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文明視野中柯爾克孜族歷史的根與緣

2024-05-09 10:42郭春穎
文化學刊 2024年2期
關鍵詞:柯爾克孜柯爾克孜族李陵

張 旭 郭春穎

引言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提出了“四個共同”的重要論述,“我們遼闊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開拓的,我們悠久的歷史是各民族共同書寫的,我們燦爛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創造的,我們偉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盵1]這是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內涵的深度闡釋。56個民族共襄盛舉成就了偉大的中華文明,各民族的文明根脈以及族際交融都隱匿在華夏歷史中,唯有溯源而上并深刻認同身為“石榴籽”的必然性和價值感,才不會如浮萍一般漂泊無依。

一、柯爾克孜族文字發展中的博采眾長

一個民族的文明最初可能是口耳相傳的民間故事,我們稱之為口述史,但隨著文明的繁榮與壯大,文字也就應運而生了,有了文字記錄,一個民族的文明才能永久地流傳下去??聽柨俗巫逦淖肿鳛橹腥A文明的重要載體之一,其起源和發展是一代代柯爾克孜族人民智慧集結的成果,更是在中華文明的包容下各民族文字相濡以沫、相輔相成的結果。各民族文字的互動不斷強化著中華文明的載體,使得中國文字乃至中華文明堅定地向著偉大復興邁進。

(一)雛形期的象形文字

根據《史記》和《漢書》的記載,柯爾克孜族最早被稱為“鬲昆”或“堅昆”,其文明發祥于現今的葉尼塞河上游流域至阿勒泰一帶[2]。在葉尼塞河流域的古巖畫中,存在著形似牛羊和圓頂氈房的簡易圖騰,這就是古老游牧民族最初的文字——象形文字。象形文字,顧名思義,是一種以形表意的文字,它由軒轅皇帝的史官倉頡在“谷雨”時節所創。2010年,聯合國將“谷雨”時節對應的4月20日定為聯合國中文日,并于次年以良渚文化刻畫符號、東巴文和甲骨文為主題舉辦了研討活動,一舉證實了象形文字“中文之根”的地位。即便在語譯學還未興起的時期,文字上的同根同源也能為柯爾克孜族等眾多象形文字持有者搭起文明互通的橋梁。

(二)簡化后的尼文

雛形期的文字終究比較稚嫩,筆畫相對煩瑣,時常影響記錄的速度。后來經過不斷地簡化,產生了一種更為科學和系統的拼音文字——鄂爾渾—葉尼塞文,簡稱尼文,又稱突厥文,該文字還隱約可見所表意物品的形狀,字形有待進一步規正。鄂爾渾—葉尼塞文曾在回鶻、黠戛斯等多個古代民族中傳承并發展,逐漸衍變出了以基礎字母數量不同、字體形態不同的多種尼文。各類衍生文字與相關民族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承載著中華文明的不同版塊,是各族人民為擴充“中華文字大家庭”所貢獻的民族智慧。直至西遷以前,鄂爾渾—葉尼塞文及其衍生文字都是柯爾克孜族遠古祖先記錄日常生產和生活的重要符號。

(三)歸元后改用察合臺文

柯爾克孜族文字的發展隨著時代的變化發生了變遷,在柯爾克孜人歷朝歷代的發展中,由于戰爭等原因,丟失了自己所使用的一部分文字,等到動蕩平息以后,柯爾克孜人為了融入新的生活區域,開始努力學習該地的通用文字。比如柯爾克孜族等眾多少數民族所在的西域地區歸屬于元代的察合臺汗國時,開始改用了察合臺文,日常交流也改用察合臺語,察合臺文也是一種拼音文字,是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形成的。隨著疆界的消融與察合臺文的普及,棲居于察合臺汗國的各族人民在經濟文化的交流上日趨頻繁而且深入,這為新式柯爾克孜族文字的形成悄然打下了基礎。值得注意的是,這時的察合臺文已經與現代柯爾克孜族文字非常相近了。

(四)新式柯爾克孜文的誕生

俗語有言,“禍兮福之所依,福兮禍之所伏”,柯爾克孜族的語言和文字得益于這樣一段段曲折而又豐富的經歷,一讀一寫,博采眾長。新中國成立后,隨著行政建制的越發規范,柯爾克孜族的文字也開始不斷蛻變,柯爾克孜人嘗試著從斯拉夫字母和維吾爾文上借鑒長處,終于在1981年,柯爾克孜族文字從察合臺文中脫胎而出,創造了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的新型分支——新式的柯爾克孜文,這種文字的特征就是從右向左橫寫,利用30個字母呈現出單寫、詞首、詞中、詞尾四種表現形式。不容置疑的是,柯爾克孜文字的愈承愈新、愈演愈烈是在中華文明的包容下各民族文字不斷互動的結果。

二、通婚開啟漢柯兩族的血脈交融

廣闊的歷史舞臺上最忌諱獨角戲,各族人民交互往來的劇本早已寫就。根據《漢書》記載,生活在葉尼塞河流域的柯爾克孜族先祖之一“堅昆人”是赤發碧瞳的白種人,長得頗具異域特色,非常符合在許多影視劇和紀錄片中所展現的西域人特征,與如今黑頭發黑眼睛、長相上更偏向于漢族黃種人的現代柯爾克孜族人有著很大的差別,那么為什么柯爾克孜人的形象會出現前后如此之大的變化呢?這一切要從漢朝時期的一樁通婚說起。

(一)漢將李陵與匈奴公主拓跋式通婚

根據《漢書》記載,生活在葉尼塞河流域的柯爾克孜族祖先(也就是堅昆種族)是赤發碧瞳的白種人,那么為什么柯爾克孜人的形象會出現前后如此之大的變化呢?

從漢朝設立西域都護府起,中原和西域各國正式開展大規模的商貿往來,西域的皮制品、奶制品流入中原,中原的農業和手工業也相繼傳入西域各國,堅昆人的農業、手工業開始興起,初步形成了以畜牧業為主,農業和手工業為輔的經濟形態,逐步向半游牧半農耕的生活和生產模式過渡。除了這些經濟上的交互往來,更令人矚目的還是漢朝與西域各國的通婚制度,這項制度從漢朝設立西域都護府時興起,又在唐朝設立安西都護府時達到繁盛,起初只是統治階層之間的“和親”,大家耳熟能詳的有遠嫁烏孫國的細君公主和解憂公主,還有西出光祿塞的明妃王昭君。后來這種中原漢人與西域少數民族聯姻的風俗慢慢傳到了民間,不同民族的血脈也漸漸地開始融合,西域少數民族的長相便隨之出現了變化。在西漢漢武帝時期,有一樁非常著名的通婚開啟了漢柯兩族血脈交融的親情史,那就是漢將李陵和匈奴公主拓跋式的婚姻。那么兩個人是為何結為夫妻的呢?眾所周知,漢武帝一直渴望開疆拓土,所以漢朝將士們遠征匈奴的腳步從未停息過,而李陵就是其中一員,他在武帝時期官至侍中、建章監。李陵在歷史上被人所熟知得益于發生在公元前99年的那場?;街畱?這場戰爭是歷史上非常著名的戰役之一。當時漢武帝聽聞身為名將李廣之孫的李陵弓馬嫻熟、愛撫士卒,頗有祖父遺風,便派遣他率五千步卒從居延出兵策應李廣利帶領的主力部隊,行至?;綍r,李陵的軍隊被匈奴單于三萬騎兵包圍在兩山夾道內,雖然軍隊憑借精妙的排兵布陣和將士的英勇頑強多次突出重圍,但終因敵人的不斷增兵而死傷殆盡,孤立無援的李陵也不幸被俘。且鞮侯單于經過此次交鋒,對李陵的軍事才能非常欣賞,使盡渾身解數竭力招降李陵,還準備納其為婿。李陵起初是拒絕為匈奴做事的,直到一場飛來橫禍降臨在他遠在長安的妻兒老小身上:因漢武帝誤信奸人讒言錯把李陵當作叛將,下令將其一家滿門抄斬。經歷了滅門之痛的李陵下定決心留在匈奴。單于對李陵十分器重,不僅把女兒嫁給了他,還封他為右校王,李陵擔任右校王后,負責管轄的區域正好是當時被匈奴征服的堅昆一帶,也是柯爾克孜族先祖生活的地方。李陵在匈奴生活了20余年,于公元前74年病故。自此以后,李陵的子孫后代繼續與堅昆人通婚,水乳交融,不分彼此。

(二)黠戛斯使團遠赴大唐認親

時光荏苒,斗轉星移,歷史的車輪駛入了唐朝。公元648年,距李陵之死已經過去了700多年,一支來自唐朝西北邊陲(今俄羅斯葉尼塞河上游地區)的黠戛斯朝貢團,在其酋長俟利發失缽屈阿棧的率領下抵達了唐朝首都長安。在那個萬邦來朝的盛唐時期,來自四面八方的使團可謂是絡繹不絕,但這支黠戛斯使團引起了唐太宗李世民的特殊注意,因為他們除了朝貢之外,還肩負著“認親”使命。黠戛斯首領失缽屈阿棧自稱是李陵的后裔,與唐朝皇帝是同氏宗親,要跟唐朝皇帝“認親”并歸順唐朝。因唐朝的開國皇帝唐高祖李淵在晉陽起兵時為了師出有名,自稱是飛將軍李廣之后,自此便有了綿延274年歷史的李唐宗室。其實,同樣的手段,三國時期的劉備也用過,為了得到漢朝舊部及其后人的擁護,他自稱是漢高祖劉邦的后裔,打的也是匡復漢室的名義,所以俟利發失缽屈阿棧也是基于這一點來認親的,我祖先是你祖先的子孫,那么你我同為族親也就順理成章了,后來俟利發失缽屈阿棧如愿被封為了左屯位大將軍,黠戛斯成為了大唐的眷屬國。需要大家著重注意的一點是此次出使的黠戛斯人皆為黑發黑瞳,與祖先堅昆人的赤發碧瞳存在顯著差異。而遠在南疆尉頭國的柯爾克孜同胞也不甘落后,不僅在血脈上同漢族人交互交融,在家國情懷上也與大唐人保持了一致,尉頭國自此改名尉頭州,并入唐朝版圖,歸屬龜茲都護府管轄。由此看來,一脈相承的兩個分支雖然各處天南地北,但在精神和信仰上終究是保持一致的。

三、在內憂外患中與中央軍同仇敵愾

遼闊的疆土是由各族人民守衛并開拓的,新疆作為邊陲重地更不能例外。從漢朝的西域都護府到唐朝的安西都護府,再到元代的北庭元帥府以及明代的“羈縻”衛,取“故土新歸”之意而定名為新疆,從古到今,新疆始終與中央政權同心同行,新疆各族人民更是對中央政權保持著高度的認同與維護,尤其在攘除外敵和平定內亂的過程中,新疆各族人民始終與中央軍同仇敵愾,表現出了不怕犧牲、英勇不屈的愛國主義精神,為中華文明的進步提供了強大的動力。

(一)助力清軍平定準噶爾叛亂

在柯爾克孜族協助清廷抵御外敵的過程中,準噶爾部落絕對是一股極其強大的勢力。準噶爾部落從明朝時期就開始不斷擴張,后來戰火從準噶爾盆地外溢到塔里木盆地,致使遷入天山山麓和帕米爾高原的柯爾克孜族又開始了顛沛流離的生活,為了保衛國土和同胞,柯爾克孜人毅然與中央軍同仇敵愾,在烏什地區重創了叛軍,柯爾克孜人傳唱的史詩《庫爾曼別克》詳細記錄了英雄庫爾曼別克及其隨從在吾曲古城英勇反抗準噶爾部落卡勒瑪克人殘暴統治的史實。同時代的柯爾克孜人對此深有共鳴,始終堅信新疆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對抗分裂勢力的戰斗中展現出了大無畏的氣概。

(二)與清軍合力驅除沙俄侵略軍

光緒八年(1882),新疆遭遇沙俄屢次入侵,但幸得左宗棠堅持進疆,西北領土才得以保全。當時對于是否出兵新疆,朝堂上的政見并不統一,因為東南沿海和西北邊疆同時遭受著外國列強的入侵,清政府處在一種顧頭難顧尾的尷尬境地。此時,左宗棠站出來據理力爭,他說“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衛京師”,一句話點出了新疆在國防戰略上的重要地位。新疆沒有東南沿海繁華的經濟,沒有中原腹地熙攘的人群,也沒有東北三省肥沃的土地,但它作為“毗鄰八邦,守望京師”的西北戰略要地,骨骼里一直銘刻著屬于自己的錚錚誓言,那就是“吾省雖瘦,必衛華夏”!柯爾克孜人深諳腳下疆土的戰略地位,在對抗沙俄的過程中始終與清朝政府軍并肩作戰,為祖國領土的保全做出了突出貢獻。

四、結語

中華民族歷史的車輪能夠滾滾向前,每個民族作為堅韌的輪輻(1)輪輞和輻條的意思,對應前面車輪的比喻。都不可或缺。古語有言“出乎史,入乎道”,欲成同心大道,就必須從歷史中追本溯源。無論是文字發展、血脈相融還是協防衛國,各族人民都能在歷史的長河中尋到與他族同胞的不解之緣,尋到身在中華大家庭中的歸屬感和使命感,這正是各族人民對中華文明認同的深刻表現,也正是這份認同感在無數個和平或是戰亂的年代將中華民族緊緊地凝聚在一起??聽柨俗巫逭且匀A夏歷史為基,以他族歷史為伴,其文明才能在歲月的洗禮中愈傳愈新,愈傳愈盛。

猜你喜歡
柯爾克孜柯爾克孜族李陵
柯爾克孜族民歌調式結構與稱謂再探
《李陵變文》非正統英雄觀新探
朔風又起
新疆民族民間音樂簡析
李陵,沒有任何偉業能和做個忠臣相比
奮不顧身
《瑪納斯》音樂國內外研究綜述
柯爾克孜族歷史的感性講述
談談柯爾克孜語中“bay”、“-bay”和“bek”、“-bek”的漢譯
新疆柯爾克孜族的跨國歷程與現狀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