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洋文化視角下的廣西京族漁民題材繪畫研究

2024-04-25 15:49劉培培郭剛
美與時代·美術學刊 2024年2期
關鍵詞:海洋文化京族

劉培培 郭剛

摘 要:在社會文化多元化發展的今天,全國各地的傳統文化逐漸得到重視和保護。廣西京族漁民題材繪畫作為一種民族藝術表現形式,表現了京族漁民的生產生活方式,同時也蘊含著豐富的海洋文化符號。從海洋文化視角出發,探討廣西京族漁民題材繪畫作品中海洋文化符號的運用及其意義。分析廣西京族漁民題材繪畫特征,隨后重點分析海洋文化符號在這些作品中的運用,探究其背后的文化意蘊和象征意義,并結合具體案例進行深入闡述,為進一步探索廣西京族漁民題材繪畫作品的文化內涵提供借鑒和啟示。

關鍵詞:海洋文化;京族;漁民題材繪畫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2年度廣西高校中青年教師科研基礎能力提升項目“海洋文化背景下京族漁民題材繪畫作品發展研究與創作實踐”(2022KY1805)研究成果。

一、海洋文化與京族簡介

海洋文化,就是人類緣于海洋而生成的文化,也是人類緣于海洋而創造和傳承發展的物質的、精神的、制度的、社會的文明生活內涵。關于海洋文化,學者曲金良認為,海洋文化作為人類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和體系,就是人類認識、把握、開發、利用海洋,調整人和海洋的關系,在開發利用海洋的社會實踐中形成的精神成果和物質成果的總和。因此可以判定,與海洋有關的人文景觀等都屬于海洋文化的范疇。

京族是中國唯一的海洋民族,是中國人口最少的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廣西防城港,聚居于東興市,臨海而居,靠漁而生,擁有自己的民族語言、服飾、民俗和節慶文化。

二、漁民題材繪畫概述和特征

漁民題材作為繪畫的重要主題之一,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生活情感。這一題材源遠流長,一直是藝術家們探索和表現的重要對象。當下漁民題材繪畫是一種以漁民生活、民俗風情、海洋文化元素等為主題,以多種繪畫手法為表現方式的繪畫形式。早期對此類題材的表現,主要包括漁民的勞動生活和日常生活,融入和運用漁民使用的漁具、漁船、大海等海洋元素來豐富畫面,展現了漁民特有的生活場景、日常勞作和文化傳承,又表現了他們對大海的依賴與熱愛,使得繪畫作品更加生動、深刻和感人,具有較強的藝術價值和社會意義。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人們審美需求的不斷提高,漁民題材繪畫也在不斷創新?,F代化工具和材料在繪畫中的運用,讓畫面的表現方式更加多樣化,從傳統的水墨畫到當代的油畫、水彩和其他媒介,繪畫形式也逐漸豐富,不再局限于具象寫實主義。同時,題材的涵蓋范圍也越來越廣泛,不再只是單一地描繪漁民的生產生活,更多地呈現出海洋文化的豐富性,包括:體現民族文化,表現傳統習俗;突出海洋文化符號,在作品中融入海洋文化的象征物,如大海、漁船、海魚、漁網、漁具等。突出海洋文化在漁民生產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拓展漁民繪畫題材的表現范圍。

海洋文化對畫家的創作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影響,為創作者提供了豐富的表現空間、藝術手段和創作靈感。海邊既是漁民工作的地點,也是船只??康牡胤?。當繪畫者通過巧妙地捕捉漁民在船上勞作、打漁、修船等場景中的生動形象,以及他們與海洋自然景觀交融的情感體驗,在藝術作品中呈現他們所生活的海洋世界的個人觀點。這些作品不僅是對漁民生活的真實記錄,還是對海洋文化與人類生活聯系的一種詩意詮釋。

三、海洋文化在京族漁民題材繪畫中的運用

地域文化在繪畫領域的運用十分廣泛,體現在繪畫中所展現的場景和人物特征上。漁民生活的海濱地區,具有獨特的地域文化和海洋文化。國內不同地域的漁民生活和風俗習慣也有所不同,他們的漁具和船只也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漁民題材的創作不僅僅是對某一地域的藝術形態的呈現,更是對多樣性文化形態和現象的托底,可以喚起創作者對于繪畫表現中現實性和當代性意識的關注,呈現中華漁民文化中艱苦奮斗的民族精神。

漁民題材繪畫作品中常常表現地方特有的漁民文化符號和海洋文化元素,其運用不僅可以增加作品的視覺效果,還能夠表達出繪畫者對海洋文化的熱愛和對生活的感悟。當下越來越多的繪畫藝術家開始注重將海洋文化與當代藝術手法相結合。

(一)漁民生活場景的藝術實踐

漁民生活場景的藝術實踐是指將漁民的生活工作場景作為創作題材,通過繪畫藝術形式進行表現。它能夠展現出漁民們的生活和勞作方式,以及所處的環境,更能體現出深刻的人文情懷。

藝術繪畫形式可以豐富觀者的認知,也可以表達藝術家的價值觀。藝術家通過繪畫的形式去表現漁民生活和工作狀態時,需要有對生活和社會的深入思考,通過自己內心的覺察來汲取靈感和思想,從而表達出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和情感。例如藝術工作者程宣睿的油畫作品《漁獲》(圖1)描繪了四位漁民在碼頭拉漁網、搬運魚的動態情景,左邊一位漁民在船上收綠色的漁網,中間一位穿著黃褲子的漁民在岸上往三輪車上搬魚,兩人中間有一只要從現場逃走的貓咪,最右邊還有一位蹲著吸煙的老大爺在若有所思。紅、藍、白、綠等顏色穿插連接著畫面中的主要物象,連接船的欄桿,把漁民們圍合在一個圓圈中,只有貓咪跑向的方向是敞開的,就像是給那些經歷困難和艱辛生活的人提供來自精神領域的指引。畫者并不試圖用寫實的手法來還原真實的場景,而是試圖通過畫面的意象語言和形式來傳達漁民在工作中的狀態。畫者用流暢的線條和有力的筆觸勾勒出漁民、漁網和魚的形態,創造一種緊張感。這些人長年穿梭在碼頭和大海中,他們可能不僅僅是特定的個體,還代表著廣大勞動者的形象,彰顯他們在生活中的艱苦奮斗精神,既滄桑,又辛勤。同時,作品的題目也為我們提供了理解該主題的思路。雖然畫中并沒有描繪很多魚,但是遠處壘得很高的方形白色塑料箱,也意味著漁獲豐厚。畫者作為一位在北海生活和工作的北方人,受到海洋文化的熏陶,他希望在作品中保持一定的精神追求,通過符號化的手法,將自己內心對漁民勞作狀態的深刻理解與感悟通過這幅油畫作品表達出來。同時通過“留白”的方式傳遞出一種超越形式的思考和情感,這使得作品更具有深度和內涵。這既是藝術家個人旅程和精神覺醒的參考,也是他在有意識地用繪畫表達自己所經歷的人和事。

廣西沿海地區漁民們的生活和捕魚工作融入海洋文化的景觀,為藝術家們提供了豐富的表現空間。程宣睿的油畫作品《海上往來》以灰色調展現碼頭漁船上三位皮膚黝黑的漁民用扁擔挑魚、搬魚的勞作場景,極具真實性和動態感。圖片中的銀色長魚體現出海洋文化特征,而這幅畫的另一個主題是大海的恩惠,即大海為人們提供了生計。他捕捉了漁民漁獲經歷中的一個瞬間,在創作中尋求傳達意義和情感體驗,試圖突破再現。其畫面中大膽肯定的筆觸極具繪畫敏感性,這些筆觸既定義又包圍了畫中人物,將他們置于引人注目的敘事場景中,使作品既有趣又有意義。

藝術家劉成的油畫作品《金色沙灘——向海而生》(圖2)描繪的是海邊漁民勞作的景象。畫者利用三角形構圖表現畫面中的前景,由漁網、魚、兩個漁民共同構成;中景部分由長方形的金色沙灘和線條勾勒出的老街建筑組合而成,用與沙灘同色系的暖黃色描繪出漁民繁忙的勞作景象,用重色的線條勾勒出重點物象的輪廓線;畫面的遠景由小面積冷色的海與灰白色的天空構成,與中景的暖色形成強烈的對比。同時畫面中使用了大量的豎結構線,打破了海天一體的橫構圖,使構圖更加靈動。對于畫面正中心一個手提魚箱的漁民,用飽和度較高的紅色表現,這與畫面整體的灰調子形成了一個反差,突出了作者非凡的想象力。

在描繪漁民工作場景中,藝術家們可以通過各種手法和技巧,對人物和場景進行創新和變化,使繪畫作品更具藝術性和觀賞性。這在廣西京族漁民題材繪畫中具有重要的意義,有利于展現漁民的生活狀態和文化背景,促進海洋文化的傳承和發揚。

(二)海景的繪畫表現

海洋景觀對藝術家而言有著豐富的象征意義和表現價值。首先,海景作為自然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呈現出多樣的色彩、光影和形態,為藝術家提供了豐富的創作素材和表現空間。其次,海洋代表著廣闊、深邃和神秘,能夠激發人的想象力,使得藝術作品更具深度和內涵。此外,海洋還象征著變幻莫測的生活,藝術家可以通過海洋元素來表達人生的起伏和變化??傮w而言,海景作為一個具有多重意義和象征的元素,為藝術家提供了豐富的創作主題和表現形式。

例如藝術工作者袁志偉的油畫作品《清風》,通過精心構圖、巧妙運用色彩和黑色輪廓表現海洋景色。畫面中漁船散泊在晨霧中,伴隨著微風搖曳,以藍紫色調為主,與海天相映,給人一種輕柔、清冷的感覺,攔網和小船則用幾何簡化的手法描繪,呈現出輕柔的深灰色調,與海面形成強烈對比。畫者用極富表現力的筆觸和線條描繪畫面,強調了點線面的元素運用。他按照自己的所見所感進行繪畫,非常注重個人的主觀感受和創造,突出了海洋文化的特色。

袁志偉的油畫作品《陽光海灘他們》,畫面中運用的顏色非常明亮,呈現出陽光明媚的景象。金色的海灘和藍色的海洋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增強了整個畫面的視覺效果。同時,畫中還點綴了紅色、明黃色,增添一些生動的元素。畫中的人物形象畫得很簡約,用的線條和形狀也很有趣味,包括畫中的小船、海浪、沙灘椅、太陽傘等海洋元素的組合,使畫面更加有趣和生動。袁志偉的海景畫中對形狀、色彩和筆觸的表現運用,體現出畫者是有意識地以想象力構建作品,富有創意,大膽表達了他對題材的本能感覺。

海洋文化中的海景,是廣西京族漁民題材繪畫中的重要創作元素。藝術家們可以通過多種手法來表現海洋的壯闊、神秘和美麗,從而傳達出對自然的欣賞和崇拜之情。海景在繪畫中有很多表現方式,例如光影的運用。海上日出、日落、晨霧、雨霧等都是光影效果豐富的場景。畫家可以通過捕捉光影的變化,刻畫出海洋的深邃與變幻無窮的特點,使畫面更加具有藝術感染力。除了光影外,色彩也是表現海景的重要手段之一。海洋中的顏色變幻多端,受水質、海水深度、天氣等因素的影響,海洋的顏色可以從淡藍到深紫不等。畫家可以通過對色彩的把握,將海洋的特點和情感表現得更加深入人心,可以用冷色調表現深邃的海水,而用溫暖的色調表現陽光下海浪的柔和與細膩。另外,在海景的繪畫表現中,也有許多作品著重表現了漁民與海的緊密聯系。這些作品往往通過人物塑造和環境描繪,表現出漁民與海是生命共同體。在一些作品中可以看到漁民在海邊忙碌的身影,或是船只在海面上徐徐前行的場景。這些畫面不僅展現了海洋的壯麗景象,還表現出了漁民與海洋之間的親密關系。

總的來說,海景的繪畫表現是一項非常有挑戰性和魅力的藝術實踐,需要畫家深入了解海洋文化,把握光影、色彩等藝術表現手段,從而創作出具有生命力和魅力的作品。

四、結語

本文深入探討了海洋文化視角下廣西京族漁民題材繪畫的相關內容,并通過部分繪畫作品的分析與闡釋,發現了海洋文化對繪畫題材、符號和藝術表現形式的深遠影響,這為理解藝術與民族文化之間的關聯提供了新的視角。京族漁民題材繪畫中海洋文化的體現,不僅呈現了特定文化符號的美學表達,還反映了社會背景下的文化傳承和融合,對于深入了解海洋文化與地方民族藝術的關聯有著重要意義。盡管本研究已經探討了海洋文化符號如何被藝術家融入漁民題材的繪畫,但仍有待進一步探索。為了更全面地理解海洋文化與藝術的關聯,未來的研究將擴大樣本范圍,涵蓋更多的藝術家和地域,以為深化海洋文化視角下的繪畫研究提供有益的啟示與思考。

參考文獻:

[1]曲金良.發展海洋事業與加強海洋文化研究[J].青島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2):6-8.

[2]曲金良.中國海洋文化基礎理論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4.

[3]邊淑倩.海洋民俗與生態資源在海洋油畫創作中的應用性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21.

[4]毛佳璐.漁民形象在中國畫創作中的藝術表現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21(16):62-63.

[5]阮青生.跨界民族視角下的廣西東興市江平鎮京族發展變遷研究[D].昆明:云南大學,2017.

作者簡介:

劉培培,碩士,北海藝術設計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美術學。

郭剛,碩士,北海藝術設計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攝影藝術研究。

猜你喜歡
海洋文化京族
京族瀕危文獻及其出版價值分析
廣西京族舞蹈語言的審美意韻
京族喪葬音樂中的宗教文化研究
論京族舞蹈的原生態美學特征
海洋文化語言景觀研究:視角與方法
海南省海洋文化旅游開發探析
沿海高校學生海洋觀培養與塑造淺析
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跨文化城市建設研究
近十五年山東半島海洋文化研究述評
中西文化對比之貝殼情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