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箏曲《戰臺風》不同演奏版本的比較研究

2024-04-30 12:34池婧妍
藝術家 2024年1期
關鍵詞:快板樂段中山

□池婧妍

《戰臺風》原名為《搶險》。王昌元于1965 年創作箏曲《戰臺風》時,正就讀于上海音樂學院。該曲的創作靈感來自她在上海港碼頭一邊學習一邊體驗生活時,目睹了碼頭工人與肆虐的臺風奮勇抗爭的經歷?;匦:?,她利用民間音樂素材結合生活經歷創作了這首古箏獨奏曲。這是一首兼具情感性與技巧性的樂曲,開篇部分展現了碼頭工人們充滿活力的勞動精神,高潮部分傳達了碼頭工人英勇對抗臺風的英雄氣概,慢板段落表現出碼頭工人們戰勝臺風后,重新投入勞動的樂觀精神。

一、箏曲《戰臺風》的創作背景

在創作《戰臺風》時,王昌元使用的是其父親王巽之改革后的新型古箏。創新后的古箏弦數從原來的16 根增加到21 根。琴弦的質地也與以往不同,由原先的絲弦或鋼弦改為鋼絲、銅絲、尼龍絲相結合的混合材料。這樣一來,不僅在一定限度內擴大了古箏的音域,豐富了古箏的音色變化,還提高了古箏的表現力,從而獲得更好的音響效果,為《戰臺風》在演奏時所需要的表現力提供了條件。

二、《戰臺風》的曲式結構分析

(一)第一樂段

該曲的第一樂段為1~33 小節。此段以熱情洋溢的旋律開始,將碼頭繁忙熱鬧的景象通過充滿律動性的旋律音型呈現出來。最開始的兩小節以右手大撮和左手小撮演奏的柱式和弦開篇,堅定且有力。為了讓這兩小節給聽眾創設出工人們忙碌的工作情境,創作者還將傳統樂器鑼鼓的演奏方式融入古箏演奏技巧中。到樂曲的第3 小節,右手采用波浪式的抹指演奏方式,將最開始的熱鬧場面推近,向聽眾呈現出工人搬運、清點貨物的勞動場景,在情緒上是歡快而緊張的。

(二)第二樂段

該曲的第二樂段為一小節的散板段落。作者在此段中加入了柱外刮奏的創新技法,模擬臺風來臨時的聲響效果,在平靜中營造出一種緊張感,暗示天氣的變化,為后面的樂段模擬臺風呼嘯的場景作鋪墊,使全曲的藝術表現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三)第三樂段

該曲的第三樂段為35~163 小節。該樂段為樂曲的主體部分,篇幅最長。該段通過拖奏、抹奏、搖指、刮奏、掃弦等演奏手法展現了臺風洶涌的氣勢,以及工人與臺風抗爭的緊張氣氛。

(四)第四樂段

該曲的第四樂段為164~185 小節。該樂段明朗而自由,利用搖指、和弦、輕柔的刮奏展現了雨過天晴一片祥和的景象,與第三樂段形成鮮明的對比,帶給聽眾溫暖的感覺。

(五)第五樂段

該曲的第五樂段為第186 小節至全曲結束。該樂段和第一樂段相比多了幾分喜悅之情,是第一樂段的變化再現。歡快的節奏展現了碼頭工人們戰勝臺風后,重新投入勞動的熱鬧場面。

《戰臺風》的問世和成功演出標志著古箏在發展過程中不僅能演奏傳統注重左手“按”“顫”的慢柔樂曲,還能夠結合新的演奏技法,豐富樂曲結構,為箏樂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三、兩種演奏版本的演奏風格之比較

(一)王昌元版

王昌元的父親是浙派箏傳人王巽之,師從潮州箏派演奏家郭鷹先生,這使她在浙派箏的基礎上吸收了潮州箏的演奏技巧。她在藝術上有很高的造詣,同時也是一位擁有諸多作品的作曲家?!稇鹋_風》是她在1965 年創作并成功演出的作品。

王昌元演奏的《戰臺風》氣勢磅礴,震撼人心。她在演奏過程中雖然沒有大幅度的肢體動作,但是依然能讓人感受到飽滿的情緒??彀宥温湓诰o張的節奏下,每個音符依然演奏得十分清晰。演奏中大量使用劈托代替搖指,增強了樂曲總體音色的顆粒感,使樂曲主題更加鮮明。相較于以往的古箏曲,王昌元在《戰臺風》中首創了很多新技法,拓展了古箏演奏的表現手法。

(二)王中山版

王中山,古箏演奏家,中國音樂學院教授,出生于河南南陽,自幼學習古箏,師從著名箏演奏家趙曼琴先生,系統地學習并掌握了趙氏創立的“快速指序技法體系”之精髓。1986 年,他憑借一首高難度技法的古箏曲《打虎上山》吸引了海內外諸多專家學者的注意,1988 年考入中國音樂學院,師從著名古箏教育家李婉芬副教授。

王中山接受過不少民間箏家的指導,演奏的《戰臺風》吸收了河南箏派的特點。在演奏手法上,他運用河南箏派的大范圍掃弦和滑顫音,同時將快速指序的演奏技法體系融入其中,使樂曲的流暢度增加,突出了演奏的難度和水平,尤其在快板段落,將碼頭工人和臺風斗爭的畫面演繹得淋漓盡致。

四、兩種演奏版本的演奏特點之比較

(一)速度處理上的比較

經過對兩種版本的比較發現,王昌元的演奏時長較長,總時長為5 分05 秒。王昌元在演奏時運用大量的劈托技巧,使樂曲的顆粒感增強,音樂更富有流動性,音樂主題更鮮明。王昌元各部分的速度處理較均勻,段與段之間連接緊密,基本不留白,使聽眾置身于一種緊張氛圍中。

王中山的演奏版本總時長為4 分55 秒,時長主要集中在快板,利用快速指序等高難度技巧,使快板的旋律更加鮮明,同時擴大了音域范圍。王中山版在速度處理上體現了一種輕重緩急,通過呼吸和提腕將慢板與快板之間空出時間,而后再以較平緩的速度進入慢板。

(二)力度處理上的比較

力度上的強弱對比可以突出情緒的起伏,且能夠渲染樂曲所要表現的氛圍。經過對比,筆者發現兩位演奏家在力度的處理上略有差異。

在樂曲的開篇部分,兩位演奏家都以強音進入,基本上依據譜面的強弱記號進行處理。不同的是,王中山在演奏時多次以較大的力度強調重音,使樂曲在力度表現上富有層次感。

在快板部分,王昌元版在力度上沒有作過多的對比。她認為這首曲子不一定要像以往那樣用普遍的方式處理強弱對比。樂曲的主題就是要突出《戰臺風》的“戰”字,所以王昌元演奏的總體力度較強。王中山的演奏版本在力度處理上富于變化,在適當的位置突出重音,樂句和樂段的力度處理層次鮮明,特別是在掃弦與點指的地方作了強弱對比,把聽眾的情緒推向高潮。

在慢板部分,王中山版與快板段落的強而有力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先是在快板與慢板的連接處作了呼吸與停頓處理,這種段與段之間的留白為后面情緒的轉換起鋪墊的作用,隨后以輕柔的刮奏和搖指進入,結合琶音,整體力度較柔和。王昌元版在力度上相較快板沒有非常明顯的變化,帶給聽眾明亮的感覺,展現了碼頭工人戰勝臺風后的自豪之情。

(三)演奏技法上的比較

兩位演奏家在演奏技法方面的比較主要體現在快板段落。該段落在掃搖、扣搖、刮奏、滑音等演奏技法上有不同于以往曲子的創新之處。

1.扣搖

樂曲在第98 小節開始出現“扣搖”這一技法。它的演奏方式是用左手拇指與食指緊捏琴弦,在琴碼與右手觸弦處之間來回滑動,同時右手做搖指。這個技法具有很強的聲音模擬效果,運用于此是模擬臺風呼嘯時的聲音,顯示出天氣的惡劣。

在演奏過程中,由于每個人腦海中勾畫出的臺風來臨時的狀態不同,所以處理強弱的方式也會不一樣。王昌元在演奏時只做一次的來回滑動,速度上和前段的演奏相差不大。這種與以往普遍存在的演奏力度從弱漸強、聲音效果從小到大的普通處理方式不同,能夠體現出臺風的來勢之快。王中山在演奏時速度比較自由,力度處理上有輕有重,聲音隨之忽大忽小。這種在擦弦速度上的變化給人一種臺風由遠及近即將登陸的感覺,增強了聽眾的畫面感。

2.柱外刮奏

柱外刮奏是現代箏曲創作與演奏的一個常見手法。作曲者巧妙地運用了古箏的非彈奏音區,左手在箏碼左半邊弦位做刮奏,配合右手,兩手同時做反方向的刮奏,模仿風聲和雨聲交加的緊張環境。在這個技法的處理上,演奏者的即興發揮空間很大,可以根據氛圍的變化靈活地處理強弱關系,通過對力度和刮奏次數的把控,演繹出臺風當下的狀態。

王昌元在演奏時左手只做一次的上下刮奏,更加突出右手的表現力。她曾經強調演奏時不能為了突出臺風的暴決,而過于強調左手在箏碼左半邊弦位的刮奏。這樣的處理方式不僅減少了左手非彈奏音區帶來的“噪聲”,還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樂曲要表達的意境。王中山在演奏時則相對隨意地處理了左右手刮奏的次數,生動地模仿了臺風來臨前的雷電聲,畫面感更強。

3.掃搖

掃搖是這首曲子最大的亮點,即右手中指作跨八度的掃弦,與基礎的大指搖相結合,在體現旋律的流動性上有很大的作用。掃搖在《戰臺風》中的運用非常巧妙地表現了臺風來臨時的惡劣場面以及碼頭工人堅強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

王昌元在演奏時將點指技法與右手中指掃弦結合,使樂曲的旋律起伏不斷,增強了旋律的層次感。王中山在演奏中更加突出河南箏派的特點,將大跨度掃弦和滑顫音結合,同時加以快速指序的高難度演奏,提高了樂曲的流暢度,將碼頭工人與臺風抗爭的場面表現得淋漓盡致。

五、兩種演奏版本的演奏情感比較

演奏者在表演一首曲子時,會帶入自己對曲子的理解,通過肢體語言等方式表達出情感上的差異。對比《戰臺風》的兩個演奏版本可以發現,王昌元和王中山不僅在技法上有明顯不同,在肢體語言、情感表達上也有各自的風格。

王昌元演奏的版本在整體上沒有配合過多的肢體語言,在快速的樂段中展現出她從容不迫的心境,大多是通過左右手的技法在動態上體現飽滿的情緒,為觀眾留出了更多的想象和理解空間。整首曲子中大量托劈技巧,以及快板段落雙手快速交替彈奏“快四點”指法和右手中指掃弦配以雙手“快四點”指法。此演奏技法使奏出的旋律線條松緊有序,細膩流暢,層層推進,在視覺上把碼頭工人與臺風搏斗的激烈場面生動地展現在人們面前。到了慢板段落,王昌元的面部表情也隨著雨過天晴而展現出輕松和喜悅的笑容,此時她抬起頭看向觀眾,和快板段落形成鮮明的對比。

王中山演奏的版本在肢體表現上相對更加自如,隨著樂曲力度的不斷變化,身體的律動感更強。做漸弱處理時,上半身及右手隨著漸弱逐漸向左移,指尖的動作也隨之減少。在強調重音時,身體向下用力,頭部的動感也更加明顯,在肢體語言上形成了較為鮮明的對比。在演奏慢板段落時,他的身體隨著旋律起伏更大,肢體也更加舒展,視覺上給人帶來一種撥云見日的感覺,呼應了慢板“雨過天晴”的主題。

總體而言,王昌元演奏的版本在肢體語言的表現上較為含蓄內斂,身體只是伴隨著旋律和節奏小幅度地律動,留給觀眾的想象空間較大。王中山演奏的版本更加張弛有度,肢體上有明顯的對比變化,在聽覺和視覺上都能感受到碼頭工人與臺風搏斗的緊張激烈場面。

通過對比《戰臺風》的兩個演奏版本,我們可以看出王昌元與王中山兩位演奏家在不同方面對樂曲的處理之別。王昌元演奏的版本總體流動性強,音樂的顆粒感明顯,具有浙江箏派的典型特征,在演奏技法上表現出一定的創新性,為古箏演奏技法的創新做出了重要的貢獻。王中山的演奏具有濃郁的河南箏派的特點,樂曲整體的線條感強,流暢度高,加上對傳統指法的改良,能夠體現出演奏的技巧和水平。

猜你喜歡
快板樂段中山
有生命力的快板
堅持才能成功
房地產導刊(2021年12期)2021-12-31
新形勢下少兒快板輔導研究
美學視角之樂段辨析
中山君有感于禮
中山靖王的動物園
江南絲竹器樂合奏曲《三六》
“十九大”精神放光芒(快板)
論曲式學中復樂段的辨析問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