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校共育模式下小學數學實踐性活動的探索

2024-05-08 13:22夏利波
新教育·科研 2024年4期
關鍵詞:家校共育小學數學

夏利波

【摘要】“雙減”背景下設計怎樣的家庭作業能使家校關系真正和諧,親子關系真正溫馨。在數學教學中,秉持著切實履行減輕學生負擔的要求,從家校共育模式下設計有效的數學實踐性活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給予家長適切的指導建議等方面進行了有效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關鍵詞】家校共育;小學數學;實踐性活動

2021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要求“全面壓減作業總量和時長,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明確指出學校要確保一、二年級不布置家庭書面作業。2021年9月,浙江省教育廳又頒布了《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作業管理指導意見》,提出要豐富作業類型方式,注意做中學,努力開發實踐性活動,引導學生參與學科探究活動,推廣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實踐性活動,有效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作為一線教師,要站在培養和落實學生核心素養的高度上,積極探索家校共育模式背景下的實踐性活動,努力將“雙減”落到實處。

一、家校共育模式下數學實踐性活動的緣起

家校雙方對數學實踐性活動認識存在誤區。實踐性活動是指學生實際參與的活動,是親身實踐體驗的非理論性活動。部分家長和教師忽視實踐性活動的功能及育人的作用,認為“書面作業”才是作業,與學習成績呈正相關,需要多做多練、熟能生巧提高成績;認為實踐性活動不是作業,純粹是做做玩玩,浪費學生的時間和精力,與應考要求關聯度不大。實踐性活動變得可有可無,在學生的日常作業中存在感較低,使得教師、學生、家長各方勞心勞神、身心俱疲。

新課程標準下數學課堂教學改革應然之路。2022年版數學課程標準出臺,對數學教師提出新的挑戰,掀起新的一輪教學改革。新課程標準強調了課程育人,確立了素養導向,提出了“四基”“四能”。學生的核心素養不能靠教師灌輸,要靠學生自主獲取,不能靠死記硬背,而要靠實踐探究。學生只有親歷知識的形成過程,親身參與實踐性活動,在感知體驗中理解感悟,才能有效形成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實踐性活動是新課標下課堂教學改革的應然之路,是學生自主發展的重要平臺,是核心素養孕育的生態沃土。

“雙減”背景下有效改善家庭親子關系的需求。以往,學生的書面家庭作業較多,放學之后都在埋頭做作業,極少有時間與家長交流溝通?!半p減”之后,學生的家庭作業明顯減少,大部分學生可以在課后托管時段輕松完成作業,回家之后學生便有了更多的閑暇時間。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如何利用好學生的家庭業余時間,教師怎么引導學生和家長共度親子時光,實踐性活動無疑是改善家庭親子關系、促進和諧家校關系的有效橋梁。

二、家校共育模式下推進數學實踐性活動的探索

1.教師統整實踐性活動內容,形成“家庭實踐作業指南”

教師全面梳理小學數學教材,根據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計與概率等領域的編排特點,以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為出發點,建構趣味性、操作性、實踐性的學習活動為主要形式,以鼓勵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思考、主動實踐為基本特征,以豐富數學學習方式、獲得數學活動經驗為核心,整理形成《小學低段數學實踐性活動指南》。

(1)數與代數領域—“計算口袋書”提高四則運算能力。數與代數領域中計算能力作為一項基本的數學能力,是學好數學的重要基礎。在一、二年級不留書面作業的前提條件下,教師根據教材內容編排以及教學進度安排,從學生視角出發,設計口算天天練作業,幫助學生提高計算能力,為學生后續的計算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例如,在學習100以內加減法、表內乘法和表內除法等計算單元時,學生可以通過自制“計算口袋書”,天天口算,隨時計算,提高計算的熟練度和正確率?!坝嬎憧诖鼤笔且豁椉彝嵺`作業,寓學于樂,融學于做,學生動手制作,動腦思考,興趣濃厚,輕松愉悅,既豐富了家庭生活,又訓練了計算能力。

[家長指導建議]此項活動家長只需在卡片打孔環節做好指導,注意動手安全方面的提醒,其他環節無需包辦代替。放手讓孩子在動手做卡片、動手寫算式的過程中培養有序思考、專注整理,設計美觀等優良品質,享受做數學的樂趣,為學好數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2)圖形與幾何領域—“小小設計師”提高幾何直觀能力。圖形與幾何領域第一學段包括圖形的認識、測量、圖形的運動、圖形與位置這四大板塊的內容。這部分知識比較抽象,尤其是一些幾何圖形的特征與概念內涵的提煉,小學低年級學生探究和理解起來比較困難,需要借助觀察、想象、操作等方式,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具象,在感知體驗中增強對圖形的特征形成深刻的體悟與認識。教師可以讓學生當“小小設計師”,讓學生回家設計并制作一些幾何形體,幫助學生應用和鞏固幾何知識,增強學生的空間觀念,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例如,在認識軸對稱圖形時,學生可以通過折一折、畫一畫、剪一剪,自主設計一個軸對稱圖形,找出圖形的對稱軸,充分感知圖形對折后左右兩邊能完全重合的特征。

[家長指導建議]此項活動家長只需提醒孩子使用剪刀的注意事項,適當進行剪紙傳統文化滲透。盡可能發揮孩子的空間想象能力,放手讓孩子自主設計、自主創意、自主動手,培養空間想象、巧手美化、熱愛生活等優良品質,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幾何直觀能力。

(3)統計與概率領域—“我是小小調查員”提高數據分析能力。統計與概率領域第一學段內容要求學生能經歷簡單的數據收集與整理過程,通過對數據的簡單分析,體會運用數據進行表達與交流的作用,感受數據蘊含的信息。在教學該領域內容時,教師可以設計一些調查類實踐活動,讓學生做一名“調查員”,借助相關調查活動培養學生的數據收集、整理、分析等方面的統計觀念和統計能力。例如,在教學數據收集整理單元時,筆者設計“校門口(小區門口)10分鐘內不同車型通行數量的統計”,將數學作業與真實生活聯系起來,學生化身為“小小調查員”,在生活場景中進行數據統計與分析,感受身邊數學的重要作用,提高學生在真實情境中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家長指導建議]此項活動也可以安排學生在家庭小區門口進行統計,建議家長進行安全提醒教育,提早準備好所需物品,培養孩子專注觀察,有序記錄,統計分析等數學素養。

2.家長創設實踐性活動氛圍,享受“雙減”下的親子時光

家庭是學生的溫馨港灣,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任老師,在學生的成長歷程中,家庭教育意義重大,家長作用功不可沒。數學實踐性活動的有效開展,家庭實踐作業的完成,離不開家長的支持與幫助。

(1)家庭閱讀類活動—拓寬文化與視野。教師通過搜集適合學生的數學課外閱讀書目,形成低年齡段學生數學課外閱讀“推薦書目集”,將這些書面推薦給家長,請家長陪伴孩子利用課余時間閱讀數學課外書籍,引導孩子獲取數學課本以外的知識,幫助孩子拓寬數學視野,提高數學閱讀興趣?!恶R小跳玩數學》《李毓佩數學童話集》《數學真奇妙》等成了學生愛不釋手的課外讀物,成為與家長、同伴津津樂道的主要話題。讓學生愛上閱讀、并使閱讀成為學生數學學習的一種方式,促進了學生的理解能力,鍛煉了數學思維。

[家長指導建議]此項活動家長只需給孩子提供一個安靜的閱讀氛圍,低段孩子建議家長與孩子共讀一本書、共聊閱讀話題,營造書香家庭。幫助孩子認識字詞,理解句意,明晰道理。

(2)家庭動手類活動—促進感悟與體驗。低年級學生具有好奇、好動、好玩等特點,他們喜歡動手操作,喜歡感知體驗。因此,教師可以投其所好,設計一些家庭動手類活動,幫助學生靈動雙手,靈活大腦。通過七巧板、魔尺、魔方等益智類玩具,在“玩數學”和“做數學”兩方面推進家庭動手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教師根據數學教學進度,建議學生在家里參與相應的動手實踐活動,例如,在教學“認識時間”后布置學生制作鐘面,并在鐘面上撥動時針和分針,設計不同的時間。在學習了厘米、分米和米等長度單位后,建議學生制作一把米尺,并量一量家中一些物品的長度。教師還布置學生制作桿秤、日歷等家庭動手作業,讓孩子們在實踐操作中發現數學、應用數學、促進感悟。

[家長指導建議]此項活動學生在有困難的時候,家長可以適當進行幫助指導。目的是通過孩子動手感知鐘面上結構、米尺刻度觀念等數學知識。培養孩子環保利用、有序安排、設計美化等優良品質。

(3)綜合社交類活動—強化運用與交流。 “社會即學校?!鄙鐣菍W生歷練和成長的大舞臺,教師應當將學生置于社會環境之中,引導學生在社會交往中學習成長。教師可以設計一些綜合社交類活動,讓學生在真實環境下開展小調查、小統計、小購物、小日記等綜合社交活動,幫助學生了解生活中的數學運用。關聯家庭與社區的交互作用,引導親子交流,促進同伴合作,提高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逐步形成比較綜合的、立體的數學思維品質。例如在“認識人民幣”單元教學時,通過在家中模擬或是去超市現場購物,在付錢、找錢的過程中積累經驗。

[家長指導建議]去商場購物時建議家長陪同進行,讓孩子列好購物單,提供一定范圍的人民幣,在實際購物過程中,家長應當充分放手,讓學生親身體驗人民幣找兌、物體重量的估計等活動,學生在熟悉的真實的生活場景中應用數學知識,利用數學思維解決和處理實際問題。

3.家校轉變實踐性活動評價方式,升級評價育人的功能

(1)立足于多元主體的評價角度。評價能夠促進學生在認知上對活動中存在的錯誤得到反思與糾正,因此家校雙方都要改變評價的方式,摒棄單純的師生單向批改評價的渠道,引導學生和家長參與評價,通過自己評、家長評和教師評三者相結合進行立體式評價。重點關注學生是否主動付出活動時間,是否主動投入挑戰活動等情感態度。注重溝通式的活動評價有利于交流師生感情,通過生生互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親子評價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立足于實踐過程的評價形式。實踐性活動的評價不以知識的獲取為主要的取向,側重于對學生親身體驗與實踐訓練的鼓勵,更加關注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主動投入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實踐性活動是以活動為載體,以體驗與感悟為主要內容,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合作能力為目標,因此在評價中要立足于實踐活動的過程展示,以表現性評價、合作性評價為主,在實地場景中觀察學生的表現。

(3)立足于學生感悟的評價功能。實踐性活動評價應當指向學生的未來,而不是家長和老師對學生的過程給一個鑒定、貼一個標簽。評價不僅是指向實踐性活動最終呈現出來的成果,更加需要重視學生在完成實踐作業時的感悟與收獲。學生從實踐性活動中獲得的思考、感悟與收獲,能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數學知識的本質,提高學生綜合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是實踐作業評價功能的一個重要因素。

三、家校共育模式下的數學實踐性活動帶來的成效

1.從“傳統”到“創新”提高了教師實踐性活動的設計能力

老師通過對人教版小學一、二年級數學教材內有關實踐性活動的素材進行整理優化,對數學實踐性活動有了更全面、更本質的認識。我們通過不斷地嘗試,探討如何根據不同領域的教學內容設計實踐性活動,豐富了教師專業知識的儲備,提高了自主設計實踐活動的能力,促進了教學水平的綜合提升。促使教師不斷地探究,從原來傳統作業的執行者轉變了成為實踐活動的創生者。

2.從“單一”到“多元”,豐富了學生實踐性活動的類型

實踐性活動將數學與生活緊密相連,讓學生置于生活情境中分析與解決問題,主動探索數學知識,有效扭轉了當前學習中存在的“大容量”和“應試傾向”。數學實踐性活動的開展,使學生的學習場所由課堂單一的書面作業延伸到教室外多元的活動,在書本知識和現實生活之間架起一座橋梁,為數學知識的運用提供了實踐場所。不僅滿足了學生對數學活動的內在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學生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學生長遠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3.從“書面”到“實踐”,改善了家庭和諧的親子關系

在“減負”背景下,家校協作的實踐性活動是對課堂教學內容的鞏固和提升,有其獨特功能:從顯性層面看,實踐性活動有別于傳統書面作業,是學生通過動手實踐和感悟體驗,經歷“學數學—做數學—用數學”的過程,學生喜歡這樣在“動”的過程中學習數學。從隱性層面看,實踐性活動因為有了家長的適時參與互助使得家庭氣氛輕松而有“活”力,親子關系在動手實踐中更加和諧,家庭時光更加溫馨美好,“雙減”的作用得到了真正的顯現。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數學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2]雷玲.名師作業設計新思維[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

[3]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2021.

[4]張亞晨.新課程標準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新思考[J].小學教學參考,2023(20).

[5]陳嘉薇.小學低年段數學實踐性作業形式與策略[J].現代教學,2022(21).

猜你喜歡
家校共育小學數學
影響小學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決策略初探
《語文學科課后作業的有效研究》課題研究實施方案
淺議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對寄宿制學校學生養成教育的幾點看法
家校共育勢在必行
數學錯題的自主管理與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數學教學中的滲透研究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