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學記》探索自主合作學習模式

2024-05-08 13:33紀玥含
基礎教育研究 2024年2期
關鍵詞:學記自主合作學習模式

紀玥含

【摘 要】自主合作是目前所倡導的體現以生為本理念的學習模式,主張將學生置于學習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習的主動性,發揮小組合作的優勢?!秾W記》是我國古代教育思想的寶庫,其中蘊含的教者如何教、學習者如何學的方法直到今天仍有借鑒意義。文章基于《學記》的教育思想,以課程改革后的教育為依托,探索《學記》中所體現的自主合作學習模式,并將自主學習分為主動求知、退息居學和反求諸己,將合作學習分為“樂群、親師、取友”、相觀而善和正確取友。

【關鍵詞】《學記》 自主合作 合作學習 學習模式

【中圖分類號】G40?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3275(2024)02-20-03

《學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教育學專著。目前對《學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釋義與解讀,探究其教學原則與方法,解讀其現實意義及啟發等。而關于《學記》中的學習理論與方法的探究相對較少。

雖然《學記》中關于學習理論和方法的論述比較少,但是深入探究后發現,其中蘊含了課程改革積極提倡的自主合作學習模式。自主合作學習模式將學生放在學習的主體地位,強調充分重視學生的能動作用,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鼓勵學生合作學習。雖然《學記》是對先秦教育教學經驗的理論總結與概括,但是其中關于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思想對于今天的教育教學改革仍有較高的借鑒價值。

一、《學記》中的自主合作學習模式

(一)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是指學習者自發、主動的學習,它是相對于“被動學習”而言的?!秾W記》中多處體現學生應主動學習的思想,通過梳理可將其概括為主動求知、退息居學和反求諸己。

1.主動求知

自主學習的學習模式首先體現在學生能夠主動求知。在《學記》中提到:“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币馑际请m然有美味佳肴,但是不品嘗就無法知道它的味道;雖然有高深的學問,但是不去學習就無法領會它的奧秘。高深的知識好比美味佳肴,不去探索嘗試,則無法知道其中的妙處。因此,學生應該有探求知識的內生動力,能夠樂于主動發現知識、探求知識,而不是一味地聽教師講授。而想要激發學生主動求知的內生動力,需要學生能夠擺正心態,正確看待知識,認識到學習對個人成長進步的重要作用。除此之外,主動求知還要求學生能“動”,能落實。學生僅有思想上的動力是不夠的,求知只有落到實處才能真正領會知識的奧妙。

相反的,如果學生不能做到主動求知,便容易陷入“注入式”教學,久而久之,這種學習就會變為被動的、消極的學習。因此,《學記》中對學生“主動求知”的要求既有利于學生激發內生動力,也響應了當前教育“以生為本”的號召。

2.退息居學

自主學習不僅需要教師給學生提供機會,而且需要學生主動自覺,而主動自覺主要體現在無人監督的課后學生能夠自覺學習。在《學記》中提到:“時教必有正業,退息必有居學。不學操縵,不能安弦;不學博依,不能安詩;不學雜服,不能安禮;不興其藝,不能樂學。故君子之于學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边@段話說明了課后主動學習的重要性,強調課后需要做好作業,如課后不練習縵樂,課內就完成不了樂教的任務等。這體現了學習不僅在于教師課上的講授,而且要求學生主動地在課后預習和復習,否則學習將無法順利進行。而課后學習沒有教師、同伴的督促,更需要學生具有主動、自覺的意識。

退息居學要求學生能夠主動制訂學習計劃,并根據計劃進行自我監控?!啊p減背景下的作業觀反對將作業與知識機械重復等同,強調學生對于作業的主體性和能動性,重視激發學生的內驅力,使作業變成一種自覺的行動,在做作業中實現‘育己,從情感上實現‘減負?!保?]因此,學生需要在課后主動制訂學習計劃,并且根據計劃進行自我監控,在勞逸結合的同時,主動復習功課、預習新知識。

3.反求諸己

自主學習在要求學生主動發現知識、課后主動學習的同時,還要求學生能夠主動反省。反求諸己就是反躬自問,省察自己,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進而更加努力地學習,促進自我發展。在《學記》中提到:“知不足,然后自能反也?!币馑际菍W生在意識到自己的學業有問題的時候,要能夠自我反省。及時發現自己的不足并承認不足,這樣才能改正問題。學生能動地進行自我反思是學習的重要一環。當前教育改革主張評價主體多元化,其中學生自評是重要的評價方式之一,而學生能夠客觀公正地進行自評就在于能夠恰當地反思自己。

此外,在《學記》中提到:“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边@里列舉了學習者學習失敗的四個原因,分別是貪多務得、小知即安、態度輕率、畏難而止。因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應該省察自己是否出現這“四失”。從“或失則多”和“或失則寡”中可以進一步得出,學生的學習量應該適度。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認為學習動機和學習效率呈倒U形曲線關系,即學生在學習時,不應學太多或太少,而應通過自我省察,找到適合自己的任務量,才能更高效地學習。因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應時時省察自己。

總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在課程改革背景下,各種新型教育方式探索試行,如翻轉課堂、項目式探究學習等,其實行的一個重要條件便是學生具備學習的主動性。因此,學生需要自主學習,做到主動求知、自我監控、自我調試。

(二)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指的是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共同討論、交流,加深彼此對知識的理解?,F代教育非常重視合作學習,不僅會把同一班級的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小組,而且部分座位排列的方式會改變學校的座位排列方式,由常見的“插秧式”變為面對面或U形排列方式?!秾W記》的不同小節中均體現了對學習過程中“友”的重視。通過梳理其中關于合作學習的觀點,可概括為“樂群、親師、取友”、相觀而善和正確取友。

1.樂群、親師、取友

教育是先知傳后知的過程,離不開其他社會成員的幫助和教化。如果脫離“群、師、友”而獨自埋頭苦學,那么最終的收獲可能是短淺的或是事倍功半的。在《學記》中提到:“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群;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边@里雖然講的是大學的考校制度,但是前七年的“小成”強調“樂群”“親師”“取友”,從側面凸顯了《學記》對學習過程中他人的重視。學習需要與他人合作,因此能和朋友友好相處,能親近師長,能辨識朋友對于學習十分重要。

樂群、親師、取友的合作學習模式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而且能夠促進學生的社會性發展。我國教育要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通過樂群、親師、取友,能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學生學業成就的提高,促進學生人格的完善,使學生在與他人交往中全面發展。除此之外,合作學習還有助于養成良好的學習風氣,實現學生間由互相競爭轉變為共同進步。

2.相觀而善

《學記》中概括了教育成功的因素,其中提到“相觀而善之謂摩”,意思是學生之間取長補短叫作觀摩。這說明古代教育重視學生之間的互相觀摩、交流,學生之間合作學習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在交流討論之間取長補短。我國當前的教學組織形式是班級授課制,班級授課制有提高教學效率、促進知識傳播等優點,但是這種教學組織形式可能會存在忽視學生個性發展、無法兼顧所有學生等問題。學生之間的“相觀而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彌補班級授課制的不足,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交流探討、支持配合,從而互相促進。學生之間相互觀摩、相互討論的過程也是思想火花碰撞的過程,通過聽取別人的想法,能夠豐富自己的知識和見解。

3.正確取友

在《學記》中提到:“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币馑际亲约阂粋€人學習,不與他人交流,就會學識短淺、見聞不廣。這是從反面說明,與他人交流討論是很好的學習方法。同時,在《學記》中提到:“燕朋逆其師,燕辟廢棄學?!敝赋鲭m然要合作學習、與朋友交往,但是不能跟不正派的朋友交往。強調學生應該增強辨別能力,學習他人的長處,避免模仿他人的短處。對于未成年的學生而言,尤其是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正是三觀尚未定型之際,應該尋求積極的榜樣,結交正能量的朋友,借此樹立科學的學習觀,形成正確的學習態度,促進自我發展。

同時,正確取友這一觀點也體現了學風、學習氛圍的重要性,如果小組或班級的學習氛圍是積極向上的,那么就能積極帶動學生學習;反之,則會消極影響學生學習甚至使學習偏離正確方向。

合作學習對于課堂教學十分重要。以語文學科為例,語文學科的大多數問題是主觀性的,沒有固定答案,需要學生自發的理解和探索。而一個人得出的結論通常是單一的,學生通過在小組中的互相交流,能夠開拓思路、得到啟發,進而加深對問題的理解。因此,這時學生的交流比教師單方面的講授更重要。教師應重視小組合作學習,引導小組成員在交流探討中共同成長。以杜郎口中學為例,杜郎口中學以“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方式劃分小組,座位排列方式為6—8人一組的面對面排列方式,并且課堂上大部分時間都用來進行小組討論,用小組成員間的討論講解代替教師的單方面教授,充分體現了《學記》中的合作學習思想。

二、啟示

(一)發揮《學記》的教化作用

江正杰在《〈學記〉的教育理想國——看〈學記〉教我們如何讀經》中談到,《學記》中所體現的教育是一種經典教育與風俗教育統一的教育,是一種真正有效、高效的文化教育形式。[2]因此,應該深入挖掘《學記》中的教與學的思想,學習借鑒其中的理論,將傳統教育思想與未來教育改革相結合,生成適合時代發展需求的教育模式。

(二)學生:擔當“小老師”

根據《學記》中自主合作的學習模式,對于學生來說,可以通過擔當“小老師”來踐行自主合作學習模式。擔當“小老師”,即學著當別人的老師,將自己所學到的知識傳授給別人。教的過程就是學的過程,學生在給別人傳授知識也是補足自己的過程,從而實現“教學相長”。

擔當“小老師”能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內生動力,使學生由“受教育者”角色轉變為“教育者”角色。身份的轉換會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學習體驗,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生通過自己做“老師”,在教授知識的過程中能不斷探索更有效的方法,以教促學,使知識不斷內化。除此之外,學生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還會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正視自己、反省自己,進而幫助自己更好地學習。

擔當“小老師”的過程相當于合作學習、取長補短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互相做對方的“小老師”,學習他人的長處,而且可以互相指正問題,促進共同進步。此外,這個過程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友愛精神。

(三)教師:敢于放手

自主合作學習模式離不開教師的鼓勵和支持,教師應該敢于放手、相信學生。

首先,教師應該敢于讓學生進行角色轉換。陶行知提出“小先生制”理論,其內涵是讓學生成為“小老師”,將自己學到的知識傳授給別人,以促進知識的傳播。在國外也有類似的“貝爾-蘭卡斯特制”,也叫“導生制”,由高年級學生或是學習優秀的學生把知識傳授給其他人。雖然這兩種理論沒有形成系統的制度,但是將其作為教學的輔助手段,不僅有利于知識的傳播,而且有利于學生鞏固知識和培養主動、合作的學習習慣。

其次,教師應該敢于突破傳統教育模式,探索、開發新型模式促進學生學習。教師可以通過設計符合教學實際的自我評價量表,促進學生主動求知、退息居學、反求諸己;教師還可以通過設計趣味性強的探究性任務,幫助學生養成合作學習的習慣。

【參考文獻】

[1]李芳芳,陳志平.“雙減”以來初中語文作業設計研究回顧、反思與展望:基于中國知網核心期刊數據[J].語文建設,2023(11):5.

[2]江正杰.《學記》的教育理想國:看《學記》教我們如何讀經[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23.

猜你喜歡
學記自主合作學習模式
游園學記——北京君誼中學國際部
發揮遠程教育平臺優勢?探索社區教育數字化學習模式
小學生課外閱讀方法探討
信息技術環境下大學英語視聽說混合學習模式研究
淺談初中語文自主學習模式的構建
《學記》的教育理想國——看《學記》教我們如何讀經
在體育課中設計有效的自主合作學習環節,全面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讀懂《學記》,讀通自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