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北疆文化外宣翻譯困境

2024-04-20 14:23哈麗雅
鹿城學刊 2024年1期
關鍵詞:外宣翻譯文學翻譯文化差異

哈麗雅

摘 要:隨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深入,全球化發展不斷推進,區域文化外宣翻譯成為國家文化“走出去”的關鍵一環?!氨苯幕笔侵腥A文明的延續和發展,在推進中國多民族國家建設發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方面作出重要貢獻,也是中華文化外宣翻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由于不同文化之間必然存在某種“不可通約性”,使得外宣翻譯活動始終存在難點。文學作品是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文學翻譯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徑。從跨文化傳播學科與翻譯學科理論視角出發,淺析“北疆文化”外宣翻譯過程中文學翻譯面臨的困境,理清其中的文化差異現象,以期幫助提升文學翻譯質量,增強“北疆文化”外宣翻譯成效。

關鍵詞:北疆文化;外宣翻譯;文學翻譯;文化差異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the Difficulties in Cultural Diplomacy Translationof Northern Border Culture:A Case Study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Haliya

(College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Hohhot 010022)

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concept of “building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and the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globalization,regional culture publicity translation has become a key link in the “going out” strategy of national culture.“Northern Border Culture,” as a contin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ivilization,has mad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advance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multi-ethnic nation and the forging of a shared national identity,and it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Chinese cultural diplomacy translation.However,due to the inevitable “incommensurability” between different cultures,difficulties always exist in the translation for cultural diplomacy.Literary works,as important expressions of culture,and literary translation,as a crucial channel for cultural exchange,face challenges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ng Northern Border Culture for foreign audiences.This study,starting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translation studies,examines the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in the literary translation of “Northern Border Culture,” clarifies the phenomena of cultural differences,and aims to help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and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ultural diplomacy translation of “Northern Border Culture.”

Key words:Northern Border Culture;Cultural Diplomacy Translation;Literary Translation;Cultural Differences

北疆文化在歷史上由居住在這一地域的匈奴、鮮卑、突厥、回鶻、契丹、蒙古等民族在交流交往交融中形成的,包括游牧文化、漁獵文化、農耕文化、長城文化、黃河文化、紅色文化等諸多層面,創造出極為豐富的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1]想要深入了解北疆區域的生產方式和精神文化內涵,文學作品是不可忽視的重要路徑。文學作品能夠反映社會變遷、民族特征以及地域風貌,代表著國家、民族變遷中世代智慧與精神的結晶。北疆文化代表性文學作品不在少數,《蒙古秘史》《蒙古黃金史》《蒙古源流》被稱為蒙古民族三大歷史著作,其中《蒙古秘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世界著名文化遺產。英雄史詩《江格爾》被譽為中國的“少數民族三大史詩”之一。這些文學作品相繼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并引起熱烈反響,促進了不同文化之間的歷史文化接觸。因此,文學翻譯可以幫助讀者了解源語言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同時也能夠促進國家與民族之間的融合發展。

20世紀80年代跨文化傳播學科與翻譯學科在我國嶄露頭角,這兩門學科有一個共同之處在于都是從傳播學、語言學、社會學、信息學等學科引申而來并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更主要的一點是,這兩者之間相互滲透且融合,翻譯的本質目的是為了跨文化傳播,而跨文化傳播交流也必定依靠翻譯才能夠進行。因此,任何時候跨文化傳播與翻譯兩者都是密不可分的。

然而,在全球化發展過程中,在不同的歷史背景、地理環境、語言、政治、價值觀等眾多因素的作用下,人們形成具有各自地域特色的意識形態與價值觀,很容易在跨文化交流過程當中產生內涵錯層與價值沖突。如何在不同文化的交流與融合發展進程中減少信息差,甚至消除文化差異帶來的障礙,提升文學翻譯的準確性,這些是跨文化傳播與翻譯活動一直以來所追尋的目標。造成北疆文化外宣翻譯困境的成因主要有歷史文化、意識形態與譯者主體性,對三個成因進行分析并探討相應的翻譯策略。

一、北疆文化外宣翻譯困境的主要成因

(一)歷史文化差異

歷史文化是每個民族在漫長歲月中的經驗沉淀。歷史文化可以通過地域、政治、語言、建筑、文學、藝術、服飾等多個維度顯現,是人類文明發展的精髓,承載著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歷史經驗與智慧財富。歷史文化具有獨特性,可以幫助人們了解其自身文化淵源與特點,從而形成民族認同來提高文化自信。文學作品結合了歷史文化背景、社會特征及人文精神等眾多要素,原作者往往會通過文學作品將歷史文化特征表現出來。因此,文學翻譯從來都不是簡單的文字表層含義的搬運,而是需要譯者深入源語言文化背景,了解其文化內涵才能夠減少文化差異對譯作帶來的影響。

以黃河文化為例,在整個黃河文化史中,不少民間故事中都蘊含著“龍”文化的元素,其中“龍”象征著權力與尊貴,是象征祥瑞與吉兆的吉祥物。這一象征意義貫穿于整個中華歷史,例如中國古代皇帝的稱呼為“真龍天子”,皇帝的身體則是“龍體”。同樣,在中國現代社會中,“龍”文化審美意識滲透進社會文化的方方面面,中華民族自稱為“龍的傳人”,龍早已成為華夏文明的“文化符號”。然而,在西方傳統文化當中,龍通常被描述為兇猛、惡劣的生物,尤其在中世紀的故事與神話中它們被描述為惡魔和邪惡的象征。因此,譯者在面對中西文學作品互譯時尤其要注意歷史文化導致的語義差異,避免在北疆文化傳播過程中造成文化折扣以及譯語讀者的理解偏差。除此之外,由于中西文化不同的語言系統必然會導致不同的語言表達習慣,譯者需要深入了解雙方語言符號系統,方能熟練運用翻譯策略。必要時也要根據不同的語境與文化背景進行適當的轉換和解釋,確保文學翻譯的準確性與文學作品的價值保留。

(二)意識形態

意識形態作為一種觀念的集合,支配著人類的行為,是人腦中的一種機制。意識形態源于所處社會,也就是說人的意識形態在政治、環境、教育、價值取向等因素的作用下形成不同的認知結構。意識形態是抽象思維,是個體精神形式的主要構成部分,也是所屬社會上層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

那么在文學作品當中意識形態有何作用呢?又是如何造成文學翻譯活動中的文化差異的?首先,原作者自身價值觀體現出所處社會的意識形態特征,在文學創作過程中將這種意識形態賦予作品中,使文本突出鮮明的民族文化色彩。其次,譯者個性化的價值體系與譯語讀者的接受習慣也是文學翻譯需要重視的關鍵一環。這些意識形態范疇同歷史文化一樣能夠造成文化差異,給文學翻譯工作增加難度。以“individualism”為例:這個詞在西方國家表示“個人主義”,西方國家一向將個人利益放在首要位置,認為個人才是主要的,代表個人的奮斗、進取心。我國強調集體主義,個人利益不能凌駕于群體利益之上,過分看重個人利益會被理解成“自私”,倡導團結、友愛、奉獻精神。[2]因此,面對此類意識形態沖突時,譯者必須熟知源語、譯語文化背景與文化差異,適當地用其他等值詞匯代替或添加解釋說明才能夠使譯語讀者正確體會原作者傳遞的思想情感與目標意圖。

(三)譯者主體性體現

在文學翻譯的整體過程中譯者處于中心位置,對譯語文本的走向與結果起著決定性作用。譯者的主體性受文化地位、主觀意識等因素的影響,在翻譯活動中表現出一種主觀能動性,又稱譯者創造性。譯者的主體性往往以主體意識、倫理意識與創造行動等關鍵要素構成,這些要素使得譯者主體化且貫穿于整個翻譯過程??梢哉f,在文學翻譯過程中完全不展現譯者主體性的概率是幾乎不存在的。然而,譯者的主體創造在翻譯中的作用具有雙面性,有利弊之分。文學翻譯是譯者對文學作品的再創造過程,而譯者的再創造需把握分寸,要將其掌握在適當的“度”中。例如,由于新聞的政治性特征,譯者主體創造具有局限性,能夠運用的翻譯策略較為單一,一切以確保新聞事件真實性為第一要素。相比之下,文學翻譯卻十分需要譯者主體創造性行為,在保留原作品精髓、內涵的前提下,譯者主體性有助于縮小文化差異、提升文本傳播效果。譯者適當的主體創造性行為會促進文學翻譯質量的提升,而過度的主體性表現通常被稱之為譯者創造性叛逆,是造成個性化翻譯、誤譯與漏譯等現象的“罪魁禍首”,但也并不意味著譯者完全不能表現出創造性叛逆行為。因此,文學翻譯是否能取得好的效果,關鍵在于譯者在發揮其主體創造性的同時,能尊重原作者,對原作保持忠實性原則。

二、北疆文化外宣翻譯中的文學翻譯策略

(一)靈活運用翻譯方法

在外宣翻譯過程中,通常會遇到語言不對等與文化沖突等情況,那么此時就需要譯者靈活運用翻譯方法。一直以來,學者們關于直譯還是意譯各執一詞,相關爭論從未停止。直譯提倡既要保持原文內容又要保持原文形式,而意譯提倡自由翻譯,它只保持原文內容,而不保持原文形式。值得一提的是,直譯并不是死譯或硬譯,在不違背語言規范的情況下它能夠完整再現原文內容與形式,使譯語讀者感受到原作者的寫作風格。意譯也并不是完全脫離原文的自由翻譯,而是致力于用規范的目的語語言表達原文思想,為更加貼近譯語讀者的閱讀習慣與文化背景合理地改動原文的語言表達形式。除此之外,常見的還有關于歸化與異化翻譯策略的問題。異化是指在文本翻譯中更多地保留原文形式,貼近源語系統、文化特征,傾向于使譯語讀者能夠接觸到原文“全貌”。與之相反,歸化則更傾向于為使譯語讀者容易理解而更加符合譯語文化。[3]

但無論哪種翻譯方法都必須要尊重原作者、原作以及源語文化。在翻譯中選擇直譯還是意譯、歸化還是異化,從來都不是二元對立的,也不是一成不變、墨守陳規的,而是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酌情處理。也就是說,根據實際的文本類型、翻譯目的、讀者需求等因素決定翻譯的方法與策略才是最恰當的。

(二)引入動態對等

奈達提出翻譯的“動態對等”原則,又稱“功能對等”原則,關注各種語言和文化因素對人們信息接受的影響?!皩Φ取钡谋举|概念是指在忠實原文的基礎上,對原文內容或形式進行調整,其目的是為了給譯語讀者提供閱讀便利。語言文字具有悠久的文化傳播歷史,翻譯則是跨語言的交流活動,翻譯的最終目的顯然是為了跨文化傳播。那么,既然翻譯的初衷與目的都是為了文化交流,就不應當局限于某一種翻譯策略或是某種形式上的對等,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用宏觀視角實現源語、譯語文本的動態對等。

文學翻譯中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影響著動態對等概念,那便是譯語讀者。以往的翻譯活動中,將讀者地位理解為被動的文本接受者,而事實上讀者的接受行為是積極主動的,可以直接檢驗譯語文本質量與傳播效果。這一理論被稱之為“接受美學”,又可稱為“接受理論”。這一文學理論否定了作者中心論與文本中心論,強調讀者創造性對文本及翻譯過程的決定性作用。[4]因此,在文學翻譯過程中充分考慮各種影響因素,既要保持原文風格與內涵,又要獲得良好的傳播效果,實現原文和譯文的動態對等。

(三)發揮譯者主體創造性

多年來,有關譯者主體性的話題討論成為譯學界核心關注點之一。對譯者主體性的研究也從翻譯的靜態結果分析轉變為翻譯的動態發展中譯者主體性生成的討論??v觀整個文學翻譯過程,它延續著原作的生命力,同時也是對原作的再創造活動。這其中必定依靠譯者對原作的“理解、搬運、加工”等主體創造性,但這并不意味著譯者可以肆意發揮,改變原文思想,而是要忠實于原文、履行譯者的責任、捍衛翻譯的根本價值以及實現文學翻譯的本質目標。作為譯者,要用心閱讀、揣摩原作,力求將原作的精髓與原作者的精神帶給譯語讀者,并在此基礎上追求文學審美及翻譯審美,滿足讀者的精神、審美需求。除此之外,譯者還需掌握不同的專業知識與生活常識。翻譯學科本身與多種學科相關,并且文學作品當中會出現各種不同種類學科專業知識及歷史文化常識,譯者需要拓展自身知識面來應對翻譯過程中出現的各種難題。譯者還需擁有豐富的翻譯經驗、扎實的翻譯理論功底以及熟練的翻譯策略技巧,譯者個人能力與經驗是考驗文學翻譯作品是否成功的關鍵。

三、結語

綜上所述,由于歷史文化、意識形態及譯者主體性體現等方面的差異,北疆文化外宣翻譯當中會面臨許多文化差異。文學作品作為文化交流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需要不斷開展對其的翻譯工作,文學翻譯不僅要求譯者提升文學功底、外語能力,更需要譯者跨越文化鴻溝,克服文學翻譯難題?!耙磺€讀者眼中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譯者并不能滿足所有讀者的需求,只能根據不同的文學載體與文化背景調整翻譯策略、引入動態對等、合理發揮譯者主觀能動性來解決翻譯中出現的問題。

參考文獻:

[1]李大龍,劉壯壯.試論北疆文化的范疇、內涵與價值[J].內蒙古社會科學,2023,44(5):2、33-39.

[2]岳好平,范星.文化差異對文學翻譯的影響及翻譯策略的選擇[J].海外英語,2023(7):217-219.

[3]金媛,胡燕娜.試論歸化和異化視角下對于孫悟空言語幽默的翻譯策略[J].海外英語,2022(21):14-15、38.

[4]奚莞婷.接受美學視角下女性化妝品廣告翻譯策略研究——以某品牌為例[J].大眾文藝,2023(18):62-64.

[5]郝小磊.英漢翻譯中處理文化差異的翻譯策略[J].中國民族博覽,2023(12):235-237.

[6]李媛.淺析文化差異對翻譯策略的影響[J].漢字文化,2023(16):166-168.

[7]嚴楨.淺析文化差異對翻譯策略的影響[J].校園英語,2021(35):241-243.

[8]劉云虹.文學翻譯生成中譯者的主體化[J].外語教學與研究,2022,54(4):590-599、640.

[9]唐姬霞.地域文化對中外語言文學翻譯實踐的影響[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23(6):81.

[10]王麗麗.文學翻譯中的中西文化差異與困境[J].文學教育(上),2022(8):184-186.

(責任編輯 吳烏英嘎)

猜你喜歡
外宣翻譯文學翻譯文化差異
國際傳播視閾下的外宣翻譯特點探析
文學翻譯主體的詮釋學研究構想
江西省高校門戶網站外宣翻譯現狀研究
以《傲慢與偏見》為例探討情景語境理論觀下的文學翻譯
文化差異對初入國際市場的法國中小企業影響分析
文學翻譯中的文化缺省及其翻譯策略探究
淺析中西方文化差異對英語翻譯的影響
翻譯詩學操縱下的文學翻譯研究
跨文化意識下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外宣翻譯的研究
對外漢語教材出版的文化差異沖突與融通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