節、教學方式難以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教學評價過于重視考試成績等困境。這些困境使得傳統的語文教學必須走向新的改革,因此引入項目式學習成為必然選擇。

項目式學習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的新型教學模式,是以項目為驅動,以學生自主探究、自主學習為方法,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達到學生深度掌握課程知識、提升綜合能力及素養的教學目標。[1]項目式學習能夠跨越學科邊界,促進知識的整合與應用;強調實踐與合作,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同時也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與探究精神,使他們具備更好的適應能力和創造力。

一、小學語文項目式學習的內涵及基本特征

(一)內涵

小學語文項目式學習,是將“項目學習”的方式引入小學語文學科教學中,以項目為紐帶,在項目設計中,通過對項目的探求,最終完成項目。小學語文的項目設計基于學科素養和學生發展需求,整合學習任務群,明確學習主題,創設真實情境,規劃任務步驟[2],將適宜的文本、主題等內容進行協調組織,進而培養學生的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

小學語文的項目式學習是基于尊重兒童年齡與認知規律,有目的、有計劃地以語文學科為主,以跨學科整合為路徑,連接書本知識和真實世界,讓學生參與設計和執行問題,以項目的形式進行探索和學習,其目的在于讓學生融入有意義的語文學習中,鍛煉學生融會貫通、思考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習興趣,發展學生個性,培養關鍵能力,彰顯文化自信。

(二)基本特征

1. 情境性

小學語文項目式學習通常是創設真實或模擬的情境,將課堂知識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經驗緊密地結合,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解決問題或完成任務。如編排一個故事、籌辦一個節日活動或進行一次探險活動,這些情境既涵蓋了生活實際,又融入了其他學科元素,使得語文學習突破了傳統的課本與課堂的界限,擴展到了更寬廣的社會文化領域,從而提高學生的情境應用能力和跨學科整合能力,同時激發其學習興趣和主動探究的精神。

2. 整合性

一方面是聽、說、讀、寫技能的深度融合,讓學生在真實的或模擬的項目活動中運用所學的語文技能,如閱讀、寫作和口語交流等。通過這樣的整合,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語文學習的實際應用價值,同時培養他們的綜合思維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另一方面是課程資源的整合,包括語文學科各部分學習內容的整合、語文課程資源與其他學科資源的整合、紙質資源與多媒介資源的整合、學校課堂與社會實踐的整合等。[3]這種整合能夠推動學生在跨學科的背景下應用語文知識,提升課堂學習的實踐性和生活化,旨在打破學科壁壘、拓展學習資源,為學生構建一個能夠拓寬知識視野和提升實踐能力的環境。

3. 任務驅動性

通過項目驅動性教學,將學習重點放在解決實際問題上,并將課程內容與真實世界的問題相關聯,具有現實價值。同時,結合大語文的概念,進一步拓寬語文學科的邊界,以項目化形式串聯語文學科閱讀理解、寫作能力以及文學欣賞等關鍵內容,與歷史、科學、藝術等學科知識交叉融合,促使學生多維度理解和內化知識,培養他們的跨文化理解力、批判性思維及創新表達能力。整個學習過程既注重知識的深度和寬度,又注意讓學生通過親身實踐來獲得體驗和進行反思。

4. 實踐性

學生在參與語文項目的設計、實施和評估等全過程中,將語文知識與現實情境相聯系,運用于實際問題解決中。同時,學生還能感受到廣闊的生活中蘊藏著豐富的語文學習資源,親身經歷并體會語文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和內在意義,充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在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提高了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

二、小學語文項目式學習的價值探索

(一)提高語文學科的綜合育人價值

小學語文項目式學習課程開發以學生為出發點,關注不同學段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挖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動機和學習“生長點”,讓他們在項目式學習中拓寬語文學習邊界[4],從而提升他們的綜合能力和創新意識。在項目式學習中,學生需要進行調研、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等一系列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活動,這使得他們在語文學習中真實地感受到語言的力量和價值。同時,項目式學習還提供了讓學生運用語文知識進行交流、表達和合作的機會,培養了他們的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

(二)提高學生在真實生活中的參與度

小學語文項目式學習中,通過設計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課題和活動,學生可在真實或模擬的生活場景中運用語文知識和技能。這種教學模式鼓勵學生走出課堂,與自然和文化環境互動,提高他們對周圍世界的觀察力和思考力。例如,在一個以“健康飲食”為主題的探究項目中,學生可以閱讀關于健康飲食的故事或文章,學習如何描述不同的食物及其營養價值,運用恰當的語言分享設計的營養食譜,以及思考健康生活的重要性。通過這些學習活動,學生得以在現實生活中應用語文知識去獲取信息,與他人積極交流,主動表達自己的觀點,從而提高在現實生活中的參與度。

(三)促進學生深度學習

小學語文項目式學習通過設計涵蓋現實生活問題的項目任務,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和主動學習精神。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僅需要理解和掌握語文基礎知識,還需要進行深入的信息搜集、數據分析、批判性思考。這種學習方式推動了學生從表層記憶走向深層理解,從單一知識點的學習轉變為跨學科知識的綜合運用,從而實現了知識的內化和技能的提升,促進了深度學習的發生。

三、小學語文項目式學習的實施路徑

(一)創設真實的問題情境,激活學習動機

小學語文項目式學習要體現語文學科的主體性,以學習項目為載體,注重語文學科真實的學習情境,體現語文核心知識的再建構。讓學生在情境中經歷提出問題—建立新舊知識與生活的聯系—創新性表達研究結果的實踐歷程。在這種學習模式下,教師會選擇一個具有現實意義和啟發性的問題或情境,讓學生在探索問題的過程中,靈活運用語文知識和其他學科知識解決問題。在問題驅動下,學生需要通過收集信息、分析問題、提出假設、尋找解決方案等一系列活動來解決問題,這種問題解決式學習更具有參與性和探究性,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

(二)科學運用思維導圖,促進深度學習

在項目式學習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參與整個學習與探究過程,但這并不意味著教師要做學生學習的旁觀者。當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出現問題或需要教師幫助時,教師應當借助一些“學習支架”,讓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時有一定的支撐。[5]思維導圖是一種圖形化工具,能夠幫助學生整理信息、梳理思路,進而深入思考問題并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教師應引導學生科學運用思維導圖,促進深度學習。學生可通過繪制思維導圖,將學習信息呈現在一個圖形化的結構中,從而更清晰地掌握所學內容,厘清主次關聯,形成系統性的認識。學生還可以在圖上建立各種信息關系網,從而深入思考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拓展思維廣度和深度,提升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能力。

(三)鼓勵小組合作探究,提升學習效能

合作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鼓勵小組合作探究,對學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教師可將班級學生分成各個小組,鼓勵各小組成員在共同合作中實現個人和小組的共同進步。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培養他們的溝通協作能力。學生在與他人的合作交流過程中,可以取長補短,提高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同時,小組合作學習也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增強他們語文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學會了在探究中共享知識,在思維碰撞中解決問題,培養了批判性思維和創新能力。此外,小組合作學習還能夠促進學生的情感發展,增強他們的團隊意識和集體榮譽感??梢哉f,學生在小組學習中獲得的不僅僅是語文知識上的提升,更重要的是思維、情感和人際交往等方面的發展。

(四)創新教學評價體系,注重成果延續

小學語文課堂中傳統的評價方式側重于知識和技能的評價,而在項目式學習中,則更加注重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和成果的延續性。首先,創新教學評價體系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法。除了傳統的筆試和口試,還可以結合學生的項目報告、成果展示、實踐表現、解決問題的能力等進行綜合評價。通過多種形式的評價,更全面、準確地了解學生項目學習中的真實表現和能力。其次,評價過程中要注重對成果的延續性的評價。學生通過實際操作和探究,形成的成果應該得到遷移和運用。評價過程不僅要注重學生在項目學習期間的表現,還需要關注學生如何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將成果應用于實際生活中,從而實現知識的延續和轉化。最后,評價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思維和創新能力的評價。項目式學習強調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造力,評價機制應該關注學生的思考過程、問題解決能力、創新能力等方面,可以通過觀察學生的思維導圖、解決問題的方法、提出的新觀點等進行綜合評價。

四、小學語文項目式學習中的活動案例設計

義務教育教科書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學習內容設計從項目式學習視角出發,緊密圍繞自然與科技主題,通過《琥珀》《飛向藍天的恐龍》《納米技術就在我們身邊》和《千年夢圓在今朝》四篇課文,引導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深入了解自然界奧秘和感受科技的魅力。示例如下(見表1)。

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扮演著引導者和協助者的角色,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導??梢哉f,在項目式學習中,教師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鼓勵他們主動探索,發現問題并尋求解決方案。而學生在獲得語文知識的同時,更重要的是提升了自主學習、批判性思維和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李海霞.基于整體單元的小學語文項目式學習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3(29):81-83.

[2]仲劍峰.走向融通的小學語文項目化學習[J].教育視界,2023(27):43-47.

[3]劉迪,榮維東.語文項目化學習研究現狀、問題與展望——基于基礎教育語文專業期刊載文分析[J].語文建設,2023(17):27-32.

[4]朱娟.小學語文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課程開發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23.

[5]楊秀東.項目式學習在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中的行動研究[D].伊寧:伊犁師范大學,2023.

猜你喜歡
項目式學習實施路徑語文素養
項目式學習在應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養中的探究
在初中物理中實施項目式學習
網絡信息平臺支持下的PBL英語教學實踐與研究
基于項目式學習的大學英語翻轉課堂教學研究與實踐
高校紀檢監察工作實施“三轉”的思考
一項必須做好的育人工程
創新創業教育融入高等學校人才培養體系的實施路徑研究
時事資源讓高中語文課堂錦上添花
開放教學,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影視資源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