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背景下持續深化作業改革的思與行

2024-04-26 07:46李新啟
新校園 2024年3期
關鍵詞:作業管理家校雙減

李新啟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中指出:“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和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作業布置更加科學合理,學校課后服務基本滿足學生需要,學生學習更加回歸校園?!痹凇半p減”背景下,持續深化作業改革就要求每一所學校、每一位教師都應該重新審視作業、思考作業、研究作業,使作業的質量與數量得以優化,形式與內涵得以豐富,切實實現從“重負”到“輕負”的轉變,從“負擔”到“需求”的轉變,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學生讓學習成為他們的自覺和自主追求,真正實現“減負增效”的目標。

一、重新審視作業內涵,建構作業觀念的新認識

作業是教學過程中一個重要且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是檢驗教師教學效果、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有效載體,對全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起到保障性作用。因此,在“雙減”背景下,在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指引下,作業的核心點不應該表現在“量”上,而應該體現在“質”上?;诖?,布置科學、合理、有效的作業,充分發揮作業激發興趣、激活思維、提升素質、關注差異、創新實踐的育人功能,對于幫助培養學習習慣、鞏固知識、形成能力、積淀素養;對于幫助教師檢測教學效果、開展科學評價、提高教學質量;對于幫助實現家校共育,形成有效教育合力,助推“雙減”政策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大有裨益。因此,對于作業應該有以下重新的認識:

1. 作業布置不只是“多”和“少”的區別

作業的設計應凸顯核心知識,注重關鍵能力的培養。而在實際的“雙減”過程中,不少學校和教師往往更多的是從“控制數量”這個角度來推進和實現減負目的的。其實,從構建“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習為主線”的教學體系,從“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引導教育回歸學?!边@一高度去審視作業的設計與布置,作業不僅需要“控量”,更需要“提質”,要在提升作業的“質”、拓寬作業的“面”上下功夫,既要減少不必要的機械重復,更要關注學生思維與能力的培養。因此,學校和一線教師要將作業研究納入校本教研體系,探索和構建起輕負擔、高效益、多類別、分層次、個性化的作業設計機制,讓作業成為促進學生學習熱情、提高思維能力、發展學科核心素養、提升教學質量新的支點。

2. 作業批改不只是“對”和“錯”的甄別

在傳統的作業批改觀中,教師往往存在重結果輕過程、重批閱輕反饋、只評價對錯不評價意志品質等現象;學生往往看到的只是“錯”的結果,而不知道“錯”的原因和“改”的方法。因此,教師在批改作業過程中,不僅要關注學生作業的“對”與“錯”,還要關注學生完成作業時的“姿勢”“專注”“整潔”等諸方面,以此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作業習慣和態度;而且在作業評語上要多用鼓勵性語言,充分肯定學生的成績,對于發現的問題則要明確地指出錯誤,幫助學生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并激勵學生嘗試不同的解題方法,促進思維發展。

3. 作業功能不只是“復習”和“鞏固”的作用

在“雙減”和“立德樹人”教育新常態下,作業的功能要從單一走向多元,不僅要具備檢測、復習和鞏固的固有功能,更要使作業成為發展學生個性、形成學科素養、培養創新能力的有效抓手。因此,教師在作業設計上,要注重作業的整體性、結構性、關聯性和遞進性,面向全體學生,既要注重加強“雙基”訓練,更要注重關鍵能力的形成與培養。

4. 作業管理不只是“學?!焙汀袄蠋煛钡奶貦?/p>

傳統的作業布置與管理,往往以教師和學校為主導,學校和教師擁有“特權”,學生家長常常處于被動接受、被動配合和服從的地位。在“雙減”作業的新時空里,學校和教師可以通過架設家校作業共融通道,形成作業布置的家校共育空間,讓有能力、有意愿、有方法的家長參與其中,既引導家長逐步改變育兒觀念和作業理念,又可以聆聽家長的不同聲音與不同需求,收集學生家長的合理化意見和建議,這樣既可以暢通家校共育之路,又能為作業賦能,豐富育人方式。

二、重新塑造作業行動,推進作業管理的新實踐

作為實施“雙減”的主體,學校應需更加積極和系統地深入思考如何通過作業管理、校本教研等有效行動,引導教師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在研究作業設計和課堂教學改進上,真正實現教學減負、提質、增效。

1. 建立作業管理機制,嚴把作業質、量關

針對以往教學過程中作業布置隨意、作業總量超標等問題,學校要把作業的設計與管理作為工作重點,從作業的布置、批改、反饋、管理等維度構建一整套管理機制,制定出臺《作業管理制度》《作業公示制度》等制度規范,對各學科每天的書面作業量、作業批改規范等方面進行細化要求;完善作業檢查反饋機制,每學期至少一次對教師的作業布置情況、批改情況、講評情況等進行督導檢查,實時對各年級、各學科作業進行全面了解,使作業在形式、功能、數量等方面更符合學生的需求,切實發揮好作業的育人價值。

2. 建立作業校本研討體系,提升作業品質

將作業研討納入常規校本教研活動,建立教師個人、年級備課組、學校三級教研聯動體系,引導教師深入研究作業內容、作業形式、作業功能等,不斷提升作業育人價值。一方面,充分發揮年級備課組、學科教研組功能,立足學情,以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為重點,開展以作業為主題的集體備課,注重加強作業的針對性、科學性和層次性等方面的研究,真正研究、設計出符合不同學生需求的分層作業和個性作業,讓每個學生不斷跨越自己的“最近發展區”,真正做到“因材設業”。另一方面,以“基礎+特色”為原則,研究探索學科特色作業。特色作業既要凸顯知識基礎,體現對書本知識的掌握;又要突出實際應用,體現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開放式、綜合性和項目化的特色作業,從而引導學生從“模仿”走向“創造”。

3. 優化改革評價方式,滿足學生多樣化發展需求

為更好地發揮作業的評價性功能,教師應采取全批全改、精批細改、面批面改等多元化價方式對學生作業進行評價。對于必做題作業,教師要采用全批全改的方式,做到批改的一定要反饋,錯題一定要訂正、面批并要有跟進練習,真正讓學生在作業中“做有所得”;對于選做型作業,教師要注重增值性評價,對學生的優秀做法或者創新閃光點及時肯定;對于個性化作業,教師要增加交流合作的機會,探索實施學生相互評價的策略;對于長時作業,可采取周期性評價,要在充分肯定學生的探索精神的同時,適時舉辦研究成果展示活動,給予學生綜合性評價。

4. 建立家校協作體系,為作業管理效能提升護航

為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確保學生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學校要通過“給家長的一封信”、家長會、微信公眾號等多種方式,明確告訴家長學校在作業管理等方面的各項舉措。在學校層面,可由教導處牽頭,及時記錄、處理家長反映的作業問題,以消除作業管理盲點、疑點,增進家校理解和溝通。在家長層面,由家委會成員及時反饋家長對回家作業的不同需求以及合理意見和建議。同時,引導家長營造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注意培養孩子學習的自覺性,形成科學育兒觀和成才觀,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三、重新認識識作業價值,收獲作業行動的新成效

1. 作業設計的適切性,有助于拓寬學生成長空間

長期以來,大多數的設計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差異,造成“吃不飽”或“吃不了”的現象存在。而“雙減”背景下的作業分層設計,其適切性為建立多層次的彈性作業結構、為因材施教的實現提供了恰如其分的空間,也為不同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了有精度、有寬度、有深度、有溫度、有效度的新時代作業,給孩子們創造了更充足的成長空間,使學生全面發展、個性成長成為現實。

2. 作業設計的有效性,有助于促進提升教師專業素養

作業是達成課程目標、培養核心素養、發展學生個性、養成習慣品格的重要載體。作業品質的高低,與教師專業素養息息相關。這就要求教師要牢固掌握學科專業知識,精準把握知識的重難點和學生的水平。隨著“雙減”工作的深入推進,“減負不減責、減負不減質、減負增內涵”的“雙減”要求已成為促進教師專業自我發展的引擎,這進一步激發出教師自我成長與發展的活力,不斷把“雙減”內化為教師主動學習、主動研究的引擎,轉化為提升自我專業發展的動力,教師的教學研究能力、作業設計能力、課堂教學能力得到不斷提升。

3. 作業管理的互動性,有助于提升家長對教育滿意度

隨著“雙減”行動的持續推進,學生家長關注的目光開始從“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一步一步轉移到“為孩子未來的幸福成長上”。家校對作業的協同管理,有效化解了教育的痛點,優化了家校共育生態,增強了家校共育的科學性。同時,作業設計與布置的有效、可控和可見性,使家長對學校的教育理念有了更深的了解和價值認同,有利于形成作業共減、成長共謀、幸福共筑的和諧局面。

(作者單位:山東省五蓮縣教育事業發展中心)

猜你喜歡
作業管理家校雙減
家校距離
“雙減”背景下初中生作業管理的實踐探究
“減負增質”理念下作業管理的創新策略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為黨慶生
落實各方責任 加強特種作業管理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客車調車作業管理的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