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工程力學應用”思政課程建設思考

2024-05-07 17:50蔣丹藺學明
大學·教學與教育 2024年3期
關鍵詞:職業精神思政元素課程思政

蔣丹 藺學明

摘? 要:文章綜合運用調查法、觀察法、實證研究法,對多位教師授課時課程思政有效融入專業教學進行周密系統的定性分析。思政教育與專業課程內容的深度融合,有效實現職業教育回歸課程育人本質的建設目標。本研究是教師具體實現“潤物細無聲”的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示范,同時也給探索職業院校思政課程建設的教師提供一定思路,積極推動職教改革。

關鍵詞:課程思政;“工程力學應用”;思政元素;職業精神;專創互融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4)08-0066-04

一、課程建設目標

“工程力學應用”是高職鐵道工程技術專業群課程體系中智能工程機械運用技術、鐵道工程技術、橋梁隧道工程技術、高鐵綜合維修技術等專業的專業群平臺課程。

為適應高職教育“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結合鐵道工程技術專業群人才培養總體目標,本課程以學生獲得專業知識、職業技能和職業生涯可持續發展能力為目標,根據鐵道工程行業發展和操作技術人員崗位要求,采用以能力為本位,以學生為中心,以應用為宗旨,以實踐為導向,融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素質教育于一體的課程設計思路,進一步突出知識的實踐性和應用性要求,以滿足培養夠勝任軌道交通工程建設中技術管理、試驗檢測、工程測量、智能化監測監控、通用工程機械、專業工程機械及智能工程機械的操作、維護及管理、高速鐵路綜合維保等工作,懂設計、精施工、能管理,具有國際視野的新時代高素質復合型鐵道施工產業工匠人才的需求。

課程建設目標:學生掌握靜力學基礎知識(12學時),平面力系的平衡原理及計算(16學時),分析直軸的軸向拉伸和壓縮變形(14學時)、剪切變形(4學時)、圓軸扭轉變形(4學時)、梁的彎曲變形(22學時)等不同情況下的相關概念與計算。這是為學習后續專業課程,全面提高素質,增強職業應變能力和繼續學習能力打下一定基礎的課程,屬于學習型和應用型相結合的學習領域課程。

教學團隊充分發揮名師傳幫帶作用,深入研究,教學實施。課程教學與雙創教育互通互融,發散學生創新思維,培養學生工匠精神;混合式教學模式實現靈巧教育時代人才培養;“智育”與“德育”兩育并舉,實現正確價值引領。

二、課程思政元素融入

思政元素與專業課程的融合,需要教師團隊深度發掘和提煉,科學設計并落實到具體的教學中。堅持以學生中心,提升學生的課程學習體驗、學習效果。通過對教材及內容的分解分析,課程教學中思政教育以豐富元素呈現落實對應課程建設目標:靜力學基礎知識、平面力系的平衡原理及計算、分析直軸的軸向拉伸和壓縮變形、剪切變形、圓軸扭轉變形、梁的彎曲變形等六個項目內容,專業課程內容與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回歸課程育人本質。

(一) 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家國情懷、愛國主義教育融入“工程力學應用”的課程思政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辦好思政課,就是要開展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引導學生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之中?!保?]

教師從中國軌道交通產業發展現狀、我國工程建設發展歷史中重要橋梁及隧道等運用力學學科的工程項目建設發展歷史、優秀民族企業代表、歷史名人軼事等多方面展開,讓學生更為鮮活地了解到老一輩工人為祖國繁榮昌盛所做出的卓越貢獻,深切地體會到先輩們的奉獻精神。身為后繼者,當代的學生有義務承接光榮傳統,以主人翁的精神持續促進行業發展,以科技創新為己任,勇敢投身到科技強國的偉大事業中來,為中華復興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不負時代所托。

(二) 將法治意識、社會責任、文化自信、人文情懷等道德法制教育融入“工程力學應用”的思政教育

教育引導學生學思踐悟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牢固樹立法治觀念,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理想和信念,深化對法治理念、法治原則、重要法律概念的認知,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維護自身權利、參與社會公共事務、化解矛盾糾紛的意識和能力。[2]

例如在學習“約束與約束反力”知識點時,通過視頻動畫等引導學生遵紀守法,講規矩,引導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教育引導學生深刻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精華和時代價值,教育引導學生傳承中華文脈。

例如在講述“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問題”, 引入視頻“崛起的中國——京滬高鐵”“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的故事”等進行愛國主義、學生人文情懷、家國情懷培養。

(三) 用工匠精神的職業理想和職業精神強化“工程力學應用”的思政教育

深化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教育,引導學生深刻理解并自覺實踐各行業的職業精神和職業規范,增強職業責任感。鐵道工程技術專業群學生工作性質就是為生產、生活服務,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工匠精神是一名優秀技術人才所必備的精神品質。以職業操守要求學生忠于職業責任、愛崗敬業、誠實守信、服務群眾、恪盡職守,精益求精,為社會提供好的產品和服務,保證人民大眾的生產生活安全。

理論知識傳授中插入行業前沿知識和技術,使學生感受“文化自信”,強調“愛崗敬業、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入“安全規范、社會責任”的職業精神;凸顯“創新進取、吃苦耐勞”的職業道德,從而根據教學特點實現課程思政內容供給優化。[3]

譬如在學習“受力分析”時,畫受力圖中訓練學生規劃布局、標注,培養嚴格規范的工匠精神。在分析、思考、計算、改錯和總結中鍛煉學生嚴謹細致的工作態度。視頻《新時代鐵路勞模呂剛的故事》展示每一張藍圖都寫滿“為了人民”,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品質。

(四) 將思政元素與專業課堂教學有效融合

“工程力學應用”是一門融合理論與實踐的高職工科課程,旨在培養具備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技術型人才。在課程教學中,團隊將思政元素細分融入相應的六個項目知識內容,并以豐富多彩的形式呈現。

例如學習“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問題的分析計算”通過案例思考、計算、改錯和總結,鍛煉學生嚴謹細致的工匠精神;學習“彎曲強度分析、計算與危險截面的確定”,巧妙介紹“木桶理論”,引導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學習“拉壓強度之拉壓桿的強度分析”,放映講解我國優秀建筑浙江保國寺大殿的立柱設計,說明一千年前中國先進的壓柱截面設計,讓學生體會到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強化愛國主義教育;在“彎曲正應力之正應力公式的應用”學習中,導入視頻《趙州橋》,通過歷經1500多年風雨變遷屹立完好,無可爭議是“天下第一橋”,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學習“扭轉變形之扭矩及扭矩圖”中,介紹“京華號”盾構機,“京華號”盾構機是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盾構機,其最大開挖直徑高達16.07米,融合了機械、電氣、液壓、信息、傳感、光學等多種尖端技術,能夠激發學生專業學習的興趣,并鼓勵他們勇敢探索未知的領域。

三、課程建設實施

(一) 多種靈活教學方式符合高職學生身心特點

教學方法是提高課程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為達成課程思政教育的目的,在“工程力學應用”教學中采取情知交融式、相融共鳴式、巧妙滲透式等三種符合高職學生身心特點的課程思政融入方式,豐富授課手段,將思政教育融入教學中。

情知交融式教學方式是將愛國情感、積極的態度等貫穿于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寓教于樂,使學生深刻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和獲得感。

相融共鳴式教學方式是將專業要點、技能要點、思政要點三種不同的教學要點,進行有機融合,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價值共鳴。

巧妙滲透式教學方式是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唯物主義等內容自然滲透到專業課的知識點和技能點的講授中。[4]

(二) 搭建“工程力學應用”智慧職教平臺標準課程,實現線上課程同期開發

在線課程學生學習情況如下,“工程力學應用”智慧職教平臺標準課程現覆蓋成都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大專業群的智能工程機械運用技術、鐵道工程技術、鐵道橋梁隧道工程技術、高速鐵路綜合維修技術等四個專業的高職橋隧22級1、2班、高鐵21級1班、高級技工施養22級1、2、3班、高級技工橋護22級1班等七個班級,目前學習人數達 256人。(數據統計時間:2022.11.29)。

(三) “云教育+實踐場”混合式教學模式,課堂教學之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

課堂教學的結束不意味著教育活動的終結,課程團隊應發揮互聯網媒體資源優勢,在國家智慧職教平臺上完成“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工程力學應用”在線課程構建及對學生開放。該課程共有64學時,課程在線授課視頻資源820分鐘,非視頻資源70個,其中教案30個(上傳資源庫內),PPT課件40個(資源庫和標準課程網頁均完成),構建課程完整題庫,內有169道題測試;設置作業25個,活動討論12項,測驗3套?;旌鲜浇虒W模式實現學生即時即地學習,同時達到“潤物細無聲”的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四) 課程實施力保證思政教育與專業知識體系教育的有機統一

“工程力學應用”課程思政建設中,課程教學團隊根據課程實用性強、涉及后續學科多、綜合性強的特點,研究思政教育元素與專業課程內容的深度融合,探索專業課程與思政教育內在聯系,深刻體會專業課程中的思政元素與學生當下的學習生活體驗建立的深層聯系,創設與維護教學氛圍,有效發揮課程育人作用。

工學類專業課程,要在課程教學中把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的教育與科學精神的培養結合起來,提高學生正確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注重強化學生工程倫理教育,培養學生精益求精的大國工匠精神,激發學生科技報國的家國情懷和使命擔當。結合思政素材,完善教學設計,實現思政教育與專業知識體系教育的有機統一。[5]

(五) 推進創新創業及競賽促進“工程力學應用”專業課程與雙創教育的融通教育

團隊課程建設教育教學與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有效融通,雙創項目研發、競賽全程,企業工程師積極指導參與,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使學生知識能力素質得到全面提升。

課程建設團隊帶領智能工程機械運用技術專業學生團隊獲得2022年四川省大學生“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銀獎和銅獎各1項,2023四川省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銀獎2項;指導學生團隊兩個項目分別成功立項2023年四川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指導3個學生團隊入駐成都工貿創業苗圃(國家級眾創空間)。

“工程力學應用”課程與雙創教育融通,加強學生的工匠精神培養,在大學生雙創選拔、日常訓練、各級創新創業比賽的開展中,將兩個雙創產品的設計及制作過程涉及知識點覆蓋了工程機械運用技術專業學科體系中6門必修、選修課程,其中“工程力學應用”作為重要的專業群平臺課程之一,是重要基石課程。專創互融的學習,回歸職業教育育人本質。

(六) 課程團隊充分發揮名師傳幫帶作用,積極示范引導

“經師易求,人師難得?!鞭k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關鍵在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思政課教師,政治要強,要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情懷要深,要有家國情懷、傳道情懷、仁愛情懷;思維要新,學會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創新課堂教學;視野要廣,有知識視野、國際視野、歷史視野;自律要嚴,做到課上課下一致、網上網下一致;人格要正,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贏得學生。[1]

本次思政課程建設積極開展團隊常規教育教學研究,以名師為引領,有經驗的教師的嚴謹治學和新教師的積極活力產生思維火花 ,團隊年輕教師成長迅速。課程團隊教師在課程建設一年間主持校級及以上課題3項,在省市級以上刊物公開發表專業論文5篇,主編教材1本,1名教師獲得校級師德標兵。提升學院專業群教師整體教科研水平,對二級學院及學校整體教學教研起到積極引導示范作用。

四、結語

(一) “智育”與“德育”并舉,實現正確價值引領

課程思政是院校落實立德樹人教育目標的關鍵途徑,始終強調“智育”與“德育”兩育并舉。面對心理成熟程度處在過渡階段,思想觀念、價值取向極易受環境影響的新時代大學生,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用正確、辯證的眼光看世界與中國的發展趨勢。

(二) 思政元素與專業課程內容深度融合,回歸課程育人本質

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將思想政治工作體系貫通人才培養體系,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促進高校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加強面向全體學生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教育,大力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各環節,構建新時代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大格局,著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5]

課程思政,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團隊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遵循教書育人規律,遵循學生成長規律,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針對專業群的不同專業學生,對課程標準、課程內容、素材收集、課堂實施、教學手段等進行深入研究和教學實施,加強學科、專業本身的使命和責任意識教育,充分挖掘專業課程內在價值和社會價值,對學生進行積極正確的價值引領,實現思政課程的示范輻射。

參考文獻:

[1] 辦好思政課,習近平這樣強調[EB/OL]. (2022-03-24).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22/0324/c1001-32382909.html.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教育部關于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的通知[EB/OL]. (2020-05-28).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eqid=82a550300000cb5c00000003645b050e.

[3] 楊桂婷. 淺析高職院校多維度課程思政建設[J]. 決策探索:中,2021(07):30-31.

[4] 欒世杰,潘杰,李森. 高職院校專業課教學中的“課程思政”探索與實踐[J]. 上海包裝,2019(10):57-59.

[5] 四川省教育廳. 四川省教育廳關于全面推進高?!罢n程思政”建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實施意見[EB/OL]. (2019-04-16). https://img.nsu.edu.cn/WSG/Files/0/0A90FB40B5918AC6AA3E0AAC24E2A6DD.pdf.

(責任編輯:楊毅恒)

猜你喜歡
職業精神思政元素課程思政
淺談思政元素在大學英語教育中的應用
大學語文課程中的思政元素
《大學語文》融入課程思政元素的研究
思政元素融入《政治經濟學》教學探索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湘繡專業實施課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中職學校學生社團加強學生職業精神培育的途徑
醫學生職業精神培育的探析
高職實踐教學的多重關系研究
論體育傳播工作者的職業精神和素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